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虛大師

太虛大師

中國近代高僧
太虛,法名唯心,字太虛,号華子、悲華、雪山老僧、缙雲老人,俗姓張,乳名淦森,學名沛林,生于清光緒十五年十二月十八日(公元1890年1月8日),圓寂于公元1947年,原籍浙江崇德(今浙江桐鄉),生于浙江海甯長安鎮,近代著名高僧。太虛大師是中國近代佛教改革運動中的一位理論家和實踐家。[1]他把自己的一生都獻給了振興佛教、建設新佛教文化的事業。
  • 本名:
  • 别名:
  • 字:
  • 号:
  • 所處時代:
  • 民族族群:
  • 出生地:浙江海甯長安鎮
  • 主要作品:
  • 主要成就:民國佛教教育第一人
  • 代表作品:《整理僧伽制度論》、《釋新僧》、《新的唯識論》、《法理唯識學》和《真現實論》等
  • 職業:僧人

簡介

太虛大師提倡“人生佛教”的根本宗旨是在于:以大乘佛教“舍己利人”、“饒益有情”的精神去改進社會和人類,建立完善的人格、僧格。他常說:“末法期佛教之主潮,必在密切人間生活,而導善信男女向上增上,即人成佛之人生佛教”。

因此,他提出了“即人成佛”、“人圓佛即成”等口号。太虛大師有一首自述偈充分說說明了人生佛教的這一特征,偈曰:“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圓佛即成,是名真現實”(《成人》)。

生平

太虛二歲喪父,五歲母親再适石門縣洲泉鎮李姓,遂由外婆負起教養之責,并遷居于離長安鎮三裡的大隐庵。二舅張子綱設蒙塾于庵,太虛于是從學讀書,學名沛林。直至八歲時,舅父授以四書兼今古奇觀之類,太虛理解力始日有萌發,能對三五字聯。由于外婆笃信佛教,太虛深受佛教信仰的薰陶,九歲即跟随外婆至安徽九華山進香,中途經平望小九華寺、鎮江金山寺,并入寺瞻禮。

十歲朝普陀山,禮甯波的天童、育王、靈峰諸刹,對寺僧生活深緻歆慕,于此種下學佛因緣。十三歲時,母親去世。不久,外婆送他到長安鎮震泰百貨店作學徒,因虐疾時發,數月後就被接回庵中休養;十四歲再度至長安鎮上的萬裕百貨行作學徒,暇時太虛閱讀許多章回小說。太虛雖然知識漸開,但内心苦悶卻随之增長,做了一年多的學徒,隻覺索然無味,心中時時憧景普陀山僧人的清閑自在。

光緒三十年(1904)四月初,太虛十六歲,借故離開長安鎮,拟往普陀山出家。同年,奘年上人陪太虛前往甯波天童寺受戒。

光緒三十三年(1907),太虛再往天童,聽道階老和尚講《楞嚴經》,閱《楞嚴蒙鈔》、《楞嚴宗通》,暇時受《相宗八要》及《五教儀》,太虛于佛法得新生自此始。

次年(1908),結讷來自溫州的華山法師。華山具有新學根底與革命思想,曾對太虛講解世界大勢與中國的新趨勢,以及佛教非速革流弊,振興僧學,無以适應時代潮流等思想;使他有了中國佛教亦須經過革命的思想。

宣統元年(1909),随寄禅和尚參加江蘇省僧教育會,受華山和栖雲二法師的激勵,入南京楊仁山居士創辦的祇洹精舍就讀。學習《楞嚴經》,後又就蘇曼殊學英文。

宣統二年(1910),栖雲與太虛來到白雲山雙溪寺。栖雲開始與廣州的革命人士往來頻繁,太虛亦常參加各種秘密集會,深受革命黨人影響,同時結交許多佛學詩文上的朋友,如鄒魯、葉夏聲、陳靜濤 、鄧爾雅、梅光義等。三年赴廣州弘揚佛法,被推為白雲山雙溪寺住持。

宣統三年(1911)三月二十九日,廣州革命黨人起義,七十二烈士殉難,官廳嚴厲追捕黨人,太虛避難江西會館。

四月九日,栖雲法師為官廳逮捕,并在其寓所查得太虛一首吊黃花崗詩,認為太虛有革命黨的嫌疑,于是派差役到白雲山雙溪寺拘捕,索之不得。太虛聞知此事,轉而匿居潘達微的平民報館中。當時,報紙也以阿彌陀佛的革命為标題,登出吊黃花崗詩,後來經過詩友江孔殷、盛季瑩等向官方疏通,得到官方速即自離廣州,可以不究的承諾,太虛乃于是年夏天,平安返回上海。辛亥中秋節後,武昌起義,繼之各省響應,中華民國誕生。

太虛由上海到南京,發起組織佛教協進會,主張以金山寺改辦僧學堂,改革新中國的新佛教,設辦事處于毘盧寺,開成立會于鎮江金山寺。成立會當日,因教界新舊派的對立,會場上發生沖突,協進會因而停頓,此即大鬧金山事件。

民國元年(1912),國民政府建都南京,太虛從廣州返南京創立中國佛教會。

民國二年(1913),并入以寄禅和尚為會長的中華佛教總會,太虛被選任《佛教月刊》總編輯。不久,寄禅和尚逝世,太虛在其追悼會上提出進行“教理革命,教制革命,教産革命”的佛教“三大革命”口号(原話為:佛教宜革命有三:一、組織革命;二、财産革命;三、學理革命。)。撰文倡導“佛教複興運動”和改革舊的僧團制度。由于他的“佛教革命”言行,受到一些守舊派的反對,乃辭去月刊總編職務。

民國三年(1914)8月,轉入普陀山錫麟禅院閉關潛修佛學。印光法師特來為他封關,他在關中坐禅、禮佛、寫作,日有常課,并閱讀各種新舊學書籍。太虛閉關期間,每日坐禅,以昔日在西方寺閱藏時的悟境作體空觀,漸能成片。閉關兩年間,深研佛學法相唯識諸宗經論,旁及中、西哲學諸論着,法學精進,深有所得。民國五年出關後,即赴台灣、日本考察佛教,進行講學。

民國六年(1917),太虛出關,在上海、甯波小住之後,代圓瑛法師赴台灣基隆月眉山靈泉寺住持善慧法師之邀,莅台講演佛學。台灣講演事畢,故于革新僧制之素志,彌增信念,因而立願整頓僧制,開始為時三十年的改革運動和弘法事業。

民國七年(1918)從日本回國後,在上海與陳元白、章太炎、王一亭諸名士創設“覺社”,主編《覺社叢書》。翌年改《覺社叢書》為《海潮音》月刊。《海潮音》創刊迄今七十餘年,目前仍在台灣發行,為中國佛教曆史最久的一份刊物。

民國十一年(1923),太虛受聘任湖南大沩山寺住持,随後于武昌創辦武昌佛學院,招收缁素佛教青年入院修習佛學,培育一批德學兼備的僧伽人才。

十二年夏,往廬山大林寺住持暑期佛學講習班,并發起籌辦世界佛教聯合會。翌年夏,佛教世聯會正式成立,太虛被選為首任會長。

十四年往山西朝禮五台山,應山西都督、省長閻錫山之請,在太原宣講佛學。同年10月,率領中國佛教代表團出席在日本東京召開的“東亞佛教大會”,并考察日本佛教。自日本回國後,又應邀前往新加坡弘法。

民國十六年(1927),南普陀寺首屆方丈會泉法師任期屆滿,極力推薦太虛繼任方丈和閩南佛學院院長,當即推舉轉逢和尚為代表,往上海敦聘太虛來廈就任。是年5月,太虛應聘來南普陀寺就職。由于他經常外出弘法,議定請轉逢和尚都監,在他外出時代為掌理寺務和學院事務。

民國十七年(1928),太虛往南京講學,并籌備創設中國佛學會。是年秋,會泉法師鼓勵并資助太虛出國考察講學,遍曆英、德、法、荷、比、美諸國,宣講佛學。并應法國學者建議,在巴黎籌設世界佛學苑,開中國僧人跨越歐美弘傳佛教之先河。

民國十八年(1929),太虛遊曆歐美各國歸來後,即來廈親自主持南普陀寺和閩南佛學院事務,并倡議組織思明(廈門)佛教會。在廈期間,積極推行佛教僧制改革,宣揚《建設現代中國僧制大綱》,以倡導“對三寶之誠信産生僧格;以六度之修學養成僧格”。嗣又通過佛教會的組織力量,對廈門一些規戒廢弛的寺岩進行整頓。

同時又對閩南佛學院的學制和教學内容進行改革,增設研究生部,分立專修科系,由研究生員自由選修。還親自為學僧講學,要求學僧要“學行”雙修,講論《僧教育要建立在律儀之上》。并先後開講《佛學之宗旨與目的》、《學僧佛學綱要》,又以《現代僧教育之危亡與佛教之前途》為題,極力反對士大夫經院式的法師傳法的僧教育方式。鼓勵學僧要以振興佛教、昌明佛法為己任,養成刻苦耐勞的體魄和清苦淡泊的志願,為興教獻身而勇猛精進。

閩院經太虛的親自教誨和整頓,院風院貌煥然一新,進而使學院成為全國一流的典型的佛教高等學府,蜚聲中外,造就一批德才兼備的名僧大德。閩院畢業的學僧,遍布海内外,有的從事佛學研究,成為知名的大法師,有的住持名山巨刹,成為振興佛教的棟才,如竺摩大師等。至今還有些住持叢林禅院的高僧,猶是當年受太虛親自教誨的學僧。

上一篇:黃飛燕

下一篇:袁小波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