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向群

崔向群

中國科學院院士
崔向群,女,1951年12月生于重慶市萬州,籍貫山東博興,天文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南京天文光學技術研究所研究員,國家重大科學工程“大天區面積多目标光纖光譜望遠鏡”(LAMOST)項目總工程師。1975年崔向群畢業于華東工程學院光學儀器專業;1982年,獲得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台碩士;1995年,獲得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台碩士博士學位;2009年11月,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崔向群主要從事大型天文光學望遠鏡研究。
    中文名:崔向群 出生地:重慶市萬州區 畢業院校:南京理工大學 職業:教學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中國科學院院士(2009年當選) 性别:女

人物經曆

早年經曆

1951年12月,崔向群出生于重慶市萬州區。

1975年,崔向群畢業于華東工程學院(今南京理工大學)光學儀器專業,被分配到南昌某大型飛機制造廠。

1982年,崔向群獲得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台碩士。

1995年,崔向群獲得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台碩士博士學位。

工作經曆

2009年11月,崔向群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2010年,崔向群當選為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崔向群負責研制成功世界上新型的最大口徑的大視場和光譜獲取率最高的大天區面積多目标光纖光譜望遠鏡(LAMOST),為中國在大樣本天文學特别是宇宙大尺度結構、暗能量探索和銀河系形成演化研究走到國際前沿創建了平台。

在國際上首次提出并實現一種新型的主動光學方法:薄變形鏡面和拼接鏡面相結合的主動光學方法,成功實現了六角形變形子鏡和在一個光學系統中同時采用兩塊大口徑的拼接鏡面,使主動光學發展到新的水平,不僅使LAMOST這種非傳統光學系統成功實現,将中國望遠鏡研制水平推進到國際前沿,還為中國研制未來極大望遠鏡奠定了基礎。

1994年,崔向群參加國家重大科學工程項目“大天區面積多目标光纖光譜天文望遠鏡(英文簡稱LAMOST,後冠名為郭守敬望遠鏡)”的工作,為LAMOST項目的5位建議人之一。

截至2019年10月,崔向群先後承擔項目包括:大天區面積多目标光纖光譜天文望遠鏡(LAMOST)、1米近地天體望遠鏡、1米真空太陽紅外望遠鏡、太陽多波段爆發望遠鏡等。

截至2019年10月,崔向群先後承擔項目主要有:中國為西班牙研制1.5米和0.9米望遠鏡、中國分别為日本和韓國研制1米望遠鏡、中國為俄羅斯研制2.5米望遠鏡、中澳合作南極巡天望遠鏡、英國為中國研制雲南2.4米望遠鏡等。

人才培養

崔向群鼓勵同學們奮發圖強,争做國家未來棟梁。

2016年10月2日下午,崔向群受邀出席華中師範大學第一附屬中學。崔向群向同學們介紹天文望遠鏡的400年發展曆程與展望,将天文望遠鏡的不斷發展,其概念将進一步延伸到了引力波、宇宙射線和暗物質領域。

2019年6月10日,崔向群受邀南京理工大學錢學森學院作了《大型天文望遠鏡的現狀與未來》的主題講座。

崔向群對培養大師級拔尖創新人才提出了幾點建議:一是要在人才培養過程中彌補中學時期應試教育的弊端,注重學生動手能力、解決問題能力、獨立思維能力、溝通交流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等綜合素質的培養;

二是要學好數理基礎,打好專業知識的基礎;

三是要拓寬視野,要瞄準國際前沿、國家戰略需求、國民經濟主戰場來發光發熱,特别要注重國際視野、國際合作能力的培養,要學會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從一個高的起點來開始科學研究,學院可以通過開設相關學科領域的大師級講座來為本科生提供一個了解學術前沿的平台;

四是要多與其他院校交流學習,吸收他們成功的經驗。崔向群院士表示,要培養大師,就是要努力培養青年學子“做人、做事、做學問”的素質和水平。

榮譽表彰

2009年11月,中國科學院院士

2010年,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

2013年,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

國家傑出專業技術人才

中國科學院第三屆十大傑出婦女

中科院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

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社會任職

2013年至201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2018年3月3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三屆全國委員會代表

2010年至2014年,中國天文學會第十二屆理事長

國際天文學會光學紅外分會組委

國際天文儀器委員會組委

中國南極天文中心副主任

江蘇激光與工程光學學會理事

人物評價

崔向群将中國望遠鏡研制水平推進到國際前沿,還為中國研制未來極大望遠鏡奠定了基礎。(中國科學院評)

上一篇:蘇拉文雅

下一篇:水遁忍術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