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勞動婦女節

國際勞動婦女節

聯合國設立的節日
國際勞動婦女節(International Working Women's Day,簡寫IWD)全稱“聯合國婦女權益和國際和平日”/“聯合國女權和國際和平日”(United Nations women's rights and international peace day),在中國又稱“國際婦女節”、“三八節”和“三八婦女節”。[1]是在每年的3月8日為慶祝婦女在經濟、政治和社會等領域做出的重要貢獻和取得的巨大成就而設立的節日。國際婦女節是全世界許多國家都慶祝的節日。這一天,婦女們作出的成就得到肯定,無論她們的國籍、民族、語言、文化、經濟狀況和政治立場如何。從那以後,國際婦女節成為一個全球性的婦女節日,對發達國家及發展中國家的婦女來說都具有新的意義。日益發展壯大的國際婦女運動,通過聯合國四次婦女問題全球會議得以加強。在其推動下,紀念活動已成為一個号角,号召協力争取婦女權利和婦女對政治經濟事務的參與。
    中文名:國際勞動婦女節 外文名: 别名: 節日時間:3月8日 節日類型:國際節日 流行地區:全世界 節日起源:20世紀初期一系列女權運動 節日活動:舉行各類婦女權益活動 節日飲食: 節日意義:百年女權主義運動紀念日 設定地點: 設立機構:聯合國 設定時間:1975年 英文名:International Women's Day 相關飾物:紫色絲帶

節日起源

在聯合國介紹國際婦女節的網頁上,把“三八”國際婦女節的起源歸因于20世紀初期一系列的婦女運動大事,這些事件包括:1909年,美國社會黨人将2月28日定為全國婦女日;1910年,第二國際哥本哈根會議上以克拉拉·蔡特金為首的來自17個國家的100餘名婦女代表籌劃設立國際婦女節,但未規定确切的日期;1911年3月19日,奧地利、丹麥、德國和瑞士等國有超過100萬婦女集會慶祝國際婦女節;

1913年2月的最後一個周日,俄羅斯婦女以舉行反對第一次世界大戰示威遊行的方式慶祝了她們的國際婦女節;1914年3月8日,歐洲多國婦女舉行反戰示威遊行;1917年3月8日(俄曆2月23日),為紀念在一戰中喪生的近200萬俄羅斯婦女,俄羅斯婦女舉行罷工,拉開了“二月革命”的序幕,4天後,沙皇被迫退位,臨時政府宣布賦予婦女選舉權。

可以說,正是20世紀初這一系列發生在歐洲和美洲的女權運動共同促成了“三八”國際婦女節的誕生,而不是人們想當然的“國際婦女節”隻是國際共産主義運動的遺産。

節日内容

法定假日

1949年12月,中國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規定每年的3月8日為婦女節。根據中國國務院發布的《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國務院令第270号)第三條規定:婦女節(3月8日)屬于部分公民放假的節日及紀念日,婦女放假半天。

聯合國從1975年國際婦女年開始,每年于3月8日舉辦活動慶祝國際婦女節,“三八”國際婦女節已經成為了聯合國的紀念日。有些人佩戴紫色的絲帶來慶祝這一天。

在阿富汗、安哥拉、亞美尼亞、阿塞拜疆、白俄羅斯、布基納法索、柬埔寨、古巴、格魯吉亞、幾内亞比紹、厄立特裡亞、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老撾、馬達加斯加、摩爾多瓦、蒙古、尼泊爾、俄羅斯、塔吉克斯坦、土庫曼斯坦、烏幹達、烏克蘭、烏茲别克斯坦、越南和贊比亞等等國家,這一天是法定假日。

在一些國家,如喀麥隆、克羅地亞、羅馬尼亞、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保加利亞和智利,這一天不是公共假日,但仍被廣泛慶祝。在這一天,男人們通常會給他們生活中的女性——朋友、母親、妻子、女朋友、女兒、同事等等——鮮花和小禮物。在一些國家(如保加利亞和羅馬尼亞),它也被視為相當于母親節,孩子們也會給他們的母親和祖母送小禮物。在俄羅斯,這一天已經失去了所有的政治背景,隻是一個尊重女性的日子。

2004年,捷克議會在社會民主黨和共産黨的提議下,将國際婦女節重新确立為官方的“重要日子”。

在亞美尼亞,蘇聯解體後國際婦女節被廢棄,代替的是國家假日4月7日“美和母性”的正式節日。然而,人們仍然在3月8日保持對國際婦女節的慶祝。在亞美尼亞舉行專題公開讨論導緻了承認所謂的“女性月”,即兩個“婦女日”3月8日和4月7日之間的時期。

在意大利,為了慶祝這一天,男人送給女人黃色的含羞草。黃色含羞草和巧克力也是3月8日在俄羅斯和阿爾巴尼亞最常見的禮物之一。

在許多國家,如亞美尼亞、阿塞拜疆、白俄羅斯、保加利亞、克羅地亞、哥倫比亞、愛沙尼亞、匈牙利、吉爾吉斯斯坦、拉脫維亞、立陶宛、波蘭、馬其頓、摩爾多瓦、黑山、羅馬尼亞、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亞、烏克蘭、巴西、哈薩克斯坦、塞爾維亞、俄羅斯等等國家,仍盛行送花給婦女的習俗。女性有時也會從雇主那裡得到禮物。中小學生也經常給女老師帶禮物。

在葡萄牙和意大利等國,婦女團體通常在3月8日晚舉行“女性專用”晚宴和聚會慶祝節日。

在巴基斯坦,正式和非正式部門工作的婦女們每年慶祝國際婦女節,以紀念她們在面臨許多文化和宗教限制的情況下為争取應有權利而進行的鬥争。

一些緻力于社會變革的婦女利用國際婦女節來推動婦女權利運動。例如,在波蘭,每一次國際婦女節都會在主要城市舉行大型女權主義遊行。

活動宗旨

每逢“三八”國際婦女節來臨,各國婦女組織和女權活動家努力推動婦女權利進入國家、區域和國際人權領域的重要議程,提示國際或國家關于對婦女議題的性别盲點。她們鼓勵和組織婦女們分享個人的經曆,讨論色情文化、托兒所、性騷擾、強奸、家庭暴力(如毆打妻子、虐待兒童)等問題,督促一些重要的政府網站反映婦女生活與工作狀況的調查與報告文件,采取制定相關政策。

在中國,“三八”國際勞動婦女節前夕,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展開“全國三八紅旗手标兵”、”全國三八紅旗集體“等評選活動,表彰中國婦女做出的業績。評選标準包括:1.思想紅,幹勁足;2.在工農業生産上、在集體生活福利及社會服務事業中、在社會主義建設各個戰線上,大鬧技術革新和技術革命,不斷提高勞動生産率和工作效率的;3.努力提高文化水平,刻苦學習和鑽研科學的;4.善于團結群衆發揮共産主義協作精神的。凡是具備上述條件或條件之一的,并在完成生産或工作計劃方而作出突出成績的,都可稱為全國婦女先進生産者、先進工作者或先進集體廠。

節日影響

國際影響

文化上國際婦女節是婦女創造曆史的見證,婦女為争取與男性平等所走的鬥争道路十分漫長。古希臘的莉西斯特拉塔就領導了婦女鬥争來阻止戰争;法國革命時期,巴黎婦女高呼“自由,平等,友愛”,走上凡爾賽的街頭争取選舉權。

3.8國際婦女節是全世界婦女的節日。這個日子是聯合國承認的,同時也被很多國家确定為法定假日。來自五湖四海的婦女們,盡管被不同的國界、種族、語言、文化、經濟和政治所區分,但在這一天能夠同時慶祝屬于自己的節日。讓人們再回首那九十年前的為得到平等、公正、和平以及發展所做出的鬥争。

政治上

西方女權主義起源于法國大革命和啟蒙運動以後,19世紀下半葉出現第一代,和歐洲工業革命同步。最初的訴求是婦女在受教育和立法上應當平等,在經濟上與男性平等。她們主要是從經濟方面訴求婦女的解放。中國19世紀20-40年代的一些社會主義者受到的女權主義影響,主要是屬于這一代的。這一時期,女權主義還沒有上升到理論高度,主要是一些實踐活動,像克拉拉·蔡特金領導的婦女同工同酬的運動,和“三·八國際婦女節”的誕生。

國際勞動婦女節是全世界勞動婦女團結戰鬥的光輝節日。在這一天,世界各大洲的婦女,不分國籍、種族、語言、文化、經濟和政治的差異,共同關注婦女的人權。近現代以來,聯合國的四次全球性會議加強了國際婦女運動,随着國際婦女運動的成長,婦女節取得了全球性的意義。這些進展使國際婦女節成為團結一緻、協調努力要求歸還婦女權利和婦女參與政治、經濟和社會生活的權利的日子。

思想上

3月8日是國際婦女節,它是全世界的婦女組織所慶祝的重大節日。關于婦女節的這個想法早在20世紀就被提出來了,但是直到1908年才在美國舉行了第一個婦女節。1911年,第一個國際婦女節在德國、奧地利、丹麥和歐洲其它一些國家舉行。從那時起,這個日子在許多國家被作為全國性假日來慶祝。它标志着女性在經濟、社會、文化和政治上所取得的成就。各國的婦女們都慶祝這個重要的日子。因為它代表了公平、公正、和平與發展。

在一些地方(比如俄羅斯、中國),這個節日已經失去了政治意味,成為了簡單的男人表達對女性的愛意的時刻,類似于母親節與情人節的混合。然而在其它一些區域,聯合國指定的政治和人權主題對全世界婦女的鬥争有着強烈的政治和社會意識,并以充滿希望的方式提出和審查。

中國影響

文化上

“三八”國際婦女節——這個全世界婦女的節日,到21世紀已經走過了一百年的曆史;從1924年中國人第一次慶祝這一節日,至2015年已有90個年頭;從1960年中國第一批萬名(個)“三八紅旗手(集體)”誕生,這個光榮稱号也已經年過半百。一代又一代的中國婦女以各種各樣的形式紀念這一節日:北伐路上的遊行、抗戰街頭的募款、内戰時的示威、阮玲玉的自殺、丁玲的随筆,等等;“三八”國際婦女節這百年的曆史,與中國的婦女運動結下了不解之緣,成為了中國婦女運動的特殊公共文化空間。

政治上

中國廣州各界婦女紀念“三八”國際婦女節活動,在中國婦女運動史上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不僅為中國婦女争得了第一次慶祝自己節日的權利,而且體現了革命婦女力量的大聯合,成為首次國共合作時期,國共兩黨結成婦女統一戰線的标志。”“為中國婦女運動史上開了一個新紀元”。

思想上

與其它節日——諸如國慶節、植樹節、聖誕節等不同,“三八”國際婦女節有其鮮明的性别屬性——它是婦女專屬的節日。以“三八”國際婦女節紀念活動為主題的罷工、集會、遊行示威等,正是中國婦女在20世紀以來形成新的“社會性别”認同的最重要的場域之一。

代表人物

國際代表

創立國際勞動婦女節的主要提議者

克拉拉·蔡特金(Clara Zetkin,1857.7.5-1933.6.20),原名克拉拉·艾斯納,德國社會民主黨和第二國際左派領袖之一,國際社會主義婦女運動領袖之一,德國共産黨創始人之一,無産階級女權解放的靈魂人物。

1910年8月,蔡特金在丹麥首都哥本哈根召開了國際社會主義者第二次婦女代表大會。倡議以每年的3月8日作為全世界婦女的鬥争日,1911年的3月8日為第一個國際勞動婦女節。“三八”婦女節成為世界婦女争取權利、争取解放的節日。

中國代表

中國第一次慶祝婦女節活動的發起者

何香凝(1878.06.27-1972.09.1),女權運動的先驅之一,民革主要創始人,國民黨元老,建立民國的功臣,“三大政策”的忠實執行者,抗日統一戰線的一個方面軍,也是新中國創始人之一。

1924年2月下旬,在國民黨中央婦女部幹部會議上,何香凝提議在廣州舉行慶祝“三八”國際婦女節大會,由中央婦女部負責出面發起集會和遊行示威。3月8日上午,中國第一個公開紀念“三八”國際婦女節活動在廣州舉行。以此為契機,廣東婦女運動逐漸開展起來,越來越多的婦女投身到婦女解放和國民革命的洪流中。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