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大臨

呂大臨

中國宋代金石學家
呂大臨(公元1042年~公元1090年),中國宋代金石學家,字與叔。呂大臨一生,先投張載,後投二程求學,無心仕途,最後以門蔭得太學博士,秘書省正字。呂大臨和他的三個兄長呂大忠、呂大防、呂大鈞均出身于一個世代書香的官宦之家,兄弟四人人皆登及第,唯獨呂大臨氣質剛強,尊橫渠先生教誨,“不留連科舉”,更無心仕途,一生追求學術研究。當時,關中地區湧現出以張載為首的博學鴻儒,被後人公認為“關學派”。呂氏兄弟也被公認為關學大家。呂大臨與他倆個兄長呂大忠、呂大鈞投入張載門下求學,潛心研究《六經》尤深于三禮(即《儀禮》、《周禮》、《禮記》)的精研與實踐。晚年開始對青銅器的收集與研究和文字注解。元佑七年(公元1092),範祖禹以其學行和人品出衆,向朝廷舉薦他為太學博士講官,但還沒來得及任用,他就去逝了,時年僅四十七歲。[1]
    本名:呂大臨 别名:與叔 出生地:京兆藍田(今陝西藍田) 主要作品:《易章句》;《禮記解》

人物生平

呂大臨一生,先投張載,後投二程求學,無心仕途,最後以門蔭得太學博士,秘書省正字。

呂大臨和他的三個兄長呂大忠、呂大防、呂大鈞均出身于一個世代書香的官宦之家,兄弟四人人皆登及第,唯獨呂大臨氣質剛強,尊橫渠先生教誨,“不留連科舉”,更無心仕途,一生追求學術研究。當時,關中地區湧現出以張載為首的博學鴻儒,被後人公認為“關學派”。呂氏兄弟也被公認為關學大家。呂大臨與他倆個兄長呂大忠、呂大鈞投入張載門下求學,潛心研究《六經》尤深于三禮(即《儀禮》《周禮》《禮記》)的精研與實踐。晚年開始對青銅器的收集與研究和文字注解。

元佑七年(1092),範祖禹以其學行和人品出衆,向朝廷舉薦他為太學博士講官,但還沒來得及任用,他就去逝了,時年僅四十七歲。

曆史評價

呂大臨一生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關學研究上,到了晚年才開始從事對青銅器的收集與研究,是最早将青銅器銘文作為一門學問進行系統研究的學者。所撰《考古圖》和《考古圖釋文》兩書,奠定了現代考古學、古文字學的基礎。《考古圖》共十卷,收錄了當時秘閣、太常、官廷内藏和民間青銅器二百二十四件,石器一件,玉器十三件,大多是價值極高、造型精美的精品。每器先摹畫器物圖像,定以器名,然後又寫短文叙述出時間、地點、大小尺寸、容積重量、流傳經過及收藏情況。《考古圖釋文》是呂大臨對其他八十五件青銅器的文字用《廣韻》四部進行編排,系字于其下,用于糾正當時人們對古字的形、音、義的一些傳統看法,成為研究中國古代青銅器的第一部參考書籍。

呂大臨不但是當時著名的理學家,還是中國最早的金石學家(青銅器專家),他的著述很多,大部分著作随着歲月的流失而失散,隻留下《易章句》和《考古圖》。《考古圖釋文》奠定了現代考古學、古文學的基礎。他将青銅器銘文做為一門學問系統地進行研究,并對文字加以考證。《考古圖》共十卷,收錄了當時秘閣、太常、官廷内藏和民間青銅器二百二十四件,石器一件,玉器十三件,大多是價值極高、造型精美的精品。每器先摹畫器物圖象,定以器名,然後又寫短文叙述出時間、地點、大小尺寸、容積重量,流傳經過及收藏情況。《考古圖釋文》是呂大臨對其他八十五件青銅器的文字用《廣音句》四部進行編排,系字于其下,用于糾正當時人們對古字的形、音、義的一些傳統看法,成為研究中國古代青銅器的第一部參考書籍,受到曆代學者的重視和推崇。

呂大臨雖然在金石學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并因此受到曆代學者的重視和推崇。但與後代把呂大臨及其撰寫的《考古圖》當作現代考古學的奠基者和奠基作之一不同,呂大臨從未把自己所從事的對青銅器的收集與研究當作單獨或獨立的學問看待。可以說,呂大臨所從事的對青銅器的收集與研究完全是為其倡導和踐行的明禮教、恢複三代禮制的關學宗旨和古禮研究服務的,是其經學研究的有機組成部分。“先生學通《六經》,尤邃于《禮》,每欲掇習三代遺文舊制令可行,不為空言以拂世駭俗”。他研究古器物,并不是為了收藏把玩,而是為了理解、吸取古代思想文化的精義,探求古代社會變化發展的軌迹,補救經傳之缺失,改正諸儒之謬誤,并供後學者作參考。對此,他在《考古圖後記》中也有明确的說明:“予于士大夫家所閱多矣。……非敢以器為玩也。觀其器,誦其言,形容仿佛以追三代之遺風,如見其人也。以意逆志,或深其制作之源,以補經傳之阙亡,正諸儒之謬誤,天下後世之君子有意于古者,也将有考焉。”這既說明了呂大臨編纂《考古圖》的目的,也反映了呂大臨求實、貴用的治學精神。不獨呂大臨如此,北宋朝朝廷及士大夫熱衷于古代禮樂器物的搜集﹑整理與研究,也與經過唐末和五代的割據﹑混亂之後,宋朝統治者為鞏固政權,建立嚴格的綱常倫理而大力獎勵經學,試圖恢複古代禮制的政策導向和社會環境密切相關。也可以這麼說,發端于宋朝、日後逐漸成為一門獨立學術門類的金石學是宋朝複古思潮和經學研究的派生物、副産物。

南宋時朱熹說他“于程子門人中最取呂大臨”,并把他與程颢相比而論。可惜呂大臨不幸早死,時年隻有四十七歲,程颢稱他“涵養深醇,妙達義理”,特哀大臨“不幸早死”。

主要作品

呂大臨一生著述甚豐,除《考古圖》《考古圖釋文》外,見錄于《文獻通考》《經籍考》的有《易章句》一卷、《芸閣禮記解》十六卷、《論語解》十卷、《中庸解》一卷、《老子注》二卷、《玉溪集》二十五卷、《玉溪别集》十卷、《西銘集解》一卷、《編禮》三卷,它們是研究呂大臨關學思想及宋代思想哲學的重要資料。隻不過由于有關關學方面的著述大多失散,隻留下《考古圖》十卷傳世,也正因為如此,才凸顯了呂大臨在金石學上的影響和地位。實際上,無論是學術經曆,還是學術成就,呂大臨都首先應該是理學家和關學大師,然後才是金石學家,它的金石學研究是為其論道考禮的經學研究服務的,他在經學、關學方面的成就和貢獻遠大于金石學方面的成就和貢獻。

呂大臨的主要著作有:

《禮記解》

《大學解》

《呂氏家禮》

《考古圖》10卷

《易章句》1卷

《大學說》1卷

《禮記傳》16卷

《論語解》10卷

《孟子講義》14卷

《玉溪先生集》28卷

又與其兄大防合著《家祭儀》1卷。

上一篇:都錦生

下一篇:坂本龍馬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