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高鴻

嚴高鴻

南京政治學院博士生導師
嚴高鴻同志1948年4月出生于安徽廣德,1968年3月入伍,1969年2月入黨,1977年7月畢業于南京大學,1979年2月從部隊選調入南京政治學院任教,技術三級、文職2級,文職将軍,(副軍級)經總政治部批準延長退休年齡3歲,是學院首屆名師、最早的兩名博導之一,也是博士後合作導師,為學院馬克思主義理論教員群體的傑出代表。[1]兼任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史學會理事、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界聯合會常務理事、江蘇省哲學學會副會長、江蘇省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會副會長等職。因工作成績突出,于1983年和2000年各立三等功1次,1998年被江蘇省評為優秀研究生導師,2002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貼,2003年獲軍隊院校育才獎“金獎”,2004年享受軍隊優秀專業技術人才崗位津貼,2008年獲“第二屆軍隊傑出專業技術人才獎”和“全國高校社科學報事業突出貢獻獎”。所領導的《南京政治學院學報》編輯部于2003年和2005年各立集體三等功1次。
    中文名:嚴高鴻 外文名: 别名: 出生地:安徽廣德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48年4月

簡介

 嚴高鴻同志1948年4月出生于安徽廣德,1968年3月入伍,1969年2月入黨,1977年7月畢業于南京大學,1979年2月從部隊選調入南京政治學院任教,技術三級、文職2級,文職将軍,(副軍級)經總政治部批準延長退休年齡3歲,是學院首屆名師、最早的兩名博導之一,也是博士後合作導師,為我院馬克思主義理論教員群體的傑出代表。兼任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史學會理事、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界聯合會常務理事、江蘇省哲學學會副會長、江蘇省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會副會長等職。

因工作成績突出,于1983年和2000年各立三等功1次,1998年被江蘇省評為優秀研究生導師,2002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貼,2003年獲軍隊院校育才獎“金獎”,2004年享受軍隊優秀專業技術人才崗位津貼,2008年獲“第二屆軍隊傑出專業技術人才獎”和“全國高校社科學報事業突出貢獻獎”。所領導的《南京政治學院學報》編輯部于2003年和2005年各立集體三等功1次。

去世

2010年12月18日,南京政治學院馬克思主義哲學和軍事思維學學科帶頭人、62歲的博士生導師嚴高鴻,在主持博士生學位論文開題報告會上,突發心髒病,永遠離開了他摯愛的崗位。在嚴高鴻的遺體告别儀式現場,近千名駐地官兵、群衆和教授的生前好友失聲痛哭,《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标準》作者、70多歲高齡的胡福明教授聞訊堅持要送嚴高鴻最後一程。

人物評價

嚴高鴻同志不愧為踐行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的時代先鋒,不愧為用生命傳播黨的創新理論的忠誠戰士。會議倡議軍隊院校尤其是政治理論教育戰線認真貫徹軍委的決策指示,自覺以嚴高鴻同志為榜樣,在學習研究宣傳黨的創新理論中發揮更大作用,争當黨的創新理論的堅定信仰者、積極傳播者和模範實踐者。

審閱論文,他強忍病痛最後倒在評委席上

  

時間回到2010年12月18日,星期六,寒潮過後的南京剛現一絲暖意。 

上午7點30分,嚴高鴻習慣性地拎起他那已經褪色的黑色公文包,準備出門上班。妻子王建清急切地說:“你今天就不要去了,我們馬上到南醫大二附院去拍個片子,看究竟是什麼原因。” 

嚴高鴻沒有接妻子的話,緩緩走到沙發前坐下來。王建清接着說:“如果不是頸椎問題,我們馬上就要去軍區總院!” 固執的嚴高鴻站起來,輕聲地說,“今天的開題報告有4個學生,上午可能搞不完,我中午回來吃飯,可以休息一下。”說完,他就出了門。 

原來,南京軍區八一醫院已和嚴高鴻約好,要在這一天對他身體進行一次全面檢查。因為一周前,嚴高鴻就感到背部和胸口疼痛,而且疼痛一直在加劇。 

嚴高鴻要去參加的會議,是南京政治學院軍事新聞傳播學專業4名博士生的學位論文開題報告。就在幾天前,系裡送來博士生的論文開題報告,請他參加擔任評委。由于臨近假期,白天忙于繁重的學報編輯工作,嚴高鴻隻能利用晚上審閱論文材料。一篇博士論文開題報告就是一萬五千多字,4份論文看一遍下來,再批注上修改意見,需要幾十個小時,他天天都熬到深夜。 

18日上午,強忍着病痛的嚴高鴻第一個走進答辯會場。答辯開始後,嚴高鴻微微側着身子,一邊看牆壁上的投影字幕,一邊凝神細聽學員的論文陳述,不時拿起筆來記下自己的意見,并對博士生劉大勇的論文提綱進行了長達15分鐘的點評。  

10時05分,會議休息。答辯評委之一、軍事新聞傳播系王林教授遞過來一支煙,嚴高鴻沒有接。這時,王林聽到嚴高鴻輕聲的問:“老王,你這兒有休息的地方嗎?”看到嚴高鴻臉色有些暗青,王林連忙帶他到會議室對面的辦公室,拉開簡易沙發讓他躺下休息一會。 

10分鐘後,開題報告會正常進行,嚴高鴻強忍不适回到評委席。幾分鐘後,嚴高鴻晃動了一下身子,輕輕靠在椅背上,兩眼微微閉上,就再也沒有醒來。 這一天,距他正式退休僅剩4個月。 

主編學報 堅持“三不錯”、“三不發”

 

其實,早在2008年4月,嚴高鴻就到了退休年齡。因為教學和科研需要,組織上特批他将退休年齡延長到2011年4月。 

從1997年起,嚴高鴻開始擔任《南京政治學院學報》主編,教學和科研兩副膽子一肩挑。為了提高辦刊質量,嚴高鴻始終堅持“不錯一個觀點、不錯一個字、不錯一個标點”的辦刊标準。校對清樣怕眼睛看花,嚴高鴻就用尺子一行一行地壓着校。由于長年筆耕,他的右手手指嚴重變形,寫字時必須用無名指和中指夾住筆管,但每期25萬字的《學報》,無論工作多忙,他都要堅持逐字逐句校對3遍。 

嚴高鴻的“三不發”原則在院内人人皆知:“院内幹部子女文章不發,幹部家屬文章不發,領導交代的稿子質量不過關不發。” 

但在“三不發”之後,為了扶植、培養青年科研骨幹,嚴高鴻還有一條原則:“可以照顧人,但絕不照顧稿子”。因而,許多來稿到了嚴高鴻手裡,都會被改得“面目全非”。憑着高度的責任感,他主編的《南京政治學院學報》,在全國9000多家期刊中,先後獲得“首屆中國人民解放軍期刊獎提名獎”、“全國三十佳社科學報”、“第三屆國家期刊獎提名獎”,被選為“中國期刊方陣雙效期刊”、首批“軍事學核心期刊”,連續5次入選全國中文核心期刊。 

一生簡樸,他對别人卻慷慨大方

在南京政治學院,記者看到一件有許多破洞的白背心,這是嚴高鴻的遺物。像這樣的遺物還很多,一件60元錢買來的“山寨版” 夢特嬌T恤,他一穿就是十年。去年過生日時,兒媳婦花1400塊給嚴高鴻買了一件羊絨背心,告訴他是800塊。他非常喜歡,但隻在當天試穿過一次。 

經常性眼疲勞,導緻嚴高鴻患上了嚴重的眼疾,工作時間一長,就酸痛不已。多年下來,許多常用的眼藥水漸漸失去了效果。為了買到合适的眼藥水,王建清特别關注眼藥水的廣告。就在去年年底,王建清托人從日本買回來幾瓶。嚴高鴻用後覺得效果很好,但因為價格貴,他不舍得用。 

自己生活節儉,嚴高鴻對别人卻很慷慨。據他的一些戰友、同事介紹,嚴高鴻多次帶頭捐款幫助困難群衆。汶川地震時,他超額繳納“特殊黨費”5900元,數額在同級别人員中最高。就在犧牲前一天,他還專門交代妻子,從剛領到的博導資料費中拿出800元錢留給自己交黨費。兩天後,在嚴高鴻遺像前,院領導收下了這位有着41年黨齡老黨員的最後一筆黨費。 

妻子王建清喜歡旅遊,可嚴高鴻工作忙,很少陪她一起旅遊,她隻好報團出遊。“他向我許諾,等他退休了,我們就買輛車,到時他和我一起去看看祖國的名川大山。” 王建清說。  

他們不是沒有車,嚴高鴻晉升技術三級後,按照規定,學院給他配備了專車。但嚴高鴻很少使用,車一直停在車庫裡,落滿了灰塵。駕駛員無奈地說:“嚴教授的車子老不用,新車都成舊車了”。 

2009年,王建清開始攢錢,加上存折裡的積蓄,一共湊齊了17萬元,很快就定了一款小型的polo車。有了車,嚴高鴻退休時間就在2011年4月,王建清的願望似乎馬上就要實現了。 

誰知道,離嚴高鴻退休100多天的時候,他再也沒能回到家中,品嘗王建清做的那頓午飯。“高鴻啊,你答應過我,要帶我去旅遊的,怎麼就這麼丢下我了……”

上一篇:木蘭詩篇

下一篇:預備役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