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衆集團

大衆集團

大衆汽車集團
大衆汽車集團成立于1938年,總部位于德國沃爾夫斯堡,是歐洲最大的汽車公司,也是世界汽車行業中最具實力的跨國公司之一。2004年,大衆汽車集團向全球消費者共銷售汽車500萬輛。集團目前擁有9大著名汽車品牌:大衆汽車(德國)、奧迪(德國)、蘭博基尼(意大利)、賓利(英國)、布加迪(法國)、西雅特(西班牙)、斯柯達(捷克)、大衆汽車商用車(德國 )保時捷(德國)。大衆汽車集團在全球建有68家全資和參股企業,業務領域包括汽車的研發、生産、銷售、物流、服務、汽車零部件、汽車租賃、金融服務、汽車保險、銀行、IT服務等。
    公司名稱:大衆集團 外文名:Volkswagen AG 所屬行業: 法定代表人:馬蒂亞斯·穆勒 總部地點:德國沃爾夫斯堡 經營範圍:汽車生産制造 公司類型:上市公司 公司口号: 年營業額:2600 員工數:60

簡介

大衆汽車集團成立于1938年,總部位于德國沃爾夫斯堡,是歐洲最大的汽車公司,也是世界汽車行業中最具實力的跨國公司之一。2004年,大衆汽車集團向全球消費者共銷售汽車500萬輛。集團目前擁有8大著名汽車品牌:大衆汽車(德國)、奧迪(德國)、蘭博基尼(意大利)、賓利(英國)、布加迪(法國)、西亞特(西班牙)、斯柯達(捷克)、大衆汽車商用車(德國 )。大衆汽車集團在全球建有68家全資和參股企業,業務領域包括汽車的研發、生産、銷售、物流、服務、汽車零部件、汽車租賃、金融服務、汽車保險、銀行、IT服務等。

在全球汽車市場低迷的事态下,大衆汽車2004年全球銷量比2003年的501.5萬輛增長了1.3%,再一次突破500萬,達到創記錄的507.9萬輛。

公司發展

2005年5月,總部在德國沃爾夫斯堡的大衆汽車公司,一輛亮銀色途安下線了,它标志着這個歐洲最大的汽車公司的汽車生産量超過一億輛。

大衆汽車品牌的不斷成功,起步于已經成為汽車傳奇的甲殼蟲。然後就是不斷湧現的新車型。七款甲殼蟲車型和迄今已推出五代的高爾夫,是大衆汽車發展史上的裡程碑。2150萬輛甲殼蟲、2300萬輛高爾夫、1300萬輛帕薩特和900萬輛Polo,進一步穩固了大衆汽車品牌成功的基礎。2002年,高爾夫的産量超過了甲殼蟲,創下了大衆汽車品牌的新紀錄。面對顧客的需求,大衆汽車品牌可以提供從微型轎車路波到大客車和載重卡車41種系列車型産品。

大衆汽車品牌始終積極為顧客提供最前沿的科技成果、獨具匠心的設計和幾乎所有汽車細分市場裡質量最佳的産品。其轎車産品除了包括高爾夫、帕薩特、路波和Polo等中型和小型車外,還包括輝騰和途銳等頂級豪華汽車。

1984年,大衆汽車在中國建立了首個合資企業上海大衆;1991年又在長春建立了第二家合資企業 --一汽大衆。

大衆汽車集團在中國

大衆汽車集團是中國汽車工業最大、最早也是最成功的國際合作夥伴。早在1978年,大衆汽車集團即開始了與中國的聯系,20多年來,大衆汽車集團在中國市場中始終處于領先的地位。1984年10月,大衆汽車在中國的第一家合資企業--上海大衆汽車有限公司奠基成立,上海大衆目前已發展成為中國最大的轎車企業。

1991年2月,大衆汽車在中國的第二家合資企業 - 位于長春的一汽-大衆汽車有限公司成立,目前是國内第二大轎車企業。大衆汽車集團在華經營範圍包括汽車整車、零部件、發動機以及變速器的生産、銷售與服務等。連同進口車,大衆汽車、奧迪、斯柯達、賓利和蘭博基尼等品牌均在華開展業務。

企業文化

企業文化是保持企業基業常青的根本。上海大衆在推進企業發展的同時,适時地對企業文化進行了梳理,在繼承和創新的基礎上,提煉出以“追求卓越 永争第一”為核心價值觀的卓越文化。

上海大衆的卓越文化,源于曆史的積澱,現實的努力,以及對未來的追求。上海大衆成功探索、創造了利用外資、引進技術與自我發展相結合的模式,以不畏艱險的開拓精神、令人矚目的發展成就,把“卓越”刻進了企業的曆史進程。随着市場環境的變化,追求卓越更是上海大衆堅定的信念、前進的動力。    2010年,在實現企業規模和造車實力雙雙邁上了一個新台階的基礎上,為了繼續鞏固并保持在中國汽車市場的領先地位,并為下一個全新發展階段提供可持續發展的強勁動力,上海大衆進一步完善企業價值觀體系,并啟動“卓越企業形象”戰略。“卓越企業形象”的戰略目标,就是明确曆史使命、立足未來發展,緻力于打造企業在品牌、研發、技術、産品、市場、銷售等方面的核心競争能力,實現企業新的跨越。

生産工藝

公司堅持運用世界一流的生産設備和工藝。

先進的全自動化沖壓生産線、目 前國内僅有的兩台2000T全封閉快速成型多工位壓機、大量采用的機械手,确保沖壓件的制作精度;

先進的激光焊接技術、大量的焊接機器人,大大提高了車身結構的鋼性強度和表面的光潔度;

雙面鍍鋅鋼闆、先進的空腔注蠟工藝,結合先進的轎車塗裝工藝和自動噴塗設備,保證車身多年防腐;

精密的水珩磨工藝、自動化的生産線和裝配線冷測試技術,保證了發動機的優良性能;

模塊化生産方式的總裝線、先進的激光在線檢測設備,确保轎車制造質量穩定可靠。

上海大衆始終密切關注和跟蹤國際汽車工業的發展動态,不斷地進行技術升級改造,保持車型、工藝技術和加工、檢測設備的先進性。

質量管理

質量是上海大衆的生命。根植于心的質量意識和嚴格的管理制度,為上海大衆赢得了消費者長期的信任。

作為中德合資企業,上海大衆秉承了德國大衆對産品質量的嚴謹态度和精益求精的精神,精湛的制造工藝技術從一開始就融入企業的血液之中,“質量領先”的理念和原則貫穿于産品開發、供應商、生産、銷售及售後服務的整個業務鍊。公司建立了完善的質量保證體系和質量評估體系,從生産規劃、工藝裝備的确定到設備的維護保養,從原材料進庫到成品出廠,每一道都處于缜密的監控之下。

1995年,上海大衆在中國汽車行業中率先通過了ISO9001質量體系認證。2001年又相繼通過了VDA6.1(德國汽車工業協會質量體系)和ISO9001(2000版)體系審核。2003年,上海大衆被評為“全國用戶滿意服務明星班組”、“上海市實施用戶滿意工程先進單位”。2004年、2007年,上海大衆兩度将“上海市質量金獎”收入囊中。憑借質量、經濟效益等方面的顯著績效,上海大衆于2001年成為中國汽車行業首家也是惟一一家獲得全國質量管理獎的企業,并在2007年順利通過該獎項的再次确認。

研發能力

二十五來,上海大衆在開發領域投入累計已經超過30億元,不僅培養了一支高效率、高素質的産品開發隊伍,也建立了功能完善、具備國際領先水平的技術開發中心,已初步具備整車開發能力。

技術中心包括試制試驗基地和試車場兩大部分,基本滿足了轎車車身自主開發的需要,而且能夠針對汽車底盤系統和關鍵零部件進行深入的研究和開發。技術中心配置了大量先進的整車開發和認可設備,如電磁相容性試驗室、氣候模拟試驗室、汽車聲學試驗室、台車碰撞試驗系統、發動機耐久試驗台等,并形成了完整的樣車和樣件試制能力。集各種特殊試驗路面于一體的試車場,是中國國内第一家為轎車的開發試驗而建造的專業試驗場,為新車型的開發、試驗、鑒定提供了可靠的保障。經過規劃和調整,公司已形成了從市場調研、産品規劃、造型、總布置、模拟計算、結構設計到産品試制、試驗全過程的開發流程;形成了包括車身自主開發,發動機、底盤、電子電器匹配開發在内的整車自主開發能力。

挑選人才,培養人才,是上海大衆整車開發能力建設中重要的一環。早在1998年,上海大衆就精心挑選了40名年輕的工程師,送往德國大衆進行了曆時3年全過程開發培訓,如今他們都已經成為了上海大衆開發中心各領域的核心骨幹。2010年4月,上海大衆精心挑選的第二批30名、平均年齡25歲青年開發人才也将遠赴德國,結合參與新項目的開發實踐,系統學習德國大衆的開發流程、開發手段、開發标準。目 前,上海大衆開發隊伍已超過1000人。

通過一系列産品的實踐,上海大衆的開發實力正逐步顯現。2004年,上海大衆首款自主開發産品桑塔納3000型成功上市。2005年,融合更多中國消費者需求元素的PASSAT領馭,榮獲中國汽車工業科學技術進步獎。2006年,POLO勁情、勁取全面展示了從造型到動力系統開發的實力,被《财富》雜志譽為中國年度“最佳創新設計獎”。 2008年,由上海大衆自主設計和研發的A級車LAVIDA朗逸成功上市,2009年4月,PASSAT新領馭正式推出,其設計和研發具備了國際水準,标志着上海大衆的開發水平已經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同時上海大衆對市場的準确把握力也得到廣泛認可。2007年7月,上海大衆與德國大衆簽署聯合聲明,雙方将合作開發一款基于德國大衆新一代B級平台、面向全球市場的全新轎車NMS。這是中國轎車企業首次直接參與國際一流汽車制造商的全新産品開發,也标志着上海大衆的研發工作正逐步納入大衆汽車集團全球開發體系。

社會責任

在向社會提供一流産品的同時,上海大衆承諾以科學技術為依托,盡最大的努力減少産品及服務中所造成的環境影響。上海大衆于1997年在國内汽車行業中第一個取得ISO14001環境體系的認證,并在2006年再次通過該體系的審核。上海大衆已經将産品環保擴展到了密閉蒸發、電磁幹擾、車内氣味排放等各個環節,并由此成為國内首家全部實現綠色産品的企業。

上海大衆可持續發展的目标是實現企業環境管理、産品環境性能及市場環境需求的最佳結合。從建廠開始,上海大衆就将環保确定為基本方針,并遵循大衆汽車集團在全球範圍内制定的22條環保準則,結合自身産品和生産流程特點,通過與包括供應商和經銷商等夥伴的緊密合作,摸索和總結出了适合自己的、行之有效的“綠色行為準則”。該準則涵蓋了工業用地最小化、禁止使用危害健康物質、噪音控制、水資源循環、能源節約、廢物管理等一般性原則;以及汽車生産特殊工藝及過程的環保控制,涉及有害物質排放控制和特定成分使用控制等衆多細節。通過環保準則的實施,上海大衆有效地實現了與環境和諧發展的“綠色生産”,達到了經濟與生态的雙赢。2003年,上海大衆汽車三廠被國家環保總局授予汽車行業“國家環境保護百佳工程”;2006年,上海大衆再獲“愛心環保企業”殊榮。

上海大衆注重通過新能源、代用燃料技術、新技術的研究和開發,進一步提升産品低排放的水平。上海大衆積極實施“動力總成戰略”,到2010年,通過TSI、DSG等前沿技術的應用,車型的油耗水平較現行限值标準将降低20%左右。作為前瞻性研發的成果,具備低能耗、零排放的PASSAT領馭氫燃料電池車,在2008奧運會期間在北京作為環保車輛進行示範運營,并被選作馬拉松比賽的引導車。LPG(液化石油氣)、CNG(壓縮天然氣)已實現批量生産。

在發展進程中,上海大衆始終本着回報社會、造福社會的理念,廣泛地參與社會公共事務。二十多年來,上海大衆累計捐贈約3.98億元,涉及科學、教育、文化、衛生及各種社會公益事業。

中國汽車市場已越來越繁榮,而競争也愈發激烈。背負光榮曆史與未來夢想的上海大衆,面對新的産業結構升級的機遇,居安思危,正滿懷信心地以更快的速度、更高的效率、更強的舉措,以“追求卓越”為自己的信念,锲而不舍地“永争第一”!

大衆在中國

發展狀況

在中國全國範圍内已擁有13家企業,除了生産轎車的兩家合資企業外,還有零部件供應和客戶服務等企業。與中國政府最早的接觸可追溯到1978年,即中國政府在 鄧小平的領導之下,開始推行經濟 改革和開放政策,引進國外的資金和先進的科學技術,加速 中國的現代化進程,提高 國際上的競争能力。無論是當 時還是現 在,汽車工業無疑是實現這一目标的關鍵。大衆汽車自進入中國市場以來,就一直保持着在中國轎車市場中的領先地位。2005年,在中國共生産572.000 輛大衆和奧迪品牌的轎車,同時還銷售Skoda、本特利和蘭博基尼等大衆汽車集團品牌的進口轎車。目 前,大衆汽車集團在中國擁有兩家轎車合資企業。1984 年,上海大衆汽車開始它輝煌的曆史篇章,1990 年又在長春簽署了一汽大衆成立合資企業的協議。2003 年1月,大衆汽車上海變速器合資企業建立投産,2004 年又建立了一家生産零部件的合資企業,并正在組建兩家生産最先進發動機的合資企業。 2004年5月,大衆汽車已着重緻力于大衆汽車集團(中國)的建 立發展,并且由六人組成的董事會來領導,其任務是建立和開展大衆汽車集團在中國的所有企業的各項業務。2002年初,随着POLO的投産,大衆汽車在中國又建立了一座裡程碑: 作為第一家汽車制造商,上海大衆汽車同時向中國市場推出了其全球首發的一款新車型,也以此引領着中國汽車工業向着具有全球競争能力的方向邁進了一步。近幾年,大衆汽車加大了在中國的發展步伐,并在華投資了3億歐元。我們擁有經過多年培訓的研發人員,使我們能夠迅速加大在中國的開發速度。而上海大衆的設計開發中心已經着手設計生産符合中國人口味的全新車型。2005年11月,最新的帕薩特領馭也已投放市場。大衆汽車在中國所遵循的服務質量高标準是與全球大衆汽車服務标準相同。 因此,大衆汽車不僅在歐洲的售後服務市場中居于領 先地位,也繼續在中國扮演領先角色。上海大衆在1985年開展其業務活動的同時,也開始在全國範圍内着手建立服務網絡。 到1986年底,上海大衆已經在中國所有的省份建立了維修網點。 在90年代中,随着一汽大衆業務活動的開始,該服務網絡也進一步承擔起大衆品牌和奧迪品牌車型的維修服務。 自2002年起,為大衆進口車提供銷售和維修服務而建立的大衆進口汽車銷售有限公司以及經過嚴格挑選的幾家獨家代理商使大衆汽車銷售網絡進一步得以擴充。2005年,大衆汽車共擁有大約1000家經銷和維修服務合作夥伴。 因此,在中國的銷售網點最為密集,也最直接地為客戶提供多方面的服務。

中國已經成為大衆全球最重要的戰略市場。從此前的動力總成戰略到全新的電動車戰略,大衆在中國不僅希望傳統車銷量繼續獨領風騷,更希望在節能、減排的新技術、新能源上拔得頭籌。 2010年北京國際車展,大衆汽車集團将以史無前例的強大陣容亮相。租下了整個E5展館,以9326平方米展台面積位居所有汽車集團之首,攜旗下九大品牌中的六個在華銷售品牌——大衆汽車、奧迪、斯柯達、蘭博基尼、賓利、布加迪,以及保時捷品牌,在同一展館展出。

始于2007年的大衆中國動力總成戰略,是大衆提前在中國布局新技術的基石。

2007年大衆在中國發布了動力總成戰略,這成為大衆在中國市場執行的動力傳動系統的核心戰略,目标“到2010年将在華生産和銷售車型的平均油耗及排放降低20%”。

正是在這一戰略目标的指導下,短短三年時間裡,大衆汽車在中國的TSI發動機和DSG變速箱工廠相繼落成。其中已經建成的有生産EA888系列發動機的大連發動機廠、上海的EA111系列發動機廠,以及大連的大衆汽車自動變速器(大連)有限公司。

新一代的發動機和自動變速箱技術的先後引進,使大衆(中國)在動力總成技術方面大大超越了其競争對手,也進一步鞏固了大衆汽車中國市場領先者的地位。2009年大衆汽車品牌在華銷量達 1,117,909輛,同比增長 32.4%。

總投資達1.7億多歐元的大衆集團獨資的DSG雙離合變速箱工廠,将在大連正式投産,産能為30萬台。而大衆(中國)此前已宣布了将在華建立第二家DSG雙離合自動變速箱工廠的計劃。

至此,其動力總成戰略布局完成,以接近完美的姿态收官。按照大衆計劃,到2012年,國産DSG的年産量将達到50萬套以上。“TSI發動機的國産化率是80%,我們準備在一年後将這一數字提高至90%”。

據大衆(中國)介紹,2010年,将有7款國産新車型上市,同時還會在大連開始生産最新的7速DSG雙離合自動變速箱。“我們将注重駕駛樂趣、安全性和燃油效率的最新技術奉獻給廣大中國消費者,在2010年提前實現将全系列車型平均油耗和排放降低20%的目标。”範安德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與動力總成戰略按計劃完成不同,大衆在中國的另一個2018戰略或将提前收官。此前,大衆為中國勾勒了2018年實現200萬輛銷售目标的計劃。

從 1984 年起,大衆汽車就開始進入中國市場,目 前在中國全國範圍内已擁有 14家企業,除了生産轎車外,還向消費者和行業提供零部件和服務。 大衆汽車是第一批在中國開展業務的國際汽車制造廠商之一。 與中國政府最早的接觸可追溯到 1978 年,即中國政府在鄧小平的領導之下,開始推行經濟改革和開放政策,引進國外的資金和先進的科學技術,加速中國的現代化進程,提高國際上的競争能力。 無論是當 時還是現 在,汽車工業無疑是實現這一目标的關鍵。

目 前,大衆汽車集團在中國擁有兩家轎車合資企業,1984 年,上海大衆汽車開始它輝煌的曆史篇章,1990 年又在長春簽署了一汽-大衆成立合資企業的協議。 2003 年 1 月,大衆汽車上海變速器合資企業建立投産,2004 年又建立了兩家生産最先進技術發動機的合資企業,分别于2006年和2007年開始投入生産。 2007年7月大衆汽車品牌捷達車型在成都一汽集團公司的生産基地投産。

2004年5月,大衆汽車已着重緻力于大衆汽車集團(中國)的建立發展,并且由六人組成的董事會來領導,分别負責銷售、技術、采購、人事/政府關系、以及财務,其任務是建立和開展大衆汽車集團在中國的所有企業的各項業務。

一汽大衆

 一汽-大衆汽車有限公司是由中國第一汽車集團公司、德國大衆汽車股份公司、德國奧迪汽車股份公司及大衆(中國)汽車投資有限公司合

資經營的大型轎車生産企業,于1991年成立,1996年全面建成投産,1997年8月通過國家驗收,1998年4月30日通過德國萊茵技術監督顧問有限公司(tuev公司)和中國汽車認證委員會質量體系認證中心iso9001質量體系認證,并于2002年月12月19日獲得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認證證書。項目總投資111.3億元人民币,注冊資本37.1億元人民币。一汽-大衆公司的主導産品是捷達系列轎車、奧迪系列、寶來系列、速騰及邁騰轎車。

捷達轎車是德國大衆集團的主力車型,一汽-大衆公司結合中國國情對該車型進行了持續不斷的改進,使之更适合中國的運行環境和使用條件。自1991年投放中國市場以來,其優良的整車動力性、經濟性、操作可靠性及安全性得到全國廣大用戶的認可,并在2002年、2003年連續二年獲得國内單一品牌銷售冠軍。  從1998年開始,一汽-大衆先後向市場推出了國産a級車中率先裝有abs(刹車防抱死制動)系統、自動變速箱和安全氣囊等先進裝備的捷達轎車,并依靠自己的開發能力對車身作了改型。2000年1月,公司向市場推出了捷達兩閥電噴轎車。随着兩閥電噴車的投産,公司産品排放标準全部達到歐洲Ⅱ号水平。  寶來轎車充分展示了其獨到的個性化設計風格,整車動力性、經濟性、安全性和舒适性在國内同檔車中獨領風騷。寶來系列轎車被譽為國内第一輛駕駛者之車。

1995年12月,一汽、德國大衆和奧迪三方簽訂合同,将奧迪系列産品納入公司生産。公司又研制開發出了奧迪200 1.8t高級轎車。1999年9月6日,奧迪a6中國型高級轎車順利下線。奧迪a6轎車的順利下線标志着我國汽車制造技術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中國型奧迪a6将中間b柱後部加長了90毫米,使後座更寬敞。奧迪a6裝備了智能式自動空調系統、abs刹車防抱死裝置、雙氣囊,更可選裝電子車速控制裝置、手動、自動一體變速箱等多種國産轎車首次應用的當代世界最先進技術。奧迪a6(04年型)新增風格各異的運動選裝和行政型兩個版本,充分滿足不同用戶的個性要求。同時許多原有裝備升級,許多裝備甚至高于同級德國産奧迪a6,使中國産奧迪a6成為中國豪華品牌高檔轎車的技術典範。

2003年5月9日,高爾夫轎車在公司下線。7月15日,在一汽—集團公司誕生50周年之際,高爾夫轎車在全國正式上市。此次推出的車型有1.6l2v、1.6l5v、1.8l5v和2.0l2v。高爾夫轎車擁有三十多年曆史和遍及世界各地的忠實用戶,自1974年3月推出,現 在全世界累計産量已突破2200萬輛。曆經四代改型的高爾夫,憑借30年凝聚而成的紮實穩重的設計風格在兩廂車造型上獨具創新,設計出完美的後部空間。高爾夫在裝備上也達到了高檔車的标準,帶ebv的abs,自動防眩後視鏡、雨水傳感器、電動可加熱後視鏡、6碟cd、天窗等設計,充分顯示了科技時代以人為本的汽車價值理念。

2006年和2007年,随着中國市場的不斷成熟,一汽大衆投産了邁騰和速騰。他們采用了PQ35和PQ46平台(世界領先),全系标配ESP,這是同級車絕無僅有的。還有諸如雙區自動空調,FSI發動機,電子手刹,42米超長激光焊接等等,成為該級别的王者。

2008年,一汽大衆的3年努力終結碩果,自主研發的新寶來問世。他的出世,在很大程度上标志着一汽大衆的成功。

經過快速發展,一汽—大衆生産、銷售每年都以30%—50%的速度遞增,累計向國家上交的稅金已大大超過建廠投資。目 前,一汽—大衆全員勞動生産率為31.6輛/人年,達到國際汽車工業勞動生産率水平。  一汽—大衆取得了非凡的業績。在一汽集團、一汽—大衆銷量、利潤貢獻度最大; 在大衆集團、一汽—大衆勞動生産率增長率和人均利潤率名列前茅。德國大衆集團前任董事長皮埃希博士評價說,一汽—大衆“已經發展成為實力強大、效益卓著的企業。”

上海大衆

上海大衆汽車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大衆)是中德合資的轎車生産企業,成立于1985年3月,中德雙方投資比例各占50%,合同期限為45年。經過多次的增

資發展,上海大衆的注冊資本已達到100億元人民币。

上海大衆目 前已形成了六個平台的産品結構,包括桑塔納、帕薩特、POLO、途安、朗逸、途觀,是國内車型最多的汽車企業。

桑塔納是上海大衆引進的第一款車型,也是一個在中國汽車工業發展史上具有傳奇色彩的品牌。自1983年4月成功組裝第一輛桑塔納至今,桑塔納已進行了幾百項技術改進,技術含量不斷提升,并一直保持着良好的銷售勢頭,被譽為中國車壇的“常青樹”。

1992年,上海大衆開始與德國大衆、巴西大衆聯合開發桑塔納2000型。桑塔納2000型成為中國人參與開發的第一個車型。在基本具備産品開發的軟、硬件條件的情況下,上海大衆邁進了自主開發的階段。2004年3月,上海大衆推出了首款自主開發的産品——桑塔納3000“超越者”。

緊湊型轎車POLO于2002年4月全球同步上市。POLO代表了當今轎車工業緊湊型轎車的最高水平,自上市以來,POLO以尖端科技和潮流魅力廣受矚目,備受市場青睐,獲得了“2003年度車”、“風雲車2003”等多個獎項,并蟬聯2003年、2004年“家用轎車用戶滿意度第一”。

2003年2月28日,GOL兩門車開創了國内轎車産品之先河;2003年8月9日,GOL四門轎車與廣大消費者見面;2004年4月23日,兩門運動版GOL旋風上市;2004年12月30日,擁有更富個性化的外觀色彩和内飾的GOL旋彩上市,再次吸引了時尚一族的眼球。上海大衆通過差異化的定位策略,已經使GOL在競争激烈的兩廂車市場中形成了自身的競争優勢。

上海大衆途安于2004年11月23日正式上市。途安是在緊湊型轎車的底盤基礎上開發的多功能廂型轎車,誕生于德國大衆全新的A級轎車PQ35平台。作為國内第一款真正意義上的多功能轎車,途安應用簡潔、時尚的設計理念,在家用、商務和休閑性上達到了完美結合,兼具轎車的舒适、安全和MPV的多功能性,以科技化、人性化和多樣化為中國汽車市場樹立了全新的标杆,一舉奪得 “最佳制造工藝獎”、“CCTV年度多功能轎車獎”、“最佳空間表現車型”等多項大獎。

“質量是上海大衆的生命”,上海大衆作為中德合資企業,繼承了德國大衆對産品質量的嚴謹态度和精益求精的精神,精湛的制造工藝技術從一開始就融入企業的血液之中。上海大衆成立之初就在 國内建立并最早推出健全的質量管理體系,無論對供應商還是企業自身,從生産規劃、工藝裝備的确定,到設備的維護保養;從原材料進庫到成品出廠,每一道都處于缜密的質量監控之下。

安全性對于一輛轎車來說至關重要。上海大衆廣泛采用世界領先的激光焊技術,在目 前國内僅有的5款應用激光焊接技術的轎車中,就有三款來自上海大衆:帕薩特、POLO、途安。在POLO、PASSAT和途安車身上的激光焊長度是目 前國内最長的,這大大增強了車身的扭轉剛度和強度,從而提高了整車的安全性。  優良的品質和無微不至的關懷,是上海大衆對用戶永遠的承諾。從開始生産上海桑塔納轎車那天起,我們就建立起自己的銷售和售後服務網絡體系。目 前,上海大衆“四位一體”經銷商和特約維修站總計達到1200多家,形成了分布最廣、布點最密的上海大衆轎車售後服務網絡。

上海大衆不僅要“引進來”,也要走出去。由上海大衆開發的出口版右置方向POLO轎車,2003年起成功批量出口澳大利亞,這是中國轎車首次出口到發達國家。2004年3月上市的桑塔納3000“超越者”,也于當年10月實現批量出口到哈薩克斯坦。

以“追求卓越 永争第一”為核心價值觀的上海大衆,不僅要成為全國一流的企業,更要順應全球經濟一體化的潮流,跻身世界一流的轎車企業,努力為中國轎車工業的發展和中國經濟的騰飛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平台式設計理念

“平台”概念最早由大衆集團提出并實踐,并在PQ34平台上獲得了巨大的成功。但大衆集團現 在基本上已經逐漸放棄平台的概念,而采取更抽象的“模塊”概念。

平台的概念比較籠統,而且并不是一個實體概念。其本質實際上是大量采用共同的零部件,采取相似的底盤、車身結構、行駛結構、相似的生産工藝、軸距等。平台概念主要體現在設計研發階段,由于研發時采取了已存在的“模闆”,不僅使車輛研發縮短了周期,而且共用零件大大減少了生産成本,并且使已經存在的優秀車型的技術優勢拓展到其他更多的車型。平台并不等于底盤和懸挂,更不等于生産線,同一生産線可能生産出不同平台的産品,一條生産線未必可以生産出同一平台的産品。相同平台的車型并不一定代表産品的同質化。

“PQ35”中的P代表平台、Q代表發動機橫置、3代表A級轎車,5是指第五代。因此“PQ35”是指以發動機橫置的高爾夫五代為基礎,能夠拓展研發出各種車型的平台。

大衆的PQ35平台,它屬于大衆集團A級車的第五代平台,目 前在這個平台上的産品包括途歡、高爾夫五、六代,捷達五代(速騰)、途安、開迪、SCIROCCO、奧迪TT、A3、斯柯達歐雅(明銳)、西亞特Altea、LEON等車。PQ35的車輛技術和工藝特點包括:4輪獨立懸挂(前麥弗遜後四連杆)、大長度激光無縫焊接、雙面鍍鋅高強度鋼闆、Can-bus全車信息控制網絡和全車多道塗裝工藝等,但如前所述,并非所有的PQ35平台研發出的車輛都具備上述技術。例如

大衆的廂式小貨車開迪PQ35就沒有采用多連杆後懸挂。PQ35的發動機典型配置為1.6FSI(從高爾夫五代開始普及),1.4TSI,1.8TFSI,2.0FSI,2.0TFSI,2.0TDI等,國産發動機和部分國外低配版本仍然配備PQ34上常用的1.4 16v,1.6SMFI,2.0SMFI發動機。

從以前的老PQ35平台到2009年以後現正在研發的 新PQ35平台使其在零配件的采購、組裝、售後維修都有了更多的競争力,因為隻要是同一平台的配件,隻要是用此平台設計出來的車型,都可以互換通用。  例如:如果第六代高爾夫1.4TSI和第五代捷達1.4TSI都使用的是PQ35平台,那麼如果其中的一輛的引擎開關線束壞了的話,就可以用另一車型的引擎快關線束配件來使用。

這樣,不但是在采購銷售,制造開發,使用維修,都帶來了很大的便利。

完成合并

2012年7月5日,大衆集團宣布将加快與保時捷的合并步伐,雙方已達成一緻,大衆汽車集團旗下的大衆汽車股份制公司(以下簡稱“大衆汽車”)将以44.6億歐元與一股大衆普通表決權股股票,收購保時捷股份制公司(Porsche AG,以下簡稱“保時捷”)50.1%股份,雙方合并将于8月1日正式生效。

至此,加上大衆汽車之前擁有保時捷的49.9%股份,大衆汽車已經将保時捷所有股權全部收至旗下。而44.6億歐元的估計值,是以協議中保時捷其餘股權38.8億歐元價值為基礎,加上調整項目所需費用。

大衆汽車與保時捷的收購案開始于2005年,當時财大氣粗的保時捷,接連向大衆汽車發起收購,一度獲取大衆51%的股份。但是,由于2008年金融危機的影響,保時捷背上了巨額債務,導緻收購失敗,反而被大衆汽車反戈一擊,在2009年收購保時捷49.9%股份。

大衆汽車方面表示,按照2012年3月31日的計算結果,兩者合并将給大衆集團帶來總額90億歐元的非現金增益,而兩家公司将運營業務合并,能夠讓大衆汽車和保時捷同時從經營戰略和财務角度得到增強,雙方可以更加密切地合作,通過在技術和産品方面的協同,在高利潤豪華車領域聯合探尋更多機遇。[1]

集團數據

2012年大衆集團數據

2012财年,大衆汽車集團銷售收入增長20.9%,達1927億歐元(2011年1593億歐元)。綜合經營利潤小幅上漲,創下115億歐元新高(2011年113億歐元),其中不包括中國合資企業的權益經營利潤37億歐元(2011年26億歐元)。中國合資企業的财務數據采用權益法計入合并财務報表,在集團财務業績中得以體現。合并報表後集團盈利達140億歐元,比上一年增加63億歐元。盈利增長得益于截至2012年7月31日保時捷相關期權的最後結算收益以及所持保時捷股份重新估值的非現金收益共123億歐元。稅後利潤為219億歐元(2011年158億歐元)。

鑒于公司持續成功的業績,管理董事會和監事會将在2013年4月25日召開的股東年會上提議将每股普通股的股息由3歐元增至3.5歐元,而優先股的每股股息由3.06歐元增至3.56歐元。

大衆汽車集團汽車部門的投資回報率為16.6%,較之上一年的17.7%小幅回落,主要是由于投資增加,但投資回報率仍明顯高于其9%的最低目标。金融服務業務股權收益率也略有下降,為13.1%(2011年14.0%)。潘師表示:“我們的目标是确保長期盈利的質量。因此,我們将繼續在各地區進一步提高盈利能力,并開拓新的成長市場。”

2012年12月底,集團汽車業務繼續保持良好的淨流動資金,為106億歐元(2011年年底170億歐元),充足的淨流動資金為集團全面實施2018戰略提供了必要的财政穩定性和靈活性。淨流動資金下降的主要原因包括出資全面收購保時捷汽車業務、收購杜卡迪以及增持MAN 股份。資本開支占銷售收入的比例為5.9%,上升了0.4個百分點。除生産設施外,大衆汽車公司還重點投資于車型産品的豐富、環保以及模塊化生産。

品牌和業務領域

盡管市場環境嚴峻,但大衆汽車集團在2012年克服困難,在幾乎所有核心地區都實現增長。總交付量達930萬輛,上升12.2%,在全球乘用車市場的占有率升至12.8%(2011年12.3%)。

大衆營業利潤36億歐元(2011年38億歐元),下降4.1%。營利下降部分原因是橫置發動機模塊化平台的前期投資費用和新高爾夫研發投入。

2012年奧迪品牌再創紀錄,共交付汽車150萬輛(2011年130萬輛),經營利潤增長0.6%,達54億歐元(2011年53億歐元),經營銷售回報率為11.0%(12.1%)。

斯柯達銷量增長6.8%,達93.9萬輛(2011年87.9萬輛)。營業利潤7.12億歐元略有下降(上一年7.43億歐元)。

西雅特品牌汽車交付量下降8.3%,為32.1萬輛(2011年35萬輛),但經營虧損1.56億歐元,比上年減少6900萬歐元。

賓利交付汽車8510輛(2011年7003輛),比2011年增長21.5%,經營利潤攀升至1億歐元(2011年800萬歐元)。

加入大衆汽車集團的5個月以來(2012年8月1日起),跑車制造商保時捷交付汽車6萬輛,實現營業利潤9.46億歐元。

大衆汽車商用車交付汽車55萬輛(2011年52.9萬輛),增長4.1%。營業利潤下降了6.1%,為4.21億歐元(2011年4.49億歐元)。

斯堪尼亞交付卡車和客車6.7萬輛(2011年8萬輛),下降15.9%,營業利潤由14億歐元下降到9.3億歐元。MAN交付卡車和客車13.4萬輛,運營利潤為8.08億歐元。

企業榮譽

2020年5月13日,大衆集團名列2020福布斯全球企業2000強榜第23位

2021年5月,大衆集團位列“2021福布斯全球企業2000強”第17位

上一篇:潇湘職業學院

下一篇:新興鑄管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