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主義

完美主義

複雜的心理現象
完美主義——虛幻的另一個代名詞。世界上本來就沒有完美的東西,就連科學賴以發展的公理,也總是有着某某假設,某某前提。完美主義是一種複雜的心理現象,它的産生離不開所處的社會、時代,離不開人的肉體狀況的限制,離不開人的遺傳、神經和内分泌等方面的因素。完美主義者對他人的傷害也是非常明顯的,這裡是指除了老師對學生、家長對小孩以外的社會人士,他們經常将自己的意識強加于别人,而别人又無法接受,雖然并不是什麼壞主義,但每個人的承載是不一樣的,所以最後鬧得雙方不愉快。
    中文名:完美主義 外文名:perfectionist 拼音: 近義詞: 反義詞:殘缺 類型:漢語詞語 性質:虛幻的另一個代名詞 形成原因:處于極端的環境缺乏溝通缺乏安全 存在:性格缺陷

名詞解釋

完美主義——虛幻的另一個代名詞。世界上本來就沒有完美的東西,就連科學賴以發展的公理,也總是有着某某假設,某某前提。

然而,完美,這樣一個烏托邦式的假想,卻是促進古往今來世界上許多人的源源動力。正因為有它存在于我們的心中,我們紛亂的社會才變得更加有序,我們才能被文明的鐵臂推送向前。

完美固然能某種程度上代表一種聖潔,但一個總是追求完美的完美主義者,便會對很多事物感到不滿,會認為他們或多或少都有瑕疵,全有非得改變的理由。

一種發生在我們日常生活或者工作中的,對偏離或者失敗的擔心。

判斷标準

如果你要判定你是否是一個完美主義者(perfectionist),看看以下幾個問題:

(1)當你在工作的時候,别人說話或打岔時你的注意力是否會被破壞,并且由此你感到憤怒?

(2)當你在計劃購物時,你是否不想理睬對你促銷的人,而是去找一些你需要的信息然後再作定奪?

(3)你是否對那些随随便便的人感到非常厭惡,并且暗自批評他們對自己的生活太不負責?

(4)你是否不停地想,某件事如果換另一種方式,也許更加理想?

(5)你是否經常對自己或他人感到不滿,因而經常挑剔自己所做的任何事或他人所做的任何事?

(6)你是否經常顧及别人的需求,而放棄你自己的需求和機會?

(7)你是否經常認為幹任何事都是全力以赴的,卻又常常希望你自己能夠再輕松些?

(8)是否常常心裡計劃今天該做什麼明天該做什麼?

(9)你是否經常對自己的服裝或居室布置感到不滿意而時常變動它們?

(10)你是否不斷地為别人沒能一次就把事情做好,而親自去重做這項工作?

這些問題,若你都回答是。無疑你與完美主義者相去不遠。

性格特征

現在,讓我們仔細分析一下完美主義者的性格特征;完美主義者的最大特點是追求完美,而這種欲望是建立在認為事事都不滿意、不完美的基礎之上的,因而他們就陷入了深深的矛盾之中,要知道世上本就無十全十美的東西,完美主義者卻具有一股與生俱有的沖動,他們将這股精力投注到那些與他們生活息息相關的事情上面,努力去改善它們,盡量使其完美,樂此不疲,但是,往往半途而廢--雖然他們都是自動自發的。

也許開始工作時有一股永不罷休的勁頭,但後來都會衰減,原因就在于在工作過程中,不完美此起彼伏,他們根本顧及不了那麼多,最後那股穩做不辍的沖動隻有認輸。由于完美主義者對不完美的事物不能置之不理而作壁上觀,所以他們往往輕率地訂下計劃,并且義無反顧地去執行。但是,隔不了多久、或者他們的計劃就要完成時,他們又産生了疲倦和事不關己的感覺,因為手中有太多太多的計劃要實施。這種感覺日積月累,使他們整天生活在挫折、失敗,碌碌無為和忿怒的心情之中而無法自拔。

由于這種求好心态,所以完美主義者對所制訂的計劃所做的事情都有早日完成的願望,而這種願望在現實的嚴酷中往往不能如期兌現,完美主義者就容易發怒和激動。這也是一種不完美的面貌表情,他們會害怕旁人因這種怒形于色的表情而讨厭他們。于是,他們要極力壓制這種感情,改變這種感情,憤怒就會郁集在他們心中。抱怨他人是他們不大願意做的,就轉而怨恨自己把标準訂得不夠高、或者任人不賢,或者擇友不善。對自己的怨恨很容易使他們陷入深深的自卑和沮喪之中。有時他們也察覺到自己訂的标準過高了,但是他們與自己過不去。不願意考慮修正自己的過高要求,而自欺欺人地說此标準是最标準的。

即使完美主義者知道别人看得出他們遜世的态度,而且他們也為此焦急,但是仍然找不到一個最好的辦法來解決他們心理上的兩難:這樣的矛盾心态的最直接結果就是使得完美主義者容易自責,他們對自己苛刻地要求,進而達到過分的地步,他們在過分警慎和突如其來的魯莽輕率中搖擺不走。在這惱人的矛盾的折磨下,完美主義者不可避免地陷入了極端的緊張和焦慮之中,并且伴随一次又一次強烈地自憐自艾。

《完美主義研究》着作

書名:完美主義研究

作者:訾非,馬敏等着

出版:中國林業出版社

印張:19

字數:308千字

定價:39.00元

内容提要

本書是心理學理論着作,主要内容包括對完美主義心理現象的理論分析以及作者近十年來主持的完美主義實證研究項目的論文和研究報告。作者試圖把科學心理學的定量研究方法、社會科學中的質性研究方法以及思辨的方法結合起來,全面地探究完美主義心理。本書面向的主要讀者是學術領域的研究者,尤其是心理學研究者。但是本書的大部分内容對于心理咨詢工作者和一般的讀者也有可讀性。

本書是國内完美主義研究領域第一部學術專着,書中提出了人類不完美感的發展階段理論、完美動機的四模式理論、動機疊加理論、儒家文化與完美主義的關系理論等富有創新性的觀點。通過閱讀本書,讀者能夠了解到:什麼是完美主義,完美主義哪些表現特點,完美主義的發生規律,完美主義對個人生活、社會文化和組織管理的影響,以及針對完美主義的心理咨詢方法。

本書分成五篇。第一篇,理論篇,系統分析了完美主義心理的發生、發展和特點,完美主義心理與社會文化的關系,以及完美主義研究的曆史淵源。第二篇,質的研究,采用質性研究方法的研究報告。第三篇,完美主義的問卷測量,為作者編制、修訂的用于定量測量完美主義這個概念的心理測量工具。第四篇,定量研究,作者及其指導的學生完成的完美主義定量研究報告。第五篇,完美主義的感受分析咨詢,作者在本篇系統介紹了自己設計的一種針對完美主義的心理咨詢與治療模式。另外,本書還收錄了作者修訂編制的各種完美主義問卷及其使用手冊。希望通過這部着作,向讀者展示完美主義研究的成果,吸引更多的研究者投入完美主義心理的研究工作。

出版信息

圖書在版編目(CIP)數據

完美主義研究/訾非 馬敏着—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2010.7

ISBN 978 7-5038-

I.完… II.①訾… ②馬… III. - 中國

中國版本圖書館CIP數據核字(2010)

作者簡介

訾(zī)非,男,1970年11月生,安徽滁州市人。2003年畢業于佐治亞大學教育心理系托蘭斯創造力和資優研究中心,獲博士學位。2003年5月-2005年5月為北京大學心理系博士後。現為北京林業大學人文學院心理系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中國心理學會注冊心理師,北京市社會心理學會理事。主要研究領域為人格心理學、審美心理學與表達性心理治療,在完美主義與強迫性人格障礙的心理咨詢與治療方面做出了長期的努力,探索建立了針對完美主義和強迫性人格的感受分析咨詢模式。

馬敏,女,1984年6月生,山西大同人,北京林業大學心理系碩士研究生,國家職業心理咨詢師(二級),中國心理衛生協會會員。主要研究領域為完美主義人格及青少年心理問題。

序關于完美主義的思考

完美主義是一種複雜的心理現象,它的産生離不開所處的社會、時代,離不開人的肉體狀況的限制,離不開人的遺傳、神經和内分泌等方面的因素。

《完美主義研究》一書的作者綜合了多種方法,從人格的層面對完美主義作了系統探究。在我們這個不論從宏觀上還是從微觀上都随處可見完美主義的時代,訾非博士及其團隊的研究成果具有重要的現實指導意義。從他們的研究方法和成果中,我看到了科學态度與人文精神的良好結合。

渴望完美是人類共有的動機之一,但“完美主義”隻是一部分人類的特點。在心理學上,完美主義指一種以強烈的“不完美焦慮”為特點的認知-情感模式。這種模式,如果從哲學的角度分析,可以視作工具理性與價值理性之間的失衡,是過度理性化導緻的非理性狀态,是科學的工具理性改造世界的能力局限性的表現。任何社會實踐活動的成功,即個人精神價值向社會價值的轉化,取決于價值理性與工具理性的統一。“完美主義者”沉溺于工具理性的完整性和自洽性所帶來的美好感受中,而不願接受“不美”的現實。

佛家的一些思想對于分析完美主義也可資借鑒。從緣起的過程看,種種貪嗔癡迷的妄念,産生了無明煩惱和不理智的思維。無明的思維,産生了要去做某種行為的意識念想,由此産生了眼耳鼻舌身和心意(六根)對身外世界的各種分别判斷。對身外世界的分别判斷,導緻了分别心,便有了喜愛或不喜愛的取舍。由于這種分别取舍的思維,産生對自己喜愛的事物更加執着、對不愛的事物愈加排斥的心理和行為。由于這種偏好的心理,于是對于苦、樂等感受産生種種執着的認定。由此産生了過于固定的價值觀,比如什麼是美什麼是醜,什麼是好什麼是壞,産生了各種自以為是的定義。由于這些價值取向的定義,便驅動自己進行各種行為活動,以取得這樣的價值,完成自己的自我意識。由于執着于自我感覺和自我意識,使自己的行為活動積累産生不同的後果,從而使人生活于某種主觀創造的世界中。完美主義便是這種執着于主觀世界的生存方式的極端體現。

人們在不斷變化的生活狀态中前行,完美主義是生活中妄念激起的波浪、癡迷心開出的花、執着凝結的冰岩。識冰池而全水,借陽氣以消融。冰融則水流潤,方呈溉滌之功。妄盡則心靈通,始發通光之用。把追求結果的完美轉變為體驗生命的真實過程是克服完美主義的良方。人們在有限的、暫時的時空中生活。在客觀必然性和主觀能動性的交織中,得到或美好、或遺憾的體驗。當我們做一件事情的時候,隻要懷着喜樂與感恩面對世界,我們就會對人對己有一定的寬容之心,就會收獲成功、幸福和愉悅。

《完美主義研究》是訾非博士十多年來關于完美主義的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填補了國内空白。可喜可賀!

訾非博士的完美主義研究成果,将對學者和大衆都有所啟發。他認為,學會欣賞别人和善待自己,是克服完美主義的重要途徑。的确,當一個人能與他人有效地溝通,擁有從容淡定的自信與内在心識,獲得足夠的社會支持和自我安慰,來自内心和人際方面的壓力便會得到緩解,對人對己就不易采取苛責的态度,就會用心中的慈愛和理性的思維對待自己的生活狀态。

閱讀訾非博士的《完美主義研究》,還讓我想到:完美既然隻是一種心理感受,一種念想,那麼放下執着與分别心,就能回歸素樸的心靈,這素樸的心靈也即所謂的“平常心”。

這平常心正是我們追求完美過程中的理想的生活态度。

劉先銀,2010年6月16日,端午節

危害

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了無數悲劇,我在對人性與中國當代文化、社會背景做研究時,發現了其中的原因。其中重要原因是中國文化裡對人性的無知,以及唯物質主義造成現代社會到了過度功利性的誤區。對人性的無知最終造成了我們文化的不合理,使我們到現在也不知道人與社會必須要分層次和結構,以及再從結構性到整體性的劃分;反而從道德、審美上的完美主義造成了個人精神上的虛無主義,再由虛無主義發展到精神虛幻,隻需要再來一點無知的鼓動與吹棒作為催化劑,最終必然導緻文化受衆的心智困惑與自我迷失。如以前我們經常說“不成功便成仁、殺身成仁”等等,而在人本主義社會裡,生命權是最高權利,做了最大努力以後,應該要學會放棄。但“殺身取義”則是追求真理的至高境界。

我以前在多篇文章裡批評過完美主義,包括對傳統文化的、宗教的、當代文化的意識形态等等。但是由于接受過和正在接觸這類文化教育的人,他們是很難靠自己覺悟出來的,畢竟每個人的悟性都不一樣,并且完美主義是整體文化的一部分。錯就錯在,在将完美标準形成唯一标準,并以點代面的進行文化教育。缺乏知識整體性的教育掩蓋了一些人認為不好的因素,最終導緻了文化受衆因為知識的片面性造成了狹隘的思維與意識。按理說任何人都希望追求快樂與幸福,但由于受了文化與思維的挾制與束縛,他必然對至高的極度完美開始頂禮膜拜,從而滿足自己情感興奮與精神飛躍,因為求美和追求極端也是人之本性。

在《思維與意識》中,我特意談到了中國人的思維方式,中國人的确容易從一個極端走到另一個極端。這種人嚴重重缺乏包容意識與心境,更缺乏理性構建。人本不是這樣,但實際上呢?在學校裡,老師給的都是統一的、唯一的标準,他們眼裡隻有一個尺子,遇到誰都要拿着尺子丈量一下學生的長短,稍有差錯,就給别人插一根标簽,某某同學好動,某某同學偏科,某某同學道德不完美,沒有做到大公無私……,這麼沒有包容心,這難道不是将無形的精神壓力強壓在學生的靈魂裡嗎?

我在研究文化與教育的同時,我還發現中國文化裡真正的哲學近似空白,加上教育方式的落後,最終嚴重影響了中國人的理性構建。在對哲學欠缺的問題上,我寫過一篇《中國哲學史的最缺—自然邏輯哲學》,而教育方式上的問題,學校的那種填壓式教育,對人心靈的禁閉與摧殘是不言而喻的,學生除了記憶些死闆的知識外,教育對他們思維與靈性的束縛簡直是無法形容的,最終導緻了學生本人經常走不出自我錯誤意識的誤區,從而緻使個人生活落敗,或者自殺、或者犯錯。因為他們除了那種死闆單一的思維方式以外,還有就是生硬的個人道德完美主義,實在不知道有其它的合理信息可以說服自己,保持生存的信心。從這點上來看,他們知識的非合理構建,成了傷害他們的唯一原因。

而在家庭教育中,由于出現了很多追求完美觀念的父母和社會功利性的激發,最終成就了這麼一件實事,即無數子女都成了父母體現自身價值的工具,他們将自我的意識強加給自己的子女,還美其名曰:“為了他們好”。稍不從便施以武力壓迫,殊不知在這種價值取向與精神壓迫下,已經在孩子心靈中埋下了仇恨的種子。由于父母根本沒有科學合理評估子女的實際能力,也不了解子女的個人合理興趣取向,放棄了一種自然與坦然的态度,造成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沒有更多的享受過合理快樂,所以不會感恩,更不懂得愛。所以長大後,稍有行為能力,就開始報複父母。我在做輔導工作的過程中,經常遇到這種學生,也有社會中的成年人,網上也經常報道子女殺害父母的。這是父母們萬萬沒有想到的事情。

在一個社會的整體文化中,存在完美主義是必然的,至少人們要知道這麼一個标準,正如儒家文化裡的“去欲成仁”以及“仁、義、禮、信”,在西方文化裡則是“愛與包容”;這就不難解釋,為什麼在希臘哲學中,有了蘇格拉底外,還必須要有帕拉圖以及烏托邦,但是将完美主義做為文化的、道德的唯一标準,那是極其恐怖的,在宗教裡出現宗教極端分子就是這麼一回事,對完美主義朝聖的結果就是走向自我毀滅和毀滅他人。

完美主義者對他人的傷害也是非常明顯的,這裡是指除了老師對學生、家長對小孩以外的社會人士,他們經常将自己的意識強加于别人,而别人又無法接受,雖然并不是什麼壞主義,但每個人的承載是不一樣的,所以最後鬧得雙方不愉快。如在家庭生活中,妻子希望丈夫向權力靠攏,來讓自己享受榮耀,但丈夫又不太喜歡用不合理方式獲得所謂的權力,最終鬧了個兩不悅,說不定還因此離婚等等。而在工作中,以為自己能做好的事情别人也能做好,這種以己推人難道不是給人一種壓力嗎?

完美的反義詞是殘缺,而在我們傳統文化裡,面對殘缺簡直是一種恥辱,所以中國文化裡是極度缺乏包容性的,在社會形态中從《桃花源記》到近代的理想主義社會,無不是這種社會形态的寫照。當今提倡和諧社會,這應該是合理的、科學的,但很多人不懂得什麼是和諧,所以總認為和諧也是一種完美。從自然哲學上講,和諧應該是包容差異性、矛盾性的統一,這種統一的表現是平衡與穩定。正如任何人都喜歡風和日麗,但自然中一定包括暴風驟雨,人與社會又何嘗不是如此呢?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當然,這裡不是全面否定完美主義,有理想是不會錯的,但是将理想作為現實生活的唯一尺度,那真是大錯特錯。我在《在自我與無我中尋求平衡》中早就論證過,即完美道德與真實人生是一定有差距的,因為人性一定是要自私的、發展的。

面對我們傳統的完美文化,和已經顯得有完美追求的人該如何突破文化與突破自我,把握理想與現實間的尺度,這真是值得深深思考的問題。在我看來,在思維的突破到知識體系的合理構成是先決條件,如此才能産生合理的意識,但是合理意識與心理認同之間還是有一段過程的,并且在這個過程中還要形成一種思維與行為習慣,其過程就更複雜了。在人的一生中,如果你的目标客觀而且現實,你會常常感到輕松愉快,自然而然的感覺到自己富有創造精神,工作效益很高而充滿自信。

上一篇:嘻嘻

下一篇:陳村鎮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