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拉克略

希拉克略

東羅馬帝國希拉克略王朝第一任皇帝
弗拉維斯·希拉克略(拉丁語:Flavius Heraclius;古希臘語:Ηράκλειος,575年-641年2月11日),即希拉克略一世,東羅馬帝國(拜占庭帝國)希拉克略王朝第一任皇帝(610年—641年在位),出生于一個亞美尼亞家庭。傳統上,希拉克略被認為是軍區制的締造者,現代學者則認為皇帝君士坦斯二世在位期間才建立。
    本名: 别名:Ηράκλειος 字: 号: 所處時代: 民族族群: 出生地:卡帕多西亞 主要作品: 主要成就:完成希臘化改革,實行軍區制收複被波斯侵占的領土 中文名:弗拉維斯·希拉克略 英文名:Herakleios 國籍:拜占庭帝國希拉克略王朝 性别:男 職業:拜占庭帝國希拉克略王朝第一任皇帝 信仰:東正教 代表作品:塞馬制度 在位時間:610年—641年 拉丁語:Flavius Heraclius

人物生平

家庭出身

希拉克略是老希拉克略和埃辟法尼亞最年長的兒子,他出身于卡帕多西亞的一個亞美尼亞家庭,可能有帕提亞的血統。除此之外,沒人知道他的祖先的具體信息,他的父親是莫裡斯皇帝時期同波斯篡位者巴赫拉姆交戰中的關鍵人物,這場戰争發生在590年,戰後,莫裡斯任命老希拉克略擔任阿非利加省督。

奪取政權

在查士丁尼大帝去世之後,東羅馬帝國開始走下坡路。公元602年,一支士氣高昂的軍隊正在巴爾幹半島上向南進軍,激烈地呼喊着反對皇帝的口号。原來這是拜占廷帝國一支叛變的軍隊,當他們奉命在多瑙河彼岸敵人境内過冬時,在百夫長福卡斯的煽動下,公然地“造反有理”,朝君士坦丁堡去收拾莫裡斯皇帝。

602年的這次軍隊暴動正是拜占庭帝國内部矛盾發展到一定程度的産物。在君士坦丁堡群衆的支持下,福卡斯軍隊迅速攻下首都,将皇帝莫裡斯和他的子女以及政府中敵視軍隊的代表人物推上斷頭台。福卡斯成為帝國皇帝,而他帶來的是8年的血腥内戰。

名不正言不順的福卡斯從一開始就受到帝國元老院、大貴族和行政官僚的激烈反對,他們迅速在東方各省(包括叙利亞、巴勒斯坦、西裡西亞、小亞細亞、埃及等)挑起内戰。拜占庭帝國多年的老對手薩珊波斯帝國皇帝庫思老二世乘機發動對拜占庭的戰争。

604年,庫思老二世親自率兵出征,随軍帶有一名自稱莫裡斯皇帝之子狄奧多西的傀儡,奪取亞美尼亞、兩河流域和叙利亞大片地區。面對各地的反抗,福卡斯皇帝的政府隻能采用殘酷的殺戮來對付帝國的名門貴族,結果殺人越多,敵人也越多。當時帝國的時局可以說已經達到了最壞的境地。

這就是希拉克略登上曆史舞台時的情形,希拉克略是阿非利加省督之子,他在最恰當的時機站了出來。

在608年,老希拉克略宣布放棄效忠于皇帝福卡斯,因為福卡斯六年前推翻了莫裡斯的皇位,希拉克略起義爆發。起義軍發行的硬币顯示希拉克略為執政官,盡管他們在當時從來沒有宣布皇帝的稱号。

希拉克略最大的侄子尼西塔斯(希拉克略長兄格裡高利之子)從陸路入侵埃及,609年,他擊敗了福卡斯的将領波諾蘇斯并保衛了行省。與此同時,年輕的希拉克略與另一支力量乘船通過西西裡和塞浦路斯向東進軍。

609年發動起義反對福卡斯,在國内各界已對福卡斯絕望的形勢下,收到了“振臂一呼,應者雲集”的效果,很快得到元老派和綠黨的支持。610年起義軍進展順利,很快抵達君士坦丁堡。

當他兵臨君士坦丁堡時,他和城中重要的領導者取得聯系并計劃動手推翻貴族階層,他們很快安排了儀式,希拉克略加冕稱帝。當他到達首都,帝國禁衛軍即帝國衛隊的精銳在福卡斯的女婿普利司庫斯的帶領下向希拉克略繳械,希拉克略進入這個城市沒有嚴重的阻力。

當希拉克略俘獲了福卡斯,就質問他:“卑鄙的人,難道這就是你需要的統治嗎?”福卡斯回敬道:“難不成你将來會統治得更好?”頓時,希拉克略變得異常憤怒,他當場将福卡斯斬首。後來他下令割掉福卡斯的生殖器,因為福卡斯強奸了佛提烏斯的妻子。而佛提烏斯是該城市有影響力的政客。

同年秋,希拉克略登基稱帝,建立了希拉克略王朝。

組建家庭

610年10月5日,即希拉克略加冕的次年,他在聖斯蒂芬教堂,和登基的相同時間迎娶了法比亞,并給她取名為歐多西亞。612年,在她去世後,希拉克略娶了她的侄女馬爾蒂娜。第二次婚姻被認為是亂倫的,非常不得人心。

在希拉克略兩個兒子共治時期,分裂的現狀讓馬爾蒂娜成為權力和陰謀的中心。盡管人們普遍對馬爾蒂娜呆在君士坦丁堡感到不滿,但希拉克略仍然帶着她參加活動,并且拒絕元老塞爾吉烏斯的取消婚姻的請求。

抗擊波斯

初登帝位的希拉克略當務之急是抵禦薩珊波斯的入侵。此時波斯人已經奪取叙利亞、巴勒斯坦、埃及、亞美尼亞、伊比裡亞、兩河流域等地,由小亞細亞攻入拜占庭帝國腹地。615年,波斯大将沙欣攻陷博斯普魯斯海峽的卡爾西頓,直接威脅海峽對面的拜占庭首都君士坦丁堡。就在這時,斯拉夫人和阿瓦爾人開始由西北進攻拜占庭。拜占庭國内一片混亂,希拉克略處境艱難,遣使向庫思老求和又被拒絕。

為應對危機,希拉克略開始對拜占庭軍隊實行改革,将全國劃分為若幹軍區,每個軍區都加強了機動作戰和防禦力量。教會也捐輸金銀資助希拉克略。

622年,在伊蘇斯之戰擊敗薩珊波斯軍。此後與波斯大将沙赫巴勒茲、沙欣、沙普坎等人多次交戰,相持中互有勝負;公元624年春季,希拉克略率軍侵入薩珊王朝的西北邊疆阿特洛帕特尼,占領甘紮克進行洗劫;公元625年,希拉克略再次長驅至被薩珊波斯控制的高加索地區,憑借内線優勢各個擊破了沙欣和沙普坎的軍隊之後,奇襲波斯名将沙赫巴勒茲的軍隊。最終波斯三路大軍全部被擊破,損失數萬人(阿裡奧維特戰役)。

同年,希拉克略又在薩魯斯河戰役擊敗沙赫巴勒茲。公元625年中期,希拉克略剛剛結束當年的遠征作戰,率軍返回卡帕多西亞休整。同時也派遣自己的心腹安德裡亞斯出使北方,慫恿哈紮爾人投身反波斯戰争。

戰局的真正轉折發生在626年,塞爾吉烏斯教長擊破了阿瓦爾人的君士坦丁堡之圍,使得作為波斯盟友的阿瓦爾人損失慘重(君士坦丁堡戰役),希拉克略在西突厥統葉護可汗和可薩人的援助下轉守為攻,由格魯吉亞攻入伊朗。

628年,希拉克略再次占領波斯軍事重鎮甘紮克,破壞了祆教最主要的拜火祠之一——阿圖爾·居什那什普火祠(阿圖爾·居什那什普火祠是波斯王室和武士專門敬拜祆神的神祠,在拜火教的神祠中地位最高)。庫思老二世急忙帶着聖火撤退了。

拜占庭軍隊随後在亞述古城尼尼微再敗薩珊波斯(尼尼微戰役),洗劫了達斯特卡爾特王宮。庫思老又慌忙逃到泰西封,拜占庭軍隊也尾随而至。

這一次輪到薩珊波斯内憂外患了。危急的形勢引發了宮廷政變,庫思老被投入監獄。卡瓦德二世(庫思老與拜占庭公主馬利亞所生)被擁立為王。628年2月底,根據卡瓦德的命令,庫思老二世被殺于獄中。為了鞏固自己的王位,他又殺死了所有的兄弟,據說共17人。

不久,兩國簽訂和約,薩珊波斯撤出了從埃德薩到亞曆山大裡亞的領土,兩國交換俘虜,歸還“真十字架”。至此,拜占庭帝國所面臨的危機可以說暫時告一段落。

政教改革

    軍區制

    在戰争中,希拉克略已經嘗到了軍區制的甜頭。戰後,希拉克略仍然感受到來自帝國東西南北各個方向的外族的壓力,便決定在全國推行軍區制。軍區制原來已在北非和意大利實行,希拉克略将其移植到東方各省,先後建立了亞美尼亞、奧普西金、基維萊奧冬、阿納多利亞和色雷斯五個軍區,他的後繼者們繼續完善并推廣軍區制的範圍,使之終于成為拜占庭帝國一項基本制度。

    軍區制的實質就是地方軍政合一,地方軍事長官兼有行政管轄權,一身二任,類似于中國曆史上的節度使制度。實際上使全國都處于軍事管制之下。由于拜占庭帝國容易受攻擊的地理特點,戰争已成為國家和政府的經常性職能,軍區制對拜占庭帝國來說顯然是合理而且必要的。

      軍事屯田

      希拉克略改革的另一個重要方面是建立軍役和封建義務合一的軍事屯田制。為解決财政不足的危機,希拉克略将戰亂時期沒收的大貴族的土地和田産分封給服軍役的官兵,作為軍饷。份地可以世襲,也可以轉讓,但轉讓份地則必須将軍役義務一起轉讓給繼承人。

      他們戰時作戰,平時耕地,向政府交納賦稅,免除徭役。希拉克略的繼承者們繼續鞏固軍事屯田制。此舉解決了當時面臨的财政危機的同時,促進了小農經濟,被認為是拜占庭帝國由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轉變的關鍵。

        教會關系

        希拉克略同教會的關系是十分微妙的。在危機年代,希拉克略得到教會的資助。他采用了大批動用教産的措施,利用教會的物質力量和精神力量号召全國軍民同仇敵忾。但戰後,教會的追債使雙方矛盾頓起。

        另外,面對帝國東部地區的嚴峻形勢,為籠絡人心,滿足埃及、叙利亞“基督一性論”派的異端教徒,希拉克略提出了他自己的“二性一意”論,認為基督具有二性但隻有一個意志,但遭到教會的強烈反對而作罷。盡管如此,希拉克略同教會的矛盾還是良性的,沒有發展到像後來利奧三世那樣通過“搗毀聖像運動”來摧毀教會的地步。

        希拉克略是第一個和穆斯林接觸的拜占庭皇帝,按照阿拉伯人的說法确信他可能皈依了伊斯蘭教。他視穆罕默德為真正的先知,上帝的使者。然而,其他的消息來源表明,希拉克略或許從未讀過穆罕默德的書和接見過穆罕默德派來的任何人。

        晚景凄涼

        就在希拉克略奪得帝位的同一年,阿拉伯半島上的麥加城出了一位先知,他自稱是真主安拉的使者向大衆傳播真理,從此穆斯林的熊熊之火在世界的咽喉部位迅速蔓延。早期在真主的精神感召下,穆斯林多次以弱勝強,幾乎呈不可戰勝之勢。

        633年,新生的阿拉伯國家将戰争矛頭指向了拜占庭帝國。這一年,哈裡發的軍隊四路并進,進攻耶路撒冷、布斯拉、大馬士革、霍姆斯。得到這些地區的“基督一性派”的支持。

        634年,阿拉伯方面以悍将哈立德為帥,先後在外約旦的布拉斯和巴勒斯坦之艾支那丹大敗拜占庭軍隊。635年攻克大馬士革,巴勒斯坦、叙利亞相繼落入敵手。希拉克略派遣王弟提奧多拉出戰,一度收複大馬士革等城,但在6月的雅穆克河戰役中慘敗,提奧多拉戰死。

        此後阿拉伯人乘勝追擊,到641年希拉克略去世之時,巴勒斯坦、叙利亞、約旦乃至埃及等地區已成為生機勃勃的阿拉伯帝國的一部分。從此,拜占庭帝國已經成為一個領土大為收縮,在阿拉伯人的打擊下掙紮的國家。

        人物成就

        希拉克略的最大功績是:對内完成希臘化改革,對外收複被波斯人侵占的領土。軍事上實行軍區制度,使得地方軍隊領袖有一定的自治權和稅收權,增加他們保衛領土不被入侵的積極性。文化上,希拉克略把羅馬帝國的官方語言拉丁文改成了通用的希臘文。改奧古斯都頭銜為Basileus(希臘語君主、皇帝的意思)頭銜。從此羅馬完成希臘化改造,使東羅馬帝國與古羅馬的文化差異顯現出來。

        外交成果

        在其死前,曾經策劃通過絲綢之路北道向中國遣使。他死後兩年,即公元643年使者來到唐朝的長安,東羅馬帝國正式和唐帝國建立外交往來。

        曆史評價

        晚年的失敗不能否定希拉克略一生的奮鬥。希拉克略對曆史的影響無疑是重大的,這體現于兩方面:首先,他對東羅馬帝國(拜占庭帝國)有存亡續絕之功。其次,他打下基礎的軍區制和軍事屯田制不但成了拜占庭帝國的根本制度,而且對後來的奧斯曼帝國及其他中東國家均有深刻的影響。

        希拉克略在位時面對的前後兩個對手,薩珊波斯如下山前的夕陽,阿拉伯帝國則如初下山之猛虎,拜占庭的一勝一敗,與對手的強弱不同關系很大。抛開軍事上的勝敗,希拉克略的可貴之處在于,以一個務實的政治改革家的角色,初步建立了軍區制、軍事屯田制等制度,确立了軍事立國的指導思想,這對于強敵環伺的拜占庭帝國來說絕對是生存的必要。

        人際關系

        妻子:歐多西亞,原名法比亞,希拉克略原配;馬爾蒂娜,歐多西亞的侄女,在歐多西亞去世後嫁于希拉克略。

上一篇:支一

下一篇:吳大帝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