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之佛

天之佛

動漫《霹靂布袋戲》中的人物
霹靂布袋戲虛拟人物。詩号:七情不昧四重恩,八筏常歸十界魂。負業諸塵賢劫渡,無邊水月大千存。天之佛,天佛原鄉對戰厲族的最高主導者,擁有化分五相渡世之能,修體已臻精純,色身非男非女。對于罪業有高度自覺與自主力,乃以背負萬罪、發無上願力聞名的罪身佛,因修持法門特殊而擁有極強烈的精神潔癖,對罪惡抱持着斬邪佞于幽微的決絕态度,亦為主戰一派,以極端手腕守護蒼生與天佛原鄉。在止戰之印蓋下後,天之佛忘卻佛厲大戰種種塵事,回到善惡歸源修行。卻因血傀師的暗中操弄,被遺忘的過往席卷而來,開啟了樓至韋馱崎岖的命運。[1]
    中文名:樓至韋馱 外文名: 别名: 飾演: 配音:黃文擇 登場作品:霹靂戰元史之動機風雲 生日: 年齡: 身高: 體重: 三圍: 其他名稱:天之佛、至佛 武學:禅天九定 身份:天佛原鄉天之象徵、佛門最高代表 武器:奧義吠陀 摯友:蘊果谛魂 來自:善惡歸源 根據地:韋馱修界 本尊雕刻師:塗信豪 人物編劇:伯風 初登場:霹靂戰元史之動機風雲第4集 退場:霹靂戰元史之動機風雲第39集

角色形象

名号

角色

名由董事長親自賜下天之佛這個稱号,并由董事長拟定諸多主幹設定:第一,其與天之厲、魔皇之間的因緣關系,包含魔皇誕生真相;第二,代表天佛原鄉主戰的領導者,并統籌五劍對抗天之厲;第三,分顯五相臨世,各曆修途;第四,其與中陰界的盟約,以及因魔皇之事所衍生的後續事件;第五,建造忏罪之牆的逆天舉動,同時引來紅潮,達成封印天之厲的目的。

天之佛的本名,是編劇以賢劫千佛的最後一位樓至佛,合其原身韋馱菩薩而成,賦予守護天佛原鄉三千法門的護法本質,并取其守護賢劫九百九十九佛的願力加以變化,參考樓至佛、韋馱菩薩傳說設計出負業法門,拟出背負蒼生萬罪為修行法門的罪身佛屬性,同時串聯建造忏罪之牆的原理,正是樓至韋馱逆轉法門施術所為。

樓至韋馱運用了很多印度教的元素,包括色身照看塵寰第一眼,化用了濕婆第三眼的能力展現,樓至韋馱的個性與形象,則混用了濕婆與其子戰神塞犍陀(鸠摩羅,即韋馱天原形),使用了樓至佛與韋馱天所融合成的名号。

詩号

七情不昧四重恩,八筏常歸十界魂。負業諸塵賢劫渡,無邊水月大千存。

四重恩,即父母、師長、國家、衆生之恩德;八筏即八正道,十界即為四聖六凡合稱。前兩句意即四大重恩不被世俗之情所昧,十界神魂常得八筏引渡而歸。後兩句詩号,緊扣罪身佛設定,表達發下負業大願、以渡賢劫(現在劫)的決心,期望佛法如同千江水月無邊無際,永存大千世界。

造型

天之佛的造型特色為高聳的發髻,頗有敦煌風格,而裝飾力求簡單,編劇希望天之佛身上不要有過多華麗的裝飾,莊嚴、簡單。不失領導人物風格即可。以特殊的毛邊及大立領,來強調天之佛尊貴的地位。所選衣料都很簡單,不需要複雜的裁剪,主要以黃白二色搭配。

評價

止戰之印蓋下,洗卻天之佛千年來透析世情的沉着,惡意的構陷,更讓樓至韋馱為證自身清白而陷入執着,不容他人一絲質疑,也因此迷失守護蒼生的初衷。最終的路途上,樓至韋馱澈悟一切,回首大千開,天罰之刑,化生胎藏五封蓮,莊嚴至潔的象征,證明樓至韋馱最終仍是歸返初衷,未堕惡道,而衆生議論褒貶與奪,亦不再動搖佛者初心。

天之佛的偉大之處就在于,他負業修行的同時還要強調自己必須從内而外的至高至潔。天意的執行往往殘酷,天意無法揣度,無悲憫無正邪。天之佛負業修行的真髓就是替天背負罪業,手段往往帶有天道無情的色彩,以達到挽救蒼生的目的。他接管天佛原鄉,肩負鏟除天之厲的重責,又造罪牆,這些過往,是他選擇的最佳執行方案,即使重新來過,天之佛也不改初心。

天之佛負業修行最後所加在身上的凄厲懲罰,讓他自剖以報蒼生,他内心的高潔結出了胎藏蓮花,不僅讓世人加諸的非議蕩然一空,更是表明上天對他的肯定。

角色能力

武器

奧義吠陀

由于樓至韋馱的極端形象,與破壞神濕婆略有相合之處,因此其專屬佩劍名稱,亦取自與婆羅門教相關的經典——奧義書與吠陀經。奧義書為古印度哲學文獻的總成,宣揚梵我合一這個最高真理;吠陀經原指婆羅門教和現代的印度教最重要和最根本的經典,意即知識、啟示。

武學

禅天九定

在編劇的設定中,樓至韋馱的修為,與佛門色界天所描述仍有色身、男女無所差别的形象相合,因此樓至韋馱的招式,亦取自色界天的四禅定,将第四禅天的五不還天扣除,再加上二禅天、三禅天所列各天名稱,合編九式絕學,突顯樓至韋馱的禅修境界。招式分為:少光辟晦、無量光寂、極光淨土遍法音、少淨破障、無量淨樂、遍淨昙華釋大千、無雲諸相、福生歸往、廣果殊勝向塵寰。

咒術

須彌藏唯識萬象訣

天佛五相

五相不隻是五種化身,更代表不同的修行曆練。他們是天之佛的五大法門修體,靈識五分,各修曆練,再一舉統合,成就無上法。五相分别為:對治貪的喜舍念(慧甯師)、對治嗔的忍辱觀(欲明王)、對治癡的因緣法(招提僧)、對治慢的内省思(砗磲佛母)、對治疑的具信願(恒沙普賢)。

天佛像

天佛五相各曆修途,遇事各有不同的想法,五相在商議事情後,其中會有一人戴上面具外出執行,面具所代表的,就是天之佛本身的意志,如欲明王至中陰界時,總戴着面具,欲明王與宙王所談之事就等于以天之佛的思想當面與宙王談。這是董事長的構思,雖然天佛五相是天之佛化身,但借着面具讓天佛五相與天之佛之間做出各自決策行事的區分。

角色經曆

首次佛厲大戰

樓至韋馱在天佛原鄉為捍衛蒼生與厲族的漫長征戰中,雖然成功以四劍封印天之厲,但天之厲亦動念魔化天之佛,一毀佛家清譽。為污佛體,天之厲屠戮萬魔,取魔元煉為魔晶,與魔族結下生死血仇。天之厲落敗後,在被封印前夕一掌将魔晶貫入天佛之體,天之佛煉化邪氛無功,更使魔氣在佛厲雙元催動下,蘊生自我意識,在青蕪堤脫胎孕化成魔。雖有胎字,實則與胎生無關,但佛身誕魔的罪責,讓樓至韋馱選擇與中陰界交易的動機,除了徹底斷絕厲族卷土重來的機會,也有為了斬斷佛者凡心,滅去至佛誕子的污點想法。

築造忏罪之牆

樓至韋馱為阻擋來自中陰界的紅潮災禍蔓延苦境,選擇逆天建造忏罪之牆。罪牆是融合衆多男丁血肉所砌成的,并以怨力維持不壞,而這股怨力,正是天之佛用自身能力不斷放大衆多神魂累世罪業而成。隻有天之佛親往告忏,罪牆才能崩解解放受縛的靈魂,樓至韋馱用這作為苦境對紅潮的防線。

第二次佛厲大戰

沉寂的佛厲大戰在漫長歲月後再度喧騰,天之厲封印瓦解,帶領厲族浩大戰力攻滅神花郡,天之佛使用太素之劍奧義吠陀,領五劍齊聚強勢應戰,聖魔之仆鬼覺神知用止戰之印的威力改寫武林局勢,時空凝結中衆人與聖魔大戰有關的記憶盡數遭到掩蓋,種種血淚前程恍若雲煙消散無蹤。而鬼覺神知蛻變為玄玄血傀師,為收集五劍的先天五太之氣操弄局勢,引動武林未知變數。

地藏身亡

樓至韋馱忘卻前塵重回善惡歸原修行。擁有天佛原鄉地藏稱号的蘊果谛魂,與樓至韋馱同為天佛原鄉天地代表,彼此亦是佛修好友,大道同行。蘊果谛魂為阻血刹如來罪業,命喪滌罪犀角,佛友未盡的遺願,樓至韋馱一肩承擔,但樓至韋馱忘卻的前愆,卻成為血傀師利用的籌碼,血傀師找上樓至韋馱的師弟野胡禅,用天之佛罪業的說辭,揭開佛鄉劇變的序幕,佛身誕魔不容辯駁的真相震撼了樓至韋馱,對過往毫無記憶讓樓至韋馱認定自身遭到誣陷,積極尋找幕後造謠真兇,渡如何雖勸谏樓至韋馱,但聽信血傀師謊言的樓至韋馱一時誤判,苦境唯一存有過往記憶的克災孽主命喪奧義吠陀劍下,樓至韋馱也親手抹殺改變未來的契機。

無端罪名

太易之劍持有者殢無傷在血傀師嫁禍之下,誤認樓至韋馱為殺友仇人,墨劍尋仇而來,樓至韋馱無端被攻擊,怒然斷去殢無傷一臂為懲戒,但此事實為一個連環計,血傀師乘機滅神花郡,靈花緣兩部,嫁禍樓至韋馱。血晶胎烙的鐵證,渡如何與衆人的存疑,不斷累加的無妄罪名讓樓至韋馱心緒煩亂,在大道修途上漸趨極端,也逐漸迷失本心初衷。

如來之巅

鬼如來用斬盡世間僞佛的名義,約戰樓至韋馱于如來之巅,樓至韋馱慨然應戰,如來之巅魔氛缭繞,局勢對樓至韋馱不利,但樓至韋馱負罪斷業的心不曾稍退。與神花郡,靈花緣同為奇花八部的妖繪天華索命而來,天墨雀膽紅至極的毒,讓樓至韋馱傷勢更重,樓至韋馱雖得到友人蔘不斷的協助,但忏罪之牆的表相,卻将一切罪業盡皆指向樓至韋馱,本是深信不疑的摯友,一朝丕變,樓至韋馱錯手之下誤殺蔘不斷,不由分說的沖突,讓樓至韋馱再也不信任任何人。

告忏忏罪之牆

緞君衡自中陰界而來的,以完整的記憶與承諾公布真相為由,令樓至韋馱同意配合解除中陰界危機,随後在衆人注目之下,樓至韋馱巍然邁向忏罪之牆,但宙王的臨場反口,讓樓至韋馱陷入百口莫辯的境地,就此陷入被佛鄉追殺。野胡禅及時介入,助天之佛脫困,路途上樓至韋馱再見紅潮肆虐,苦境生靈遭受無端災殃,心中更添自責,野胡禅拼死相護,卻難敵佛鄉嚴刑峻法,血路迢迢,更見證同門情誼。

天罰自戮

樓至韋馱在野胡禅的相助下,兩人且戰且退,最後被逼至共命栖,魔皇也挺身相救,眼見周遭衆人被自己連累,加上自責自己過往所造的罪業,樓至韋馱決意自戮,希望世間因自己而受罪者,還諸自身,在樓至韋馱身亡後,其軀體最終化為至潔莊嚴胎藏五封蓮,證明了樓至韋馱的聖潔。

其他記錄

1.樓至韋馱:蘊果谛魂,還記得天佛原鄉所代表的意義嗎?

蘊果谛魂:不存于世之境,眼前所見,乃由大千衆生之修佛意念所砌,虛幻、真實并存也。

樓至韋馱:正因如此,佛鄉景貌更叠,等同見證了佛法傳世三大時期的變遷。正法時期,佛鄉金碧輝煌,七寶燦然。像法時期,佛鄉洗盡鉛華,雖不複往日光采,仍有莊嚴氣态,而現今,這就是吾等所身處的時代。

蘊果谛魂:昔時你尚未承接天之佛這個名号,現世便已進入末法時期,而三時更叠再歸滅,然後重啟新世,本是天運定則。

樓至韋馱:但經由非天道之外力而壞滅,吾又豈能坐視。天之佛這三字的意義,乃是守護天佛原鄉三千法門的責任。

2.恢弘寶光現莊嚴,随之便是曆劫千年,回歸本相以來,色身照看塵寰第一眼!

3.吾,天之佛,吾劍,便是天決!

4.天佛降世,一劍為呼,雲瑞如怒浪翻卷,象征天道之鳴嘯,吹落遍眼祥氛!

5.善惡本為一體兩面,适當之惡,當如地獄變相,以為警惕己心,進而确立善之存在。但超限之惡,将危及善之存滅,屆時就算行大解脫,自該無所猶豫。

6.面對該除之惡,若耽于旁人瑣言,進而對自身産生懷疑,最後行事手段反而遠離初衷,此等愚行,樓至韋馱不願為之。

7.連日來接受的訊息,導緻樓至韋馱已感疲累,黯然重回青蕪堤,欲尋不曾存在的記憶,然而不管怎樣回想,始終不存的記憶,仍無法憑空編織,但流言與證據,又是從何而生?

8.吾修途至今,為蒼生而哀歎,為傾頹的佛法而悲歎,現竟要為自己的遭遇而歎嗎?

9.吾選擇負業法門,發下守護蒼生大願,竟是換得今日一身污名難洗。這又是哪樁因果?芸芸衆生,又有誰能解吾惑?誰能解吾惑?

10.惑不能解,因果何來?天地雖有大千闊,今無容身方寸地。難道此後,唯叛天逆地一途?

11磨磚作鏡不為難,忽地生光照大千。堪笑坐禅求佛者,至今牛上更加鞭。

12.萬裡牆垣,千年罪咒,随着韋馱告忏,一朝盡毀。

13.解脫的數千亡魂,直沖九霄,霎時,玄風急摧,黑雲蔽日,如血的傾訴,遍灑大地,如雷的咒怨,震響天地!

14.潰亂的功體,反映着潰亂的心,奔馳在傾頹的牆垣,象征傾頹的命運,滿是荒唐。

15.負罪初願逐漸動搖,不禁使人感慨,空有一身至高修為的樓至韋馱,如今,還剩下多少初衷。

16.眼前熟悉不過的筆迹,卻是書寫着全無記憶的過往,一字一句,讓樓至韋馱的内心,漸漸有了答案。

17.吾到底在做什麼?吾建造罪牆,本為守護蒼生,現吾竟為證清白而執着,這是天之佛該有的行為嗎?不是,不是!

18.眼前,同門豁命相護,卻惹江湖塵埃,樓至韋馱恍然有恸,為何一己沾罪,竟是累得旁人浴血同命。

19.夜,籠蓋四野,塵,如引戰聲,風,不知何向,人,天地渺茫。

20.迢迢血途,同門相護,到頭來,終歸天罰刑罪身,樓至韋馱放眼極望,唯有絕境綿延無窮。

21.一是捍格的同門,一是背離的親緣,在這一刻,卻為相同的目标,或傷或戰,帶罪的人不忍,覺悟,油然而生。

22.今日,信吾者護吾生路,行至此處,足矣,吾隻望怨吾之人,從今以後,不再因吾生怨,為此本心,吾堕入煉獄,無悔!

23.吾以此招證吾空明,願此天罰自戮,讓世間因吾受罪者,還諸吾身!

24.吾欠衆生已經太多,罪牆血淚,起造由吾,無論緣由,已是愧對負業法門,萬死難償。

25.縱吾蘊化魔胎,既吾所出,為何選擇因緣背離,你之惡緣,肇因在吾,此生,是吾欠你。

26.樓至韋馱當以守護諸佛三千法門為責。吾身,歸還,天地。

27.遺言盡,在五髒離體的奪身痛楚之下,果報自承。

28.最初的弘願,在忏悔刹那,劃過夜空,一瞬驚鴻,最後的願力,在雲煙過處,回向蒼生,鋪展歸程。

29.色身落塵,韋馱飄渺,在殒命刹那,竟現殊勝異象。

30.

鴻蒙劫起洗悲歡,往昔如煙依舊殘,

末法鋪行誰凜冽,初心曲折幾蹒跚,

千秋更叠紅塵累,一瞬滄桑世路寒,

血淚交痕因果在,終途回首罪愆觀。

上一篇:海客

下一篇:達摩狒狒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