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皇帝

崇祯皇帝

明朝皇帝
崇祯皇帝(1611年2月6日—1644年4月25日),明朝第十六位皇帝[1]。明光宗為朱常洛第五子,明熹宗異母弟,母為淑女劉氏。于1622年(天啟二年)年被冊封為信王。1627年-1644年在位,年号崇祯。同時也是最為勤勉,最具悲劇色彩的皇帝,1644年,李自成軍攻破北京時,于煤山自缢身亡,終年34歲,在位17年。朱由檢死後廟号懷宗,後改毅宗、思宗,清朝上谥号守道敬儉寬文襄武體仁緻孝莊烈愍皇帝,南明弘光帝上谥号紹天繹道剛明恪儉揆文奮武敦仁懋孝烈皇帝。葬于十三陵思陵。
    本名: 别名:朱由檢,崇祯帝 字: 号: 所處時代: 民族族群: 出生地: 主要作品: 主要成就:頒行《崇祯曆書》除魏忠賢等逆黨 姓名:崇祯皇帝 民族:漢族 王朝:明王朝 廟号:思宗,毅宗 谥号:懋孝烈皇帝(孝烈帝) 陵墓:思陵 出生年月:1610年 去世年月:1644年 國籍:中國(明朝) 妻子:周皇後 逝世地:北京紫禁城煤山(景山) 母親:孝純太後劉氏 職業:皇帝 初婚:18歲 信仰:道教

人物生平

早年經曆

朱由檢因父親明光宗是皇祖父明神宗所厭的太子,母親是太子所薄的婢妾,幼年并不幸福。五歲時,其母劉氏得罪,被其父下令杖殺,朱由檢交由庶母西李撫養。數年後西李生了女兒,照管不過來,改由另一庶母東李撫養至成人。于公元1622年被哥哥朱由校冊封為信王。

登基稱帝

熹宗于公元1627年8月(天啟七年)死後,由于沒有子嗣,他受遺命于同月丁巳日繼承皇位,時年十八歲。第二年改年号為“崇祯”。朱由檢即位後,勤于政務。崇祯十五年(1642年)七月初九,因“偶感微恙”而臨時傳免早朝,竟遭輔臣的批評,崇祯帝連忙自我檢讨。曾一度使明室有了中興的可能。

同時朱由檢大力清除閹黨。天啟七年十一月,朱由檢抓準時機鏟除了魏忠賢的羽翼,使魏忠賢處于孤立無援的境地,然後一紙诏書,貶魏忠賢鳳陽守陵,旋之下令逮治。在其自缢而死後,下令磔屍于河間。此後,将閹黨二百六十餘人,或處死,或遣戍,或禁锢終身,使氣焰嚣張的閹黨受到緻命打擊。平反冤獄,重新啟用天啟年間被罷黜的官員。起用袁崇煥為兵部尚書,賜予尚方寶劍,托付他收複全遼的重任。

亡國之象

自崇祯元年(1628年)起,中國北方大旱,赤地千裡,寸草不生,《漢南續郡志》記,“崇祯元年,全陝天赤如血。五年大饑,六年大水,七年秋蝗、大饑,八年九月西鄉旱,略陽水澇,民舍全沒。九年旱蝗,十年秋禾全無,十一年夏飛蝗蔽天……十三年大旱……十四年旱”。崇祯朝以來,陝西年年有大旱,百姓多流離失所。崇祯二年五月正式議裁陝北驿站,驿站兵士李自成失業。崇祯三年(1630年)陝西又大饑,陝西巡按馬懋才在《備陳大饑疏》上說百姓争食山中的蓬草,蓬草吃完,剝樹皮吃,樹皮吃完,隻能吃觀音土,最後腹脹而死,崇祯六年,“全陝旱蝗,耀州、澄城縣一帶,百姓死亡過半”。

崇祯七年,家住河南的前兵部尚書呂維祺上書朝廷:“蓋數年來,臣鄉無歲不苦荒,無月不苦兵,無日不苦挽輸。庚午(崇祯三年)旱;辛未旱;壬申大旱。野無青草,十室九空。……村無吠犬,尚敲催征之門;樹有啼鵑,盡灑鞭撲之血。黃埃赤地,鄉鄉幾斷人煙;白骨青磷,夜夜似聞鬼哭。欲使窮民之不化為盜,不可得也”。旱災又引起蝗災,使得災情更加擴大。河南于崇祯十年、十一年、十二年、十三年皆有蝗旱,“人相食,草木俱盡,土寇并起”,其饑民多從“闖王”李自成。崇祯十三、十四年,“南北俱大荒……死人棄孩,盈河塞路。”

崇祯十四年,左懋第督催漕運,道中馳疏言:“臣自靜海抵臨清,見人民饑死者三,疫死者三,為盜者四。米石銀二十四兩,人死取以食。惟聖明垂念。”保定巡撫徐标被召入京時說:“臣自江推來數千裡,見城陷處固蕩然一空,即有完城,亦僅餘四壁城隍,物力已盡,蹂躏無餘,蓬蒿滿路,雞犬無音,未遇一耕者,成何世界!”這時華北各省又疫疾大起,朝發夕死。“至一夜之内,百姓驚逃,城為之空”,崇祯十四年七月,疫疾從河北地區傳染至北京,病名叫“疙瘩病”,崇祯十六年,北京人口死亡近四成,十室九空。

崇祯十六年八月,天津爆發肺鼠疫:“上天降災,瘟疫流行,自八月至今(九月十五日),傳染至盛。有一二日亡者,有朝染夕亡者,日每不下數百人,甚有全家全亡不留一人者,排門逐戶,無一保全。”

崇祯十七年,天津督理軍務駱養性說,“昨年京師瘟疫大作,死亡枕藉,十室九空,甚至戶丁盡絕,無人收斂者。”

江南在崇祯十三年遭大水,崇祯十四年有旱蝗并災,十五年持續發生旱災和流行大疫。地方社會處在了十分脆弱的狀态,盜匪與流民并起,各地民變不斷爆發。

内憂外患

明末農民戰争、皇太極為剿流寇,朱由檢先用楊鶴主撫,後用洪承疇,再用曹文诏,再用陳奇瑜,複用洪承疇,再用盧象升,再用楊嗣昌,再用熊文燦,又用楊嗣昌,十三年中頻繁更換圍闖軍的将領。這其中除熊文燦外,其他都表現出了出色的才幹。然用人存疑,以至責無成效皆功虧一篑。李自成數次大難不死,後往河南聚衆發展。

此時北方皇太極又不斷騷擾入侵,明廷苦于兩線作戰,每年的軍費“三饷”開支高達兩千萬兩以上,國家财政早已入不敷出,缺饷的情況普遍,常導緻明軍内部騷亂嘩變。朱由檢求治心切,《春明夢餘錄》記述:“崇祯二年十一月,以司禮監太監沈良住提督九門及皇城門,以司禮監太監李鳳翔總督忠勇營”;中後金反間計,自毀長城,冤殺袁崇煥。

随着局勢的日益嚴峻,朱由檢的濫殺也日趨嚴重,總督中被誅者七人,巡撫被戮者十一人朱由檢亦知不能兩面作戰,私底下同意議和。但明朝士大夫鑒于南宋的教訓,皆以為與滿人和談為恥。因此朱由檢對于和議之事,始終左右為難,他暗中同意楊嗣昌的議和主張,但一旁的盧象升立即告訴皇帝說:“陛下命臣督師,臣隻知戰鬥而已!”,朱由檢隻能辯稱根本就沒有議和之事,盧象升最後戰死沙場。明朝末年就在和戰兩難之間,走入滅亡之途。

崇祯十五年(1642年),松山、錦州失守,洪承疇降清,朱由檢又想和滿清議和,兵部尚書陳新甲因洩漏議和之事被處死,與清兵最後議和的機會也破滅了。崇祯十七年(1644年)明王朝面臨滅頂之災,朱由檢召見閣臣時悲歎道:“吾非亡國之君,汝皆亡國之臣。吾待士亦不薄,今日至此,群臣何無一人相從?”在陳演、光時亨等反對之下未能下決心遷都南京。

此時,農民軍起義已經十多年了,從北京向南,南京向北,縱橫數千裡之間,白骨滿地,人煙斷絕,行人稀少。崇祯帝召保定巡撫徐标入京觐見,徐标說:“臣從江淮而來,數千裡地内蕩然一空,即使有城池的地方,也僅存四周圍牆,一眼望去都是雜草叢生,聽不見雞鳴狗叫。看不見一個耕田種地之人,像這樣陛下将怎麼治理天下呢?”崇祯帝聽後,潸然淚下,歎息不止。于是,為了祭祀難民和陣亡将士和被殺的各位親王,崇祯帝便在宮中大作佛事來祈求天下太平,并下诏罪己诏,催促督師孫傳庭趕快圍剿農民軍。

逝世

崇祯十六年正月,李自成部克襄陽、荊州、德安、承天等府,張獻忠部陷蕲州,明将左良玉逃至安徽池州。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一日,大同失陷,北京危急,初四日,朱由檢任吳三桂為平西伯,飛檄三桂入衛京師,起用吳襄提督京營。六日,李自成陷宣府,太監杜勳投降,十五日,大學士李建泰投降,李自成部開始包圍北京,明王朝面臨滅頂之災。太監曹化淳說:“忠賢若在,時事必不至此。”明軍在與農民起義軍和清軍的兩線戰鬥中,屢戰屢敗,已完全喪失戰鬥力。

三月十七日,農民起義軍圍攻京城。十八日晚,朱由檢與貼身太監王承恩登上煤山(也稱萬壽山,今北京景山),遠望着城外和彰義門一帶的連天烽火,隻是哀聲長歎,徘徊無語。李自成軍攻入北京。太監王廉急告皇帝,朱由檢在宮中飲酒長歎:“苦我民爾!”太監張殷勸皇帝投降,被一劍刺死。朱由檢命人分送太子、永王、定王到勳戚周奎、田弘遇家。

回宮後寫下诏書,命成國公朱純臣統領諸軍和輔助太子朱慈烺。又命周皇後、袁貴妃和3個兒子入宮,簡單叮囑了兒子們幾句,命太監将他們分别送往外戚家避藏。他又哭着對周皇後說:“你是國母,理應殉國。”周皇後也哭着說:“妾跟從你18年,陛下沒有聽過妾一句話,以緻有今日。現在陛下命妾死,妾怎麼敢不死?”說完解帶自缢而亡。朱由檢轉身對袁貴妃說:“你也随皇後去吧!”袁貴妃哭着拜别,也自缢。朱由檢又召來15歲的長平公主,流着淚說:“你為什麼要降生到帝王家來啊!”說完左袖遮臉,右手拔出刀來砍中了她的左臂,接着又砍傷她的右肩,她昏死了過去。同時也揮劍刺死了自己年僅六歲的麼女—昭仁公主。

朱由檢又砍死了妃嫔數人,并命令左右去催懿安張皇後自盡。懿安張皇後隔簾對朱由檢拜了幾拜,自缢身亡。十九日淩晨,李自成起義軍從彰義門殺入北京城。然後朱由檢手執三眼槍與數十名太監騎馬出東華門,被亂箭所阻,再跑到齊化門(朝陽門),成國公朱純臣閉門不納,後轉向安定門,此地守軍已經星散,大門深鎖,太監以利斧亦無法劈開。三月十九日拂曉,大火四起,重返皇宮,城外已經是火光映天。

此時天色将明,朱由檢在前殿鳴鐘召集百官,卻無一人前來,朱由檢說:“諸臣誤朕也,國君死社稷,二百七十七年之天下,一旦棄之,皆為奸臣所誤,以至于此。”最後在景山歪脖樹上自缢身亡,死時光着左腳,右腳穿着一隻紅鞋。時年33歲。身邊僅有提督太監王承恩陪同。上吊死前于藍色袍服上大書:

“朕自登基十七年,逆賊直逼京師,雖朕薄德匪躬,上幹天怒,緻逆賊直逼京師,然皆諸臣誤朕也。朕死,無面目見祖宗于地下,自去冠冕,以發覆面。任賊分裂朕屍,勿傷百姓一人。”

王章、趙撰罵敵而死。範景文、申佳允、劉文炳、衛時春赴井,金铉、滕之所、阮文貴、張應選投禦河,施邦曜飲藥,淩義渠扼吭,鞏永固及樂安公主、張慶臻自焚。其餘皆投環自缢而死。

三月二十一日屍體被發現,大順軍将朱由檢與周皇後的屍棺移出宮禁,在東華門示衆,“諸臣哭拜者三十人,拜而不哭者六十人,餘皆睥睨過之。”,梓宮暫厝在紫禁城北面的河邊。當地平民又将他合葬在田貴妃墓中。清軍入關後.将他移葬思陵,谥為懷宗,後改谥莊烈帝。南明政權谥他為思宗烈皇帝,後又改谥為毅宗,史又稱崇祯皇帝。

明思宗死後,自殺官員有戶部尚書倪元璐、工部尚書範景文、左都禦史李邦華、左副都禦史施邦曜、大理寺卿淩義渠、太常寺卿吳麟征、左中允劉理順、刑部右侍郎孟兆祥等,驸馬都尉鞏永固全家自殺,太監自殺者以百計,戰死在千人以上。宮女自殺者三百餘人。紳生生員等七百多家舉家自殺。四月四日,昌平州吏趙一桂等人将崇祯與皇後葬入昌平縣田貴妃的墓穴之中,清朝以“帝體改葬,令臣民為服喪三日,谥曰莊烈愍皇帝,陵曰思陵”。

明朝在中國北方的統治處于崩潰邊緣。之後,南方明朝勢力于南京擁立福王朱由松建立南明政權。

廟号谥号

順治十六年十一月,以“興朝谥前代之君,禮不稱,數不稱宗”為由,去懷宗廟号,改谥莊烈愍皇帝,清代史書多簡稱為“莊烈帝”。

思陵神主題為:大明欽天守道敏毅敦儉弘文襄武體仁緻孝莊烈愍皇帝,當為清代所加谥号的全谥。

另有書作守道敬儉寬文襄武體仁緻孝莊烈愍皇帝或果毅敦儉弘文襄武體仁緻孝莊烈愍皇帝,改廟号欽宗等,又有作廟号烈宗或敬宗,谥号正皇帝。

南明安宗之大臣張慎言初議崇祯帝之廟谥号為烈宗敏皇帝,顧錫疇議廟号幹宗或乾宗。但不被采用。最終在崇祯十七年六月定先帝谥号為紹天繹道剛明恪儉揆文奮武敦仁懋孝烈皇帝,廟号思宗,弘光元年二月丙子改上廟号毅宗。唐王谥為威宗。

為政舉措

政治

智除魏忠賢

天啟皇帝臨死前曾專門叮囑朱由檢說,魏忠賢“恪謹忠貞,可計大事”。天啟七年(1627年)八月,天啟皇帝死後的第三天,其弟信王朱由檢正式即位。當時,魏忠賢以司禮秉筆太監提督東廠。魏忠賢的親信田爾耕為錦衣衛提督,崔呈秀為兵部尚書。朝廷内外遍布魏忠賢的死黨。

魏忠賢不敢公然加害崇祯,暗中毒害還是有可能的。所以,崇祯在入宮當天,一夜未眠,取來宦官身上的佩劍以防身,又牢記皇嫂張皇後的告誡,不吃宮中的食物,隻吃袖中私藏的麥餅。整個宮中,都處在一種非常恐怖的氣氛當中。

登基之後的朱由檢,他一面像哥哥朱由校一樣,優待魏忠賢和客氏,一面将信王府中的待奉宦官和宮女逐漸帶到宮中,以保證自己的安全。魏忠賢始終無法猜透崇祯的心思,于是送一些美女給朱由檢。朱由檢不好色,自然對美色毫無興趣。但怕引起魏忠賢的疑心,朱由檢将魏忠賢送來的4名絕色女子全部留下,但都仔細搜了身。結果發現,4名女子的裙帶頂端,都系着一顆細小的藥丸,宮中稱為“迷魂香”,實際上是一種能自然揮發的春藥。崇祯命4人将藥丸毀去。

魏忠賢千方百計地想引導朱由檢做一個荒淫皇帝。一計不成,另生一計,就派一個小太監坐在宮中的複壁内,手中持“迷魂香”,使室中自然氤氲着一種奇異的幽香,以達到催情的效果。這一招,同樣被崇祯識破。朱由檢對此大發感歎:“皇考、皇兄皆為此誤矣!”

既然美色無法打動朱由檢,魏忠賢幹脆采用更露骨的試探方式。一些無恥的臣工們仍然不停地上疏,為魏忠賢大唱頌歌。朱由檢讀這些奏疏的時候,總是“且閱且笑”。魏忠賢向皇帝上了一道《久抱建祠之愧疏》,向皇帝請求停止為他建造生祠。朱由檢的批複不溫不火:“以後各處生祠,其欲舉未行者,概行停止。”這種順水推舟之舉,抑止了朝野上下對魏忠賢的崇拜,又不緻引起魏忠賢的惱怒。

朱由檢還不斷嘉獎魏忠賢、王休乾、崔啟秀等人。自然,朱由檢心中明白,這一切早晚都會收回來的。他在靜靜地等候時機,暗暗設法削弱魏忠賢的影響力。

政治鬥争是非常微妙的。也許,當時朝廷中的大臣們,都在尋思保全自己的良策,有投機的,有不動聲色的,有冒死直谏的。最後倒魏,竟然首先是由魏忠賢的黨羽發動的。天啟七年十月十三日(農曆,下同),禦史楊維垣上疏彈劾崔呈秀,卻美化“廠臣”魏忠賢——“呈秀毫無益于廠臣,而且若廠臣所累。蓋廠臣公而呈秀私,廠臣不愛錢而呈秀貪,廠臣尚知為國為民,而呈秀惟知恃權納賄。”這分明是丢車保帥之策。

崔呈秀在魏忠賢将門下号稱“五虎”之一,是魏忠賢的得力幹将。而且,由于是魏忠賢的親信,崔呈秀的兒子崔铎雖然目不識丁,居然中了進士。除去崔呈秀,等于斷了魏忠賢一臂。朱由檢免除崔呈秀兵部尚書一職,令他回鄉守制。這掀開了倒魏的大幕。

敏銳的官員們覺察到政治局勢的動向,于是彈劾魏忠賢的奏疏接二連三地出現。朱由檢一直不動聲色,任由臣工們攻擊魏忠賢的浪潮一波勝過一波,中間還得面對魏忠賢的哭訴。十月二十六日,海鹽縣貢生錢嘉征上疏,列舉魏忠賢的十大罪狀:一、并帝;二、蔑後;三、弄兵;四、無二祖列宗;五、克削藩封;六、無聖;七、濫爵;八、掩邊政、;九、傷民财;十、亵名器。

應當說,錢嘉征此疏并不是空洞的議論,十條罪名大都可以坐實。于是,朱由檢立即開始行動,召魏忠賢,命令太監當着魏忠賢的面宣讀錢嘉征的奏疏。魏忠賢“震恐傷魄”,立即去找他的賭友——原信王府太監徐應元,讨教對策。徐應元勸魏忠賢辭去爵位,也許可以保富貴。次日,魏忠賢請求引疾辭爵,得到朱由檢的允許。

十一月一日,朱由檢斥責徐應元,并再次将魏忠賢貶往中都鳳陽祖陵司香。然而,魏忠賢是過慣了有權有勢生活的人,出京的時候,竟然還帶着衛兵1000人、大車四十餘輛浩浩蕩蕩地向南而去。一個戴罪的宦官竟然如此跋扈,無疑刺激了朱由檢敏感的神經。于是,崇祯接着下了一道谕旨,命錦衣衛旗校将魏忠賢緝拿回京。

十一月六日,在阜城縣(今河北阜城)南關的旅舍中,親兵散盡的魏忠賢孤零零地呆在客棧中,聽着旁邊房間裡一名書生的《桂枝兒》小曲。隻聽得“勢去時衰,零落如飄草……似這般荒涼也,真個不如死”。魏忠賢在客棧中繞房疾走,最後自缢而亡。從此,樹倒猢狲散,清算魏忠賢餘黨的行動也很快着手進行。

軍事

在東北,努爾哈赤在萬曆年間經過30多年的征戰統一了女真族的全部。之後正式稱汗,建立大金,史稱後金,定都盛京,即現在的沈陽,接着努爾哈赤便開始了對明朝的進攻。崇祯帝啟用已經解職回鄉的大将袁崇煥出任兵部尚書,督師薊遼,平息後金叛亂。努爾哈赤被袁崇煥用大炮打死後,兒子皇太極繼承了他的汗位,但是疑心太重的崇桢帝中了皇太極的反間計,結果是袁崇煥被淩遲處死,然後傳首邊關示衆,屍體被北京民衆争買而食,家被抄,但家無餘資。

袁崇煥死後,副将祖大壽聞訊大驚,率領部下毀壞山海關而出,直奔錦州,投奔後金。祖大壽給他的外甥吳三桂寫了一封招降信,但這時的吳三桂不從。祖大壽投降後,崇祯帝派薊遼總督洪承疇統領吳三桂等八總兵共十三萬人前往救援錦州,洪承疇在鎮壓李自成的征戰中,立了大功,但在錦州被圍了六個月,食盡,被俘,投降後金,吳三桂逃走。錦州之戰标志着明朝在遼東防禦體系的完全崩潰,在關外隻剩下甯遠一座孤城。

人物評價

崇祯是一個勤政的皇帝,據史書記載,他二十多歲頭發已白,眼長魚尾紋,可以說是宵衣旰食,夕惕朝乾。史志稱其“雞鳴而起,夜分不寐,往往焦勞成疾,宮中從無宴樂之事”。

崇祯執政時期,對于後金,群臣分為主戰、主和兩派。崇祯在用人方面,起用了主戰派袁崇煥。文官集團使得軍中之将隻重出身門第,幾次大規模對後金的軍事活動均遭慘敗,削弱了明朝的軍事力量,最終無力鎮壓農民軍起義,間接加速了明朝滅亡。

曾經強盛的明帝國已經風雨飄搖,兩黨分庭對抗,卻難尋能用之人,也确實難尋可用之人。崇祯即位之初在文官集團的幫助下誅滅魏忠賢閹黨,卻間接推動了文官集團的權利膨脹。

崇祯與臣子的關系或可說是曆史上最為尴尬詭異的時期--相互仇視,相互依存、相互利用。崇祯在位的十七年,除了鎮壓農民軍以及抵抗後金外,将更多的心力用于削弱文官集團的勢力,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盡管崇祯志向遠大、勵精圖治、宵衣旰食、事必親躬,但他既無治國之謀,又無任人之術,加上他嚴苛、猜忌、多疑,對大臣動辄怒斥、問罪、砍頭、淩遲,其殘忍和冷酷與魏忠賢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因為不相信文武百官,崇祯還頻繁地調整官吏,17年間他竟然換了17個刑部尚書和50個内閣大學士。

造成國家人才匮乏,有心報國的志士既不肯也不敢請纓效命。無奈之下,崇祯隻好培植私人勢力,重新起用大批更加腐朽無能的太監,最終導緻“十萬太監亡大明”的曆史悲劇。與此同時,朱由檢雖屢下罪己诏,然苛捐雜稅層出不窮,民不聊生,而明末的衆多農民起義也正是其貪财苛政最嚴重的後果。此外,在遼東戰局屢敗之時,不納周皇後遷都之谏而喪失了最後的機會;而從南明諸政權觀之,朱明皇室在滿清的背景下号召力依舊不容小觑。故而,朱由檢盡管勤政,卻錯誤百出,不僅不可能中興明帝國,其亡國也幾乎是必然。

明思宗是一個被普遍同情的皇帝,李自成《登極诏》也說“君非甚暗(崇祯皇帝不算太糟),孤立而炀竈恒多(即便他被孤立,卻頗能為人民國家做出許多打擊貪官污吏好事);臣盡行私,比黨而公忠絕少。”

朱由檢的性格相當複雜,在除魏忠賢時,崇祯表現得極為機智,《明史》說他:“且性多疑而任察,好剛而尚氣。任察則苛刻寡恩,尚氣則急遽失措。”由于較之前任的神宗、熹宗,甚至明朝中後期的多數皇帝,思宗治國救國的責任感與雄心強上許多,故史家對于思宗普遍抱有同情,以為崇祯帝的一生實是“不是亡國之君的亡國悲劇”。

由于連年的災荒,農民造反野火般的焚燒整個華夏大地,後金不斷侵擾的邊疆,導緻軍費不斷激增,而稅收卻無法跟上,這一切的結果導緻崇祯年間加稅不斷,民間稱呼他為“重征”以代替“崇祯”。

雖然明思宗期盼着明朝能在他手中迎來“中興”,無奈前幾朝的積重難返,當時天下饑馑,疫疾大起,各地民變不斷爆發,北方皇太極又不斷進攻,加上明思宗求治心切,生性多疑,剛愎自用,因此在朝政中屢鑄大錯:前期鏟除專權宦官,後期又重用宦官;在衆大臣的吹捧下,崇祯高估了袁崇煥,誤信了袁崇煥“五年複遼”的大話,以傾國之力打造了一條甯錦防線,結果後金從蒙古繞了過來,明王朝面臨滅頂之災。

轶事典故

崇祯帝上吊後,在其身上的遺言旁邊又有一行書寫到:“文武百官全都倒東宮行在去。”原來崇祯帝以為内閣諸臣已經看到了他所寫的朱書,卻不知道實際上内傳将朱書送入内閣時,大臣們早已四散逃命了,内侍放在桌子上便走了,因而文物群臣并沒有一個人知道此書。當初大内中有一間密室,看管的十分嚴密,相傳其中有劉誠意所藏的秘記在内,說沒有重大變故不能随意開啟。到此時,事情緊迫,衆人開啟來看,看到是一副繪圖三軸,最末一軸圖像酷似崇祯帝模樣,身穿白背心,光着左腳,披頭散發懸在空中。于上吊後的崇祯帝的情況沒有任何别。

家族成員

家世

高祖父:朱厚熜(明世宗)

高祖母:(追尊)孝恪皇後杜氏

曾祖父:朱載垕(明穆宗)

曾祖母:孝定太後李氏

祖父:朱翊鈞(明神宗)

祖母:王貴妃(既王恭妃,追封孝靖皇後)

父親:朱常洛(明光宗)

嫡母:郭皇後(孝元皇後)

生母:劉淑女(追封孝純皇後)

後妃

周皇後,1644年明亡之際自盡殉國。

袁貴妃,1644年明亡之際自盡卻未死。清朝入關後,後由清廷贍養其終身。

田貴妃,田秀英,寵妃,1642年病死。與崇祯帝、周皇後葬昌平天壽山思陵。

王順妃,原為選侍,生長平公主後因血崩症病逝,追封為順妃。

王妃(第一)、王妃(第二)(根據《國榷》記載,有兩位妃子都姓王,封号不詳)

劉妃、方妃、沈妃(見于《國榷》)

子女

獻愍太子朱慈烺,母周皇後,崇祯二年(1629年)二月初四日生,1644年李自成封為宋王,李敗退時不知所終。

懷隐王朱慈烜,母周皇後,崇祯二年十二月初三生,不久薨,崇祯三年追封,五年正月二十二日葬于翠微山之原

定哀王朱慈炯,母周皇後,1644年不知所終。

永悼王朱慈照,母田貴妃,1644年不知所終。

悼靈王朱慈煥(1633年-1708年),母田貴妃。康熙四十七年被捕,後以“朱某雖無謀反之事,未嘗無謀反之心”為罪名遭處死。

悼懷王朱慈燦,母田貴妃,崇祯十年生,崇祯十二年三月二十七日卒,追封,同年九月十六日葬翠微山之原。

悼良王,母田貴妃,三歲殇。

坤儀公主(名不詳),母周皇後,早夭。

長平公主朱媺娖(1629年-1646年),母王順妃,順妃死後由周皇後撫養(《明史》稱為周皇後所出,但同年周皇後生朱慈炯,蓋誤),明亡時被父親砍斷左臂,未死。驸馬周顯。1646年病逝。

昭仁公主(名不詳)(1639年-1644年),母不詳,1644年思宗不忍其落與賊手,悲痛之餘親手殺死。

另有三女皆早逝,生母無考。(以上母不詳的4位公主,其中之一是袁貴妃所生)

陵墓情況

崇祯十七年五月初六日,多爾衮以李明睿為禮部侍郎,負責大行皇帝的谥号祭葬事宜,李拟上先帝谥号端皇帝,廟号懷宗,并議改葬梓宮,後因已葬恭淑端惠靜懷皇貴妃田貴妃園,不必改葬,改田貴妃園為思陵。

史書記載

《明史·卷二十三·本紀第二十三·莊烈帝一》

《明史·卷二十四·本紀第二十四·莊烈帝二》

《明季北略》

《聖安皇帝本紀》

藝術形象

1998年張子恩執導電視劇《風雨一世情》劉新飾演朱由檢。

2000年TVB《碧血劍》王偉飾演朱由檢。

2003年TVB《帝女花》陳豪飾演朱由檢。

2003年陳家林執導電視劇《江山風雨情》李強飾演朱由檢。

2004年趙銳勇執導電視劇《明末風雲》(又稱江山風雲)鄧超飾演朱由檢。

2006年虞軍執導電視劇《誰主中原》聶遠飾演朱由檢。

2006年範秀明執導電視劇《三揭皇榜》宗峰岩飾演朱由檢。

2007年張紀中執導電視劇《碧血劍》高虎飾演朱由檢。

2010年田少波執導《明珠遊龍》劉淼淼飾演朱由檢。

上一篇:李源根

下一篇:侯角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