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螞蝗

山螞蝗

豆科長柄山螞蝗屬植物
山螞蝗是一種為豆科植物山螞蝗的全草。莢果通常2節,長1.5-2CM,寬約0.5CM,節間細小,莢節半倒卵狀三角形,密生鈎狀毛。【來源】:為雙子葉植物藥豆科植物羽葉山螞蝗的全株或根。【主治】:用于風熱表證及溫病初起,用于水腫、小便不利、腳氣浮腫等症。莢果長2-3cm,有2個莢節,莢節半菱形,長約1cm,寬約5mm;果柄長6-8mm。 資源分布:分布于吉林、遼甯、陝西、江蘇、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四川等地。【性狀】性狀鑒别 小枝圓柱形,直徑約3mm,微具棱角,光滑。
    中文名: 拉丁學名: 别名: 界:植物界 亞界: 總門: 門: 亞門: 綱: 亞綱: 超目: 目: 亞目: 科:豆科Leguminosae 亞科: 族: 亞族: 屬:長柄山螞蝗屬 亞屬: 組: 亞組: 種: 亞種: 變種: 品種: 分布區域:分布于吉林、陝西、四川、湖北、湖南、江西、福建、浙江、江蘇 命名者及年代: 保護級别: 中文學名:山螞蝗 别稱:藤甘草

山螞蟥

名稱:羽葉山螞蟥

學名:Desmodium racemosum Thunb.

英文名:beggarweed。

科名:豆科 Leguminosae。

類别:半灌木。

主要性狀:高0.5-2M;莖有棱角。小葉3,頂生小葉橢圓狀菱形,長3.5-8CM,寬1.5-3.5CM,頂端狹鈍尖,基部楔形,無毛或有疏毛,側生小葉較小,斜長橢圓形,不對稱;葉柄長2-6CM;托口披針狀鑽形。頂生的花序圓錐狀,腋生的花序總狀,長25一30CM;花萼闊鐘形,長約1MM,有毛,萼齒極短;花冠粉紅色,長約3MM。莢果通常2節,長1.5-2CM,寬約0.5CM,節間細小,莢節半倒卵狀三角形,密生鈎狀毛。花期7-9月。

分布地區: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廣東、廣西、四川、貴州、雲南等省有分布。

【别名】逢人打、扁草子。

【來源】豆科山綠豆屬植物山螞蝗Desmodium racemosum (Thunb.)DC.,以根及全草入藥。夏秋采,洗淨曬幹。

【性味歸經】苦,平。

【功能主治】祛風活絡,解毒消腫。用于跌打損傷,風濕性關節炎,腰痛,乳腺炎,毒蛇咬傷。

【用法用量】3~5錢。

【摘錄】《全國中草藥彙編》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莖直立,高50-150厘米。根莖木質,較粗壯;莖微有棱,幾無毛。葉為羽狀複葉,小葉7,偶為3-5;托葉鑽形,長7-8毫米,基部寬約1毫米;葉柄長約6厘米,被短柔毛;小葉紙質,披針形、長圓形或卵狀橢圓形,長6-15厘米,寬3-5厘米,頂生小葉較大,下部小葉較小,先端漸尖,基部楔形或鈍,兩面疏被短柔毛,全緣,側脈每邊約6條;小托葉絲狀,長1-2.5毫米,早落;頂生小葉的小葉柄長約1.5厘米。總狀花序頂生或頂生和腋生,單一或有短分枝,長達40厘米,花序軸被黃色短柔毛;花疏散;苞片狹三角形,長5-8毫米,寬約1毫米;開花時花梗長4-6毫米,結果時長6-11毫米,密被開展鈎狀毛;小苞片缺;花萼長2.5-3毫米,萼筒長1.5-1.7毫米,裂片長1-1.3毫米,上部裂片先端明顯2裂;花冠紫紅色,長約7毫米,旗瓣寬橢圓形,先端微凹,具短瓣柄,翼瓣、龍骨瓣狹橢圓形,具短瓣柄;雄蕊單體;子房線形,被毛,具子房柄,花柱彎曲。莢果扁平,長約3.4厘米,自背縫線深凹入至腹縫,通常有莢節2,稀1-3,莢節斜三角形,長10-15毫米,寬5-7毫米,有鈎狀毛;果梗長6-11毫米;果頸長10-15毫米;種子長9毫米,寬5毫米。花期8-9月,果期9-10月。

上一篇:白鳍豚

下一篇:悠萊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