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武烈帝

夏武烈帝

十六國時期胡夏開國皇帝
赫連勃勃(381年~425年),字屈孑,朔方郡朔方縣(今陝西省靖邊縣)人。十六國時期胡夏開國皇帝。匈奴左賢王劉衛辰與前秦公主苻氏之子。赫連勃勃姿容俊美,生性殘忍。十歲時,死裡逃生,投奔叱幹部,歸順後秦皇帝姚興。義熙二年(406年),拜安北将軍、五原郡公,鎮守朔方。襲殺高平公沒奕于(嶽父),兼并軍隊物資,自号天王、大單于,國号大夏,改姓赫連,年号龍升,定都統萬城,率兵征戰四方。攻打南涼,大破秃發傉檀。攻打後秦,殲滅王奚,降伏王買德等人。攻打東晉,殲滅東晉名将蒯恩、傅弘之、朱齡石、朱超石等人,盡占關中之地。戰功赫赫,英武絕人。劉宋開國皇帝劉裕曾歎:"吾所不如也!"真興七年(425年),赫連勃勃去世,終年四十五歲,谥号武烈,廟号世祖,葬于嘉平陵。
    本名:赫連勃勃 别名:夏武烈帝、赫連屈孑、劉勃勃 字:屈孑 号: 所處時代:十六國(胡夏) 民族族群:匈奴族 出生地:朔方郡朔方縣(今陝西省靖邊縣) 主要作品: 主要成就:建立胡夏政權、大敗東晉北府兵 廟号:世祖 谥号:武烈皇帝 在位時間:407年~425年 年号:龍升、鳳翔、昌武、真興 陵墓:嘉平陵

人物生平

家族背景

赫連勃勃是鐵弗匈奴部人,是匈奴右賢王去卑的後代,與前趙光文帝劉淵同族。

赫連勃勃的曾祖父劉虎,在前趙昭武帝劉聰在位時,憑借宗室的緣故,受封樓煩公,任安北将軍、監鮮卑諸軍事、丁零中郎将,雄據肆盧川。劉虎被鮮卑拓跋部首領拓跋猗盧打敗後出居塞外。赫連勃勃的祖父劉務桓,招集部落,其部再次強盛。後趙皇帝石虎派遣使任劉務桓為平北将軍、左賢王、丁零單于。赫連勃勃的父親劉衛辰,入居塞内。前秦天王苻堅任命他為西單于,督攝河西各族,屯駐在代來城。

到前秦分裂時,劉衛辰擁有朔方之地,軍隊有三萬八千人。後來北魏軍隊前來攻打,劉衛辰命令他的兒子劉力俟提抵抗,被魏軍打敗。魏軍乘勝渡過黃河,攻克代來,俘獲并殺死劉衛辰。

投奔叱幹

赫連勃勃早年投奔叱幹部。叱幹他鬥伏打算把赫連勃勃送給北魏。叱幹他鬥伏兄子叱幹阿利原先戍守大洛川,聽說準備送走赫連勃勃,于是飛速前去勸谏說:"鳥雀在走投無路時投入人的懷抱,尚且應該幫助免于禍難,何況赫連勃勃國破家亡,向我們歸順呢?即使容不下他,也應該由他投奔别處。現在抓起來把他送給北魏,不是仁者所為。"叱幹他鬥伏害怕被北魏責罪,沒有聽從。叱幹阿利暗中派出勇猛之人在路上把赫連勃勃搶走,把他送到後秦的高平公沒奕于那裡,沒奕于把女兒嫁給赫連勃勃。

歸順姚興

赫連勃勃身高八尺五寸,腰帶十圍,生性善辯聰慧,風度儀表華美,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美男子。後秦皇帝姚興見到他,非常驚奇,對他深表敬重,任命他為骁騎将軍,加任奉車都尉,經常參預軍事與國政的大事,對他的親寵和厚遇超過功臣和老臣。姚興的弟弟姚邕對姚興說:"赫連勃勃天性不仁,難以親近。陛下對他寵遇太過分,臣下對此有些疑惑。"

姚興說:"赫連勃勃有匡時救世的才能,我正要用他的才藝,和他一起平定天下,有什麼不可以的!"于是任命赫連勃勃為安遠将軍,封陽川侯,讓他幫助沒奕于鎮守高平,把三城、朔方的雜夷以及劉衛辰的部衆三萬人分給他。讓他為攻打北魏而偵察敵人。姚邕極力規谏,認為不能這麼做。姚興說:"你怎麼知道赫連勃勃的性情脾氣?"姚邕說:"赫連勃勃傲慢地奉事主上,殘忍地治理軍隊,貪婪暴虐不講親情,對于去留看得很輕,如果親寵他超過分寸,最終會成為邊境上的禍害。"姚興這才作罷。

義熙二年(406年),姚興任命赫連勃勃為持節、安北将軍、五原公,把三交五部鮮卑以及雜族共二萬多部落配給他,鎮守朔方。當時河西鮮卑杜崘向姚興進獻八千匹馬,渡過黃河,到達大城時,赫連勃勃把馬匹扣留下來,召集他的三萬多人假裝去高平川遊獵。同年,赫連勃勃襲擊并殺死他的嶽父沒奕于,兼并沒奕于的軍隊,人馬達到數萬人。

建立大夏

義熙三年(407年),赫連勃勃叛秦自立,自稱天王、大單于,赦免境内罪犯,建元龍升,設置和任用百官。赫連勃勃認為匈奴是夏啟的後代,故國号大夏。任命其長兄赫連右地代為丞相、代公,次兄赫連力俟提為大将軍、魏公,叱幹阿利為禦史大夫、梁公,弟弟赫連阿利羅引為征南将軍、司隸校尉,若門為尚書令,叱以鞑為征西将軍、尚書左仆射,乙鬥為征北将軍、尚書右仆射,其餘的人依次授任官職。

同年,赫連勃勃讨伐鮮卑薛幹等三部,打敗三部,一萬幾千人投降。再前往讨伐後秦三城以北的各處邊防駐軍,殺死後秦将領楊丕、姚石生等。赫連勃勃的各将領勸谏說應堅守,赫連勃勃不聽,各将領又對赫連勃勃說:"陛下準備要統治天下,往南攻取長安,應該首先鞏固根本,使人心有所依托,這樣以後大業才可以成就。高平險阻堅固,山川肥沃,可以作為國都。"赫連勃勃說:"你們隻知其一,不知其二。我大業草創,軍隊不多,姚興也是當世的雄傑,關中還不能圖謀。而且姚興的各方鎮都服從命令,我們如果專心固守一城,他們一定會合力對付我們,我們的軍隊不是他們的對手,很快就會滅亡。我們風雲般急速前去,出其不意,他們救援前軍我們就攻打後軍,救援後軍就攻打前軍,使他們疲于奔命,我們則從容自若,不出十年,嶺北、河東就會全部歸我所有。等到姚興死後,再逐步地攻取長安。姚興的兒子姚泓是個平庸懦弱小兒,擒獲他的計謀策略,已經在我的算計之中。從前軒轅氏也曾經有二十多年遷居無常,難道單是我一個人嗎!"于是侵犯掠奪後秦嶺北地區,嶺北的各個城門白天不敢打開。姚興感歎說:"我不采用姚邕的話,以緻到如此地步!"

大敗南涼

赫連勃勃最初僭号時,向南涼君主秃發傉檀請求娶他的女兒為妻,秃發傉檀沒有答應。赫連勃勃很生氣,率領二萬騎兵攻打秃發傉檀,從楊非打到支陽共三百多裡,殺傷一萬多人,搶掠二萬七千人和數十萬牛馬羊回來。秃發傉檀率領軍隊追趕,将領焦朗對秃發傉檀說:"赫連勃勃天性豪雄,治理軍隊嚴厲整肅,不能輕視。現在他憑着搶掠到的資财,率領着盼望歸去的戰士,人自為戰,難以和他争勝。不如從溫圍向北渡河,到萬斛堆,憑借河流建造營寨,扼制住咽喉要地,這是百戰百勝的辦法。"秃發傉檀的将領賀連憤怒地說:"赫連勃勃用殘餘之力,率領烏合之衆,反叛作亂,構成禍患,僥幸有了大功績。現在他牛羊多得堵塞道路,财寶多得像山一樣,窘迫疲敝之餘,人人懷着貪求之心,赫連勃勃再也不能督率策勵士兵來抵抗我們。我們用大軍去攻打他們,他們一定會徹底崩潰。現在率領軍隊避開他們,是向敵人顯示怯弱。我們的軍隊氣勢正盛,應該迅速追擊。"秃發傉檀說:"我追擊之計已定,敢勸谏的人殺死!"赫連勃勃聽到消息後非常高興,就在陽武下狹口處鑿開冰淩埋車輪來堵塞道路。秃發傉檀派善于射箭的士兵射他們,射中赫連勃勃的左臂。赫連勃勃率領軍隊迎戰,把秃發傉檀打得大敗,追趕八十多裡,死傷數以萬計,殺死南涼十多員大将,把屍首堆成了封土的高台,取名為"髑髅台",返回嶺北。

征戰後秦

赫連勃勃和後秦将領張佛生在青石原交戰,打敗張佛生,俘獲和殺死五千七百人。姚興派将領齊難率領二萬軍隊來攻打赫連勃勃,赫連勃勃退到河曲。齊難因為離赫連勃勃已經很遠,就放縱士兵四處搶掠,赫連勃勃秘密地派兵伏擊齊難,俘獲七千多人,收繳他們的戰馬兵器。齊難領兵後退,赫連勃勃又追擊到木城,攻克木城,擒獲齊難,俘獲一萬三千人,一萬匹戰馬。嶺北的夷人、漢人向赫連勃勃投降歸附的有數萬,赫連勃勃設守宰來安撫他們。赫連勃勃又率領二萬騎兵進入高岡,到達五井,搶掠七千多戶平涼的雜胡分派到後軍裡,進駐依力川。

擒獲王奚

姚興前來攻打,到達三城,赫連勃勃趁着姚興各路軍隊還沒有會合,率領騎兵攻打他們。姚興非常害怕,派他的将領姚文宗迎戰,赫連勃勃假裝後退,設下埋伏等候。姚興派他的将領姚榆生等率兵追擊,赫連勃勃的伏兵夾擊,把他們全都俘獲。姚興的将領王奚在敕奇堡聚集三千多戶羌人,赫連勃勃進攻王奚。王奚骁勇有力,短兵相接時,赫連勃勃的士兵有很多受傷。赫連勃勃便築堤壩截斷水流,敕奇堡裡的人們很窘迫,把王奚抓起來投降。赫連勃勃對王奚說:"你是個忠臣!朕正要和你一起平定天下。"王奚說:"如能蒙受大恩,讓我早死,這就是恩德。"于是和親近的數十人一起自殺而死。赫連勃勃又到黃石固攻打姚興的将領金洛生,到我羅城攻打彌姐豪地,都攻克,把七千多戶遷徙到大城,任命其兄丞相赫連右地代領幽州牧來鎮守。

叛将謀反

赫連勃勃派尚書金纂(匈奴人)率領一萬騎兵攻打平涼,姚興趕來救援,金纂被姚興打敗,戰死。赫連勃勃哥哥的兒子左将軍赫連羅提率領一萬步兵、騎兵到定陽攻打姚興的将領姚廣都,攻克後坑殺四千多人,把婦女作為軍中的獎賞。任命姚廣都為太常。赫連勃勃又到清水城攻打姚興的将領姚壽都,姚壽都逃到上邽,赫連勃勃把清水城的一萬六千家遷徙到大城。同年,齊難、姚廣都謀反,赫連勃勃把他們全部誅殺。

姚興的将領姚詳舍棄三城,向南逃往大蘇。赫連派将領将平東鹿奕在路上截擊,抓獲姚詳,把他的軍隊全都俘虜。姚詳抓回來後,赫連勃勃責罵并殺死了他。

秦将連降

同年,赫連勃勃率領三萬騎兵攻打安定,和姚興的将領楊佛嵩在青石北原交戰,打敗楊佛嵩,他的四萬五千軍士投降,繳獲二萬匹戰馬。到東鄉進攻姚興的将領黨智隆,黨智隆投降,赫連勃勃任命他為光祿勳,把三千多戶遷徙到貳城。姚興的鎮北參軍王買德來投奔。赫連勃勃對王買德說:"朕是大禹的後裔,世代居住在北方。祖宗有光輝業績,常常與漢魏為敵國。中期不強大,受制于人。朕不才,不能繼承發揚先輩的功業,國破家亡,流離失所。現在将要應運興起,恢複大禹的偉業,你認為怎麼樣?"王買德說:"自從皇晉失去綱紀,政權南移,群雄對峙,人人懷有問鼎的雄心,何況陛下累世積德,在北方世代繼承前王的事業,神明威武超過漢皇,謀略超過魏祖,卻不在上天開啟之際建成大業嗎?現在後秦國政雖然衰敗,但是藩鎮還穩固,很希望陛下積蓄力量等待機會,詳備後再行動。"赫連勃勃很贊賞他,任命他為軍師中郎将。

建都改姓

義熙九年(413年),赫連勃勃在境内實行大赦,改年号為鳳翔。任用叱幹阿利兼領将作大匠,征發嶺北十萬胡人、漢人,在朔方水北、黑水之南修築都城,名曰統萬城(今陝西靖邊北)。赫連勃勃自己說道:"朕正要統一天下,統治萬邦,可以用統萬作名稱。"叱幹阿利生性特别工巧,然而殘忍刻暴,竟以塵土修築城牆,如果錐子能插入一寸,就殺修築的工匠一并築入牆中。赫連勃勃把叱幹阿利看作是忠誠,所以把修建都城的任務交給他。又制造五兵器械,更是極為精銳。做成以後呈送上來,一定有送命的工匠:弓箭射不進鐘甲的,就殺死做弓的人;如果射進去,就殺死制造镗甲的匠人。又制造百煉鋼刀,上面做了一個龍雀大環,号稱"大夏龍雀",在刀背上鑄刻銘文說:"古代的銳利兵器,有吳楚的湛盧。大夏的龍雀寶刀,名冠帝都。可以用來安撫遠方,可以用來懷柔逃亡者。就像風吹小草,威力懾服九州。"世人非常珍愛這把刀。再用銅鑄成大鼓,那些飛廉、翁仲、銅駝、龍獸之頰,都用黃金來裝飾,列在宮殿之前。一共殺了數千名工匠,因此器物無不精美華麗。

後來,赫連勃勃與群臣商議讨伐西秦。王買德勸谏說:"聖賢君主用兵打仗,用德來訓導人,而不兇惡。而且西秦是我們的友好國家,剛遭受大喪,如果現在攻打他,這難道是所謂的順理而行,感應祥和之氣的道理嗎?如果憑恃軍隊強大,趁别人大喪的災難去攻打,匹夫也羞恥做這種事情,何況皇帝呢!"赫連勃勃說:"很好,要是沒有愛卿,朕豈能聽得到這些話!"

同年,赫連勃勃下書說:"朕的祖先,從北遷到幽朔,改姓為姒氏,因為語言和中原不一樣,所以随母氏姓劉。兒子随母親的姓,不合乎禮。古人氏族沒有常規,有的是用出生地作氏,有的是用祖父的稱号作氏。朕準備根據義理改姓。帝王,是上天之子,這就是說美好顯赫實際上和上天連在一起,現在就改姓叫赫連氏,希望能和上天的意願相同,長久地享有無盡的吉慶。是上天之尊,不能讓旁出的宗族共同擁有,不是嫡系子孫的,都用鐵伐作氏,希望朕的宗族子孫像鐵那樣剛強銳利,都能攻伐别人。"赫連勃勃立妻子梁氏為王後,兒子赫連璝為太子,封兒子赫連延為陽平公,赫連昌為太原公,赫連倫為酒泉公,赫連定為平原公,赫連滿為河南公,赫連安為中山公。

赫連勃勃又到杏城去攻打姚興的将領姚逵。二十天後,攻克杏城,俘獲姚逵和他的部将姚大用、姚安和、姚利仆、尹敵等人,活埋兩萬士兵。

結盟北涼

赫連勃勃派禦史中丞烏洛孤前往北涼,和北涼君主沮渠蒙遜結盟,說:"自從屬金德的晉朝氣數終盡,災禍就困擾着九州,趙魏成了長蛇爬行之廢墟,秦隴成了豺狼的巢穴,兩朝的帝都,都變成雜草之地,無知的衆生,不知道依靠誰。上天追悔所造成的禍患,福運分屬兩國,疆界貼近,道義相親,理應敦睦友好,大力救濟世上的災難。自從遠古以來,有國有家,不盟誓就無法顯明神隻的意志,不同心協力就無法定長久的友好。但是晉國、楚國的和約,吳國、蜀國的盟約,都是血漬還沒有幹,很快就違背了。現在我們這兩家,契約不同于往昔,還沒有交談互相就有了真誠相愛之心,一交談就懷有一見如故之意,停止戰争的警報,共同擁有救世的誠心,協力同心,共同匡救天下。如果天下有大事,就雙方舉起義旗;宇内清平,就共同效法魯國、衛國。互相分擔平安和危險,互通有無,直到子孫,永遠結為盟好。"沮渠蒙遜派他的将領沮渠漢平來結盟。

奪取長安

赫連勃勃聽說後秦将領姚嵩和氐王楊盛相持不下,就率領四萬騎兵襲擊上邽,還沒有到達,姚嵩已經被楊盛殺死。赫連勃勃攻打上邽,二十天而攻克,殺死後秦秦州刺史姚平都和五千官兵,毀城後離去。進攻陰密,殺死後秦将領姚良子和一萬多官兵。任命他兒子赫連昌為使持節、前将軍、雍州刺史,鎮守陰密。姚泓的将領姚恢丢下安定,逃奔長安,安定人胡俨、華韬率領五萬戶人占據安定,向赫連勃勃投降。赫連勃勃任命胡俨為侍中,華韬為尚書,留下鎮東羊苟兒鎮守安定,派給他五千鮮卑人。赫連勃勃前去雍城進攻姚泓的将領姚谌,姚谌逃到長安。赫連勃勃率軍前進,駐紮在郿城,姚泓派他的将領姚紹來抵抗,赫連勃勃退到安定。胡俨等人襲擊并殺死了羊苟兒,率領全城人投降了姚泓。赫連勃勃領兵回到杏城,笑着對群臣說:"劉裕攻打後秦,水陸并進,而且劉裕有超出世人的謀略,姚泓怎能保住自己!我用天時人事來考察,劉裕一定會打敗姚泓。而且姚氏兄弟内部不和,怎麼可以抵抗别人!劉裕攻克長安以後,最好是迅速回去,留下子弟和各将領守在關中。等到劉裕出發以後,我攻取就像撿起地上的草芥那麼容易,不值得再讓我的兵馬辛苦了。"便厲兵秣馬,休養士兵。不久進據安定,姚泓在嶺北鎮戍的郡縣全都投降,赫連勃勃便全部占有了嶺北的地方。

義熙十三年(417年),劉裕滅亡後秦,進入長安,派使者送給赫連勃勃書信,請求和好,約為兄弟。赫連勃勃命令中書侍郎皇甫徽寫了回信,自己暗中熟記回信,把劉裕的使者叫到跟前,自己口授舍人寫回信,封上信回覆劉裕。劉裕讀了赫連勃勃的回信,對他很表驚奇,使者又說赫連勃勃容儀奇偉,英武絕人。劉裕贊歎說:"這是我比不上的啊!"赫連勃勃沒多久就回到統萬,劉裕留下兒子劉義真鎮守長安自己返回東晉。赫連勃勃聽說後非常高興,對王買德說:"朕準備攻打長安,愛卿說說謀取的辦法。"王買德說:"劉裕滅秦,正是所說的以亂平亂,沒有用德政來救濟百姓。關中地勢優越,卻用能力不強的小孩子來鎮守,不是長久之計。劉裕匆忙返回的原因,是想急速地成就他篡奪皇位而已,來不及對中原費心。陛下以順攻逆,大義通達天地,百姓盼望陛下義旗到來,度日如年。青泥和上洛,是南軍的要沖,應該安置流動的兵力截斷敵人來往的通路。然後堵塞潼關和崤陝,斷絕他們的水陸通道。陛下傳檄長安,向百姓宣揚恩德,三輔的父老都會提着酒食歡迎陛下的軍隊。劉義真獨坐空城,沒有地方逃竄,十天之内一定會到陛下面前來投降,正所謂兵不血刃,不戰而白定。"

赫連勃勃認為很對,任命兒子赫連璝為都督前鋒諸軍事,兼領撫軍大将軍,率領二萬騎兵南攻長安,前将軍赫連昌屯兵潼關,任命王買德為撫軍右長史,往南截斷青泥的道路,赫連勃勃率領大軍接着出發。赫連璝到達渭陽,投降的人一路上接連不斷。劉義真派出龍骧将軍沈田子率領軍隊迎戰,作戰不利,退軍屯駐在劉回堡。沈田子對劉義真的司馬王鎮惡不滿,趁着王鎮惡出城時殺死他。劉義真又殺死沈田子。便把城外的軍隊全都召入城中,關閉城門堅守。關中的郡縣全都向赫連勃勃投降。赫連璝晚上襲擊長安,沒有攻下來。赫連勃勃前進占據鹹陽,長安所有的通道都被封鎖。劉裕聽到消息,非常恐懼,立刻命令劉義真往東鎮守洛陽,任命朱齡石為雍州刺史,守衛長安。劉義真一路上大肆搶掠着往東走,到了灞上,百姓驅逐朱齡石,把赫連勃勃迎進長安。赫連璝率領三萬軍隊追擊劉義真,劉義真的軍隊大敗,劉義真獨自騎馬逃跑。王買德在青泥俘獲東晉甯朔将軍傅弘之、輔國将軍蒯恩、劉義真的司馬毛修之,堆積起人頭封土成冢。于是赫連勃勃在長安宴賜将士,舉起酒杯對王買德說:"愛卿前些日子的話,一個來回便應驗,可以說是算無遺策。這雖然有宗廟社稷的神靈保佑,但也有卿的謀劃之力。這杯酒所要敬的,不是卿還有誰!"于是任命王買德為都官尚書,加冠軍将軍,封河陽侯。

稱帝去世

群臣勸進灞上登基

義熙十四年(418年),赫連昌在潼關的曹公故壘攻打朱齡石和龍骧将軍王敬,攻克并抓獲朱齡石和王敬,送到長安。群臣勸赫連勃勃稱帝,赫連勃勃說:"朕沒有治理亂世的才能,不能救助千萬百姓,自從枕戈寝甲以來,已經十二年,但是四海還沒有統一,遺留的敵人氣焰還很嚣張,不知該怎樣謝罪于當前,流傳将來!朕準備選拔出身卑微但有才幹的人才,把王位讓給他,然後朕就歸老朔方,以彈琴讀書打發時光。皇帝的稱号,豈是我這個寡德的人所能承受的!"群臣堅決請求,赫連勃勃才答應。便在灞上築起壇場,即皇帝位,在境内實行赦免,改年号為昌武。派他的将領叱奴侯提率領二萬步兵、騎兵到蒲坂進攻東晉的并州刺史毛德祖,毛德祖逃到洛陽。赫連勃勃任命叱奴侯提為并州刺史,鎮守蒲坂。

赫連勃勃回到長安後,群臣勸其定都長安,赫連勃勃說:"朕難道不知道長安是曆朝古都,有着山河環繞的穩固!但是荊、吳偏遠,勢必不能成為大患,東邊北魏和我們有共同的邊境,離北都城才數百裡,如果定都長安,北都城恐怕會有守不住的憂患。朕在統萬,他們不敢渡過黃河,你們沒有看到這一點!"臣下全都說:"陛下不是我們能比得上的!"于是就在長安設南台,任命赫連璝兼領大将軍、雍州牧、錄南台尚書事。

赫連勃勃回到統萬城,因為宮殿大規模建成,于是在境内實行赦免,改年号為真興。在都城南部刻石歌頌赫連勃勃的功德。并為統萬城的南門取名為朝宋門,東門為招魏門,西門為服涼門,北門為平朔門。追尊高祖父劉訓兜為元皇帝,曾祖父劉虎為景皇帝,祖父劉務桓為宣皇帝,父親劉衛辰為桓皇帝、廟号太祖,母親苻氏為桓文皇後。

生性兇暴諸子征伐

赫連勃勃生性兇暴,嗜好殺人,沒有常規。常常站在城頭上,把弓劍放在身旁,凡是覺得嫌惡憎恨的人,就親自殺死,大臣們有面對面看他的,就戳瞎眼睛,有敢發笑的,就割掉嘴唇,把進谏的人說成是诽謗,先割下其舌頭,然後殺死。胡人、漢人都躁動不安,民不聊生。

元嘉元年(424年),赫連勃勃想廢太子赫連璝為秦王,立酒泉公赫連倫為太子。赫連璝聽說父親要廢黜自己而立赫連倫為太子,于是就率兵七萬北伐赫連倫,赫連倫率騎兵三萬抵抗,在平城被赫連璝所敗,赫連倫被殺。太原公赫連昌率騎兵一萬襲殺赫連璝,然後率兵八萬五千人回到統萬。赫連勃非常高興,立赫連昌為太子。

元嘉二年(425年),赫連勃勃在永安殿去世,終年四十五歲,谥号武烈皇帝,廟号世祖,葬于嘉平陵,太子赫連昌繼位。元嘉四年(427年),北魏攻取統萬。次年,赫連昌被擒。赫連昌之弟赫連定在平涼僭稱帝号。元嘉八年(431年),大夏被北魏所滅。大夏自赫連勃勃立國到赫連定被擒,前後一共存在二十五年。

死後葬地

赫連勃勃葬地,史載不詳,隻有世傳,僅供參考。清嘉慶年間《延安府志》記載:"赫連勃勃疑冢,在延川縣東南六十裡白浮圖寺前。有七冢,相傳為夏王疑冢雲"。《延川縣志》記載:"白浮圖寺,在縣城南六十裡,寺前有七冢,前人以為夏王疑冢"。《延綏榄勝》也記載:"白浮圖寺,在城南七十裡處,相傳赫連勃勃葬地"。

現僅存二冢,位于陝西省延安市延川縣稍道河鄉古裡村東1.5公裡處。墓地北臨交口河水,東西南三面環山塬,占地面積3萬平方米。二冢間距18米,冢呈橢園形,高10米,長徑17米,短徑9.6米,周長60米。冢北200米處為白浮圖寺遺址,近些年來村民建起一座簡易廟宇,内塑赫連勃勃像。1991年9月延川縣人民政府公布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妥善保護。

主要影響

十六國時期胡夏國(又稱赫連夏)建立者。其父劉衛辰曾被前秦天王苻堅任為西單于,督攝河西諸部族。407年,劉勃勃殺沒弈幹,并吞其部衆,自立為天王,大單于,國号夏,年号龍升,定都統萬城(今陝西榆林靖邊北)。

赫連勃勃為政殘暴嗜殺,狂妄自慢,關中人民受害極深。413年,改姓赫連。418年,乘東晉将領劉裕滅後秦急于南歸之機,攻取長安,在灞上(今陝西藍田縣)稱帝。

轶事典故

怒殺祖思

義熙十三年(418年),赫連勃勃在灞上稱帝後,回到長安,征召隐士京兆人韋祖思。韋祖思到來以後,恭敬恐懼超過了禮節,赫連勃勃憤怒地說:"我征召你為國士,你為什麼把我當作不同的種族來看待!你當年不拜姚興,為什麼單單拜我?我現在還沒有死,你就不把我當作帝王,我死了以後,你們搖弄筆杆,将把我置于何地!"于是殺了韋祖思。

大夏龍雀

赫連勃勃曾命人打造千錘百煉的龍雀大環,它的名字被封為大夏龍雀,在它的背面刻有古之利器,吳楚湛盧,大夏龍雀,名冠神都。可以借由它來心胸廣闊,胸懷抱負,也可以借由它從容退敵,它的氣勢好像風席卷草原,名号威懾了整個中華神州,弭足珍貴。後來劉裕攻破長安,得到此刀。

史料記載

《晉書·卷一百三十·載記第三十》

《讀通鑒論·卷十四·恭帝》

人際關系

關系

姓名

簡介

天祖

劉去卑

匈奴鐵弗部第一任首領。

高祖

劉诰升爰

匈奴鐵弗部第二任首領,谥号元皇帝。

曾祖

劉烏路孤

匈奴鐵弗部第三任首領,谥号景皇帝。

祖父

劉務桓

匈奴鐵弗部第四任首領,谥号宣皇帝。

父親

劉衛辰

匈奴鐵弗部第七任首領,廟号太祖,谥号桓皇帝。

兄長

赫連右地代

胡夏時幽州牧,封代公。

赫連直力鞮

胡夏時大将軍,封魏公。

弟弟

赫連文陳

天興二年(399年),降魏,魏道武帝封其為上将軍。

赫連阿利羅引

胡夏時司隸校尉。

赫連若門

胡夏時尚書令。

赫連叱以鞬

胡夏時尚書左仆射。

赫連乙鬥

胡夏時尚書右仆射,封東平公。

赫連韋伐

胡夏時封北平公。

妻子

破多羅氏

赫連勃勃即位前的正室,高平公沒弈幹的女兒。

梁氏

胡夏第一位皇後,疑似出身安定梁氏。

長子

赫連璝

胡夏開國太子,後因造反被殺。

第二子

赫連延

胡夏時封陽平公。

第三子

赫連昌

胡夏第二位皇帝,在位期間胡夏第一次亡國。

第四子

赫連倫

胡夏時封酒泉公,死于太子謀反。

第五子

赫連定

胡夏第三位皇帝,在位期間胡夏第二次亡國。

第六子

赫連滿

胡夏時封河南公。

第七子

赫連安

胡夏時封中山公。

餘諸子

赫連助興

——

赫連謂以代

——

赫連社幹

胡夏時封上谷公。

赫連度洛孤

胡夏時封廣陽公。

赫連烏視拔

胡夏時封丹陽公。

赫連秃骨

胡夏時封武陵公。

赫連那勿黎

胡夏時七兵尚書。

女兒

——

北魏第二位皇後,丈夫為魏太武帝拓跋焘,谥号太武皇後。

——

北魏太武皇後的妹妹,魏太武帝的嫔妃,封貴人。

——

北魏太武皇後的妹妹,魏太武帝的嫔妃,封貴人。

——

北魏征西将軍、常山康王拓跋素的王妃。

——

北魏東雍州刺史、常山簡王拓跋陪斤(拓跋素之子)的王妃。

曆史評價

《晉書》:①赫連勃勃獯醜種類,入居邊宇,屬中壤分崩,緣間肆慝,控弦鳴镝,據有朔方。遂乃法玄象以開宮,拟神京而建社,竊先王之徽号,備中國之禮容,驅駕英賢,窺窬天下。然其器識高爽,風骨魁奇,姚興睹之而醉心,宋祖聞之而動色。豈陰山之韫異氣,不然何以緻斯乎!雖雄略過人,而兇殘未革,飾非距谏,酷害朝臣,部内嚣然,忠良卷舌。滅亡之禍,宜在厥身,猶及其嗣,非不幸也。②淳維遠裔,名王之餘。嘯群龍漠,乘釁侵漁。爰創宮宇,易彼氈廬。雖弄神器,猶曰兇渠。③身長八尺五寸,腰帶十圍,性辯慧,美風儀。

《晉書》贊曰:“淳維遠裔,名王之餘。嘯群龍漠,乘釁侵漁。爰創宮宇,易彼氈廬。雖弄神器,猶曰兇渠。”

劉裕:吾所不如也!

王買德:陛下奕葉載德,重光朔野,神武超于漢皇,聖略邁于魏祖。

謝采伯:若劉淵、聰、粲、曜,石勒、虎、闵,苻生,赫連勃勃等,其兇徒逆俦,淫酷屠戮,無複人理,禍亦不旋踵矣。

王夫之:①赫連勃勃征隐士韋祖思而殺之,暴人之恒也。祖思不免于死。凡屍隐士之名以處亂世而無其實者,幸而不死,殆行險以徼幸之徒與!祖思之殺,以恭懼過甚,而逢勃勃之怒。恭懼非死道也。故莊周人閑世有養虎之說,動色相戒,譬諸遊羿之彀中,誠哉其言乎!而非也。若周之說,亦懼已甚而與死為徒者也。

孔子之于陽貨,義不屈而身不危,雖聖人哉,而固無神變不測之用,求諸己而已。君子之于人也,無所傲,無所徇,風雷之變起于前,而自敦其敬信。敬者自敬也,信者自信也,勿論其人之暴與否也。貞敬信者,行乎生死之塗而自若,恂栗以居心,而外自和,初無與閑也。其于暴人也,遠之已夙矣。不可遠而居正以自持,姚興之與勃勃又奚擇焉?②乃若祖思之竊隐士之名而亡實,則于其行見之矣。處夷狄争亂之世,一征于姚興,再征于勃勃,随聲而至,既至而不受祿,以隐為顯名厚實之囮,跖之徒也。中夏無主,索虜、羌胡叠為雄長,而桓溫、劉裕兩入關中,獨不可乘其時以南歸邪?如曰溫與裕不可托也,則管甯歸漢,亦何嘗受羁絡于曹操乎?如其不能,身絕天下之交,口絕天下之言,莫為之先容者,興與勃勃抑豈能有獨知之契,以相求于夢遇哉?

上一篇:麗莉·柯林斯

下一篇:崔栽誠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