廣州城市職業學院

廣州城市職業學院

廣東省公辦專科院校
廣州城市職業學院是2005年3月經廣東省人民政府批準、國家教育部備案,由廣州市人民政府舉辦的廣東省示範性高職院校。2009年5月,廣州市政府批準學校加挂“廣州社區學院”牌子。學校擁有一支結構合理的專兼結合高素質教師隊伍。現有教職工636人,其中專任教師422人,具有高級職稱的146人,雙師素質教師339人。學校根據粵港澳大灣區和地方經濟發展需要,深化産教融合、校企合作、協同育人。校企共建央财政支持實訓基地2個、省級重點實訓基地8個、省級協同育人平台2個、省級職教集團1個、市級示範性實訓基地9個等,校内實訓室200個,校外實習實訓基地358個,形成了較為完整的實踐教學體系。
    中文名:廣州城市職業學院 外文名:Guangzhou City Polytechnic 簡稱:廣城職、廣城 辦學性質:公立 學校類别:職業技術學院 學校特色:廣東省示範性高職院校建設單位(2013)、全日制普通專科院校 主管部門:廣東省人民政府 現任領導:院長:李豔娥 院系設置:财會金融系、信息技術系、機電工程系、商貿系、公共管理系 校訓:立人、立業 校歌:《我與羊城同輝煌》 院校代碼:4144013929

曆史沿革

學校前身

    廣州業餘大學

    1962年,廣州業餘大學創辦,是廣州市教育局主管的綜合性成人高等院校。

    1997年,被廣東省高等教育廳評為“廣東省示範性成人高校”。

    1998年,被國家教委授予“全國成人高等教育評估優秀學校”稱号。

      廣州市經濟管理幹部學院

      1962年,廣州市财貿幹部學校創辦,是由廣州市商業委員會主辦的财經類成人高等院校。

      1984年,改為廣州市經濟管理幹部學院。

      1996年,在廣東省成人高校綜合評估中,學院被評為省級優秀成人高校。

        廣州市鄉鎮企業管理幹部學院

        1985年12月,廣州市農業管理幹部學院創辦,是由原廣州市農業委員會主辦的一所農業類成人高等院校。

        1994年6月,更名為廣州市鄉鎮企業管理幹部學院。

        1999年,經原廣東省高教廳和國家教育部審核,批準作為“新機制新模式”的高職教育試點院校。

        2001年,被省教育廳批準為培養計算機“軟件藍領”人才的試點院校。

        合并建校

        廣州城市職業學院揭牌成立2005年3月,經廣東省人民政府批準、國家教育部備案,廣州業餘大學、廣州市經濟管理幹部學院、廣州市财貿管理幹部學院、廣州市鄉鎮企業管理幹部學院合并,組建廣州城市職業學院。

        2009年5月,廣州市政府批準學院加挂“廣州社區學院”牌子,成為廣州首家社區學院。2009年12月,通過教育部人才培養工作評估。

        2013年11月,被廣東省教育廳确立為第二批省示範性高職院校建設單位。

        學術建設

        科研機構

        根據2016年6月學校官網顯示,學院有校級科研機構2個。校級科研機構:高等職業教育研究所、社區教育研究中心。n

        科研成果

        根據2016年6月學院官網顯示,2008年以來學校獲得省級自然科學基金項目4項,省級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研究11項,省科技計劃項目8項,省人文社科項目1項,省級哲學社科項目7項,市級哲學社科項目8項,市級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60項,國家計算機著作權20項、國家發明專利5項、實用新型專利8項。

        學術資源

        學術刊物

        《廣州城市職業學院學報》是廣州城市職業學院主管、主辦的綜合性學術期刊。主要刊發高職教育教學改革研究及其他社會科學研究和自然科學研究的學術論文。t

        館藏資源

        根據2016年6月學院官網顯示,廣州城市職業學院圖書館共有紙質圖書73萬多冊、電子圖書49萬種、中外文紙質報刊1600多種,擁有維普中文科技期刊、中國知網系列數據庫、讀秀學術搜索、國研網、網上報告廳、銀符等級考試模拟平台、中宏網、軟件通、中國大百科全書(網絡版)、公元圖片、國學資源庫等各類數據庫20多個。

        辦學條件

        院系專業

        系(部)

        專業

        信息技術系

        計算機應用技術、計算機網絡技術、軟件技術、物聯網應用技術

        機電工程系

        應用電子技術、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機電一體化技術、計算機輔助設計與制造

        商貿系

        市場營銷、國際貿易實務、物流管理

        财會金融系

        會計、财務管理、保險

        旅遊系

        旅遊管理、會展策劃與管理、酒店管理

        公共管理系

        人力資源管理、文秘、社會工作、社區管理與服務

        藝術設計系

        網絡新聞與傳播、視覺傳達設計與制作

        城市建設工程系

        市政工程技術、建築工程技術、房地産經營與管理、園林技術

        食品系

        食品營養與檢測、餐飲食品與安全、食品生物技術

        應用外語系

        商務英語、商務日語

        社科部

        --

        國學院

        --

        繼續教育中心

        --

        院系專業

        師資力量

        教學團隊

        帶頭人

        市場營銷教學團隊

        吳勇

        旅遊管理教學團隊

        陳文君

        計算機應用技術教學團隊

        王建平

        師資力量

        廣州城市職業學院學生宿舍截至2015年12月,學校有專任教師432人,其中骨幹教師256人,具有高級職稱的150人,雙師素質的教師313人。有市級優秀教師14人以上,省級教學團隊2個、市級教學團隊2個。

        廣州市優秀教師:李華、洪洲、廖建華、麥影、黃利華、廖曉波、林向建、呂學松、方樹棟、肖利秋、仇邵平、廖曉波、宋翎、文明剛等。

        教學成果

        教學建設

        級别

        基地名稱

        中央财政

        計算機及應用實訓基地

        食品營養與安全實訓基地

        廣東省

        财會綜合實訓基地

        房地産經營與估價實訓基地

        旅遊管理實訓基地

        市場營銷實訓基地

        市場營銷實訓基地

        計算機及應用實訓基地

        廣州市

        财會綜合實訓基地

        食品安全與營養教育實訓基地

        機械與電子技術實訓中心

        園藝技術教育實訓基地

        藝術設計教育實訓基地

        财會綜合實訓基地

        食品安全與營養教育實訓基地

        華羅庚軟件有限公司教育實訓基地

        商貿綜合實訓基地

        RFID應用技術實訓基地

        旅遊管理實訓基地

        機電一體化技術實訓基地

        城市園林專業校内生産實訓基地

        --

        教學建設

        對外交流

        根據2016年6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與德國、美國、英國、澳大利亞、中國香港等多個國(境)外文化教育機構建立了校際合作關系,選派大批骨幹教師赴國(境)外培訓學習,提高教師職業教育能力。在選派教師出國培訓的同時,也啟動并成功實施了遴選學生赴德國F+U薩克森培訓中心和台灣亞太創意技術學院進修實訓工程。已有四批學生學成歸來,為學生提供了更高層次的國際教育交流與出國深造平台,并與中國國内多所高校開展合作辦學。

        學生獎項

        2019年3月16日,2018-2019年度廣東省職業院校技能大賽(高職組)“會計技能競賽”在廣州番禺職業技術學院舉行。來自全省高職院校62支參賽隊伍的248位選手參賽。競賽包括财務會計和管理會計技能競賽兩個環節,分上下兩個半場進行。經過5個半小時的激烈比賽,由财會金融系2016級會計專業學生蔡怡紅、鐘子丹、陳少如、林悅組成的代表隊在高手雲集的賽場上沉着應戰、奮勇拼搏,勇奪大賽“一等獎”。

        2019年3月25至26日,由廣東省教育廳主辦的2018-2019年度廣東省職業院校學生專業技能大賽“藝術插花”賽項在深圳舉行。廣州城市職業學院城建系園林專業學生刻苦訓練、努力拼搏,在激烈的競争中脫穎而出,競賽總成績分别位列全省第3名、第4名,榮獲兩個一等獎。“藝術插花”競賽為廣東省首次舉辦的高職院校學生專業技能大賽賽項,采用個人賽形式進行,競賽内容涵蓋東方式插花、現代花藝設計等4項内容。來自全省21所高職院校39位選手參賽。

        校園文化

        校徽

        校徽标志主體造型外圓内方。

        外圓寓意着學校滾滾向前、永不停息的發展态勢,象征着全校師生員工凝心聚力、追求卓越的堅定信念。内方象征着學校對辦學核心宗旨的堅守。

        外圓上半部分為學校中文名稱手書體(全國政協原副主席葉選平同志題寫),下半部分為學校英文校名“GUANGZHOU CITY POLYTECHNIC”。

        标志的正中央是葉選平同志題寫的學校校訓“立人立業”,寓意着學校的核心使命是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促使學生成才立業并獲得事業的發展與人生的成功,充分展現學校立足廣州,服務華南,走向世界的雄心壯志。

        “立人立業”四字整體及每一個字都被一個方形圍繞着,與外圓遙相呼應,也寓意着學校在學生人格培養方面,對内在堅貞不屈的意志和品格以及外在良好修養與柔順圓通的處世方式這兩大方面的雙重塑造,促使學生在形成各自不同的個性特征的同時又能保持與外在關系上的和合局面,貼切地體現了學校“貴和”的校風。

        “立人立業”下方為學校辦學起始年份“1962”。

        标志顔色采用象征着希望與生機的深綠色,寓意着學校強大的生命力和無限的發展前景。整個标志形态清新活潑,寓意深刻,能貼切地表達出廣州城市職業學院的獨特内涵和遠大抱負。

        校訓

        “立人·立業”立人,分别出自《論語》第六章《雍也》:“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臂,可謂仁之方也已。’”第十六章《季氏》:“不學禮,無以立。”立的意思,即一個自然人經過學習實踐的過程,變為人格完善、身體健康、思想獨立、品德優良、知禮守法的社會人,實現了正向社會化,成為一個合格的、敢于承擔責任的現代社會公民。立人,不僅自己能夠自立于社會,而且要幫助他人成長為合格公民。西方學者将“立人”引申為“不僅自己幸福,也要讓别人幸福。”

        立業,即人的職業發展,事業創造。它根據廣州城市職業學院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特點和發展類型,着眼于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的培養,立足于未來學生的成材立業,獲得事業的發展與人生的成功。

        “立人·立業”作為校訓,除了言簡意深,文句對稱外,與廣州城市職業學院的辦學特色非常吻合。

        校風

        思誠、貴和。

        思誠,出自《孟子》第四章《離婁》上。原文為“孟子曰:‘是故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至誠而不動者,未之有也;不誠,未有能動者也。’”朱熹在《孟子章句》解釋為:“誠者,理之在我者,皆實而無僞,天道之本然也。思誠者,欲此理之在我者,皆實而無僞,人道之當然也。”誠,意即誠實無僞,真實客觀,它是天道,自然的法則。真實是宇宙萬物存在的基礎和本質。思誠,就是指人類追求誠實,人道學習天道,追求誠實是做人的根本要求,是為人的根本之道。所以說誠是天之道。中國傳統文化思想認為人道與天道一緻,人道本于天道。《周易》說:“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老子》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都從哲學意義上論證了人道學習天道的思維方式。誠實,誠信,是做人的根本要求,也是當今社會普遍缺失的美德與品質。以追求誠實作為廣州城市職業學院的校風内涵,講忠誠,重承諾,守信用,不造假,既是做人的基本規範,也是人的職業學習和發展取得成功所必不可少的非智力因素。思誠的最高境界,是《大學》所說的“正心誠意”。無論在人前或人後,都能做到言行一緻、表裡如一,沒有絲毫的虛僞不實。

        貴和,出自《論語》第一章《學而》:“有子曰:‘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小大由之。’”孔子很重視“和”,将它升格為君子的标準,多次強調“和”的作用。第十三章《子路》:“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第十六章《季氏》“蓋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和,原意指有差異的不同事物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協調整體,其與中庸思想融合而成“中和”觀念,它是中國傳統文化中最有價值、最有生命力的思想價值觀。以胡錦濤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提出科學發展觀的執政理念,其本質即以人為本,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在國際上倡導和諧世界,建設和諧校園則是對各類學校辦學的根本要求。和諧,和平,和睦,是當今與未來中國社會發展的主旋律。作為四校合并組建而誕生的廣州城市職業學院,以建設和諧校園為目标,以和為貴,追求和諧的校風,既是對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思想的傳承,更是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念的弘揚。n

        學風

        “樂學、善用”樂學,出自《論語》第六章《雍也》“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樂學,即以學習為人生的快樂。孔子是世界上第一位提出“快樂學習原則”的大教育家。他認為,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應當培養學習者的學習興趣,在學習興趣的基礎上形成學習的快樂感覺與體驗,如此則能産生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以興趣為導向,以快樂為原則,是快樂學習理論的重要内容。也是學校教育者與學習者所追求的風尚。

        善用,即善于将所學知識與技能應用與社會生産與生活之中,運用于個人道德修養、工作創新和日常生活中,學以緻用。中國傳統士大夫以天下為己任,崇尚經世緻用,報效國家,服務民衆。将“善用”作為學風,切合學校辦學的基本要求和人才培養目标。n

        校歌

        《我與羊城同輝煌》一坡青翠連着雲山巅,一泓清泉湧動珠水間。

        一座名城流芳兩千年,一樹木棉映紅南國天。

        名起羊城,根植沃土,立人立業,追求卓越。

        思誠貴和,傳承精粹,樂學善用,服務社區。

        啊,廣州城市職業學院,你是羊城的印記,雲山的晨曦。

        廣州城市職業學院,你是羊城的印記,你是母親的榮耀。

        校歌《我與羊城同輝煌》表達了學校的自豪與追求,賦予了一種立意的高度,既有方位感,又有色彩感,厚重感,并與具有2000多年曆史的文化名城——廣州相呼應。

        歌曲首先以一幅具有獨特色彩的畫卷展開,将雲山珠水,紅棉綠翠作為學校的大寫意。随後伴随着抒情的旋律,給師生帶來一種親切和内心的湧動,抒發了對羊城和學校的無熱愛之情。

        中部是學校精神的鋪陳,将校訓“立人立業”,校風“思誠貴和”,學風“樂學善用”以及學校的辦學特色“堅持文化塑校、植根社區發展、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鑲嵌其中,既表達了學校的辦學理念和價值追求,又充滿了傳統文化精神和人文情懷。

        尾段以激昂音符,歌頌廣州市,歌頌城市職業學院,傳遞城市職業學院人的激情和榮耀,抒發全校師生對未來的無限憧憬和堅定追求。

        歌詞簡潔凝練,琅琅上口、催人奮進;旋律優美、抒緩、激越,大氣,充分體現了學校文化的創意與精髓。n

        學生社團

        截至2013年9月,登記在冊的學生社團有48個,其中廣園南北校區分布有40個學生社團,海珠校區分布有20個學生社團。

        按學生社團的不同性質,可分為六大類,包括公益類、文學類、文藝類、體育類、學術類、國學院。

        1、公益類:廣州城市職業學院揚光青年志願者協會、紅十字會、環保協會、社工協會、心理健康促進會、勵志社;

        2、文學類:校報學生記者團、圖書協會、風雅文學社;

        3、文藝類:廣角攝影協會、電影協會、森·深·心話劇社、街舞協會、音樂協會、學院學生電視台、廣播台、廣播站;

        4、體育類:籃球協會、小球協會、排球俱樂部、輪滑協會、健身協會、定向越野協會、跆拳道協會、裁判團;

        5、學術類:英語協會、插花藝術協會、汽車協會、動漫社、計算機協會、食品協會、會計學會、金融學會、市場營銷學會、電子協會、創意服裝社、ERP沙盤創業學會、魔方社、學生職業規劃與發展協會、IT服務協會、魔術協會;

        6、國學院:國學經典講習團、清心茶藝社、國樂社、鹿鳴文社、藝翔棋藝社、墨閣社、中華武術協會。n

        特色活動

        學校圖書館與廣州少年兒童圖書館聯合主辦、圖書館志願者協會協辦,在廣州市少兒圖書館舉辦漢服文化推廣活動——漢服快閃活動。圖書館志願者協會的同學們身穿傳統漢服,在市少兒圖書館的大堂、科普館、曆史館舉行了多場快閃活動,吸引了上千名讀者駐足觀賞。期間,很多讀者參觀了漢服展覽,愈百名少兒讀者參加了漢服知識有獎問答等活動。活動還吸引了廣州多家主流媒體的目光,廣州電視台、羊城晚報(金羊網)、信息時報等媒體對快閃等活動進行了現場采訪。

        漢服系列推廣活動旨在通過漢服快閃、漢服展覽以及漢服有獎知識問答等活動,讓少兒讀者更清晰地認識漢服,品味中華傳統文化和禮儀,從傳統文化活動體驗中發現漢服所蘊含漢文化的内斂、含蓄、優雅之審美觀,了解漢文化的曆史流變與發展,理解漢文化的源遠流長、博大精深。

        學校領導

        姓名

        職位

        李豔娥

        院長

        徐小鋒

        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

        張平

        副院長

        張勝紅

        副院長

        陳立新

        副院長

        王崇華

        副院長

        王軍

        副院長

        學校領導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