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治·華盛頓

喬治·華盛頓

美國首任總統
喬治·華盛頓(George Washington,1732年2月22日---1799年12月14日),美國聯邦黨政治家,美國首任總統,被美國稱為國父,美國獨立戰争大陸軍總司令。1775年至1783年美國獨立戰争時大陸軍(Continental Army)的總司令,1787年主持了制憲會議。會議制定了現在實施的美國憲法。1789年,他經過全體選舉團無異議的支持而成為美國第一任總統(其同時也成為全世界第一位以總統為稱号的國家元首),在接連兩次選舉中都獲得了全體選舉團無異議支持,一直擔任總統直到1797年。他在兩屆的任期中設立了許多持續到今天的政策和傳統。在兩屆任期結束後,他自願放棄權力不再謀求續任。華盛頓由于扮演了美國獨立戰争和建國中最重要的角色,故被尊稱為“美國國父”,又稱“合衆國之父”。學者們則将他和亞伯拉罕·林肯、富蘭克林·羅斯福、伍德羅·威爾遜并列為美國曆史上最偉大的總統。
    本名: 别名: 字: 号: 所處時代: 民族族群: 出生地: 主要作品: 主要成就:帶領美國打赢了獨立戰争 中文名:喬治·華盛頓 英文名:George Washington 性别:男 出生年月:1732年2月22日 國籍:美國 去世年月:1799年12月14日 民族:美利堅民族 畢業院校:威廉與瑪麗學院(William and Mary) 身高:187cm 出身:種植園園主,農場 軍銜:美利堅合衆國六星上将 職業:政治家,軍事家,總統 尊稱:美國國父,美國之父

人物簡介

喬治·華盛頓(GeorgeWashington)是美國首任總統(1789-1797),美國獨立戰争大陸軍總司令,開國元勳,為美國的締造建立了豐功偉績。在他主導下發布的《獨立宣言》是美國立國以來最重要的文件之一,在整個人類曆史中也有着深遠的影響,其中痛斥了英國對殖民地的暴政,宣布一切人生來平等,人們有生存和追求幸福等不可轉讓的權力。他畢生未進大學學習,但注意自學,使自己具備了突出的才幹。早年當過土地測量員。

1752年,成為維農山莊園的主人。曾參加七年戰争,獲中校和上校銜,積累了軍事指揮的經驗。1758年當選為弗吉尼亞議員。翌年與富孀M.D.卡斯蒂斯結婚,獲得大批奴隸和60.75平方千米土地,成為弗吉尼亞最大的種植園主。在經營農場, 手工作坊的過程中,華盛頓飽嘗了英國殖民當局限制、盤剝之苦。1774年和1775年,先後作為弗吉尼亞議會的代表出席第一屆、第二屆大陸會議。

1775年7月3日,華盛頓就任大陸軍總司令。他把一支組織松散、訓練不足、裝備落後、給養匮乏,主要由地方民軍組成的隊伍整編和鍛煉成為一支能與英軍正面抗衡的正規軍。通過特倫頓、普林斯頓和約克德等戰役,擊敗英軍,取得了北美獨立戰争的勝利。

1783年《巴黎和約》簽訂,英國被迫承認美國獨立。他拒絕了一些同僚慫恿他領導軍事政權的提議,于同年12月23日遞交辭呈,解甲歸田。在1787年他主持了制憲會議,美國憲法。

1789年,當選為美國第一任總統。他組織機構精幹的聯邦政府,頒布司法條例,成立聯邦最高法院。他在許多問題上傾向于聯邦黨人的主張,但力求在聯邦黨和民主共和黨之間保持平衡。

在兩屆任期結束後,他也自願地放棄權力不再續任。之後他便再次恢複平民生活,隐退在弗農山莊園。可以毫不誇張的說,從華盛頓揭竿而起的那一天起,他的一生就是整個國家的縮影。華盛頓始終被學者排名為最偉大的美國總統之一。

2006年,華盛頓被美國的權威期刊《大西洋月刊》評為“影響美國的100位人物”第2位。在美國學者麥克·哈特所著的《影響人類曆史進程的100名人排行榜》,華盛頓名列第27位(新版第26位),是該榜排位最靠前的美國人。

生平經曆

早年生涯

華盛頓出生于1732年2月22日,在他出生時,英格蘭的新年開始于3月25日(天主報喜節),也因此會有不同的生日出現。他的出生地點是威斯特摩蘭縣的一個大農場。華盛頓的家族名稱出自距離英格蘭東北不遠的泰恩-威爾郡的華盛頓村(Washington)。

華盛頓從7歲到15歲不規則地上過學,最初在本地教堂司事那裡上學,後來在名叫威廉斯的老師那裡上學,他的一些作業本至今仍保留着,他在實用數學,包括計量、幾種測量的方法和對測量有用的三角方面十分精通。他學習幾何,還學習一點拉丁文。同時在那個時期,華盛頓還閱讀一些英國名著。

華盛頓的哥哥奧古斯汀曾擔任由英國上将所指揮的步兵團的軍官,參加了詹金斯的耳朵戰争(War of Jenkins' Ear)。之後華盛頓父親的去世讓讓家族陷入了經濟困難,因此華盛頓無法像兩名年長的哥哥一樣前往英格蘭受教育,他也隻得放棄了原本由勞倫斯所安排,成為英國皇家海軍見習軍官的機會。于是華盛頓一生都沒有前往歐洲。

華盛頓接着在成為了亞曆山德裡亞的消防隊員。在1774年,由于他和一家消防器具公司的友好關系,他自費購買了一具當時非常先進的消防器材,捐贈給市鎮使用,這具器材今天仍可以在亞曆山大市的博物館看見。

法印戰争

法國印第安人戰争期間(1754—1763)

這場殖民地所參加的第一場戰争起源于1753年,法國人開始在當時屬于維吉尼亞州領土的俄亥俄谷地(Ohio Country)建立許多堡壘,這是法國人的戰略之一。法國人得到當地原住民的支持,試圖阻止英國人繼續向西擴張他們在美州的殖民地,并阻擋殖民地内的英國軍隊。

維吉尼亞州的總督是羅伯特·丁威迪(Robert Dinwiddie),當時擔任少校的華盛頓替他向法國指揮官遞交了最後通牒書,要求法國人離開。華盛頓将過程透露給當地的報紙,而他也因此成為傳奇人物。

但法國人拒絕撤離,因此在1754年,丁威迪派遣了剛升遷中校的華盛頓率領維吉尼亞第一軍團,前往俄亥俄谷地攻擊法國人。華盛頓率領軍隊伏擊了一隊由法裔加拿大人組成的偵查隊,在短暫的戰鬥後,華盛頓的印地安人盟友Tanacharison族人殺害了法國指揮官Ensign Jumonville,接着華盛頓在那裡建立了一座名為Fort Necessity的堡壘,但在數量更多的法軍和其他印地安人部隊進攻下,這座堡壘很快便被攻陷,他也被迫投降。投降時華盛頓簽下一份承認他“刺殺”了法軍指揮官Jumonville的文書(因為這份文書用法文寫成,華盛頓根本看不懂),而這份文書導緻了國際間的事變,成為法國印地安人戰争的起因之一。這場戰争也是七年戰争的一部分。

華盛頓稍後被法國人假釋,在同意一年之内不返回俄亥俄谷地後被釋放。

華盛頓一直渴望加入英國軍隊,當時殖民地的居民都對此不感興趣。他在1755年終于等到機會,當時英軍發動遠征,試着重新奪回俄亥俄谷地。遠征行動在莫農加希拉河戰役(Battle of the Monongahela)中遭受災難性結果。相當不可思議的,華盛頓的外衣被四發子彈擊穿,但他仍毫發無傷,同時他冷靜的在炮火中組織軍隊撤退。在維吉尼亞州,華盛頓成了英雄人物,雖然戰争的重心已經轉移到别處,他繼續領導了維吉尼亞第一軍團好幾年。在1758年,他随着John Forbes将軍展開另一次遠征,成功的将法軍驅離了Duquesne堡壘。

華盛頓最初軍事生涯的目标是希望成為正規的英軍軍官—而不僅是殖民地民兵的軍官。但他一直未獲升遷,因此他在1759年辭去了軍職,并與馬莎·丹德裡奇·卡斯蒂斯結婚,她是一名已經育有兩個小孩的富有寡婦。華盛頓和她一起扶養這兩個小孩:約翰·帕克·卡斯蒂斯和馬莎·帕克·卡斯蒂斯,稍後他還扶養了她的兩名孫子女,但華盛頓從沒有自己血親的小孩。新婚後他們搬到弗農山居住,過着紳士階級農夫和蓄奴主的生活,他并當選了維吉尼亞當地的下議院議員。

美國獨立戰争

美國革命期間(1774—1783)

在1774年華盛頓被選為維吉尼亞州的代表前往參加第一屆大陸會議。由于波士頓傾茶事件,英國政府關閉了波士頓港,而且廢除了麻薩諸塞州的立法和司法權利。殖民地在1775年4月于列克星頓和康科特與英軍開戰後,華盛頓穿着軍服出席第二屆大陸會議——他是唯一一個這麼做的代表,表示了他希望帶領維吉尼亞民兵參戰的意願。

華盛頓在1775年6月15日經由大會選舉無異議支持成為了總指揮官,雖然很舍不得離開心愛的維吉尼亞家園,華盛頓接受了指揮官職位,并宣稱"我不認為我能勝任這個指揮官的光榮職位,但我會以最大的誠意接受職位"。華盛頓并宣稱除了必要的開支外,不須付給他任何額外報酬。就這樣,華盛頓于7月3日在麻薩諸塞州的劍橋擔任了全殖民地軍隊的總指揮官。

華盛頓在1776年進攻波士頓,利用稍早在提康德羅加堡壘所奪取的火炮陣地,得以俯瞰整個波士頓港,最後将英軍逐出了波士頓。英軍指揮官威廉·何奧(William Howe)下令英軍撤回加拿大的哈利法克斯。華盛頓接着率領軍隊前往紐約市,預期英軍将發動攻勢。擁有壓倒性軍力的英軍于8月展開了攻勢,而華盛頓所率領的撤退行動卻相當笨拙,幾乎全軍複沒。

他也在8月22日輸掉了長島戰役(Battle of Long Island),不過得以撤退大多數的軍隊回到大陸。在接下來又輸掉了幾次戰役,使得軍隊倉卒混亂的撤離了新澤西州,此時美國革命的未來岌岌可危。

在1776年12月25日的晚上,華盛頓傑出的指揮重整旗鼓。在這場特倫頓戰役(Battle of Trenton)中,他領導美軍跨越特拉華河,突襲黑森雇傭軍(Hessian)的兵營。并接着在1777年1月2日的晚上向查理斯·康沃利斯(Charles Cornwallis)率領的英軍發動突襲,這次奇襲振奮了支持獨立的殖民地陣營出租車氣。

在1777年夏天,英軍發動了三路并進的攻勢,一路由約翰·伯戈因(John Burgoyne)率領從加拿大向南進攻,一路由威廉·何奧率領攻擊當時殖民地的首都費城。而華盛頓撤往南方,卻在9月11日的布蘭迪萬河戰役(Battle of Brandywine)中遭受慘敗。為了擊退英軍而發動的日耳曼敦戰役(Battle of Germantown)則因為濃霧和軍隊的混亂而告失敗。華盛頓和他的軍隊隻得撤回環境惡劣的佛吉谷(Valley Forge)艱難的渡過冬天。

在1777年至1778年的冬天,華盛頓依然堅定着指揮軍隊,并持續向後方的殖民地大會要求更多補給,使大陸軍能克服寒冷的冬天,逐漸恢複士氣。2月時一名曾服役于普魯士軍參謀部的軍官弗裡德裡希·馮·施托伊本(Friedrich von Steuben)前來佛吉谷,自願幫忙訓練華盛頓軍隊,在佛吉谷的訓練告一段落時,華盛頓的軍隊已經煥然一新了。

華盛頓接着率領軍于1778年6月28日的蒙茅斯戰役(Battle of Monmouth)中攻擊從費城前往紐約的英軍,與英軍打成平手,但英軍分裂殖民地政府的企圖于是失敗了。由于這場戰役的勝利,加上一年前于薩拉托加戰役(Battle of Saratoga)中擊敗了伯戈因率領的入侵英軍,情勢逐漸好轉,英軍顯然無法攻克整個新國家,因此法國決定正式與美國結盟。

在1778年後英軍最後一次的試着分離殖民地,這次英軍集中于南方地區。華盛頓的軍隊并沒有直接攻擊他們,而是前往駐紮位于紐約的西點(West Point)軍事基地。在1779年華盛頓命令5分之1的大陸軍展開沙利文遠征(Sullivan Expedition),對那些與英軍結了盟且常攻擊美軍前線堡壘的易洛魁聯盟的6個部落的其中4個發動攻勢。并沒有戰鬥發生,不過至少摧毀了40個易洛魁村莊,使這些印地安人被迫永遠離開美國,遷徙至加拿大。

在1781年美軍以及法國陸軍和海軍一同包圍了康沃利斯在約克敦的軍隊,華盛頓迅速前往南方,于10月17日接掌指揮美軍和法軍,繼續圍城戰鬥直到10月17日康沃利斯投降,10月19日,他接過了康沃利斯的投降寶劍。盡管英軍仍在紐約市和其他地點活動直到1783年,這場戰役成了獨立戰争最後一場主要的戰鬥。

接着在1783年,随着巴黎條約(1783年)的簽署,英國承認了美國的獨立。華盛頓解散了他的軍隊,并在新澤西州的洛基山(Rocky Hill)向追随了他多年出租車兵們發表了精采的告别演說。幾天後,英國人從紐約市撤退,華盛頓和殖民地政府重回城市,他于12月4日在紐約市發表了正式的告别演說。

交出軍權

維吉尼亞家園期間(1783—1787)

1783年12月23日,華盛頓向邦聯議會(Congress of the Confederation)辭去了他在軍隊裡總司令的職務,邦聯議會稍後并在馬裡蘭州安那波利斯的議院召開了會議。這對于新生國家而言是相當重要的過程,建立了由平民選出的官員—而不是由軍人來組織政府的先例,避免了軍國主義政權的出現。華盛頓堅信唯有人民擁有對國家的主權,沒有人可以在美國借着軍事力量、或隻因為他出生貴族而奪取政權。

華盛頓接着返回弗農山的莊園,就在1783年聖誕節前夕那天的傍晚抵達家門。自從1775年因戰争離開心愛的家園後,他都沒有機會返家過。在門口歡迎他的是他之前曾向其許諾過會在8年内返家的妻子,以及4個已經能夠走路的孫子女,全都在他離家的這段時間出生。戰争也帶走了他所扶養的繼子約翰的性命,于1781年在約克鎮的一次行軍裡發燒過世。

當華盛頓離開軍隊時,他在大陸軍團裡的最終頭銜是"将軍和總司令"。

在1787年華盛頓主持了在費城舉行的制憲會議。他并沒有參與讨論,但他的威望維持了會議的領導能力,并讓代表團能專注于讨論上。在會議後他的威望使得包括維吉尼亞州議會在内的許多人相信這個會議的成果,而支持了美國憲法。

華盛頓的莊園廣達8000英畝(32平方公裡),如同當時其他許多農場主一樣,盡管擁有大量土地,華盛頓手上的現金都不多,常常四處借貸。在後來他成為總統時,他甚至得借款$600元以搬家到紐約以接掌政務。

擔任總統

第一任

華盛頓在1789年經過選舉團投票無異議的(獲得了全部的選舉人票)當選總統,他是曆史上唯一一個無異議投票當選的總統(并在1792年再次達成)。第二名獲得了34票的約翰·亞當斯則當選副總統。第一屆美國代表會議(First United States Congress)投票将付給華盛頓$25,000的年薪——這在1789年是個很大的數目。

華盛頓在當時大概是全美國最富有的人了,他在西部的土地有非常大的潛在價值—不過在那時都是空地一片。他婉拒了他的總統薪水,這也是他被視為古羅馬公民英雄辛辛納圖斯(Cincinnatus)的形象的一部分—将承擔政務看作公民義務的市民。在總統就任的儀式中,華盛頓非常謹慎的确保儀式場面的規模和裝飾儉樸的符合共和國的标準,而不會超過當時歐洲各國的王室。

華盛頓的妻子瑪莎對他當選了總統相當失望,她隻希望和華盛頓在弗農山維持平靜的生活。不過她還是承擔起了第一夫人的職責,開放客廳并負責安排每周和達官顯貴的晚宴,使晚宴能搭配的上總統的身分。

在華盛頓擔任總統的初期,他隻個别的與他的顧問會面,而到了1791年,則開始定期的和全體内閣與會。每當亞曆山大·漢密爾頓主張應該建立全國性的信用機構并構成金融力量強大的國家時,托馬斯·傑斐遜和詹姆士·麥迪遜總是反對他,而華盛頓必須時常調解兩方的意見。最後往往是漢密爾頓在争論中獲勝,而且華盛頓指責當時由傑斐遜和麥迪遜所支持的名為民主—共和主義社會(Democratic-Republican societies)的團體的危險性時,漢密爾頓則被擁立為聯邦黨(Federalist Party)的領導人。

1791年,當國會通過增加蒸餾酒的貨物稅率時,引發了許多抗議行動。到了1794年,在華盛頓指示抗議者應該前往地方法院後,抗議活動卻激化為大規模的暴動。于是在8月7日華盛頓向賓夕法尼亞州、維吉尼亞州和其他州請求頒布民兵法以征召民兵。在征召民兵後,他便直接帶頭前往暴動地區,使得他成為唯一一個親自率領軍隊的美國總統。平亂中并沒有戰鬥發生,但華盛頓堅強的表現直接展現了新政府的力量。這也是聯邦憲法頒布以來,聯邦政府首次動用軍隊以維持地方的秩序。

在美國自從革命戰争以來通常稱為西北地界(Northwest Territory)的地區,原本住在那裡的印地安人仍常與白人爆發沖突,在西北印地安人戰争(Northwest Indian War)中,印地安人戰勝了白人,直到1794年的鹿寨戰役(Battle of Fallen Timbers)中被白人擊敗為止。

1793年,革命後的法國新政府派遣外交官埃德蒙·吉尼特(Edmond Genêt)至美國,吉尼特試着唆使美國輿論同情法國,以合力對抗大英帝國,法國政府更授權他向美國船隻頒布捕押特許證(letters of marque and reprisal),允許船隻捕押與法國為敵的他國船隻。吉尼特的作為迫使華盛頓要求法國政府把他撤回。

1794年12月9日,在美國派出首席法官約翰·傑伊前往倫敦談判後,美英兩國簽定了以他為名的傑伊條約,條約裡試圖劃清自從革命戰争到美國獨立以來兩國間一直拖延的問題,好增進兩國間的關系。主張親法國派的傑斐遜等人極力批評條約,但華盛頓和漢密爾頓則表示支持,之後國會也通過了條約的簽定。條約規定英國必須撤離他們在五大湖的堡壘,這也對後來的1812年戰争産生了影響。

亞曆山大·漢密爾頓利用他在聯邦政府内的任命權,任命許多他的好友擔任政府職位,因此由他領導的聯邦黨羽翼漸豐,稍後在1796年由聯邦黨推舉的約翰·亞當斯也當選了總統。華盛頓自身相當反對這種黨派政治,因此從不表态支持任何政黨。盡管華盛頓較偏向支持漢密爾頓而不是傑斐遜派的政策,但他從沒有這樣公開表态過。因此可以說華盛頓在當時是沒有黨派立場的。

第二任

盡管華盛頓相當不情願,他還是被推選為第二任總統。不過華盛頓堅持拒絕了擔任第三任總統,因此寫下美國總統決不超過兩屆任期的不成文慣例。這個慣例一直到1940年才被羅斯福所打破,但在羅斯福死後這個慣例正式的被寫進憲法第22号修正案裡面。

華盛頓在他的離職演說成為美國曆史上最富影響力的政治演說之一。在演說中他闡述了過份的黨派偏見可能對國家造成的不良影響,他呼籲人們抛棄黨派之争,團結起來為增進公衆利益而努力。他并主張美國應該避免受到他國的幹涉,因為美國應該隻專注于美國人的利益。他建議與世界上其他國家保持友誼和貿易關系,并應該避免牽扯進歐洲的戰争。他認為應該避免與某國家保持長期的同盟關系,并指出應該注意當時美法間的結盟。華盛頓的離職演說成為美國人對政治的準則,尤其對于之後的世代而言,每當發生關于美國的外交政策應該維持中立與否的争論時,華盛頓的演說便成為主張維持中立者最有力的引言,一直到1949年美國開始與其他國家結盟為止。

在約翰·亞當斯的就職典禮上,據說華盛頓還和亞當斯耳語道:“現在我離職了,換你做總統了。讓我們等着瞧誰比較喜歡這工作吧!”。華盛頓并拒絕離開總統辦公室,直到副總統——托馬斯·傑斐遜也到達,樹立了隻有正副總統都到齊時才能讓出總統職位的慣例。接着,華盛頓步出辦公室,回複平民身分。

退休生活

自從1797年3月退休後,華盛頓帶着輕松的心情回到弗農山。他在那裡建立了蒸餾室,并成為了或許是當時最大的威士忌蒸餾酒制造業者,到了1798年便生産了11,000加侖的威士忌,獲得$7,500元的利潤。

在那一年裡,由于戰争逼近,為了警告法國,華盛頓被新總統約翰·亞當斯任命為美國陸軍的中将(在當時這是軍中最高的階級了)。這隻是象征性的任命,華盛頓并沒有真的服役。

接下來一年裡,華盛頓染上了感冒,引起嚴重的發燒和喉嚨痛,并惡化為喉頭炎和肺炎,并在1799年12月14日去世。遺體埋在于弗農山當地。

人物轶事

砍櫻桃樹

華盛頓童年最有名的故事,非砍倒櫻桃樹莫屬。那句“父親,我不能說謊”也為許多人所耳熟能詳。但這個由帕爾森·威姆斯講述的故事完全是虛構的。真實情況是,我們對華盛頓與其父奧古斯丁·華盛頓的關系一無所知,隻知道在他11歲的時候,父親就去世了。

經營農莊

華盛頓的莊園廣達8000英畝(32平方公裡),如同當時其他許多農場主一樣,盡管擁有大量土地,華盛頓手上的現金卻不多,常常四處借貸。在後來他成為總統時,他甚至得借款$600元以搬家到紐約以接掌政務。退休後,他在維農山莊建立了蒸餾室,并成為了或許是當時最大的威士忌蒸餾酒制造業者,到了1798年便生産了11,000加侖的威士忌,獲得$7,500元的利潤。

軍銜的變動

盡管華盛頓去世時獲得了當時最高的軍銜—三星的陸軍中将(Lieutenant General),随着時光流逝,越來越多将軍(從格蘭特開始)獲得了和他一樣以及更高(四星以及五星)的軍銜,這看起來就像華盛頓功績不如他們一般。直到1976年國會通過法案,追封華盛頓為六星上将(General of the Armies of the United States,相當于蘇聯等國的大元帥軍銜),并正式宣布此為是美國最高軍銜,超過以往和未來的所有元帥(五星上将)和将軍。

借書未還

華盛頓在1789年10月5日,向當時“曼哈頓”唯一的一座圖書館借了一本“國家法”,這本書是有關國際關系的論文集,另外,還有一本是英國下議院的辯論紀錄。華盛頓本人并沒有在借閱欄簽名,而是由他的助理信手在借書人欄表上寫下“總統”。依照規定,這兩本書應在一個月後歸還,但是兩本書至今遲遲不見蹤影,不知去向,而這件事在220年後被紐約一名圖書管理員發現。

如果列入通貨膨脹計算,經過220年,這兩本書的罰金已經增加到30萬美元,約合人民币180多萬元。不過,紐約圖書館表示,他們不會追繳這筆罰金,隻是希望這兩本書能夠歸還。

人物影響

華盛頓為未來的美國樹立了許多的先例,他選擇和平的讓出總統職位給約翰·亞當斯,這個總統不超過2任的先例被看作是華盛頓對美國最重要的影響。

他也被許多人稱為美國的國父,并被視為美國的創立者中最重要的一位,他也在全世界成為一個典型的仁慈建國者的形象。美國人談到他時總是稱他為美國的國父。他也在麥克·H·哈特(Michael H. Hart)所着的影響世界曆史100位名人中排名26名,并被多數學者們視為美國曆史上最重要的一位總統。

盡管華盛頓去世時獲得了當時最高的軍階—三星的陸軍中将(Lieutenant General),随着時光流逝,越來越多将軍(從格蘭特開始)獲得了和他一樣以及更高(四星以及五星)的位階,潘興甚至獲得了六星的特級上将軍銜(雖然他實際上從沒佩帶超過五星),這看起來就像華盛頓功績不如他們一般。直到1976年國會通過法案,追封華盛頓為六星上将(General of the Armies of the United States,相當于蘇聯等國的大元帥軍銜),并正式宣布此為是美國最高軍銜,超過以往和未來的所有元帥(五星上将)和将軍。

婚姻生活

1759年1月6日,26歲的華盛頓與27歲的寡婦瑪莎·丹德裡奇在女方的家中——位于威廉斯堡西北部的帕門基河上的懷特莊園——結婚。當時的瑪莎已有兩個孩子。1731年6月21日,瑪莎生于弗吉尼亞州的新肯特縣,是種植園主約翰·丹德裡奇和弗朗西絲·瓊斯·丹德裡奇的女兒。瑪莎是一個身材矮小、面容可人的女性,雖然稱不上具有聰慧的頭腦,但是務實、腳踏實地。18歲的時候,她與丹尼爾·帕克·卡斯蒂斯——一位擁有17000英畝土地的知名種植園主——結婚,生育了四個子女,兩個夭折。1757年,她的丈夫去世時沒有留下遺囑,因此,瑪莎成為弗吉尼亞州最為富有的理想的結婚對象。

華盛頓與瑪莎和她的丈夫以前可能相識。1758年3月,他兩次造訪了懷特莊園。當他第二次離開的時候,可能已經與瑪莎訂婚,至少她已經答應考慮他的求婚。他們的婚禮極為隆重,新郎身穿綴有紅色鑲邊和金質帶扣的藍、銀雙色禮服。牧師彼得·莫索姆宣布兩人結為夫婦,二人在懷特莊園度過了幾周的蜜月時間之後,在華盛頓的弗農山莊開始生活。他們的婚姻比較穩定,沒有受到不忠或者雙方個性不合的困擾。

美國獨立革命期間,瑪莎到丈夫的戰地指揮部看望丈夫,吃了不少的苦頭。作為第一夫人,瑪莎在紐約和費城(1800年約翰·亞當斯執政時,首都遷往華盛頓)主持了許多國家事務的社交活動。1783年,獨立戰争結束,華盛頓夫婦回到了弗農山莊。1789年4月,華盛頓當選為美國第一任總統,趕赴當時的臨時首都紐約。瑪莎也不得不再次别離家鄉。生性純樸的瑪莎不喜歡都市的新生活,然而,她也無可奈何地梳起了複雜的發式,更換新款的服裝,宴請賓客。瑪莎無法回避社交活動,但她從不參政,她依然生活簡樸、舉止含蓄,保持一個受人愛戴的“國母”形象。

1799年12月14日華盛頓去世後,瑪莎心情抑郁,于1802年5月22日去世。

後世紀念

1、華盛頓的臉龐和肖像通常被作為美國的國際象征标志之一,并也成為了旗幟和國玺的圖像。或許最普遍的就是1美元的鈔票和25美分硬币上他的肖像了,在1美元鈔票上所用的華盛頓肖像是由吉伯特·斯圖爾特(Gilbert Stuart)所畫的,這幅肖像同時也是早期美國藝術的重要作品。

2、華盛頓和西奧多·羅斯福、托馬斯·傑斐遜、亞伯拉罕·林肯等四位總統一起被卡爾文·柯立芝所選上,他們的臉龐被刻在拉什莫爾山的巨大石壁上,成為美國最知名的雕像群之一。

3、美國的首都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則以華盛頓為名。華盛頓對于聯邦政府哥倫比亞特區的建立有極大關聯,也是他挑選了白宮的位置。因此後來建立了華盛頓紀念碑以紀念他,紀念碑也成了華盛頓特區最着名而顯目的地标之一。華盛頓也在遺囑中捐贈了一部分資金,以在當地建立一所大學,而這所大學後來便命名為喬治華盛頓大學也紀念他。

4、緊鄰太平洋的華盛頓州也成為美國唯一一個以總統為名的州。

5、美國海軍曆年來的軍艦也有三艘陸續以華盛頓為名。目前仍在服役的是一艘尼米茲級航空母艦—華盛頓号航空母艦。

6、連接新澤西州和紐約市的橋樑也被命名為喬治華盛頓橋。

7、一種棕榈科屬的樹木學名也被取名為華盛頓葵(Washingtonia)。

人物争議

統帥能力

應該指出的是,華盛頓的戰術并無特殊之處,既無開創性、也對軍事曆史毫無影響,而且他在許多次戰役中都犯下大錯。但他仍被捧為戰争英雄,這引發了一些争議。

支持他的人們認為,由于他所主張的革命概念,美軍也在戰争中存活并持續戰鬥,使得美國得以維持獨立持續至今。華盛頓一直躲開與英軍直接的沖突,避免了美軍決定性的戰敗或投降。他相當了解美軍的弱點并且也限制了他們進行過于冒險的行動,并利用他勇敢的人格激勵軍隊,使他們能撐過漫長而艱難的戰争。同時,他不止擁有勇敢這一種美德。在整個戰争期間,他忠誠效勞,分文不取,廉潔奉公,堪稱楷模。

在必要的時候,華盛頓會采取強力措施以維系軍隊,例如1781年新澤西的一支部隊嘩變後,他出動六百人的部隊将其包圍,并處死了兩位兵變首領,;但在其他的時候,他則靠着戰鬥的的勝利來振奮軍心、民心,例如他所指揮的特倫敦-普林斯頓聯合戰役。這次戰役對北美廣大的人民産生了巨大的心理影響——原本似乎是一項失敗的事業,現在卻絕處逢生。

華盛頓在戰争中選擇了正确的戰略,如同古羅馬将軍費比烏斯·馬克西姆斯(Fabius Maximus)在第二次布匿戰争的戰略(費邊戰略),持續的拖延敵人将能使英國人如同當年的漢尼拔一樣,"攻到了門外"但卻"不得其門而入"。很快英國人将會了解到繼續作戰隻是浪費資源,他們隻能追擊美軍進行混戰,卻無法徹底捕捉到美軍的主力,反而在薩拉托加等地的戰鬥中被美軍擊敗。除了正确地采取了費邊戰略外,華盛頓還正确地了解到這場戰争将會經由外交途徑取得勝利,而不是靠着士兵們。

誠然,他決非是一位軍事天才,當然也決不能與亞曆山大和凱撒一類的将軍相提并論。他的成功看似是由于同他對壘的英軍将領的出人意料的無能,另一半才是由于他自己的才能。盡管如此,人們也許記得,當美軍将領遭遇慘敗時,華盛頓雖然也小有失利,但他堅持作戰,終于赢得了戰争的最後勝利。盡管有争議,但華盛頓無愧于六星上将的軍銜和軍事家的稱号。

奴隸主人

華盛頓是美國的國父,是獨立、民主、自由的象征,他同時又是奴隸主。這兩面都是真實的,甚至可以說密不可分。

早年蓄奴

華盛頓11歲那年便從父親的遺産中繼承了10名奴隸。此後,他繼續購買奴隸——其中有直接從奴隸市場購買的,也有在旁系親屬死亡後收購過來的。1759年,在富有的寡婦馬莎·丹德裡奇·卡斯蒂斯嫁給華盛頓之後,他們豢養奴役的人數達到了頂峰。華盛頓的新妻子為弗農山莊帶來了80多名奴隸。在美國獨立戰争爆發前夕,有将近150個靈魂被算作華盛頓夫婦的私有财産。

堅持蓄奴

在随後的歲月中,他成為了奴隸制度的捍衛者。1775年4月,美國獨立戰争打響兩天之後,喬治·華盛頓在弗吉尼亞州的一個城鎮登出一則廣告,懸賞捉拿10個逃亡奴隸。包括兩名黑人奴隸;和八名白人奴隸。1789年,華盛頓成為美國首任總統,這名成為總統的種植園主不但準許黑奴制度的存在,自己也使用了大量的奴隸。為了維持自己的财富、生活方式和名聲,華盛頓需要奴隸們為他勞動

反省悔改

需要指出的是,華盛頓對奴隸制的存廢問題進行過認真思考。随着年齡的增長,他也曾嘗試過脫離吃人的奴隸制。最終,1799年,他在遺囑中說:“假如我妻子死去,我希望我自己全權擁有的奴隸均獲得自由......因此,我反對以任何理由将我所擁有的奴隸出售或運送到外國。并且我嚴肅而強烈地要求我的遺囑執行人......明白,有關奴隸的這些條款,以及以後他就這些條款做出的任何嚴肅修改,都應該不遺餘力地、毫無借口地、及時地得到執行。”所有年老體弱的奴隸“生前都應該由我的繼承人供養,過上舒适的生活。”幼年的奴隸也應該被撫養直至成年(25歲),并被教會讀寫和“掌握某種有用的技能”。

這樣,經曆了30多年,華盛頓終于明确了廢除奴隸制的觀點。實際上,他是“弗吉尼亞王朝”中唯一一位将傑弗遜在《獨立宣言》中提出的解放奴隸的名句付諸實踐的傑出政治家。 

人物評價

作為美利堅合衆國的奠基人,華盛頓的名字家喻戶曉,他的聲望主要來自3方面的工作:

第一,美國獨立戰争中的軍事領袖。

誠然,他決非是一位軍事天才,當然也決不能與亞曆山大和凱撒一類的将軍相提并論。他的成功看起來似乎是由于同他對壘的英軍将領的出人意料的無能,另一半才是由于他自己的才能。盡管如此,人們也許記得,當美軍将領遭遇慘敗時,華盛頓雖然也小有失利,但他堅持作戰,終于赢得了戰争的最後勝利。

第二,立憲會議主席。

雖然他的思想對于美國憲法本身影響不大,但是他的支持者和他的名望對各州批準這部憲法卻起了重大的作用。當時有一股強大的力量在反對新憲法,如果沒有華盛頓的支持,新憲法就不可能被采納。

第三,美國第一任總統。

美國有一位華盛頓這樣德才兼備的人作為第一任總統是幸運的。翻開南美和非洲各國的曆史,我們可以看到即使是一個以民主憲法為伊始的新國家,堕落成為軍事專制國家也是易如反掌。華盛頓是一位堅定的領袖,他保持了國家的統一,但是卻無永遠把持政權的野心,既不想做國王,又不想當獨裁者。他開創了主動讓權的先例──一個至今美國仍然奉行的先例。

與當時的其他美國領袖如托馬斯·傑弗遜、詹姆斯·麥迪遜、亞曆山大·漢密爾頓等相比,喬治·華盛頓缺乏創新的精神和深刻的思想。但是他比所有這些雄才大略的人物都重要得多,無論在戰争還是和平期間,他在行政領導方面都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沒有他任何政治運動都不會達到目的。對美國的形成,麥迪遜的貢獻是重大的,而華盛頓的貢獻幾乎可以說是不可缺少的。

上一篇:張美娥

下一篇:史蒂芬·埃洛普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