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子廟

夫子廟

中國南京旅遊景點
南京夫子廟,即南京孔廟、南京文廟,位于南京市秦淮區秦淮河北岸貢院街,江南貢院西邊,為供奉祭祀孔子之地,是中國四大文廟,現為夫子廟秦淮風光帶組成部分。夫子廟是一組規模宏大的古建築群,主要由孔廟、學宮、貢院三大建築群組成,占地極大。有照壁、泮池、牌坊、聚星亭、魁星閣、棂星門、大成殿、明德堂、尊經閣等建築。夫子廟被譽為秦淮名勝而成為古都南京的特色景觀區,也是蜚聲中外的旅遊勝地,是中國最大的傳統古街市,與上海城隍廟、蘇州玄妙觀和北京天橋為中國四大鬧市。夫子廟始建于東晉成帝司馬衍鹹康三年(337年),改建為孔廟于宋景祐元年(1034年),在六朝至明清時期,世家大族多聚于附近,故有“六朝金粉”之說,是古代中國江南文化樞紐之地,為金陵曆史人文荟萃之地,不僅是明清時期南京的文教中心,同時也是居東南各省之冠的文教建築群。範蠡、周瑜、王導、謝安、李白、杜牧、吳敬梓等數百位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文學家有這裡創造了不朽的業績,寫下了千古傳誦的篇章。南京夫子廟四毀五建,最後一次毀壞于1937年侵華日寇的炮火中。從1985年修葺後南京夫子廟已接待遊客一億多人,平時日人流量在10萬人次以上,節假日在30萬人次上。
  • 中文名:
  • 外文名:
  • 地理位置:三山街
  • 氣候條件:
  • 開放時間:全天
  • 門票價格:
  • 占地面積:
  • 著名景點:學宮、大成門、大成殿、中心廟院,烏衣巷、秦淮河
  • 中文名稱:夫子廟
  • 建立時間:1034年
  • 外文名稱:The Confucian Temple
  • 别名:文廟、文宣王廟
  • 所屬地區:南京
  • 淡季門票:0元/人
  • 旺季門票:0元/人
  • 面積:2.63萬平方米
  • 開園時間:6:00
  • 閉園時間:12:00
  • 景區等級:國家5A級景區
  • 交通信息:市區多路公交到達
  • 收費标準:部分景點收費
  • 景區相關名人:孔子
  • 票價:免費

簡介

夫子廟是孔廟的俗稱,在江蘇南京市中華門内秦淮河北岸貢院街,是供奉和祭祀孔子的地方。北宋景佑元年(公元1034年),在此建文宣王廟。南宋初毀于兵火,紹興年間重建,為建康府學,同時建科舉考場——貢院。府學内有明德堂,堂額原為南宋末午民族英雄文天祥所書,清時山曾國藩改為篆書。元為集慶路學。明初是國子監,後改應天府學。清時為江甯、上元二縣的縣學。現存建築是清同治八年(公元1869年)重建。夫子廟利用秦淮河水為泮池,南岸有照壁,築堤環抱。

有聚星亭、思樂亭、棂星、大成、人成殿、明德堂、尊經閣、崇聖祠、壘星閣等建築。六朝時期以迄明清,夫廣廟一帶均是繁華的地方。解放後,經整理改造,已成為群衆的文化活動場所。

介紹

夫子廟是一組規模宏大的古建築群,曆經滄桑,幾番興廢,清同治八年(公元1869年)重建之後,于1937年遭侵華日軍焚燒而嚴重損毀。

1984年,市、區人民政府為保護古都文化遺産,經有關專家科學論證和規劃,幾度撥專款,曆數年的精心維修和複建。如今的夫子廟已煥然一新,再展輝煌。被譽為秦淮名勝而成為古城南京的特色景觀區,也是蜚聲中外的旅遊勝地。“一帶秦淮河洗盡前朝污泥濁水,千年夫子廟輝兼曆代古貌新姿。”這裡南京夫子廟重建的思樂亭石柱上镌刻的一幅楹聯,它把秦淮河的清姿麗質和夫子廟的建設新貌含蓄而充分地展示出來,給遊人以無窮的回味和遐思。

夫子廟是供奉和祭祀孔夫子的廟宇,又稱文宣王廟,簡稱文廟。它已作為古城金陵的秦淮名勝而蜚聲中外,成為名聞遐迩的遊覽勝地。夫子廟始建于宋景祐元年(公元1034年),叠經滄桑,幾番興廢,經現政府連年撥款興修重建,使夫子廟以大成殿為主體的既有明清風格,又有廟市街景合一特色的古建築群拔地而地。

自1984年複建以來,夫子廟已接待遊客八千多萬人,每天基本上都會有十多萬人來觀光、購物,旅遊旺季可達三十萬人。人們摩肩接踵,流連忘返,盡情領略迷人的秦淮風光。

夫子廟已成為富有明清建築風格的十裡秦淮風光帶上的一個重要景點。它以大成殿為中心,南北成一軸線,左右建築對稱,占地約26300平方米。現已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夫子廟位于市中心偏南,秦淮河北岸的貢院街旁。是由文教中心演變而成的繁華鬧市,人們通常所說的夫子廟,實際包括夫子廟、學宮和貢院主大建築群。

夫子廟英文叫TheConfucianTemple,Confucian是指孔子的,Temple是指廟宇。

曆史沿革

秦淮河是古老的南京文化淵源之地,而内秦淮河從東水頭至西水關全長4.2公裡的沿河兩岸,從六朝起便是望族聚居之地,商賈雲集,文人荟萃,儒學鼎盛,素有“六朝金粉”之譽。

位于南京秦淮河畔的夫子廟,始建于東晉成帝司馬衍鹹康三年(337年),根據王導提議“治國以培育人材為重”,立太學于秦淮河南岸。當年隻有學宮,并未建孔廟。

孔廟是宋仁宗景祐元年(1034年)就東晉學宮擴建而成的。因為祭奉的是孔夫子,故又稱夫子廟。在學宮的前面建孔廟,目的是在于希望士子遵循先聖先賢之道,接受封建教化。

自六朝至明清,十裡秦淮的繁華景象和特有的風貌,曾被曆代文人所讴歌。夫子廟位于秦淮河北岸,原是祀奉孔子的地方,始建于宋代景祐元年(1034年),是就東晉學宮舊址擴建而成。

南宋建炎年間遭兵火焚毀。

紹興九年(1139年)又重建,稱建康府學。

元朝改為集慶路學。

明初為國子學,将上元、江甯兩縣學并入,後為應天府學。

清代将府學遷至城北明國子監舊址,這裡便成為江甯、上元兩縣縣學。

清初府學遷原國子監,便将夫子廟原府學故地改為上元、江甯兩縣的縣學。

鹹豐年間再次毀于兵火,同治八年(1869年)重建。

1937年,抗日戰争時被日軍焚毀而嚴重損毀。

1984年,市、區人民政府為保護古都文化遺産,經有關專家科學論證和規劃,幾度撥專款,曆數年的精心維修和複建。在東起桃葉渡,西抵中華門1.8公裡的秦淮河兩側,一批文物古迹和旅遊景點得到了恢複和建設,還興建了高低錯落、富有地方傳統特色的河廳河房、歌樓舞榭,以及商業街衆多的書肆、小吃店、茶館與酒樓,并在河上恢複了絕迹多年的“秦淮畫舫”。

1985年修複夫子廟古建築群,周圍茶肆、酒樓、店鋪等建築也都改建成明清風格,夫子廟建築群由孔廟、學宮、江南貢院荟萃而成,是秦淮風光的精華。臨河的貢院街一帶則為古色古香的旅遊文化商業街。同時按曆史上形成的廟會的格局,複建了東市場、西市場。這裡供應的傳統食品和風味小吃。.每年農曆正月初一至十八,舉行夫子廟燈會。

經過十多年的努力,先後投資10多個億,恢複建設了大成殿、明德堂、尊經閣、江南貢院、烏衣巷、王謝古居、吳敬梓故居等20多處、30多萬平方米古建築,亭、台、樓、閣、殿錯落有緻,再現了明清江南街市風貌和古秦淮河廳、河房景觀,六朝、明清文化得到進一步挖掘和展示。形成了小商品、古玩字畫、花鳥魚蟲等一批特色鮮明的市場群,成為南京商業中心之一。

1991年被評為“全國旅遊勝地四十佳”,成為享譽海内外的旅遊勝地、文化長廊、美食中心、購物樂園。

分布

古時立學必祀奉孔子,其各地的孔廟,屬于國家祀典内容之一。所以孔廟的特點是廟附于學,和國學、府(州)縣學聯為一體。廟的位置或在學宮的前部,或偏于一側。

南京夫子廟是前廟後學的布局。孔廟、學宮與東側的貢院(通過考試來取士的考場)組成三大文教古建築群。古時候的孔廟有一定的布局形式。

一般前設照壁、棂星門和東西牌坊形成廟前廣場,棂星門前設以半圓形水池,稱為“泮池”。泮池是孔廟的特有形制,源自于周禮,而夫子廟鑿秦淮河為泮池,是唯一利用天名河道作為泮池的遺例。岸北為石欄,有“天下文樞”牌坊,遊人至此可憑欄小憩,浏覽秦淮河風光。

夫子廟的大照壁位于秦淮河南岸,建于明萬曆三年(1575年),全長110米,為中國照壁之最。

泮池邊的石欄為明正德九年1514年所建,現也修飾完整。東有奎光閣,西有聚星亭,象征文風昌盛;廟前廣場東西兩側立石柱,上書“文武大臣至此下馬”,以示對“至聖文宣王”的崇敬之意。廟門前有“天下文樞”柏木牌坊一座,牌坊後面為“棂星門”,系丈餘高石牌坊,六柱三門,中門刻有“棂星門”三字篆文。三門之間嵌有牡丹磚刻浮雕,柱頭皆有雲雕,形即華表。這是帝王出巡朝聖祀孔的通道,非一般官員百姓所能出入的。平日用木栅欄封閉。

街東西舊有“道冠古今”、“德配天地”兩坊,民國以後被拆除。廣場左右原有“聚星”、“思樂”二亭。聚星亭重檐六角,夫子廟于1983年複建;思樂亭今移建于東市小廣場。

棂星門由三座單間石牌坊組成,石坊之間牆上嵌有牡丹圖案的浮雕,中間石坊橫楣刻有“棂星門”三個篆字,造型樸實無華。

入棂星門,東西兩側各有持敬門,中間為大成門,又稱戟門。在封建時代,每逢朔、望(農曆初一、十五)朝聖和春秋祭典,府縣官員、教谕、訓導學教官由大成門進,士子走持敬門,不得逾矩。下階為丹墀,東西并立三碑,東為元至順二年(1331年)封至聖夫人碑,西為四亞聖碑,再西為清康熙修學宮碑記。丹墀左右為兩庑,外有走廊通正殿。兩庑供奉孔門的七十二賢人牌位。

正中是為“大成殿”,外有露台,是春秋祭奠時舞樂之地,三面環以石欄,四角設有紫銅燎爐,燃桐油火炬,祭祀多在午夜子時,光如白晝。殿内正中供奉“大成至聖先師孔之位”,左右配享四亞聖——顔回、曾參、孟轲、孔汲。殿的東邊有小門通學宮。

明清時代的大成門為五間,兩側為耳房,供執事人等休息之用,中為三門,門内陳列戟,東設鼓,西置磬,每逢朔望朝聖和春秋祭典,府縣官員由大成門(中門)進,士子執事人等分走旁門。此門與大殿同毀于日軍兵火。1986年新建的大成門面寬三間,門内正中有漢白玉屏風,上镌刻“重修夫子廟記”,樹立四塊古碑,其中齊永明二年的“孔子問禮圖碑”是由南京市人民政府院内遷至此處的一塊重要的碑銘。

入大成門循甬道丹墀而上,便是夫子廟的主殿大成殿。現大殿是按清代同治八年(1869年)的建築為藍本修建的,取消了原孔廟的後牆,使之與學宮融為一體。大殿七間,高18米,重檐歇山頂。

原殿内正中為“大成至聖先師孔子之神位”牌位,兩旁配享四亞聖。現殿内有孔子銅像,兩旁配有孔子十二弟子漢白玉像。殿前有寬敞的露台,四周繞以石欄闆,它是古時祭祀舉行樂舞的地方。殿前兩側有廊庑相連,原是供奉孔門七十二賢人和曆代大儒,及存放祭器的地方。現改作碑廊,牆上鑲嵌陳列當今名流的書法碑石30多塊。

孔廟院牆與學宮之間,東西北三面有寬暢的通道,曾種植幾百棵柏樹,古木參天,郁郁蒼蒼。那時,在廟外的文德橋上憑欄眺望,大成殿的黃色琉璃瓦屋頂在綠蔭叢中顯得金碧輝煌,雄偉壯觀。殿後為“明德堂”,相傳匾額為南宋文天祥楷書,後由曾國藩改為篆書。堂後為“尊經閣”,閣原為教谕講課講堂,樓上藏有大量儒教典籍的刻闆和諸多聖賢畫像。清嘉慶年間又遭戰火破壞。

清同治八年(1869年)曾國藩、李鴻章二人相繼重修擴建,恢複舊貌。然而,孔廟的主要建築均于1937年毀于日本侵略軍的炮火。解放後,原學宮部分作為秦淮區人民遊樂場,“名宦鄉賢祠”則改為夫子廟小學;大成殿遺址辟為夫子廟廣場。“文化大革命”中,剩餘建築又遭破壞。1983年,政府撥款重建夫子廟古建築群,主體建築大緻恢複舊貌。

夫子廟兩側的東西市場,原是學宮前甬道。東甬道為學宮正門,門前有坊,上書“泮宮”。坊東為明清兩朝狀元、榜眼、探花題名牌坊。坊西為會元、解元題名牌坊,坊的背面是武科題名牌坊。東西甬道旁,原各有三祠兩署。民國以後廢科舉,興學堂,學宮遂漸衰落,祠、署分别改為學校、教育局、圖書館等,學宮甬道也成為攤販市場,東西市場的名稱便從那時開始。

現東西市場于1987年建成,總建築面積為4400平方米,吸收了我國傳統的商業街道的空間形式和尺度,采用明清時代的街市風格,以石闆鋪地,店鋪采用“青磚黛瓦馬頭牆,回廊挂落花格窗”,店、廟、市、街合一,富有濃郁的地方特色。

尊經閣在明德堂後,始建于明嘉靖年間,原為上下兩層各五間,清嘉慶以後曾在此設尊經書院,樓上藏書,樓下講學。1987年重建的尊經閣高三層,18.7米,重檐丁字脊歇山頂,底層五間,二層、三層均為三間。底層辟為“秦淮彩燈館”,二層為“秦淮文物古迹陳列室”,三層備有茶座,可供遊人休息并眺望夫子廟全景。

位于學宮東側的“貢院”,始建于宋幹道四年(1168年)。它是當時建康府、縣學考試的場所,範圍甚小。明太祖朱元璋建都金陵,集鄉試、會試于此,考生衆多,不敷應用。明成祖永樂年間在此重新興建,貢院始具規模。雖永樂十九年(1421年)成祖遷都北京,但此地仍為江南鄉試所在地,清承明制,一如其舊,道光年間曾重新修建。鹹豐年間文廟、學宮俱遭兵火,貢院卻獨能幸存。同治時又重擴建,範圍更大,考棚号舍有2萬餘間,居中國各省之冠。

當時貢院東起今姚家巷,南至貢院東等和貢院街,西至貢院西街與夫子廟隔街相望,北至今建康路。整個貢院成正方形,内有号舍(俗稱考棚)20644間,一人一間,每次考試可容納2萬多人。當時貢院正門在今永和園及秦淮劇場之間。

大門外街之東、西各有木牌坊一座,即東、西轅門。大門外東西有石獅子一對及兩座石牌坊,軸線上有門三道,分别稱“貢院”、“開天文運”及“龍門”。

龍門後依次有明遠樓、至公堂及戒慎堂。堂後有門,門後有飛虹橋。橋之南屬外簾,飛虹橋是内外簾的分界線。最後為衡鑒堂,是主考官閱考卷、評定名次的地方。考試期間内外簾分隔很嚴,不得擅自出入。整個貢院四周圍以高牆,牆外為街道,街道另一邊為店鋪民居。自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廢科舉後,貢院即閑置無用。民國7年決定拆除貢院,開辟市場,隻保留了明遠樓、飛虹橋和明遠樓東西少數号舍及明、清碑刻22方。

明遠樓始建于明永樂年間,清道光年間重建。平面正方形,三層木結構建築。底層四面為牆,各開有圓拱門,四檐柱從底層直通至樓頂,梁柱交織,四面皆窗。登臨四顧,整個貢院一目了然。

它是考試期間考官和執事官員警戒、發号施令的地方。明遠樓内已辟為科舉制度陳列館——江南貢院曆史陳列館,展出了100多幅反映中國科舉制度的珍貴文獻資料、圖片,并按原樣複建了40間号舍。原安放在貢院内的22方明清碑刻,現集中陳列于明遠樓東西兩側,它是研究明清貢院建制沿革和科舉情況的實物資料。

建築

主要建築

夫子廟已成為富有明清建築風格的十裡秦淮風光帶上的一個重要景點。它以大成殿為中心,南北成一軸線,左右建築對稱,占地約26300平方米。現已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夫子廟位于市中心偏南,秦淮河北岸的貢院街旁。是由文教中心演變而成的繁華鬧市,人們通常所說的夫子廟,實際包括夫子廟、學宮和貢院主大建築群。

文化特色

飲食

夫子廟供應的傳統食品和風味小吃不下200種。夫子廟飲食文化源遠流長,可以遠溯到六朝時期,明清兩朝尤盛,各派菜系和小吃争奇壯舉勝,風味獨具。改革開放以來,市政府對散落民間的風味小吃發掘整理,在繼承傳統特色的基礎上進行創新,形成了以“秦淮八絕”為代表的秦淮風味小吃。

夫子廟小吃供應幹稀搭配,葷素相間,穿插民俗表演,具有濃郁地方特色和文化氛圍,使餐飲過程同時成普文化欣賞的過程,體現了飲食和文化的精美結合,對中外遊客産生着久遠的吸引力,成為夫子廟旅遊經濟的重要支柱和這一地區的特色文化。

民俗

南京夫子廟燈會是流傳于南京地區的特色民俗文化活動,又稱"金陵燈會",主要在每年的春節至元宵節期間舉行。早在南朝時期就有元宵燈會,當時的盛況堪稱全國之冠。明初以來,南京的元宵燈會活動就逐漸享有"秦淮燈彩甲天下"之美譽,著名的秦淮河"燈船"也随之蜚聲天下。20世紀以後,燈會有了進一步的擴展,秦淮燈彩的紮裱技藝也不斷提高,并推動了南京剪紙、空竹、繩結、雕刻、皮影、獸舞、秧歌、踩高跷等民間藝術的發展。

南京夫子廟燈會的曆史源遠流長,根據文獻記載,早在南朝時期,都城南京就出現了舉辦傳統元宵燈會的習俗,其盛況堪稱全國之冠。自明初洪武帝朱元璋在南京倡導元宵燈節活動以後,南京逐漸開始享有了“秦淮燈火(彩)甲天下”的美譽,秦淮河懸挂花燈的畫舫(俗稱“燈船”)随之蜚聲天下。

曆史上的南京夫子廟燈會主要分布在南京秦淮河流域,20世紀以後它主要集中在夫子廟地區,已經擴展到“十裡秦淮”東側五裡地段,核心區域包括夫子廟、瞻園、白鹭洲公園、吳敬梓故居陳列館、江南貢院陳列館、中華門甕城展覽館及中華路、平江府路、瞻園路、琶琵路一帶。

南京夫子廟燈會作為一項重要的民俗文化活動,是曆代南京民衆延續和傳承民俗文化的重要空間,長久以來,它已成為秦淮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南京本土和外來的文化藝術貫穿于燈會中,構成其藝術内涵。

秦淮風光帶

夫子廟秦淮風光帶位于南京城南,指的是以夫子廟建築為中心,秦淮河為紐帶,東起東水關淮青橋秦淮水亭,越過文德橋,直到中華門城堡延伸至西水關的内秦淮河地帶,包括秦淮河兩岸的街巷、民居、附近的古迹和風景點,是南京最繁華的地方。

南京在曆史上曾經十一次定都,六朝時代,夫子廟地區已相當繁華,烏衣巷、朱雀街、桃葉渡等處,都是當時高門大族所居。在明代,夫子廟作為國子監科舉考場,考生雲集,因此這裡集中了許多服務行業,有酒樓、茶館、小吃,青樓妓院也應運而生,内秦淮河上“漿聲燈影連十裡,歌女花船戲濁波”、“畫船蕭鼓,晝夜不絕”,描寫的就是當時秦淮河上的畸形繁華景象。

由于曆史的變遷,十裡秦淮昔日繁榮景象早已不複存在。1984年以來國家旅遊局和南京市人民政府對重點開發秦淮風光帶進行了複建和整修,恢複了明末清初江南街市商肆風貌,秦淮河又再度成為我國著名的遊覽勝地。

經過修複的秦淮河風光帶,以夫子廟為中心,包括瞻園、夫子廟、白暨洲、中華門,以及從桃葉渡至鎮淮橋一帶的秦淮水上遊船和沿河樓閣景觀,集古迹、園林、畫舫、市街、樓閣和民俗民風于一體,還有誘人的秦淮夜市和金陵燈會、民俗名勝、地方風味小吃等,使中外遊客為之陶醉。

1990年秦淮風光帶入選為中國旅遊勝地四十佳之列,2000年被評為國家第一批4A級景區。

門票:夫子廟全價40元(贈送小紀念品)學生票20元(無紀念品)

位置:位于南京城南,以夫子廟建築為中心,東起東水關淮青橋秦淮水亭,越過文德橋,直到中華門城堡延伸至西水關的内秦淮河地帶。

住宿

南京市内各檔次的賓館、飯店很多,從上星級的大飯店到普通旅社,一應俱全。豪華酒店有丁山香格裡拉大酒店、希爾頓國際大酒店、南京國際會議大酒店、南京中山大廈、南京中心大酒店、金陵飯店;中檔賓館有南京國瑞大酒店、天京大酒店、中央大廈、名門大酒店等。

一般旅遊者可以選擇經濟實惠的大衆旅社,其價格一般為20元-100元。背包旅遊者可入住青年旅舍,房間設備雖然簡單,但服務同樣是細緻周到的。

旅遊信息

公交

夫子廟站:1路遊2路4路7路7路區間30路31路40路44路49路62路801路802路804路

長樂路站:遊2路2路遊4路16路26路33路44路49路802路814路816路820路

三山街站:遊2路16路26路33路44路46路49路802路816路820路

地鐵

南京地鐵1号線三山街站

南京地鐵3号線夫子廟站

門票

夫子廟大成殿:15元

江南貢院:15元

王謝古居:8元

李香君故居:8元

聯票

夫子廟大成殿+江南貢院+王謝古居+李香君故居:40元

大成殿+大觀園:28元

大成殿+大觀園+王謝:32元

夫子廟+學宮+大觀園:30元

夫子廟+學宮+大觀園+王謝:32元

上一篇:邢台大峽谷

下一篇:關林廟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