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協定

巴黎協定

2016年簽署的氣候變化協定
《巴黎協定》是2015年12月12日在巴黎氣候變化大會上通過、2016年4月22日在紐約簽署的氣候變化協定,該協定為2020年後全球應對氣候變化行動作出安排。《巴黎協定》主要目标是将本世紀全球平均氣溫上升幅度控制在2攝氏度以内,并将全球氣溫上升控制在前工業化時期水平之上1.5攝氏度以内。
    中文名:巴黎協定 外文名:The Paris Agreement 别名: 簽署時間:2016年4月22日 簽署地點:美國紐約聯合國大廈

概述

氣候變化是一項跨越國界的全球性挑戰。要解決這一問題,則需要在各個層面進行協調,需要國際合作,幫助各國向低碳經濟轉型。

為應對氣候變化,197個國家于2015年12月12日在巴黎召開的締約方會議第二十一屆會議上通過了《巴黎協定》。協定在一年内便生效,旨在大幅減少全球溫室氣體排放,将本世紀全球氣溫升幅限制在2℃以内,同時尋求将氣溫升幅進一步限制在1.5℃以内的措施。

目前,共有189個國家加入了《巴黎協定》。

《巴黎協定》包括所有國家對減排和共同努力适應氣候變化的承諾,并呼籲各國逐步加強承諾。協定為發達國家提供了協助發展中國家減緩和适應氣候變化的方法,同時建立了透明監測和報告各國氣候目标的框架。

《巴黎協定》提供了持久的框架,為未來幾十年的全球努力指明了方向,即逐漸提高各國的氣候目标。為了促進這一目标的實現,該協定制定了兩個審查流程,每五年為一個周期。

《巴黎協定》标志着向低碳世界轉型的開始,但我們依然任重道遠。《巴黎協定》的實施對于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标至關重要,該協定為推動減排和建設氣候适應能力的氣候行動提供了路線圖。

正式生效

2016年10月5日,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宣布,《巴黎協定》于當月5日達到生效所需的兩個門檻,并将于2016年11月4日正式生效。

國際社會強有力的支持不僅證明了需要對氣候變化采取行動的緊迫性,而且顯示出各國政府一緻認為應對氣候變化需要強有力的國際合作。潘基文呼籲各國政府及社會各界全面執行《巴黎協定》,立即采取行動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增強對氣候變化的應對能力。

2015年12月,《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近200個締約方在巴黎氣候變化大會上達成《巴黎協定》。這是繼《京都議定書》後第二份有法律約束力的氣候協議,為2020年後全球應對氣候變化行動作出了安排。按規定,《巴黎協定》将在至少55個《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締約方(其溫室氣體排放量占全球總排放量至少約55%)交存批準、接受、核準或加入文書之日後第30天起生效。

2016年11月4日,歐洲議會全會以壓倒性多數票通過了歐盟批準《巴黎協定》的決議,歐洲理事會當天晚些時候通過書面程序通過了這一決議。這意味着《巴黎協定》已經具備正式生效的必要條件。聯合國氣候大會組委會在摩洛哥城市馬拉喀什發布新聞公報,慶祝《巴黎協定》生效,強調這是人類曆史上一個值得慶祝的日子,也是一個正視現實和面向未來的時刻,需要全世界堅定信念,完成使命。

簽署儀式

2016年4月22日,170多個國家領導人齊聚紐約聯合國總部,将共同簽署氣候變化問題《巴黎協定》,承諾将全球氣溫升高幅度控制在2℃的範圍之内。國務院副總理張高麗作為習近平主席特使出席簽署儀式,并代表中國簽署《巴黎協定》。美國國務卿克裡抱着孫女簽署《巴黎協定》。

2016年4月22日,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宣布,在《巴黎協定》開放簽署首日,共有175個國家簽署了這一協定,創下國際協定開放首日簽署國家數量最多紀錄。

在秘書長潘基文正式發表講話前,邀請一位來自坦桑尼亞的青年代表發言。這一程序的改變體現了氣候變化對人類未來将産生深遠影響的意義,并強調年輕一代在未來所肩負的責任。

參與國家

簽署國家

截至2016年6月29日,共有178個締約方簽署了《巴黎氣候變化協定》,共有19個締約方完成了這一程序。近日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在接受新華社采訪時表示,已有22個締約方完成了批準協定的程序。

2016年9月3日,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批準中國加入《巴黎氣候變化協定》,則成為23個完成了批準協定的締約方。該協定為2020年後全球應對氣候變化行動作出安排。

啟動退出

2019年11月4日,美國國務卿蓬佩奧證實,特朗普政府已正式通知聯合國,将讓美國退出《巴黎協定》。這也是退出協定為期一年流程中的第一個正式步驟。

細則談判

2018年4月30日,《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UNFCCC)框架下的新一輪氣候談判在德國波恩開幕。締約方代表将就進一步制定實施氣候變化《巴黎協定》的相關準則展開談判。

2018年12月15日,聯合國氣候變化卡托維茲大會順利閉幕。大會如期完成了《巴黎協定》實施細則談判,通過了一攬子全面、平衡、有力度的成果,全面落實了《巴黎協定》各項條款要求,體現了公平、“共同但有區别的責任”、各自能力原則,考慮到不同國情,符合“國家自主決定”安排,體現了行動和支持相匹配,為協定實施奠定了制度和規則基礎。

制定意義

延續性

《巴黎協定》是繼1992年《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1997年《京都議定書》之後,人類曆史上應對氣候變化的第三個裡程碑式的國際法律文本,形成2020年後的全球氣候治理格局。

公平性

《巴黎協定》獲得了所有締約方的一緻認可,充分體現了聯合國框架下各方的訴求,是一個非常平衡的協定。協議體現共同但有區别的責任原則,同時根據各自的國情和能力自主行動,采取非侵入、非對抗模式的平價機制,是一份讓所有締約國達成共識且都能參與的協議,有助于國際間(雙邊、多邊機制)的合作和全球應對氣候變化意識的培養。

歐美等發達國家繼續率先減排并開展絕對量化減排,為發展中國家提供資金支持;中印等發展中國家應該根據自身情況提高減排目标,逐步實現絕對減排或者限排目标;最不發達國家和小島嶼發展中國家可編制和通報反映它們特殊情況的關于溫室氣體排放發展的戰略、計劃和行動。

長期性

《巴黎協定》制定了“隻進不退”的棘齒鎖定(Ratchet)機制。各國提出的行動目标建立在不斷進步的基礎上,建立從2023年開始每5年對各國行動的效果進行定期評估的約束機制。

《巴黎協定》将在2018年建立一個對話機制(the Facilitative Dialogue),盤點減排進展與長期目标的差距。

可行性

《巴黎協定》協定要求建立針對國家自定貢獻(INDC)機制、資金機制、可持續性機制(市場機制)等的完整、透明的運作和公開透明機制以促進其執行。所有國家(包括歐美、中印)都将遵循“衡量、報告和核實”的同一體系,但會根據發展中國家的能力提供靈活性。

主要内容

《巴黎協定》共29條,當中包括目标、減緩、适應、損失損害、資金、技術、能力建設、透明度、全球盤點等内容。

從環境保護與治理上來看,《巴黎協定》的最大貢獻在于明确了全球共同追求的“硬指标”。協定指出,各方将加強對氣候變化威脅的全球應對,把全球平均氣溫較工業化前水平升高控制在2攝氏度之内,并為把升溫控制在1.5攝氏度之内努力。隻有全球盡快實現溫室氣體排放達到峰值,本世紀下半葉實現溫室氣體淨零排放,才能降低氣候變化給地球帶來的生态風險以及給人類帶來的生存危機。

從人類發展的角度看,《巴黎協定》将世界所有國家都納入了呵護地球生态确保人類發展的命運共同體當中。協定涉及的各項内容擯棄了“零和博弈”的狹隘思維,體現出與會各方多一點共享、多一點擔當,實現互惠共赢的強烈願望。《巴黎協定》在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下,在《京都議定書》、“巴厘路線圖”等一系列成果基礎上,按照共同但有區别的責任原則、公平原則和各自能力原則,進一步加強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的全面、有效和持續實施。

從經濟視角審視,《巴黎協定》同樣具有實際意義:首先,推動各方以“自主貢獻”的方式參與全球應對氣候變化行動,積極向綠色可持續的增長方式轉型,避免過去幾十年嚴重依賴石化産品的增長模式繼續對自然生态系統構成威脅;其次,促進發達國家繼續帶頭減排并加強對發展中國家提供财力支持,在技術周期的不同階段強化技術發展和技術轉讓的合作行為,幫助後者減緩和适應氣候變化;再次,通過市場和非市場雙重手段,進行國際間合作,通過适宜的減緩、順應、融資、技術轉讓和能力建設等方式,推動所有締約方共同履行減排貢獻。此外,根據《巴黎協定》的内在邏輯,在資本市場上,全球投資偏好未來将進一步向綠色能源、低碳經濟、環境治理等領域傾斜。

會議談判

當地時間2018年4月30日,《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UNFCCC)框架下的新一輪氣候談判在德國波恩開幕。締約方代表将就進一步制定實施氣候變化《巴黎協定》的相關準則展開談判,以期使該協定能夠在操作層面得以落實。談判将持續至2018年5月10日。

《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秘書處執行秘書帕特裡西亞·埃斯皮諾薩(Patricia Espinosa)呼籲各國應該以更大的決心來應對氣候變化,在氣候保護方面做出更多努力。埃斯皮諾薩強烈敦促發達國家在兌現它們所做的到2020年每年為發展中國家提供1000億美元以幫助其适應和減緩氣候變化的承諾。敦促尚未批準《京都議定書》第二承諾期修正案的國家批準這一修正案。該修正案已得到111個國家的批準,并将在獲得另外30個國家批準後生效。

在2018年中,各國需要完成針對《巴黎協定》實施細則的談判。

下一屆聯合國氣候大會(COP24)将于2018年12月在波蘭卡托維茨舉行,屆時大會将表決通過各締約國共同起草的《巴黎協定》實施細則。

2018年12月15日,聯合國氣候變化卡托維茲大會順利閉幕,大會如期完成了《巴黎協定》實施細則談判。

各方表态

國際組織

國際貨币基金組織總裁拉加德的聲明說,新協定是人類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挑戰過程中邁出的關鍵一步,各國政府應當将表态落實到行動中。拉加德認為,碳排放定價不僅鼓勵低碳投資,還有助扶貧,并減輕家庭和企業的稅收負擔。她期待各方就碳定價開始對話并付諸實踐。

歐盟:由于歐盟的政治決策機制過于冗長,目前歐盟内部還沒有完成内部指标分配談判,估測這一最終加入程序有可能推遲到2017-2018年。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幹事博科娃發表聲明強調,巴黎氣候變化大會隻是通過限制人類活動減少對環境破壞的第一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及其會員将支持國際社會在這一領域展開的具體行動。

世界資源研究所國際氣候行動主任戴維·瓦斯科表示,《巴黎協定》的達成是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轉折點,它将引領世界邁向低碳、有适應性、繁榮和公平的未來。

美國

美國:簽署《巴黎協定》是應對氣候變化的“又一個關鍵裡程碑”,美國時任國務卿克裡出席簽署儀式。

美國時任總統奧巴馬認為,《巴黎協定》是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轉折點”。它建立了全球應對氣候危機的持久框架,傳遞出全球堅定緻力于低碳未來的強力信号。但全球不能因該協定而自滿,因為氣候問題不會通過這個協定而解決。

2017年6月1日,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在華盛頓宣布,美國将退出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巴黎協定》。同日,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聲明說,美國宣布退出《巴黎協定》。

德國

德國總理默克爾也說,在全球氣候政策中,巴黎将永遠與這個曆史轉折點聯系在一起,《巴黎協定》是國際社會第一次達成共識為應對氣候變化而努力。

德國環境保護協會新聞發言人達尼爾·胡夫艾森表示,減少對煤炭和石油的依賴,有助于改善城市環境和公衆健康。他說,要落實《巴黎協定》内容,首要措施就是進行電力、供暖和交通轉型。

德國波茨坦氣候影響研究所所長漢斯·舍恩胡伯表示,中國在氣候變化巴黎大會上的行動證明,中國在承擔大國責任保衛地球未來方面已經得到國際社會一緻好評。

中國

中國:積極推動巴黎協定通過,展現“負責任大國”擔當。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洪磊表示,《巴黎協定》确立了2020年後以國家自主貢獻為主體的國際應對氣候變化機制安排,重申了《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确立的共同但有區别的責任原則,平衡反映了各方關切,是一份全面、均衡、有力度的協定。

2016年9月3日,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批準中國加入《巴黎氣候變化協定》,成為23個完成了批準協定的締約方。下午5時30分許,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同美國總統奧巴馬、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在杭州共同出席氣侯變化《巴黎協定》批準文書交存儀式。習近平和奧巴馬先後向潘基文交存中國和美國氣侯變化《巴黎協定》批準文書。習近平随後緻辭。

2018年11月26日,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别代表解振華、生态環境部應對氣候變化司司長李高介紹《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與行動2018年度報告》。解振華強調,中國已提前3年落實《巴黎協定》部分承諾,将在2020年百分之百兌現承諾。

俄羅斯

2016年4月20日,俄政府網站公布聲明稱,俄政府已批準簽署《巴黎協定》。

2019年9月23日,俄羅斯總理梅德韋傑夫簽署政府令,批準巴黎氣候協定,俄羅斯正式加入巴黎氣候協定。

法國

法國:去年巴黎氣候談判主辦國法國的總統奧朗德将率先簽署協議。

法國總統奧朗德敦促歐盟28國今年批準巴黎氣候協議,以确保協定盡快生效。奧朗德表示,他将要求法國議會在夏季前批準協議,并呼籲歐盟“以身作則”在年底前批準。

奧朗德表示,巴黎協定應在不少于55個《氣候公約》締約方,共占全球溫室氣體總排放量的至少約55%的《氣候公約》締約方交存其批準、接受、核準或加入文書之日後第三十天起生效。“我們不光靠國家采取行動,全世界應精誠團結,匹夫有責,每人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法國可持續發展與國際關系研究院研究員王鑫認為,《巴黎協定》基本促成了全球經濟體長期目标向着低碳轉型努力的方向,為未來全球經濟發展打下了“低碳”烙印。

英國

英國首相卡梅倫表示,《巴黎協定》不僅展示了國際社會的團結一心,也為子孫後代保護了地球。協定是未來世界的“關鍵一步”。

倫敦大學國王學院歐洲與國際研究部專家雷蒙·帕切科·帕爾多高度評價《巴黎協定》,認為“這一協定是非常積極的”,這次會議達成了讓發達國家、發展中國家均感到滿意、認可的協定,這一點非常難得。

英國皇家國際事務研究所能源環境與資源項目高級研究員肖恩·湯姆林森稱贊“此次會議非常成功”,為全球共同應對氣候變化問題打開了新局面。

南非

南非姆貝基非洲領導力研究所現代中國問題研究員科維西·普拉表示,《巴黎協定》是人類共同合作應對全球挑戰的嘗試,體現了人類共同改變世界的決心。

古巴

古巴《格拉瑪報》表示,《巴黎協定》最終以法律文件的形式确定了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在應對氣候變化問題上的責任區别。談判過程中,77國集團和中國的合作已經成為發展中國家通力合作的典範,雙方立場堅定、團結,并在談判期間有的放矢,在應對氣候變化問題上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帕爾多認為,中美兩國在應對氣候變化問題上的合作和決心在此次會議上起到了非常好的帶頭作用。作為全球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積極參與到應對氣候變化議程中,表現出積極應對氣候變化的意願和決心,給其他發展中國家傳達了積極的信号,樹立了良好的标杆。

湯姆林森指出,中國提交的應對氣候變化國家自主貢獻文件展現了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決心,中國的積極态度和決心是此次峰會成功的非常重要的建設性力量。

普拉表示,中國在保護生态環境方面展示出巨大決心并付諸實際行動,為此次人類共同合作應對氣候問題作出了巨大貢獻,“是此次《巴黎協定》達成的‘關鍵一員’”。

澳大利亞

澳大利亞外長朱莉·畢曉普表示,澳大利亞已經開始對2017年的相關國内政策進行審定,有大量的實際工作要落實,各國都會迅速行動起來,“我們與包括中美在内的200多個國家與地區通力合作推動節能減排,這給了我們很大的信心。”

其它

斐濟、帕勞、馬紹爾群島與馬爾代夫:已率先批準了《巴黎協定》,其他太平洋島嶼和氣候脆弱型國家的領導人也會盡快跟上步伐。

玻利維亞總統艾瑪表示,生命的敵人就是資本主義制度。他說:“在聯合國我們通過了大地母親普遍宣言。我們應建立國際正義的法庭保護大地母親。這個法庭應該承擔以下義務:對破壞大地母親的國家進行懲罰。如果我們不改變資本主義制度和現在的情況,将來會有更多生命會死亡。”

2017年10月23日,尼加拉瓜宣布簽署《巴黎協定》,尼加拉瓜在2016年以該協議無法有效對抗全球變暖、協議對富國應對氣候變暖問題上的約束力不夠為由拒絕簽署。随着尼加拉瓜的簽署,拒絕《巴黎協定》的國家隻有叙利亞和美國。11月8日,德國波恩舉行的新一輪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上,叙利亞代表宣布将盡快簽署加入《巴黎協定》并履行承諾,同時呼籲國際社會對其履行承諾予以支持。

各國進展

中國

2018年11月26日,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别代表解振華表示:“中國會始終堅定地、積極地應對氣候變化,落實《巴黎協定》。”

截至2017年底,我國碳強度已經下降了46%,提前3年實現了40%至45%的上限目标;中國森林蓄積量已經增加21億立方米,超額完成了2020年的目标;中國可再生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達13.8%,距離所承諾的2020年達到15%還有一定距離,但是2020年這個目标肯定能完成。

專家評說

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别代表解振華表示,從11月30日到12月13日,巴黎大會曆經13天時間,圓滿結束。國家主席習近平應邀出席開幕活動,并且在大會上作了重要講話。經過各國努力,達成了全面、均衡、有約束力、适用于所有各方的《巴黎協定》。這次會議的成功,中國代表團發揮了積極建設性的突出作用。協定還提出五年進行一次全面盤點,根據盤點的情況,各國再來自主決定自己的行動。發展中國家最關心的資金問題,在會議成果當中得到了體現。協定要求發達國家必須給發展中國家提供資金支持,發展中國家可以自願地加強南南合作。

中美率先批準《巴黎協定》

中美在二十國(G20)集團峰會前夜送上大禮包,兩國領導人在杭州宣布批準《巴黎協定》。

據新華社報道,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3日同美國總統奧巴馬、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在杭州共同出席氣候變化《巴黎協定》批準文書交存儀式。

習近平指出,中國倡議二十國集團(G20)發表了首份氣候變化問題主席聲明,率先簽署了《巴黎協定》。中國向聯合國交存批準文書是中國政府作出的新的莊嚴承諾。

奧巴馬在緻辭中表示,美中作為兩個最大經濟體和最大排放國,同時批準和接受《巴黎協定》具有曆史性意義。

習近平在緻辭中強調,中國是最大的發展中國家,美國是最大的發達國家,兩國在氣候變化領域開展了卓有成效的對話和合作。兩國共同交存參加《巴黎協定》法律文書,展示了共同應對全球性問題的雄心和決心。

習近平表示,國際社會應該以落實《巴黎協定》為契機,加倍努力,不斷加強和完善全球治理體系,創新應對氣候變化路徑,推動《巴黎協定》早日生效和全面落實。

習近平并指出,我們要堅持共同但有區别的責任原則、公平原則、各自能力原則,按照巴黎大會授權,穩步推進後續談判,有效應對氣候變化挑戰。發達國家要履行承諾,提供資金技術支持,增強發展中國家應對氣候變化能力。

“美中兩國為推動國際合作、促成《巴黎協定》共同發揮了重要作用。”奧巴馬表示,“我相信,曆史會在對今天做出判斷時,會認為今天的努力是非常關鍵的。”

潘基文在緻辭中表示,中美率先批準《巴黎協定》,将極大推動該協定于今年内生效。

“聯合國高度贊賞中美兩國在應對氣候變化挑戰方面發揮的領導作用。”潘基文表示,富有雄心的《巴黎協定》将為全球提供可持續發展新的穩定框架,将為我們共同的家園提供安全保護。

《巴黎協定》于2015年12月12日在氣候變化巴黎大會上通過。2016年4月22日,中美同時簽署《巴黎協定》。與此同時,簽署了《巴黎協定》的國家需要在國内立法程序中對《巴黎協定》做出批準。

在中國方面,全國人大常委會9月3日批準中國加入《巴黎氣候變化協定》(下稱《巴黎協定》),154票贊成,全票通過。

白宮官員則在近日的吹風中則透露,奧巴馬計劃“繞過”國會,通過《巴黎協定》的計劃。

白宮高級顧問迪斯(Brian Deese)表示,不需要三分之二的美國參議院議員投贊成票,美國總統也具有合法權力來批準《巴黎協定》。

簡單而言,通常在美國簽訂條約必須經參議院三分之二的議員批準,但總統可以使用行政協定(executive agreements)來避開參議院,直接與其他國家達成協議,此次迪斯也堅持了奧巴馬政府一貫的看法,即在《巴黎協定》方面簽署“行政協定”就可以。

“總統會使用他在過去許多行政協定中使用過的權利來加入和正式交存我們接受(acceptance)(《巴黎協定》)的法律文書,從而令我們的國家成為《巴黎協定》的締約方,”迪斯在奧巴馬行前一場記者會上表示,“在我們現存的法律系統中,在有關國際協定和國際安排的問題上,存在着非常健全的程序,有一類(國際協定)需要國會的建議和批準,但也有很多種類的行政協定可以令行政系統直接簽署這些協定,而無需國會的建議或批準。”

根據規定,《巴黎協定》生效前提是由至少55個締約方批準、接受、核準或加入文書後三十日起生效,同時這些締約方的溫室氣體排放總量至少占全球碳排放總量的55%。

中美在二十國(G20)集團峰會前夜送上大禮包,兩國領導人在杭州宣布批準《巴黎協定》。

據新華社報道,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3日同美國總統奧巴馬、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在杭州共同出席氣候變化《巴黎協定》批準文書交存儀式。

習近平指出,中國倡議二十國集團(G20)發表了首份氣候變化問題主席聲明,率先簽署了《巴黎協定》。中國向聯合國交存批準文書是中國政府作出的新的莊嚴承諾。

奧巴馬在緻辭中表示,今天,美中作為兩個最大經濟體和最大排放國,同時批準和接受《巴黎協定》具有曆史性意義。

上一篇:臨床執業醫師

下一篇:軍官職業化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