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田古民居

培田古民居

位于福建省連城縣西部
培田古民居是迄今南方地區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居民群落之一。位于福建省連城縣西部,距縣城40公裡,面積13.412平方公裡。這個客家小山村擁有30餘幢高堂華屋、21座古祠、6個書院、二道跨街碑坊和一條千米古街,因其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建築群而聞名。培田的建築風格迥異于永定土樓,相較于永定土樓的封閉和堅固,培田民居則顯得開放和優雅。其精緻的建築,精湛的工藝,濃郁的客家人文氣息,是中國客家建築文化的經典之作,人稱“福建民居第一村”、“中國南方莊園”,有“民間故宮”之美譽。[1]
  • 中文名:培田古民居
  • 外文名:
  • 地理位置:
  • 氣候條件:
  • 開放時間:
  • 門票價格:
  • 占地面積:
  • 著名景點:
  • 地 區:福建省
  • 年 代:明代
  • 面 積:13.41 km²

簡介

由中國百家地方媒體推薦、公衆投票産生的十大「中國最美的村鎮」之一的培田村,位于福建西南的連城縣宣和鄉。培田的祖先給這個面積僅十三點四平方公裡、住戶三百多家,村民僅一千多人的小小村落留下一筆巨大的遺産:培田村保存着三十幢大宅、二十一座祠堂、六處書院、一條千米古街、兩座跨街牌坊、四處庵廟道觀。全村建築的博大、保護的完好、珍藏品之多、文化底蘊之深,為外界所歎服。

一下車,隻見石獅聳立,石門與高牆将深宅大院緊緊地環擁着,是典型的明清客家鄉土建築。沿着鵝卵石鋪就的鄉間小道,朝陽中隻見在家門口小溝裡漂洗衣服的婦女,悠閑的老人和笑臉迎人的孩子,遊人們走進一座座氣勢不凡的深宅大院,去探視它們的「美」。

培田村距今有八百多年的曆史,著名的冠豸山、筆架山、武夷山餘脈自北向南直落此地,好像被三龍懷抱,村外的五個山頭,則又像是五虎雄據,風景宜人。在明、清時期,培田村處于長汀、連城兩縣官道的驿站上,是汀州、龍岩等地竹、木、土紙及鹽、油等日用百貨的水陸中轉站。

培田古居民群以「大夫第」「衍慶堂」「官廳」等為代表,占地都在六千九百平方米以上。「大夫第」又稱「繼述堂」,建于一八二九年,曆時十一年才建成。因主人吳昌同榮膺奉直大夫、昭武大夫之位而得名。廳高堂闊,宴請一百二十桌客人可不出戶。其設計構思,秉承「先後有序,主次有别」的傳統觀念,縱主橫次,廳、廂配套,主體、附房分離。通風、采風、排水、衛生,連同子孫的發展都納入規劃之中。梁花、枋花雕工精美,幅幅藏有典故,并以「牆倒屋不塌」特點被專家稱為世界一流的防震建築。

「衍慶堂」為明代建築,建築結構與「大夫第」大體相同,但門外荷塘曲徑,門前石獅威鎮。一對門當戶對,喻示着客居異地的中原移民,在聚族而居中對宗族延綿的展望和追求。

「官廳」高牆聳立,四周封閉,牆内特開寬約三尺水圳,專供婦女洗滌。「官廳」布局獨特,設計精巧。中廳梁柱間、桎枋間的雕花,全為雙面對稱镂空雕,其工藝令人歎為觀止。後廳為宗族議事廳,左右花廳則專供主人休閑會友。樓下廳為學館,樓上廳為藏書閣,曾藏有萬餘冊古籍。在中央紅軍北上前的溫訪、松毛嶺戰役期間,「官廳」一度成為紅軍的指揮部,朱德、彭德懷、譚震林等在這裡出席過重要軍事會議。

千米古街上,分布在内側的大多是祖祠。祖祠建築十分重視門廬構造,鬥拱雕刻,木漆繪畫都極為富麗堂皇,其工筆彩繪「三娘教子」、「狀元遊街」圖,線條明晰,人物栩栩如生。

書院群落是培田古建築體系的組成部分。據介紹,明朝成化年間,在培田這個小村落,七世祖吳祖寬伐木割草,創辦「石頭丘草堂」,學校雖小,卻培養了不少人才,其中秀才一百九十一位,十九人入仕,官到五品五人,最高達三品,如山東青州營守備吳撥祯、台灣曲莊營守府吳孝林等都曾在此深造,後成為著名的「南山書院」。光緒三十二年,書院改辦為「培田兩等小學堂」,更是人才輩出,其中有畢業于東京明治政法大學,曾參加興中會等民主革命活動的吳愛群,在巴黎求學期間與周恩來同窗的吳建新等。

建築風格

30幢明清時建的高堂華屋,20座古祠,5處書院,1條千米古街,2座跨街牌坊,組成一個連片成群、規模宏大、布局講究、設計精美的傳統民居建築群村落。這便是"客家祖地"閩西山區連城一個古老的客家山村——培田。

培田的客家古民居建築與永定客家土樓風格迥異。如果說土樓是古堡,封閉而堅固,那麼培田民居就是莊園,豪放而優雅。培田民居是繼永定土樓、梅州圍攏屋之後發現的又一保存完好的客家民居建築瑰寶。

景色特點

冠豸山、筆架山、武夷山南脈三道綠色屏障,自北向南,直落培田,如三龍環抱,抵擋了寒流霜害的侵襲。村外五個山頭,又似五虎踞護,護佑着培田的一方安甯。一條官道擦村而過,通往長汀、連城,培田就是古時官道上的一個驿站。走進培田,便覺處處是畫。這裡有高高的灰褐色風火牆,飛檐翹角的威嚴門樓;或花鳥蟲魚或曆史故事或工筆寫意的木刻窗雕寄寓理想追求、向往美好生活的石聯壁畫;深深庭院,幽幽小巷,畦畦稻田、如黛遠山,遙遠連綿……培田,不愧為人們稱道的畫裡村莊,無處不是人與自然的和諧畫面,體現了天人合一的傳統文化内涵。

畫裡村莊

據載,吳姓先祖早于1344年遷至培田,在此開基,繁衍至今已曆30世,時近700年。迄今,全村300餘戶人家、1400多口人,清一色為吳姓同宗,培田故在民間被稱為"吳家坊"。

冠豸山、筆架山、武夷山南脈三道綠色屏障,自北向南,直落培田,如三龍環抱,抵擋了寒流霜害、夏秋台風的侵襲。村外五個山頭,又似五虎踞護,護佑着培田的一方安甯。一條官道擦村而過,通往長汀、連城,培田就是古時官道上的一個驿站。一條河源溪繞村而去,既供村邊農田灌溉之用,又保村内生活所需。村落南邊水口處,古梅、香楓茂密掩映,似巨人把口,"保端避邪"。培田就坐落于這塊如畫的風水寶地。走進培田,便覺處處是畫。這裡有高高的灰褐色風火牆,飛檐翹角的威嚴門樓;或花鳥蟲魚或曆史故事或工筆寫意的木刻窗雕寄寓理想追求、向往美好生活的石聯壁畫;深深庭院,幽幽小巷、畦畦稻田、如黛遠山,遙遠連綿……培田,不愧為人們稱道的畫裡村莊,無處不是人與自然的和諧畫面。

水樣靈性

村中心是一條千米長的古街,貫穿全村,旁列古祠、民居、商鋪,是培田的主要商業集市。相傳,盛時街上商鋪數十間,客枝、轎行、賭莊、布店等等無所不包。

曲折古街,巷道,互為連通,把錯落的明清古建築有機連為一體,"雖是人工,宛若天成"。

街道邊有水圳相伴,穿街過巷,直通各戶,是古時自來水工程。村中老人回憶,過去圳水清澈見底,村裡人就靠屋旁流動的圳水作為生活用水,洗菜淘米。村中還有一口口水塘、古井,見于房前屋後。

數百年前的建村者,極為講究村落的理水。每一座古建築都布有暗溝,用來排洩家家戶戶的天井雨水、生活污水。天井将民居屋面流下的雨水彙聚一處,順溝而出,流人石砌水池,滿足"四水歸堂,财源攘滾而來"的聚财心理。排水路徑講究宜暗藏,不宜顯露;宜彎曲而去,不宜直瀉而出,乃因"水為氣之母,逆則聚而不散;水又屬财,曲則留而不去也"。有的民居還在廳堂下設有陶制暗水管,放養烏龜在管内爬動,起着排污清溝作用,别出心裁。

如果說街是村的骨髓,水就是村的血脈。靈動的水賦予了村子水樣的靈性。

地理位置

上一篇:西禅寺

下一篇:石牛山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