嗟來之食

嗟來之食

漢語成語
嗟來之食(拼音:jiē lái zhī shí)是一個漢語成語,最早出自西漢戴聖編撰的《禮記·檀弓下》。該成語原指憫人饑餓,呼其來食,後比喻帶有侮辱性的或不懷好意的施舍。在句中作主語、賓語、定語;含貶義。
    中文名:嗟來之食 拼音:jiē lái zhī shì 近義詞:殘羹冷炙、盜泉之水 反義詞:自食其力 出處:《禮記·檀弓下》 用法:作主語、賓語、定語;含貶義 結構:聯合式

釋義

原指憫人饑餓,呼其來食。後多指侮辱性的施舍。

原文

西漢·戴聖《禮記·檀弓下》

齊大饑⑴。黔敖⑵為食于路,以待饑者而食⑶之。有餓者,蒙袂⑷,輯屦⑸,貿貿然⑹來。黔敖左奉⑺食,右執⑻飲,曰:“嗟⑼!來食!”揚其目⑽而視之,曰:“予⑾唯⑿不食嗟來之食⒀,以至于斯⒁也!”從而⒂謝⒃焉,終⒄不食而死。(據《禮記》改寫)

注釋

(1)大饑:嚴重的饑荒。

(2)黔敖:春秋時齊國的貴族。

(3)食(sì):動詞,給……吃

(4)蒙袂(mèi):用衣袖遮着臉。袂,衣袖。

(5)輯屦(jù):拖着鞋子。屦,古代用麻、葛等制成的鞋;輯,拖。

(6)貿貿然:昏昏沉沉的樣子。

(7)奉:同“捧”,這裡指拿着。

(8)執:端。

(9)嗟:喂,歎詞,帶有輕蔑意味的呼喚聲。

(10)揚其目:瞪着他的眼睛。

(11)予:代詞,“我”。

(12)唯:在句中起連接作用,“因為”。

(13)嗟來之食:帶有侮辱性的恩賜。

(14)斯:此,這種地步。

(15)從:跟随在後

(16)而:連詞,表前後兩件事的相因關系。

(17)謝:表示歉意,解釋為:道歉。

(18)終:到底。

翻譯

齊國出現了嚴重的饑荒。黔敖在路邊準備好飯食,以供路過饑餓的人來吃。有一個人用衣袖遮着臉,拖着鞋子,暈暈乎乎地走了過來,黔敖左手端着食物,右手端着湯,大聲沖他吆喝說:“喂!來吃吧!”沒想到那人卻瞪視着黔敖,說:“我就是因為不吃嗟來之食才餓成這個樣子的。”于是斷然謝絕黔敖的施舍,終于餓死了。曾子認為這個災民太固執了。他說:如果别人不客氣地招呼你,你可以走開,但當别人已經道歉時,你就應該吃了。

成語故事

春秋戰國時期,有一年,齊國發生了一次嚴重的饑荒,糧食奇缺,一大批窮人由于缺糧少食,而被活活地餓死。這時,有一位名叫黔敖的貴族奴隸主,想發點“善心”。每天一早,他便在大路旁擺上一些食物,等着餓肚子的窮人經過,便可施舍給他們,以顯示他的“仁慈”。

一天,黔敖又坐在路旁的車子上,等着有人經過。正在這時,一個餓得不成樣子的人走了過來。他用袖子遮着臉,拖着一雙破鞋子,眯着眼睛,搖搖晃晃地邁着步子,身體十分虛弱。黔敖看到後,認為顯示自己“仁慈”的時候到了,便左手拿起食物,右手端起湯,老遠地、傲慢地吆喝道:“喂!來吃吧!”

他一心以為那個餓漢會對他感恩不盡,感謝他的好意和慷慨。可出乎意料的是,那個餓漢擡起頭抖了抖衣袖,輕蔑地瞪了他一眼,說道:“我就是因為不吃這種嗟來之食才餓成這個樣子的。你以為一個人為了食物,就會抛棄自己的尊嚴,接受這種侮辱性的施舍嗎?你還是收起你那假仁假義的一套吧!”

黔敖聽了這番話,慚愧至極,跟在後面向他道歉,可他就是不吃,最終餓死了。曾子聽說這事後,評論說:“不必這樣,他吆喝着叫你吃飯,你可以走開不吃,但他向你道歉了,你也就可以吃了”

成語寓意

饑荒之年,黔敖赈施災民,這無疑是善舉,但他态度傲慢、語氣輕蔑,為饑民不能接受,終使善舉不得落實,該成語告誡人們:尊重别人是至關重要的,即便是給人幫助,也要以此為前提,否則好的願望則可能落空。

該成語還告訴人們,救濟、幫助别人應該是真心實意的,而不要以救世主自居。對于别人善意的幫助,是可以接受的;但是,面對傲慢者的“嗟來之食”,也要像那位有骨氣的饑民的一樣學會拒絕,不管遇到什麼樣的困境,人都要保持自尊,這是作為人最可貴的品質。

例句

宋範晔《後漢書 樂羊子妻傳》:“妻曰:‘妾聞志士不飲盜泉之水,廉者不受嗟來之食,況拾金求利以污其行乎?’”

上一篇:強弩之末

下一篇:含沙射影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