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布萊克

威廉·布萊克

英國浪漫主義詩人
威廉·布萊克(William Blake),1757年11月28日出生于倫敦,英國第一位重要的浪漫主義詩人、版畫家,英國文學史上最重要的偉大詩人之一,虔誠的基督教徒。[1]主要作品有:詩集《純真之歌》、《經驗之歌》等。早期作品簡潔明快,中後期作品趨向玄妙深沉,充滿神秘色彩。他一生與妻子相依為命,以繪畫和雕版的勞酬過着簡單平靜的創作生活。後來詩人葉芝等人重編了他的詩集,人們才驚訝于他的虔誠與深刻。接着是他的書信和筆記陸續發表,他的神啟式的偉大畫作也逐漸被世人所認知,于是詩人與畫家布萊克在藝術界的崇高地位從此确立無疑。
    中文名:威廉·布萊克 外文名:William Blake 别名: 民族: 出生地:倫敦 畢業院校: 職業:詩人,畫家 代表作品:《純真之歌》、《經驗之歌》、《擦煙囪的少年》、《保姆之歌》、《病玫瑰》 主要成就:英國第一位重要的浪漫主義詩人、十八世紀最偉大的英國詩人、英國文學史上最重要偉大詩人之一 信仰:基督教

人物生平

早年

威廉·布萊克出生于倫敦一個男子服飾經營商的家庭,由于個性獨特,不喜歡正統學校的教條氣氛拒絕入學,因而沒有受過正規教育。他從小就喜歡繪畫和詩歌。10歲起就進入繪畫學校學習了三年并表現出非凡的藝術才能。

其父有意讓他師從一位著名的畫家繼續深造,但威廉考慮到家庭負擔及弟妹的前途而主動放棄了這次機會,去雕版印刷作坊當了一名學徒。14歲他當了雕版匠人巴塞爾的徒弟,跟他學了七年。他還被派往威斯敏斯特教堂制作墓碑雕刻。

雖然出生微賤,沒有受過良好的教育,但這并不能遏止威廉·布萊克非凡才智的發展。他博覽群書,甚至潛心于洛克和博克的哲學着作,很早便對這個世界有了深刻的認識。

1779年,22歲的布萊克學徒期滿出師,成了一個自由的手藝人,靠當一名雕刻匠掙錢糊口。後來,他選擇了去英國皇家美術學院學習,實現自己的畫家之夢。

25歲那年,他與花匠的女兒凱瑟琳·布歇結了婚,教妻子讀寫,好讓她幫助自己的工作。這對年輕的夫妻以獨有的書畫結合的方式,攜手出版了一本名為《純真之歌》的詩畫集。

出版從頭到尾全是他們親自動手:布萊克在銅版上刻上自己的詩和畫,凱瑟琳則負責壓印、上色和裝訂。

不過,夫妻二人的努力并沒有在當時換來賞識和金錢,雖然一本書僅僅隻賣幾先令,卻依然賣得極為緩慢(今天,這本書的複制品都可以随便賣到上千美元)。

除了他的妻子,布萊克也在教導他的弟弟羅伯特畫圖、塗色、雕刻。1787年冬天,羅伯特生病去世。羅伯特死的時候,悲痛的布萊克看見他弟弟的靈魂穿過屋頂冉冉上升,“歡樂地拍着手”。

他相信羅伯特的靈魂會繼續來看他,在一次夢中,羅伯特告訴布萊克印刷的方法——在一塊銅版

上蝕刻詩與插圖。布萊克大部分的繪畫作品都是蝕刻版畫,他自己也創作了一種獨特的方式把寫的詩和畫的插圖刻在銅闆上,然後用這種銅闆印成書頁,再進行上色。布萊克的詩和畫是不可分的。

詩往往是他自刻的畫頁中的一個部分,兩者互作印證。

盡管生活拮據,布萊克依然堅持做自己作品的出版人,而不是被别人簽約。在藝術創作方面,這位極有個性的詩人也始終堅持用水彩和蛋彩,而不是長期以來在藝術中占權威地位的媒介油畫。

當時皇家美術學院的掌門人、著名肖像畫派大師喬舒亞·雷諾茲并不賞識布萊克,他認為布萊克在畫中注入了太多的“主觀感情和幻想的成分”。在當時這所著名的藝術學府,年輕的威廉·布萊克并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

詩歌

1784年,布萊克開始與著名出版商約瑟夫·約翰遜合作。布萊克與約翰遜的合作者瑪莉·渥斯頓克雷福特很快成為了好友,并應邀為其作品創作插圖。1788年後,他陸續出版了四本詩集。

他的詩集《純真之歌》(1789年)反對教會的禁欲觀點,肯定生活和人生的美好,這與他反對專制、同情民主革命的思想是有關。他對耶稣和天使的歌頌,則是出于他虔誠的基督信仰。

其詩集《經驗之歌》(1794),揭露英國政府和教會對童工和青少年的摧殘,其中還有對被驅作戰的士兵的歎息和販賣女子為娼者的詛咒。

18世紀70至90年代,美國獨立戰争和法國大革命的浪潮席卷歐美,英國國内也展開了反封建、反殖民主義的鬥争。

這時期布萊克寫了預言詩《法國革命》(1791年)和《亞美利加》(1793年)等,歌頌資産階級民主民族革命,痛斥封建專制,要求人類平等,後一首詩還抨擊英國的殖民主義政策。

1804年的長詩《四天神》,揭露了英帝國的工商業繁榮是建立在剝削和奴役之上的。他把統治者描寫為一個建造帝國的大工頭,以工業支持殖民戰争。

工人們日夜勞動替工頭建立一座擁有12間房子(象征一年12個月)的黃金大廈。工頭在這座巨宮中白天從事戰争,夜間朝拜來曆不明的鬼神;無數人帶着腳鐐手铐在宮中呻呤。布萊克對磚窯工人的疾苦作了真實生動的描寫。

天才的孤獨

盡管年輕時默默無聞,但布萊克的悟性、才華依然在當時的藝術圈光輝四射。在同時代人夏洛特·布利女士的日記中,記載了她第一次見到布萊克的印象。

那是一次當時有名的藝術家聚餐會,其中包括當時的皇家學院院長勞倫斯,她這樣寫道:“除了勞倫斯爵士之外,在場的還有M夫人,以及另一位不太出名的藝術家,名叫布萊克。

他不是一個常規的職業畫家,而是一個酷愛藝術,以追求藝術為幸福的人。他充滿了美的想像力和天賦。布萊克先生顯然已經抛棄了世俗世界的所有關注。他看起來憂郁而溫和,但在談到他熱愛的藝術時,他的臉上放出奪目的光芒。”

“雖然他具有如此的天賦,但顯然缺乏勞倫斯先生那樣的世俗技能,即在世俗社會獲得成功的才能。他所談到的每一個詞顯示出他的藝術思想完美而深刻,對這個世俗世界的事物他是完全隔離的。”

布萊克确實是一個“遠離塵世”的瘋狂天才,讓人們不禁聯想到另一位19世紀偉大的瘋狂天才——梵高。

有一次,有人看到布萊克和妻子一絲不挂地坐在院子裡的樹陰下讀《失樂園》,看到有人來,他高興地喊道“進來,這就是亞當和夏娃,你知道吧。”他曾與師兄弟合夥做過印畫生意,以後靠出版自己的蝕刻銅版畫和詩歌集為生。

同時,布萊克的藝術創作内容也完全不同于其他畫家。衆所周知,在西方美術史上,無數名家們畫了無數聖經題材的作品,但隻有威廉·布萊克将其作為自己表現夢幻的手段,用的是完全個人化的視角。

“所有的形式都在詩意的構想中完美,但這不是抽象,也不是來自自然,而是來自想像。”他說,“思想從不在天堂中遨遊的人不是藝術家。”

1809年,布萊克舉行了一場個人畫展,在畫展目錄的前言中他寫道:“難道繪畫僅限于單調乏味地摹寫真實,僅僅表現瀕死和死亡的對象,不是像詩與音樂那樣有它自己的創造與夢幻?

不!不是那樣!繪畫也像詩與音樂一樣,在不朽的思想中存在與狂喜。”

晚年

由于虔誠的宗教信仰,布萊克也常描述基督的仁慈和博愛。他晚年的作品《彌爾頓》(1808年)和《耶路撒冷》(1820年),強調“溫和善良的救世主”能夠改造暴君,而理想的耶路撒冷城的“基石是憐憫,磚頭是溫情,油漆是愛和仁慈”。

1817年,威廉·布萊克與年輕畫家約翰·林内爾結識,後者對這位畫家非常的崇拜,并介紹他認識了别的一些年輕畫家,其中包括塞缪爾·帕爾默等。這些真誠的朋友的友誼和欽佩,給了年老的布萊克許多安慰。

在林内爾的支持下,布萊克完成了聖經《約伯之書》的水彩插圖,1820年又開始了工程浩大的《神曲》插圖,這組插圖共有102幅,1825年開始,布萊克陷入疾病的折磨。

之後,他決意要在死去之前完成為但丁《神曲》的插圖工作,但是直到死去,他也未能完成這一浩大的工程。直到1827年8月去世前的幾天,他仍然在工作,“叫人用最後的幾個先令去買炭筆”,畫完最後一幅畫把它放下,說道“我已經盡力而為了”。

1827年,70歲的布萊克在倫敦斯特拉德噴泉街一所簡陋的寓所裡去世,身邊有林内爾、帕爾默等幾位好友陪伴。雖然畫家自己的生命終結了,但他偉大的藝術影響力卻随着時間流逝而不斷增長、發酵。

人物影響

布萊克的詩擺脫了18世紀古典主義教條的束縛,以清新的歌謠體和奔放的無韻體抒寫理想和生活,有熱情,重想象,開創了浪漫主義詩歌的先河。他的浪漫主義氣息遠比其後的浪漫主義詩人,如華茲華斯、濟慈、雪萊等更加深刻。

布萊克還有一些箴言式的讀書筆記,引起人們的興趣。他在這些筆記中直抒所感,發人深省,特别是他對于理性主義的批判,一針見血。

布萊克是風格獨特的詩人,被20世紀的學者們譽為英國文學史上最重要的偉大詩人之一。中國有《布萊克詩選》中譯本。布萊克的版畫創作也有着其獨特的進步内容和宗教色彩,在英國版畫史上占有非常高的地位。

人物評價

布萊克一生都沒有得到當時世俗官方或公衆的賞識。在當時人們的眼中,它是個反理性主義者、夢幻家和神秘主義者,一個遠離塵世的瘋子和偏執狂。他的作品在當時沒有受到重視。

直到十九、二十世紀之交,詩人葉芝等人重編了他的詩集,人們才驚訝于他的虔誠與深刻。接着是他的書信和筆記的陸續發表,他的神啟式的偉大畫作也逐漸被世人所認知,于是詩人與畫家布萊克在藝術界的崇高地位從此确立無疑。

時至今日,諸多評論家将布萊克列為英國文學史上與喬叟、斯賓塞、莎士比亞、彌爾頓、華茲華斯齊名的最偉大的六位詩人之一。

由于他的畫作在文藝複興以後,開啟了不重形似而重精神力量的創作新路,他又被贊譽為“英國藝術方面最重要的人物之一”。劍橋大學菲茨威廉博物館(FitzwilliamMuseum)為布萊克開設了專館,且館藏十分豐富。

僅在2002年米迦勒學期MichaelmasTerm劍橋大學英文系的課程表中,就有三門有關布萊克研究的課程,它們是:“威廉·布萊克”、“布萊克的複合藝術”(Blakes Composite Art)和“布萊克的微細特例”(Blakes Minute Particulars)。

布萊克的成就及魅力由此可見一斑。正如王佐良教授所斷言的:對于後來者來說,布萊克是挖掘不盡的———無論從思想、象征、神話出發,還是從格律、詩藝或繪畫藝術出發,他的作品裡還有大量需要深入研究的東西。

作品特點

布萊克一生都保持着宗教、政治和藝術上的激進傾向。他濃厚的宗教意識、藝術家的天分和豐富的人生閱曆,給他的詩歌提供了取之不盡的創作源泉,并使它的詩歌具有明顯的宗教性、預言性、哲理性和藝術性等幾大特點。

他對英國詩歌,特别是浪漫主義詩歌所作出的貢獻是有目共睹的。其前期詩作主要包括《詩歌素描》、《純真之歌》及《經驗之歌》等。

前期的詩作,語言上簡單易懂,且以短詩為主,音節也能短則短,題材内容則以生活中的所見所聞為主;而後期的詩作篇幅明顯增長,有時長達數百乃至上千行,内容也明顯地晦澀起來,以神秘、宗教,以及象征為主要特征。

布萊克最被人們引用和傳誦的,也是後代文學大家反複贊美的幾首詩歌如《擦煙囪的少年》、《保姆之歌》、《病玫瑰》、《老虎的贊美詩》,皆可以看作構築布萊克之“天國原形”的一部分。

自比為以西結的少年,四歲就看到了宗教幻象,并且可以用一種親喃的語言和“白色諸神”寂靜地交談。盡管世風低落,文途滞澀,但布萊克懷着極大的天真和壯麗的想象力與戰鬥力,投入了類似班揚和馬婁的“世俗反諷”運動中。

布萊克在和他相伴一生的鄉村姑娘凱瑟琳的邂逅與共處中,獲悉了平民心中的童話與貞潔,并以此與自身的經驗和想象作為對比,參照了很多從中世紀就開始進行和流傳的童話寓言式寫作,并加上了自己獨一無二的意象創造力,。

布萊克留下了18世紀最重要的詩集《天國與地獄的婚姻—想象力的贊美詩》和《純真與經驗之歌》。布萊克構築了世界的宏偉與莊嚴教堂的頂層,在那裡,理想與現實的箴言熠熠閃光,時時提醒着聖母般的潔淨與肅穆。

布萊克從不否認自己是一個借豐富想象而進行創作的人,但同時代的人除了為他的怪異舉止和熱情四溢的精力而感到困惑外,還為他的面貌的高深與可敬而感到迷惑。

布萊克顯然不是為屬于他身體命運的那個時代寫作的作家,同阿蒂爾蘭博一樣,他借一種基于

神秘與夢幻經驗而“對感官不同程度”的擾亂,找到了一條通向自由和贊美的“天國詩歌”的皈依與信仰。

也許,這就是布萊克留下的最重要的經驗與價值,布萊克“玫瑰的哭嚎”和“真理總是隐藏在瘋狂的暮霭中”的大膽語句,找到了些許從“黑暗的煙囪”延伸到“玫瑰色天國”的神秘體驗路途。

布萊克的關于:“在荒原盡頭,手指可以觸天”的詩句,啟發了西班牙畫家格列柯和達利,在《記憶的永恒》和《西班牙内戰的諷喻想象》中,達利用天才的畫筆表達了對這位十八世紀最偉大詩人的緬懷與贊美。

布萊克1810年的《米爾頓》,至1916年,休伯特·帕裡爵士為此詩的自序譜上音樂,改名為《耶路撒冷》,成為英國最受歡迎的贊歌之一。

上一篇:剛小希

下一篇:方曉紅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