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克芹

周克芹

中國當代文學史上作家
周克芹,1936年生于四川省簡陽縣農村。[1]1958年在成都農業技術學校畢業後回鄉務農,先後當過農民、民校教師、生産隊長、大隊會計、農業技術員、公社和區幹部。由于他長期生活在農村,熟悉農村生活,他的作品大都是反映農村生活的題材。1963年發表第一篇短篇小說《井台上》之後,1973年以來陸續發表了《早行人》等20餘篇作品。1979年調入四川省文聯從事專業創作。1980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1985年擔任四川省作協黨組成員。1990年任四川省協黨組副書記、常務副主席,兼任《現代作家》文學月刊主編。1990年8月5日在成都病逝。
    中文名:周克芹 外文名: 别名: 民族: 出生地: 畢業院校:成都農業技術學校 職業:作家 代表作品:《許茂和他的女兒們》 主要成就:《勿忘草》獲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 籍貫:四川省簡陽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37年

人物概述

周克芹(1936—1990),當代作家。1937年生于四川簡陽。1958年畢業于成都農業技術學校,後回鄉務農。先後當過民辦教師、生産隊會計、隊長、農業技術員、公社和區幹部。他熟悉農民,作品大多反映農村生活。1963年發表第一個短篇小說《井台上》之後,陸續發表了《早行人》等20餘篇作品。1979年發表的長篇小說《許茂和他的女兒們》是對“文革”十年農村生活的深刻反思,在社會上反響很大,電影、電視和戲曲界紛紛改編成劇本,也因此獲首屆茅盾文學獎。他的另一部長篇《秋之惑》也因真切描繪農村十年改革受到好評。

周克芹是農民喜愛的作家。黨和人民給了他很多榮譽。他曾任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作家協會四川分會黨組副書記、常務副主席、《現代作家》主編。1990年8月5日,他因病在成都逝世,年僅53歲。

《許茂和他的女兒們》這部反映我國農村現實生活的長篇小說發表以後,作者周克芹成了文壇上一顆引人注目的新星。

一九五七年,在成都農業技術專科學校即将畢業的周克芹,因為在大字報上寫了一些反映農村真實情況的話,竟被視為“右的言論”,被批判,開除團籍,不予分配工作。他坦然地回到了自己的家鄉,作大地的兒子,用勤勞的雙手養活自己。由于社員和幹部們的信賴,不久被選為生産隊的會計。他過着普通社員的生活,懂得農民的喜怒哀樂。他自幼喜歡文學,家鄉發生的一切,常常引起他創作的沖動。就這樣,他白天用鋤,晚上用筆,辛勤地耕耘了二十年。

一九六三年,他的第一個短篇小說《井台上》在《四川文學》上發表後,受到編輯部負責同志和讀者的重視。編輯部負責同志親自去看望他,鼓勵他抓緊學習,進一步提高寫作水平,努力為廣大農民服務。在農村,看書看報十分困難。凡是碰到“有字的東西”,周克芹總要拿來翻一翻。十年浩劫,群醜粉墨登場,他冷眼旁觀,閱盡人間滄桑,日夜深思,思想日趨成熟。古今中外的文學名着被紅衛兵當作“封、資、修”的黑貨查抄後,或抛落巷尾街頭,或當作廢紙出賣,這卻給周克芹提供了學習的好機會。他一本本搜羅起來,如饑似渴地攻讀。

前幾年,他寫出了《李秀滿》等一些有影響的作品,并出版了短篇小說集《石家兄妹》。區委負責同志對他的為人和創作非常器重,在工作和學習上熱情關懷他的成長,經常把他借調到區裡幫助工作,這使他得以了解更多情況,視野更加開闊。一九七七年,他在随區委書記到一個大隊蹲點的時候,已經在構思長篇小說《許茂和他的女兒們》了。一九七九年春,他被省作協調出從事專業創作,這部作品很快寫出問世了。

這部作品以一九七五年冬發生在四川沱江流域葫蘆壩的故事,揭示了多年來特别是十年浩劫以來左傾路線給農村帶來的危害,反映了正确路線和左傾路線的鬥争,以及農民對這兩條路線的不同反應。周克芹對我們說:“二十多年來,我們在農村實行左的政策,總是侵害農民的利益。結果,就沖淡了多年來黨和農民建立起來的血肉關系。有不少象許茂這樣合作化時期的積極分子也被生活教育得‘自私’了。這能完全怪農民嗎?!特别是“三年困難”時期和十年浩劫期間,号稱‘天府之國’的四川,竟出現吃草根樹皮、逃荒要飯的情景。但我們的農民是很好的,他們勒緊了褲帶支援國家建設。他們幹得多,說得少,創造得多,消耗得少,他們強烈地要求改變窮困面貌,他們渴望有一條正确的路線。我寫這部小說,就是想反映農民的這個願望和要求。”

周克芹創作的态度是嚴肅的。光是布局謀篇,思索如何開頭,就用了半年時間。最後,他選擇了一九七五年冬天作為背景。他說,一九七五年搞整頓,是我國陰沉的天空出現“一縷陽光”的時期,許多人感到可以抓生産了,有奔頭了。但是,這一年又是一個“乍暖還寒”時節,冷風不斷襲來,正确和錯誤路線進行着激烈的搏鬥,各種勢力和人物的表演十分充分。“我覺得,選擇這樣一個矛盾尖銳的時刻,有利于深化主題。”

這位作家是忠實于生活的。他說:“讓我去編造生活裡根本不存在的情節,我不幹。”他在農村,看到過不少挨完批鬥,摘下高帽子,就領着群衆研究生産的好幹部。他認為他們不是“走資派”,他沒寫過一篇反映“走資派”的作品。他覺得,做一個随着政治口号左右搖擺的“無行文人”是沒有意思的。他說,一個作家不應當等待上邊對某個時期有了什麼政治結論之後,再去寫圖解性的文字。相反,作家應當深入生活,獨特地觀察生活,敢于揭露生活中的本質,通過作品,提出問題,指明出路,鼓舞人民前進。他還說,也隻有深入生活,忠于生活,才不會從概念出發,才能寫出有血有肉有個性的人物。這時,我們想起,《許茂和他的女兒們》這部長篇小說,寫了十多個人物,主要人物性格都是那麼鮮明、突出,呼之欲出,這的确是他的創作觀的有力佐證。

周克芹同志長期生活在農村,和農民同呼吸,共命運,他的作品充滿了濃烈的生活氣息,感人至深。《許茂和他的女兒們》中的人物是他所熟悉的,有許多情節是他耳聞目睹的,有些就是他親身經曆過的。一九七〇年,他愛人生第三個孩子的時候,周克芹想給她買點東西補一補,但又身無分文。他隻得将門闆卸下來去賣。可是在縣城賣,怕碰見熟人不好意思,就背起門闆翻山越嶺到另外一個集市上去出售。他說:“後來,我在這本書中寫金東水賣毛線衣那一段的時候,還真是有不少自己的影子呢!”

我們談到這裡,一位身背竹簍的農村婦女,領着個十來歲的小女孩走了進來。這位樸樸實實的農村大嫂,就是周克芹的妻子。她是從家裡走了七、八裡路,到這裡來看周克芹的。我們早就聽說她為了支持周克芹的業餘創作,盡可能多承擔一些家務,日子過得很艱難。我們對她說:“到你們家裡看看好不好?”

“要得,要得。你們看了可不要見笑啊!”

下午,我們去了周克芹的家。他住在這個區的绛溪公社升陽大隊第五生産隊。那是沱江邊上一幢依山而建的低矮的茅屋。多年的日曬雨淋,使得房頂的稻草已經變成了深灰的顔色。門口是豬圈。室内潮濕而陰暗。隻有鑲在房頂上的一小塊玻璃,能夠透進一絲亮光。借着這點光亮,我們看到,那糊滿了舊報紙的土牆上,挖了一個長方形的孔洞,這就是周克芹的“書架”。“書架”旁邊,是一個沒有抽屜的破桌子,油漆早已剝落。桌子上放着兩個墨水瓶做的煤油燈。除此而外,就是破舊的木床、兩把快散架的竹椅和一個矮凳,此外再無其他陳設,整個屋子顯得空蕩蕩的。

周克芹同志就是在這個小茅屋裡寫出了不少很有影響的短篇小說以及《許茂和他的女兒們》的不少篇章。有時,他的感情一上來,就一個通宵一個通宵地寫下去,次日清晨一看,鼻孔已被煤油煙子熏得漆黑。周克芹和這裡的許多農民一樣,家境是貧寒的。他們有四個未成年的孩子,生産隊的勞動日值又低,過去常欠隊裡的糧款。妻子隻能靠養雞賣蛋,給他買幾包一角四分錢一包的《春耕牌》經濟香煙,以供他熬夜寫作之用。周克芹就是在這樣艱苦的環境中寫作了二十年!

但是,周克芹卻非常喜歡農村的環境。他說:“我是寫農村題材的。隻有農村生活才是我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源泉。有了生活,哪怕把稿紙放在膝蓋上也能寫得出來;沒有生活,就是住進高級賓館也寫不出一個字。”因此,雖然兩年前省作協已經調他專門從事文學創作,但是他的戶口、糧食和黨的關系,還都留在簡陽縣。他仍然在紅塔區委幫助工作,随區委書記在楊家公社金星大隊蹲點。他是當地人,懂得農業科學技術,又善于聯系群衆,幹部、社員都願與他攀談,甚至家庭糾紛、婚姻戀愛等問題,也都要找他“擺一擺”,人們熱情地稱他為“不管部部長”。

在與農村幹部、群衆朝夕相處中,他獲得了不少新的素材,前不久寫出了《勿忘草》、《落選》等具有一定深度的短篇。他還正在寫《許茂和他的女兒們》第二部。但是,他不想急于寫出。他感到,當前更重要的,是深人生活。周克芹說,由于黨的政策的調整,當前的農村處在一個大變動的時期。各階層的人在這個大變動面前有許多不同的想法和态度,這是必須要把握住的。他說:“我甯肯兩年不寫東西,也決不能丢掉這段生活。”《許茂和他的女兒們》出版後,有人邀他到北京去,有人邀他到外地去轉轉,他都一概謝絕。就是去成都開會、改稿,也是辦完事即回,從不多住。他借用李白的詩句,開玩笑地說:“錦城雖雲樂,不如早還鄉啊!”周克芹像一株茁壯的新苗,深深地植根于沱江兩岸的田野之中,他将為人民奉獻出更多、更甘美的果實。

經曆創作

周克芹長期生活在農村,他感受到農民創造得多,獲取得少有的高尚品格,也目睹了極左路線給農民帶來

的困苦。迫切期望有一條正确的路線幫助農民擺脫困境。這種沖動和責任感激起了他的創作欲望。于是,他把耳聞目睹的種種事實,以周圍父老鄉親及親身經曆為原型加以提煉和典型化,創作出了長篇小說《許茂和他的女兒們》,塑造了許茂老漢一家子的形象,以此來反映農村政策的變革,反映農民的呼聲與願望,表現了作者對十年“文革”中農村生活的深層次思考。小說發表後,引起強烈反響。“北京”和“八一”兩家電影制片廠同時将它搬上銀幕。

寫作生涯

1979年,周克芹當上了專業作家,仍然不離開農村,他說“我是寫農村題材的,隻有農村生活才是我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源泉。”他認為,關心農民,既要反映他們的疾苦,又要關心他們的進步和要求改革開放,農村出現了活力,但也出現了新的矛盾。1981年,周克芹創作小說《山月不知山裡事》。他借容月兒們之口,通過塑造明全這個“怪人”,展現了新時期農村青年對物質生活以外的精神生活的更多追求,展示了青年一代農民給農村生活帶來的新鮮生動的氣息。

1984年,周克芹擔任中國作家協會四川分會的領導職務,離開了簡陽。但他每年都要回家鄉幾次,到農村蹲點,深入生活。他欣喜地從家鄉青年農民身上看到了十年改革給農村帶來的較之經濟領域變化更為深刻的精神領域的巨大變化。他把自己的發現融入1990年初出版的長篇小說《秋之感》中,通過塑造青年農民華良玉的形象,展現了新一代農民已經意識到自己對改變農村現實所擔負的曆史重任,提出了在農村改革中青年農民如何把握自己命運的時代問題,把農村題材的小說創作又向前推進了一步。

創作環境

“文革”結束後,中國文藝界迎來了發展的春天,湧現出了一批文學新人和優秀作品,很多有才華的青年也憑自己的作品改變了自己的命運。1979年以長篇小說《許茂和他的女兒們》在文壇赢得聲譽的周克芹,

此前生活非常艱難。著名學者、評論家劉錫誠曾經走訪過周克芹早年在四川簡陽鄉下工作的地方,隻有6平米多點的一間房子就是他的辦公室兼卧室,窗戶被堵起來,室内陰暗無光,隻有一張小小的木桌和一盞25瓦的燈泡,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中他創作出獲得第一屆茅盾文學獎榜首的長篇佳作《許茂和他的女兒們》。周克芹生活最貧困時,不得不把家裡的門闆卸下來賣掉,因為怕見熟悉的老鄉和同事,隻好扛着門闆步行到最偏遠的集市上去賣。其困頓如此,真是讓人心酸。

鄉下有個講究,萬不得已是不會卸下門闆去賣的,由此可見周克芹曾經經曆過多麼艱辛的生活。除了生活的貧窮,他還承受着來自精神上的壓迫,他因同情“右派”言論,1958年從農業技術學校被開除團籍,回鄉務農。他一直生活在農村基層,終曆了無數的冷眼和歧視,艱難和挫折。但是再大的困難也沒能阻礙他思考的靈魂和勤奮的筆耕,上帝最終還是鐘情于周克芹的。在二十世紀中國文壇上他代表了新時期農村題材創作的新路,在文學史上終将占有一席之地。

遠去的周克芹曾談他對創作與人生的感受時說:“做人應該淡泊一些,甘于寂寞,潛心于工作和事業。……永遠保持對生活的熱情,保持一顆誠摯的赤子之心。隻有把個人對于物質以及虛名的欲望壓制到最低标準,精神之花才得以最完美的開放;隻有求得内心的平靜、純正,才華方得以熠熠生輝。”生活在喧嚣和浮躁中的我們,聽聽他的話,心靈也許會甯靜許多。

獲獎作品

《許茂和他的女兒們》以1979年冬天四川一個偏僻農村的社會生活為背景,通過老農許茂和他的女兒們的生活故事,真實地揭露了“文革”給農業生産帶來的災難性破壞和在農民精神上造成的嚴重創傷,深刻地反映了70年代風雲變幻的社會面貌,并預示了結束動亂之後必将出現的光明、美好的前景。

小說采用“家庭紀事”的結構方式,以一個家庭的矛盾糾葛和人物性格的變化來反映整個社會的動蕩和時代的足迹,達到了以小見大的藝術效果。對蜀中一帶自然風物的描寫,又使作品染上濃郁的地方色彩,并蘊含着象征的意味。抒情議論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但過多的議論又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小說含蓄、蘊借之美。

文學成就

1990年8月5日作家周克芹在成都病逝。以創作出《許茂和他的女兒們》而聞名于世的作家周克芹,1990年8月5日在成都病逝,終年53歲。周克芹出生于農民家庭,他一輩子寫農民。他的第一部長篇小說《許茂和他的女兒們》是對“文革”十年農村生活的深沉反思,在社會上反響很大,電影、電視、戲曲界争相改編成劇本,他因此獲得全國首屆茅盾文學獎。他的另一部長篇《秋之惑》,因真切描繪農村十年改革生活也受到好評。

德昭後代

著名作家周克芹的墓地位于簡陽市簡城鎮升陽村。墓冢簡樸,墓前的石碑雕刻着流沙河的題字,中間大書:“小說家周克芹之墓”,兩邊一副對聯:“重大題材隻好帶回天上;純真理想依然留在人間。”墓冢前是的寬敞水泥平壩,平壩周圍植着松柏,花壇裡種着杜鵑花、桂花等花卉。

上一篇:陸錦

下一篇:詹小栎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