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漠蒼狼:絕密飛行

大漠蒼狼:絕密飛行

南派三叔的作品
大漠蒼狼全集,由時代文藝出版社出版,包括絕地勘探和絕密飛行兩卷,南派三叔曆時三年打磨書稿,南派小說堂會開山巨着。小說記述了作為勘探隊員的主角永生難忘的地層探險,層層揭露了地心深處令人窒息的秘密,瘋狂懸念挑戰讀者們的理性極限。整個小說寫的是20世紀60年代新中國第一批地質勘探隊隊員的一次驚竦經曆——地下1200處的洞穴探險。作者的口氣活生生是個親身經曆者,雖然我們明知道不是……
  • 書名:大漠蒼狼:絕密飛行
  • 别名:
  • 作者:南派三叔
  • 類别:
  • 原作品:
  • 譯者:
  • 出版社:時代文藝出版社
  • 頁數:275
  • 定價:
  • 開本:16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538732849

編輯推薦

南派三叔首部個人完結作品。地下1200米處的終極揭秘!

随書附錄《盜墓筆記》大結局精彩試讀本

完全未面世内容首次曝光!

南派小說堂會榮譽出品

瘋狂懸念挑戰你的理性極限

打開本書,另有精彩呈現……

在說《大漠蒼狼》之前,不得不提一下《盜墓筆記》。

大漠蒼狼和盜墓筆記的相同,在于想象力的舉重若輕,同樣都是懸疑萬分、離奇詭異的故事,卻又都依附于真實生活之上,讓人在毛骨悚然之際,卻又半信半疑,心想這說不定是真的?

當然,兩者之間的不同之處也很明顯,《盜墓筆記》裡有太多無法用常理解釋的東西,當然,這不是說它寫得不好,在盜墓筆記營造出的獨特環境中,一切恰到好處。但這也很容易讓人有了固定印象:南派三叔是個很好的盜墓小說作家。就像每個暢銷書作家身上都被貼上了不同的标簽,這其實也沒什麼問題。

但看過《大漠蒼狼》後,我想這種印象其實出現了一些微妙的錯誤。《盜墓筆記》的成功,到現在已經成為制約大家真正認識南派三叔天才想象力的主要桎梏。

《大漠蒼狼》的故事很有意思,開頭部分非常寫實,讀起來仿佛回到了上世紀60年代,跟随主角一起奔赴祖國的山野執行勘探任務,時代背景很到位。緊接着懸疑點出現。勘探隊在内蒙古發現某地區地下1200米深處有一架日式重型轟炸機!帶着對這個不可思議現象的巨大疑問,一場絕密勘探展開了。

《盜墓筆記》到現在,吸引讀者的是其中的人物,每個人都形象生動,性格獨特,并且充滿魅力。看完《盜》,印象最深的不是那些陰森神秘的墓穴和詭谲淩厲的機關,而是書中人物的感情,他們的行為、話語和命運牽動着讀者的心。

而《大漠蒼狼》則偏重另一個方面,整本書給人的感覺是非常的緊湊,節奏很快,劇情已經不能用曲折來形容,而是如過山車一般,一個懸念剛剛解開,新的疑問立即炸開,不停拉着讀者的思維向前跑動,直接看到結尾,一口氣卻還是不能舒出。如果說《盜墓筆記》是一部跌宕起伏、陰謀湧動的長篇連續劇,那麼《大漠蒼狼》就是一部節奏快速的精彩電影,這種緊張刺激的感覺延續到劇終。讓大家的神經興奮地跳動,待到平靜下來,對人物的印象又會完全被詭異緊張的情節所複蓋。

有些朋友因為這一點,會認為《大漠》不如《盜墓》,因為裡面沒有吳邪、悶油瓶、胖子、三叔這樣讓人産生強烈認同感,能讓人愛或者牽挂的人物。

其實這正是《大漠蒼狼》的突破所在:平心而論,其中的人物刻畫也是非常到位傳神的,幾個勘探隊員個個都有獨特之處,絕不雷同刻闆。但在那種絕密的環境中,人物形象大大被劇情所壓制,隻能說明,南派三叔在故事構架上有了新的突破。

前面說過,整本書節奏非常快,沒有任何廢話,毫無拖沓,而且橋段設置得非常精巧,往往前後呼應,大的懸念和小的懸念交錯疊加,又險險地一一從容解開。可以看出,南派在這本書裡,放棄了用一些必要的閑筆來突出人物性格和形象的普遍做法,而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小說結構的設置調整上。這種寫作方式更像是時下流行的美劇,每隔幾百字就會有新的閱讀點讓讀者為之一振,包括一些經典的橋段,也被創造性地寫出新意。

應該說,大漠蒼狼是一本非常好看的書,做到了每個細節都精彩——這個要求雖然看上去不算太難,但真的做到這一點,卻是非常了不起的。

而且,最重要的一點,是它終于完結了!地下1200米處到底隐藏了怎樣的秘密?讓我們拭目以待!

作者簡介

南派三叔,本名徐磊,男,南派小說堂會創始人,被稱為中國最會講故事的小說家,激蕩想象力劇情的推崇者,著有《盜墓筆記》系列。現居杭州。

南派是一個人的名字,更是一個小說的派别。“南派小說堂會”提出“想象力極限”全新概念,開創全新的自由寫作模式,作者們得以盡情描述自己最渴望寫出的絕妙故事。在南派三叔等人看來,通過講故事獲取巨大财富并不算什麼,真正值錢的是故事帶給人們的快樂。

書籍概述

基本信息

南派小說堂會開山巨着!!“我是一個地質勘探隊員,曾經隸屬于解放軍地質勘探工程連,在那個紅色瘋狂的歲月中,我們幸運又不幸的遊離于革命風暴之外,穿行于中國的大山河川之中,尋找那深埋在地底的财富。在長達10年的勘探生活中,我們穿過了中國80%的無人區域,經曆了極端的枯燥與艱苦,也遇到過許多匪夷所思,驚駭莫名的事情。而這些事情,你永遠也不可能在檔案資料中看到,那都是一些“不應該存在的”事實,被永遠的封存起來了”!!!

序言

在寫下這一切之前,我考慮了很久,因為很多東西,并不是三言兩語就可以說的清楚,有的,到了現在我都不清楚到底是怎麼回事,更有很多東西,不符合當時的世界觀,本身就不應該流傳後世。

而我最後之所以決定記述下來,是因為我感覺這樣的故事,如果我不說出來,實在是一個遺憾,也是對某些人,甚至可以說是對曆史的不負責。

我是一個已經退休的地質勘探隊員,曾經隸屬于解放軍地質勘探工程連,在那個紅色瘋狂的歲月中,我們幸運又不幸的遊離于大革命風暴之外,穿行于中國的大山河川之中,尋找那深埋在地底的财富。在長達二十年的勘探生活中,我們穿過了中國80%的無人區域,經曆了極端的枯燥與艱苦,也遇到過許多匪夷所思,驚駭莫名的事情。而這些事情,你永遠也不可能在檔案資料中看到,那都是一些“不應該存在的”事實,被永遠的封存起來了。

這些事情,有些是我親身經曆的,有些是我從老一輩的同志中聽來的,我們之中的很多人,都遵守着當年自己的誓言,沒有把這些東西公布于衆。我現在也不可能使用報告文學的方式來闡述它,所以請記住,你看到的,隻是一本小說而已。

精彩書摘

第一章航拍n

1962年與1963年的交彙,那個異常寒冷的冬天,想必很多人都有記憶,那是三年自然災害的尾聲,“大躍進”悄然結束,中印邊境的戰争局勢已經明朗,很多人都以為混亂的局面已經過去,國内會迎來一段相對穩定的時期。n

當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在這些大事件上時,沒有人能夠想到,在中國東部的地下深處,我們正在面臨一個抉擇。n

幾十年前,日本人在那條深埋在地下一千二百米處的地下河裡,建設了如此巨大的工程,隻是為了在這條狹窄的河道裡飛起一架飛機,飛進那片好似無窮無盡的地底虛空中。并且,這一次飛行記錄下來的秘密,全部都在眼前這卷膠片裡,這份東西如果上繳,那麼,以我們的級别,我們這輩子無論如何都不可能知道,日本人在這個巨大的深淵裡究竟看到了什麼。n

而我們就算立即離開,最少也需要跋涉十多個小時,才能回到洞口。另一方面,能夠放映這卷膠片的機器就在身後的大壩裡,隻需要耽誤一兩個小時,我們就能知道日本人在這裡活動的目的,甚至是了解到這個深淵裡隐藏的秘密。n

那麼,在經曆了那麼多事情之後,是走是留,對于我們這些農村出來的孩子來說,并不是很難的選擇。n

現在回想起來,這個決定無疑有點冒險,當時逃進水裡的家夥肯定還在附近潛伏着,如果繼續在這裡逗留,這家夥一定會是一個麻煩,但是,我們沒有考慮太多。n

誰也沒有想到,就是這個沒有考慮太多,成了整件事情的轉折點。n

決定了以後,我們一邊防備着身後是否有人跟蹤,一邊走上了回途。n

按照我們來時候的路線,我們很快就回到了大壩裡,一路走得小心翼翼,也許是因為路線熟悉,沒出現什麼意外,我們順利地回到放映室裡。n

我們重新打量這間放映室,比起之前的走馬觀花,我發現這個放映室并沒有我想象中那麼小。可能是裡面局促的長木椅給出一種錯覺,所有的東西上都有一層極厚的灰塵,這讓我擔心放映機還能不能使用。n

放映機在整個放映室的後方,是一台鐵皮的大概彈藥箱那麼大的機器,有兩個轉輪連接膠片的轉頭,上面全是灰。王四川拿着鐵棍守在門口,以防被偷襲。n

我沒有擺弄放映機的經驗,幾乎是一身冷汗地研究着那隻鐵皮機器,害怕一不小心弄壞。n

其實,放映機的構造并不複雜,當時的機械大多是簡單的輪組結構,但是,不知道是因為緊張還是什麼,我無論如何也沒法把膠卷盒裝上去。忙了半天,手上全是汗也沒有什麼進展。最後還是馬在海幫我裝了上去。也許因為他是工程兵熟悉機械原理,他隻是看了幾眼,就摸到了竅門,接着又找到了開關,啟動了機器。n

前面滿是灰塵的白布上突然出現了黑白色的圖案,上世紀六十年代的航空攝像技術非常不成熟,模糊的黑白畫面有點抖,什麼都看不清楚。n

然後,馬在海搖動着膠片輪軸,白布上開始出現活動的畫面,我突然興奮起來。日本人當年為什麼要在這裡建設這座大壩,以及他們在深淵裡帶回了什麼影像,很快就可以有答案了。n

最早的畫面是白色的,帶着黑點,應該是膠卷上的廢片,好比照相機膠片最開始的部分總是黑色。馬在海緩緩地搖動輪軸,畫面上的黑點跳動着,讓我們知道膠片在往前走。n

走了大概有一分鐘,屏幕上卻沒有任何變化,我有點着急,不知道是馬在海不敢加速還是放映機有問題。正在我擔心能不能放出影像時,幕布上有一行字一閃而過。n

馬在海好像愣了一下,停住手慢慢往後退,把那行字倒了出來,那一行字定在了幕布上。n

這是一行很潦草的“日文字”,摻雜着一些“漢字”,我雖然不懂是什麼意思,但還是能看出,這是一行非常嚴厲的警告。

圖書後記

大家好,我是南派三叔。

很抱歉拖延了這麼久,才完成了這部作品。

這本小說原本是一個中篇,但是越寫自己越喜歡,終于成為這麼長的篇幅。算起來,這算是我個人完成的第一本作品。真正的首度“填坑”,應該可以這麼說吧。

因為之前一直沒有寫全過一本小說,所以一直沒有機會寫什麼後記,這次終于完成了,我還是有一些話想說在這篇小說之後的。

《大漠蒼狼》是一本很奇特的小說,它在創作之初、創作之中,到最後完成,我對它的想法都是完全不同的。我想表達的東西,也随着時間的推移慢慢變化了。原先它隻是一本非常奇怪的探險小說,但是随後我發現,我可以把它寫成一種我自己都沒有想到的狀态。

寫完了《大漠蒼狼:絕地勘探》之後,我也曾經思考過幾種未來的方向,是走奇詭的路線,還是做一個封閉的結構。最後我選擇了後者,因為我想正面嘗試一下所有的細節都相扣是什麼感覺——這本來是第三人稱小說才能做的結構,用“我”人稱來寫,簡直就是白虐,不過我還是虐了。我不知道自己做得怎麼樣,希望大家喜歡。

另外,我一直認為很多的東西,點到為止是比較合适的,我不喜歡羅列出對所有伏筆的解釋——小說畢竟不是教科書。但是,很多朋友習慣了一定要聽到作家親口說出那些答案,才算是真正的答案。

那麼,我想我可以把故事的一些線索的官方可能性寫在以下:敵特就是特派員和袁喜樂,目的是向深淵發送一條電報,特派員躲在基地裡暗算了兩批勘探隊員,最後他自己潛入到深淵第一層的信号塔,想向深淵發出一封電報。特派員知道下面的情況,事先準備了防護用具,下去之後發生了一系列事情,他在偷竊水泥塔裡奄奄一息的工程兵的補給、證件時被驚醒的人發現,追趕着上了鋼纜。在鋼纜上他們發生了沖突,撕扯中特派員的防護用具掉了,被嚴重燙傷,而工程兵本身就受了燙傷,直接死在了鋼纜上,臨死前想炸斷鋼纜但沒有成功。

這部分内容因為當事人死亡了,靠“我”人稱是不可能得知的,想讓“我”人稱推理出來事實也是不現實的,如果腦補不出來,這就是解釋。

巨大的石雕來自于遠古的文明,确實如裴青所說是從上頭跌落下來的。

(我一開始其實想寫發現了威震天。)巨大的空間裡到底隐藏了什麼?從石雕處開始,空間呈現一種不對稱的時空倒流的關系,由此“深山”回到了幾個月前。深淵中隐藏的,是一個時空漩渦。

日本人的目的是什麼?他們一開始在洞穴裡開采汞礦,後來對那片巨大的深淵産生了興趣,嘗試着運用飛機下去探秘。但是那架戰鬥機會飛回過去的時間,那個時候,說不定大壩還沒有竣工——這在大壩上的人看來,相當于他們剛把戰鬥機的零件運下來,忽然就有一架戰鬥機從深淵裡飛了回來,兩者一聯系他們會意識到發生了什麼事情。所以,他們才會在地下河設置那麼多緩沖沙包,因為他們不知道,什麼時候又會有飛機從深淵中飛回來。

這是一個非常崩潰的情況,在日本軍官們商議起飛飛機的計劃時,會開到一半,說不定他們準備起飛的飛機就從深淵中飛回來了。

他們飛去深淵的目的是什麼,大概可以推測出來,也許他們是想回到過去,阻止在戰争中犯下的錯誤,但是,顯然計劃實現之前,日本就戰敗了。但這個計劃和之前的計劃很不相同,即使戰敗了,這個計劃也應該實行下去,所以日本人在這個地下要塞還沒被發現的時候,準備轉移人員進入到深淵之中。

他們準備在第二級台階建設機場。但是,機場沒有建成,基地就發生了突發事件,一定有一架轟炸機強行飛入了深淵,進行了跳傘,帶着他們研究的所有資料,進入了深淵之内。在當時的那種情況下,基地還沒有被發現,但那時日本人也不能走出地面,能讓日本人放棄基地的,隻有基地内部發生不可逆轉的事故——這個事故我已經給了足夠的提示(是提示,并沒有直白地說出來,因為主人公是不可能知道這些事情的),說出來就沒有意思了。

至于空間地下的燈光,日本人是否還活着,這個就不要追究了吧,深淵地下的世界,它的精彩之處就在于,它可以有無窮的可能性。但是,如果你覺得很難受的話,我隻能說,從理論上說,這種深淵之中有的,是大量的石頭。是的,全是石頭。沒有任何一個答案會比這個答案更合理。

那麼,主人公為了救袁喜樂,到底循環了多少次呢,七二三工程發生了什麼,這一個看似複雜的簡單故事背後,還有多少可能性?那些在“避難所”被刮掉的信息痕迹意味着什麼?

大家看裡面的各種細節,大約能推測出來,就不說那麼明白了。當然,你也可以發現,我可以去掉這些懸念,使得整個故事完全封閉起來,但是,這樣一來,這個故事就會失去最後讓人思考的部分——好比最近的一部電影那樣,最後旋轉的陀螺是否會停下,見仁見智。它是我提出的一個思考題,而不是懸念。

對了,也許有人會覺得這本小說裡的愛情不是愛情,我想說的是,大概大部分男孩的第一次愛情都是這樣的,蜚短流長的言情看多了,偶然看看真實的也不錯吧。

謝謝大家,希望我的解釋不是太複雜或者太簡單。

南派三叔

2010-12-10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