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大明王

孔雀大明王

佛教中的神明
孔雀大明王,亦稱孔雀明王(梵名Mahā-mayūrī-vidyā-rājñī),漢譯有摩诃摩瑜利羅阇、佛母大孔雀明王等。此尊相傳為毗盧遮那佛或釋迦牟尼佛的等流身。密号為佛母金剛、護世金剛。在密教修法中,以孔雀明王為本尊而修者,稱為孔雀明王經法,又稱孔雀經法。為密教四大法之一。
    中文名:孔雀大明王 外文名:Mahā-mayūrī-vidyā-rājñī 别名: 民族: 籍貫: 畢業院校: 職業: 主要成就: 經典:《孔雀明王經》 密教:密教四大法之一

孔雀明王

【孔雀明王(梵Maha^-mayu^ri^-vidya^-rajn~i^,藏Rig-sn%ags-kyi rgyal-mo rma-bya chen-mo)】密教本尊之一。漢譯有摩诃摩瑜利羅阇、佛母大孔雀明王等名,簡稱孔雀明王。一般明王多現忿怒像,令普通人有難以親近之感。而此一明王則形象優雅、慈藹可親,而且以甚具詩意的孔雀為坐騎。

據《孔雀明王經》所載,佛住世時,有一位比丘遭毒蛇所螫,不勝其苦。當阿難向釋尊禀告之後,釋尊乃說出一種可供袪除鬼魅、毒害、惡疾的陀羅尼,此即孔雀明王咒。此外,在久遠以前,雪山有一金色大孔雀王,平素持誦該咒甚勤,因此恒得安穩。有一次,由于貪愛逸樂,與衆多孔雀女到遠地山中嬉遊,而未誦該咒,因此為獵人捕捉。他在被縛之時,恢複正念,持誦該咒,終于解脫系縛,得到自由。釋尊的這些開示,就是孔雀明王及其陀羅尼為世人所知的開始。

孔雀明王的形像,一般都是白色,穿白缯輕衣。有頭冠、璎珞、耳珰、臂钏等裝飾,乘坐金色孔雀。現慈悲相,有四臂,分别持有吉祥果及孔雀尾等物。其形像,《大孔雀明王畫像壇場儀軌》雲(大正19·440a)︰‘于蓮華胎上畫佛母大孔雀明王菩薩。頭向東方,白色,着白缯輕衣。頭冠、璎珞、耳珰、臂钏,種種莊嚴,乘金色孔雀王,結跏趺坐白蓮華上或青綠花上,住慈悲相。

有四臂,右邊第一手執開敷蓮華,第二手持俱緣果,左邊第一手當心掌持吉祥果,第二手執三、五莖孔雀尾。四種持物中,蓮華表敬愛,俱緣果表調伏,吉祥果表增益,孔雀尾表息災。白蓮座表攝取慈悲的本誓,青蓮座表降伏之意。據密教相傳,此明王是毗盧遮那如來的等流身,具攝取、折伏二德,故有上述二種蓮座。此蓮座謂之為‘孔雀座’(mayurasana)。

孔雀經法

密教有以此孔雀明王為本尊而修之法,稱之為孔雀經法或孔雀明王經法。此法之主要作用為息災、祈雨或止雨、安産等事。日本傳此修法甚早,九世紀時修驗道創始人役小角即曾修孔雀咒法而得大靈驗。平安時代,自空海強調《孔雀明王經》之護國性以來,即為東密所特别重視,尤其廣澤流以之為無雙大秘法。至十一世紀,孔雀經法擴及現世利益,以祈禱消除天災、除病延命、安産等功效而盛行。

傳播

在印度古代各地,不管大小二乘、僧俗二衆,都非常盛行孔雀明王的修持文化。在藏傳佛教是非常重要的本尊修法之一。在日本真言宗(東密)和天台宗(台密)兩大系統中,孔雀明王都不在男性五大明王之内(因為屬于佛教的女性五大明王之一),但以孔雀明王為本尊的修法,是東密四大法之一。

當代漢傳佛教在台灣宜蘭大孔雀山開成寺見如長老等法師的推廣下,讀誦《佛母大孔雀明王經》非常盛行。在當代,孔雀明王的信仰文化,與重視醫療、公衛、環保、社福等議題息息相關。

經典

孔雀明王的經典主要是《孔雀明王經》,有許多不同譯本,包括:失譯者名的《大金色孔雀王咒經》一卷、《佛說大金色孔雀王咒經》一卷、梁代僧伽婆羅三藏法師譯的《孔雀王咒經》二卷、姚秦鸠摩羅什三藏法師譯的《孔雀王咒經》一卷、唐代義淨三藏法師譯的《佛說大孔雀咒王經》三卷、唐代不空三藏法師譯的《佛母大王經》三卷。其中義淨三藏法師與不空三藏法師的兩個譯本,經文比較完整,也都非常通暢達意。另外還有《孔雀經等真言梵本》、唐代不空三藏法師譯的《佛說大孔雀明王畫像壇場儀軌》。

古迹

密教現圖胎藏界曼荼羅将此尊安置于蘇悉地院南端第六位,形像呈肉色,二臂,右手持孔雀尾,左手持蓮華,坐赤蓮華。密号是佛母金剛或護世金剛,三昧耶形是孔雀羽,真言是‘唵麼庾啰訖蘭帝娑■诃’(om% mayu^-rakrante svaha)。西藏流傳的形像則呈三面八臂,坐蓮華座,不乘孔雀。

日本現存最古的孔雀明王像,系東京國立博物館所藏平安後期的畫像。此外,智積院、松尾寺、法隆寺、仁和寺等,亦收藏有此明王的畫像。另外,金剛峰寺有快慶所作的雕像。[參考資料] 《孔雀王咒經》;《大孔雀咒王經》;《胎藏界七集》卷中;《諸說不同記》卷六;《圖像抄》卷三;《覺禅鈔》〈孔雀經法の卷〉。

古迹

密教現圖胎藏界曼荼羅将此尊安置于蘇悉地院南端第六位,形像呈肉色,二臂,右手持孔雀尾,左手持蓮華,坐赤蓮華。密号是佛母金剛或護世金剛,三昧耶形是孔雀羽,真言是'唵麼庾啰訖蘭帝娑■诃'(om% mayu^-rakrante svaha)。西藏流傳的形像則呈三面八臂,坐蓮華座,不乘孔雀。

日本現存最古的孔雀明王像,系東京國立博物館所藏平安後期的畫像。此外,智積院、松尾寺、法隆寺、仁和寺等,亦收藏有此明王的畫像。另外,金剛峰寺有快慶所作的雕像。

天下平複,孔雀遊滄海,立于一石,仰天長嘯:遍觀古今,看魔神同體,唯我孔雀!

西遊記

第七十七回 群魔欺本性 一體拜真如,中寫道:"自那混沌分時,天開于子,地辟于醜,人生于寅,天地再交合,萬物盡皆生。萬物有走獸飛禽,走獸以麒麟為之長,飛禽以鳳凰為之長。那鳳凰又得交合之氣,育生孔雀、大鵬。孔雀出世之時最惡,能吃人,四十五裡路把人一口吸之。我在雪山頂上,修成丈六金身,早被他也把我吸下肚去。我欲從他便門而出,恐污真身;是我剖開他脊背,跨上靈山。欲傷他命,當被諸佛勸解,傷孔雀如傷我母,故此留他在靈山會上,封他做佛母孔雀大明王菩薩。大鵬與他是一母所生,故此有些親處。"

封神演義

孔宣:上古洪荒時期生于天地之間的第一隻孔雀,母親是上古神鳥鳳凰,又名玄鳥,傳說"天降玄鳥而生商"(《詩經·玄鳥》:"天命玄鳥,降而生商")。在鳳凰涅盤後,孔宣代替母親承擔起保護成湯江山的職責。在金雞嶺大戰中,被西方極樂世界準提聖人降伏。

神話中說,鳳凰每次死後,會周身燃起大火,然後其在烈火中獲得重生,并獲得較之以前更強大的生命力,稱之為"鳳凰涅盤"。如此周而複始,鳳凰獲得了永生,故有"不死鳥"的名稱。 孔雀為鳳凰之子,繼承了母親鳳凰涅盤的本領,自然非常非同凡響。 鳳凰即玄鳥 玄鳥生商 所以孔宣不屬于任何一教。

孔宣是小說《封神演義》裡的人物,并不是佛教人物。《封神演義》裡說準提道人煉的金身,有十八隻手,後來隻傳了孔宣,後來孔宣在釋迦摩尼如來成道的時候,把他吞入腹中,後來釋迦摩尼從它背上鑽出來的,破而後立,所以孔宣又稱佛母。

在《封神演義》中,孔宣的實力是準教主級,聖人以下一律無視!使用的武器是五色神光,分青、黃、赤、黑、白各色,無物不刷,戰勝過哪咤和楊戬,把姜子牙一系打得毫無還手之力,隻得挂出免戰牌,最後被準提道人制服收去。傳說中孔宣是天地間第一隻孔雀,五色神光是它的尾羽,是妖族大聖級的人物。但是卻不見于封神之前的記載,也沒有在東皇太一手下的天庭裡任職,是個強悍的散仙,封神一役中任金雞嶺總兵。

鳳凰在龍鳳麒麟三族大戰身受重傷,生下孔宣後便涅盤,孔宣出生時亦因此而先天不足。之後孔宣經曆無從考究,後出現在封神大戰。孔宣雖鳳凰之後,但因為先天不足,本不應有太大成就,但孔宣曆經磨難,終有所成,在封神一戰中傲視群雄,已經完全不輸于其母鳳凰。

孔宣傲骨天成,志向遠大,贊之曰:天下雖大,其一人可往。孔宣,就是後世信徒所供奉的孔雀大明王菩薩。

上一篇:石頭花園的歌女

下一篇:鄭裕彤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