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槿皮酊

土槿皮酊

皮膚科用藥
複方土槿皮酊,外用。殺真菌藥,多用于腳癬(俗稱腳氣)、體癬、股癬。有強烈刺激性,勿用于面部,勿使其進入體腔、眼部。用後密封貯藏。嚴防内服。土槿皮酊系松科植物金錢松根皮及幹皮的乙醇浸液,内含土槿皮酸,對真菌有較強的抑制作用,但其脫皮作用不顯著,藥物不易深達,水楊酸可使表皮細胞在比較潮濕的環境中發生腫脹,軟化和剝離,增強土槿皮酊的抗黴菌作用,且苯甲酸與水楊酸均能與蛋白質的氨基結合而發揮抑菌作用,二者均具抗黴菌的作用,乙醇可增加藥物的穿透性,故本品殺死黴菌的作用非常強。[1]
    藥品名: 外文名: 别名: 是否處方藥: 主要适用症: 主要用藥禁忌: 劑型: 運動員慎用: 是否納入醫保: 批準文号: 藥品類型: 中文名:土槿皮酊 藥品類别:皮膚科用藥 性狀:淺棕黃色液體 主要成分:土槿皮,水楊酸,苯甲酸,乙醇

藥品信息

藥品類别

皮膚科用藥

性狀

淺棕黃色液體

主要成分

土槿皮,水楊酸,苯甲酸,乙醇。

使用範圍

外用。殺真菌藥,多用于腳癬(俗稱腳氣)、體癬、股癬。

用法用量

塗抹患處,每日1~2次。

藥理毒理

土槿皮酊系松科植物金錢松根皮及幹皮的乙醇浸液,内含土槿皮酸,對真菌有較強的抑制作用,但其脫皮作用不顯着,藥物不易深達,水楊酸可使表皮細胞在比較潮濕的環境中發生腫脹,軟化和剝離,增強土槿皮酊的抗黴菌作用,且苯甲酸與水楊酸均能與蛋白質的氨基結合而發揮抑菌作用,二者均具抗黴菌的作用,乙醇可增加藥物的穿透性,故本品殺死黴菌的作用非常強。

注意事項

1.本品為外用藥,禁止内服。

2.忌煙酒、辛辣、油膩及腥發食物。

3.切勿接觸眼睛、口腔等黏膜處。皮膚破潰處禁用。本品避免與鐵器接觸。

4.哺乳期婦女慎用。因糖尿病、腎病、肝病、腫瘤等疾病引起的皮膚瘙癢,不屬本品适應範圍。

5.本品不适用于糜爛型腳濕氣及伴有繼發感染(化膿)者。

6.塗藥部位如有燒灼感,瘙癢加重或紅腫,應停止使用,洗淨,必要時向醫師咨詢。

7.本品對皮膚有一定刺激性,用于股癬時特應注意,不宜使藥液接觸到陰囊、外陰等皮膚細薄處,較長時間使用可使皮膚剝脫。

8.用藥3天症狀無緩解,應去醫院就診。

9.對本品及酒精過敏者禁用,過敏體質者慎用。

10.藥品性狀發生改變時禁止使用。

11.請将此藥品放在兒童不能接觸的地方。

12.如正在使用其他藥品,使用本品前請咨詢醫師或藥師。

貯藏

遮光,密封保存。

配方

酊方

功能主冶

功能殺蟲止癢止血。主治手足癬。

處方組成

将研細成粉末狀的土槿皮100克,以苯滲漉後濃縮,再用乙醚和5%碳酸氫鈉抽提,加鹽酸中和及石油醚結晶,去醚後即為土槿皮結晶。一般制成20%的土槿皮酊劑,外用,每日2次。

辨證加減

如掌蹠角化層厚,可在其中加3%柳酸和6%安息香酸,以增加角質剝離作用。

臨床療效

治療101例足癬,1周後真菌鏡檢轉陰者為73例(占72.28%)。

處方來源

中國醫學科學院皮膚病研究所吳紹熙。

配方劑

來源:《中醫皮膚病學簡編》。

組成:土槿皮30g,斑蝥10g,高粱酒100ml。

主治:體癬。

制法:浸出過濾,再加升華硫黃5g及樟腦5g混合。

用法:外用。

複方

複方土槿皮酊

功效主治

殺菌,止癢。适用于趾癢、皮膚滋癢、一般癬疾。

化學成分

苯甲酸、水楊酸、土槿皮酊。

藥理作用

土荊皮酊含土荊皮酸(約0.8%)對多種常見緻病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抗菌作用。水楊酸有抑菌和溶解角質的作用。苯甲酸具有抗細菌、黴菌作用。土荊皮酊與水楊酸配伍,有利于抑制和殺滅寄生于皮膚深部的真菌。三者合用具協同作用,使治療皮膚癬症的效果更佳。

藥物相互作用

如與其他藥物同時使用可能會發生藥物相互作用,詳情請咨詢醫師或藥師。

不良反應

可發生接觸性皮炎。

禁忌症

對本品過敏者禁用。兒童、孕婦禁用。水疱型、糜爛型手足癬禁用。

用法用量

外用,局部塗于患處,1~2次日。

貯藏方法

遮光,密封保存。

注意事項

有強烈刺激性,勿用于面部,勿使其進入體腔、眼部。用後密封貯藏。嚴防内服。

藥材相關

土槿皮為松科金錢松之根皮和樹皮。祖國醫學在數百年前已有效地應用于治療頭面錢癬,并沿用至今。現代醫學已從中提取了土槿皮甲酸、乙酸等多種抗真菌有效成分,作用機制主要是破壞真菌的細胞膜,改變其選擇性和滲透性,使藥物進入細胞内,從而使線粒體等細胞器受損,不能合成高能磷酸化合物,影響基因的調控和脫氧核糖核酸複制,造成細胞衰退或死亡。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