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虹飛

吳虹飛

中國歌手
吳虹飛,侗族,中國女作家,歌手,原《南方人物周刊》記者。着有《小龍房間裡的魚》《阿飛姑娘的雙重生活》《失戀日記》《征婚啟事》《木頭公仔》《伊蓮》《再不相愛就老了》《活得像個笑話》《嫁衣》,訪談錄《娛樂至死》《名流》《童話》《這個世界好些了嗎》《聽我講話要小心》,唱片《小龍房間裡的魚》《胭脂》《再不相愛就老了》,EP《胭脂》《木頭公仔》等,2013年7月21日,吳虹飛在新浪微博上發表“我想炸的地方有北京人才交流中心的居委會,還有媽逼的建委”等言論,被北京警方刑事拘留,并可能面臨最高5年刑期,引起争議。2013年10月10日發行新專輯《薩歲之歌》。[1]
    中文名:吳虹飛 外文名: 别名:阿飛 民族:侗族 出生地: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市三江縣 身高: 體重: 畢業院校:清華大學 職業:歌手、作家、記者、演員 經紀公司: 代表作品:《嫁衣》《小龍房間裡的魚》《活得像個笑話》《再不相愛就老了》 主要成就:清華大學校園詩歌一等獎,南方人物周刊跨界英雄,2011華語金曲獎最佳編曲 英文名:Hongfei Wu 出生年月:11月11日

簡介

吳虹飛畢業于清華大學,同時也是一名出版了16本書的作家。2012年,吳虹飛整理,錄音,制作了侗族唱片《薩歲之歌》《侗族大歌》,同時發起了一支侗族歌隊——薩歲樂團。

演藝經曆

初識音樂

吳虹飛在高中時讀了很多的小說,其中有《約翰克利斯朵夫》,她受這個書影響很大,總覺得音樂是非常高尚的事。在16歲時,她覺得如果一個人可以唱自己寫的歌,一定是很幸福的。于是她高考時想考藝術學院學作曲。班主任問她,(作曲)你會什麼呢?她想了下,确實自己什麼也不會,就報考了理工科大學。雖然功課也很重,但她還是參加了合唱團,軍樂團。排練倒是從不缺席,在軍樂隊裡吹黑管,第三聲部,也覺得惘然。

初學吉他

不知道哪天在老師宿舍的樓到裡遇到一個彈吉他的人,他在彈羅大佑的歌,她覺得太好聽了,一定拜他做師傅。有一次居然揀到了一把别人丢掉的垃圾吉他,她把弦裝上,居然也可以彈。她在高中的時候一直夢想做一個吉他手,終于可以實現願望了。學了些和聲,第二個月就開始寫歌。後來學校有校園原創歌手演出,她是唯一的女歌手。

吳虹飛還是覺得不好玩,又拜了一個吉他手做師傅。每幾天就騎車出去看他彈琴,他們還去酒吧唱歌。很快她高中的師兄畢業了,他知道她喜歡吉他,就寄了800塊錢給她買吉他。她買了一把韓國吉他,花了1600元,她估計那是學校最貴的吉他之一。

初試作曲

吳虹飛聽了幾乎自己能夠聽到的所有和音樂有關的課程,包括視聽練耳,作曲。實際上,她各方面都不突出。她甚至沒有被作曲的老師錄取,可是她一直等在外面。等老師出來買冰激淩的時候,她就主動地上去說,我希望能夠被錄取,雖然我節奏感不夠好,但是我對旋律天生敏感。等等。結果她被錄取了。在她那期的九個學生裡面,老師經常會批評她,覺得她寫的樂句不夠完整,或者是有嚴重缺陷,甚至吉他彈得太亂,和聲題遠不如她的同學做得快。

初組樂隊

到酒吧裡幹活,唱别人的歌,也總是不象歌星們唱的。她想或許是自己太笨了,于是她組建了自己的樂隊,打算唱自己的歌。有天在酒吧裡她認識了當時從新疆當時來北京闖蕩的樂手。她把她用錄音機錄的磁帶給他們聽,裡面大約有10幾首歌,自己寫的,于是大家開始排練。那是一個很猛的搖滾樂隊,樂隊人多了,而且都在她後面,她還拿着麥克風,一個勁往後躲,生怕别人用西紅柿來砸她。她覺得音樂并不僅僅是靠激情的。顯然在表現過程中,技術的控制更為重要。但唱歌是有自由度:你要清楚自己的聲音,清楚自己在這個世界的位置,清楚自己是誰。也許一個人早年會有那麼幾個瞬間,在那幾個瞬間裡,他切實的接觸到了自己,清晰的看到那個人是誰,但是以後你就很難再有那樣的瞬間了。

初憶民謠

吳虹飛在聽了很多的流行歌,很多的搖滾樂,都從大學畢業了之後,再回去聽侗族的蘆笙,那些場面把她給震撼了,太好聽了,那是有神性的。她發現音樂就在身邊,一個人能夠去接觸某類音樂,都是因為造化使然。她這幾年對一些民謠,民歌比較感興趣。因為自己就是侗族人,懂得侗語,她一直有一個想法,就是想做侗族民歌。侗族大歌在中國民歌裡有着相當特殊的風格,它往往會分聲部演唱,并且有着“二度”和聲,完全迥異于西方的和聲概念。

1998年在清華大學蒙民偉樓舉行個人作品演唱會,是清華大學第一個舉行個人作品演唱會的女生,也是迄今為止的女原創歌手。

2003年1月出版小說集《小龍房間裡的魚》、《阿飛姑娘的雙重生活》。

2004年3月出版文集《失戀日記》。(現代出版社)

2005年11月出版文集《木頭公仔》(作家出版社),《人民文學》副主編,著名文學評論家李敬澤為之作序。

2005年11月出版文集《征婚啟事》(中國青年出版社)

2007年2月,采訪集《這個世界好些了嗎》出版(世紀文景出版社),馬曉春九段,白岩松作序。

2007年6月,應藝術家艾未未之邀,完成卡塞爾藝術節上觀念藝術《童話》的采訪錄,完成了40萬字的《童話——中國采訪錄》,事關感情,性,安全感,價值觀,藝術觀念,環保問題,能源問題,中國和世界的關系。

2008年4月,出版采訪錄《娛樂至死》(鳳凰出版集團),為中國第一本反思新聞媒體娛樂性的作品。

2009年2月,出版訪談錄《名流》(新華出版社),22萬字,《中國新聞周刊》,《南方人物周刊》,《看天下》三家著名雜志的主編,聯袂推薦。

2008年,吳虹飛以搖滾主唱,作家,傳媒人的多重身份,被《南方人物周刊》評選為“跨界英雄”,入列的有金庸、李甯等人。

2009年5月,出版第一本長篇小說《伊蓮》,講述1999年地下搖滾風起雲湧,潛流下的一段愛情故事。由藝術家艾未未、編劇甯财神、評論家謝有順聯袂推薦。

2010年下半年,出版随筆《再不相愛就老了》(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2012年,出版小說《嫁衣》,随筆《活得像個笑話》訪談錄《聽我講話要小心》

2013年,被歐洲最大文學家柏林文學節主席邀請參加文學節。

個人生活

曾經夢想

作為一個非天才少女,她四歲識譜,五歲讀毛主席語錄,十歲讀《金瓶梅》,十一歲讀盜版《查太萊夫人的情人》,十五歲讀《約翰.克利斯朵夫》、《靜靜的頓河》,演習出走的把戲,十六歲墜入愛河,通信長達六年,仍然學不會戀愛。作為天才和庸才的結合體,她曾經有無數平庸或者輝煌的夢想:

學前班,她夢想當一個舞蹈家,未果,因為她不會跳舞;

小學,她想當一名光榮的清潔工人,每天掃大樹上落下的葉子,未果,因為母親強烈反對;

初中,她想模仿一名著名女作家到處流浪,未果;因為沒有零用錢可供流浪;

高中,她想設計永動機,未果,因為無法克服空氣的摩擦;

大學,她想當一名科學家,未果,因為她的同學成績都比她好;

社會,她想當一名背包客,流浪在巴塔哥尼亞,未果,因為她不會西班牙語。

她想當一名行吟詩人,未果,因為那時詩人很多,她又不好意思當衆朗讀自己的作品。

她想當一名校園歌手,未果,因為她幾乎沒有在學校禮堂演出的機會,又不肯去草地上彈琴。

好不容易當上了搖滾樂隊的主唱,卻發現搖滾樂隊如雨後春筍,遍布京城,俨然是時尚的幌子,先鋒的頭羊。她有些不好意思。

她稱自己是身份複雜的工科民女,曾為前酒吧歌手、沒落詩人、節奏吉他手、打口帶販子、讀書報記者、網站娛編、中文教師、以及艱深文學史研究者。奔走于大學講堂、學生宿舍、破落民居中的排練室和酒吧嘈雜的演出場之間,從而安靜的不再安靜,神聖的不再神聖,然而乏味的依然乏味,躁動的依然躁動。

每一位天才總要到長大之後才發現自己的平庸和夢想的艱難。關于自己,她一時心情複雜,語焉不詳,她來自白垩紀的恐龍時代,過于早慧,卻又笨拙無比,混迹學院多年,仍然學不會知識階層的邏輯,宛如朋克。她目光清澈,表情複雜。她聲音尖利,面容模糊。

主要作品

個人作品

2005年出版樂隊搖滾專輯《幸福大街》,着有《小龍房間裡的魚》《阿飛姑娘的雙重生活》(2003)《失戀日記》(2004)《木頭公仔》(2005)《征婚啟事》(2005),訪談錄《這個世界好些了嗎》(2007),《娛樂至死》(2007),訪談錄《童話》(2007),《名流》(2008)、《伊蓮》(2009)《再不相愛就老了》(2010)《活得像個笑話》(2011)、《聽我說話要小心》(2011)、《講黃笑話的中國女孩》(海外發行,2012)。

唱片有《小龍房間裡的魚》(2004),《胭脂》(2008)《再不相愛就老了》(2010)《薩歲之歌》(2013)。

《薩歲之歌》介紹

薩歲,侗族人的神。她神通廣大,能主宰人間一切,能影響風雨雷電,能保境安民。而在聖殿倒塌,諸神死亡的今天,薩壇早已被摧毀,薩歲化身世間女子,掌管有情司。

幸福大街樂隊的第四張唱片

三年采風,舉辦50場原生态侗族大歌小專場

主唱吳虹飛首度和貴州侗族大歌歌隊合作

原生态音樂和世界音樂、電子音樂相融合

侗族大歌相傳起源于春秋戰國時期,是中國最早被發現的一種古老的,複調式,自然的多聲部民間合唱音樂。2009年9月30日,侗族大歌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今日何日兮,得與王子同舟,蒙羞被好兮,不誓诟恥,心幾煩而不絕兮,得知王子,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知。”2500年前的《越人歌》,則為漢人翻譯越人的詩歌而來,而越人乃是侗族人的前身。

所謂侗族歌隊,類似古希臘歌劇裡之歌隊。侗族人的唱歌天賦,更是經過漫長的稻作文化的積澱洗禮,保存千年。其歌聲深情婉轉,宛如天籁。

2012~2013年,幸福大街樂隊主唱吳虹飛(侗族)發起了一支侗族大歌歌隊,帶着琵琶出走貴州,取道懷化,桂林,北上北京,南下上海,南京,杭州,蘇州,武漢,長沙,廣州,成都,重慶,在各個酒吧、咖啡館,一共舉辦了50場Live House,同時做了大量的原生态錄音,全部收入給那些平時在田間勞作的歌隊。這是一次野生的民間獨立演出,毫無官方背景和商業支持。歌隊的主旨在于,把真正的民間音樂,還于民間,并努力使之延續下去。

“飯養身,歌養心”,侗族人沒有文字,其曆史、文化、風俗、農作的知識都是依靠大歌口傳心授代代相傳。

過去的幾十年,多少少數民族音樂,西藏、新疆和雲南的,被改造,被漢化,侗族音樂因為其複雜性,而逃過漢化的可能,但它還是逃不過這個異化的經濟世界。如今土地凋零,宗族制度瓦解,政府對大歌的支持往往容易流于表面,青壯年外出打工,流落他鄉,隻有那些七八十歲的老歌師還能記得其中的一些片段。侗族音樂的保護和傳承,需要更多的音樂人去參與。

永遠失去了那個可以招魂,可以用血祭青銅器,可以全族屏息進入冥想世界的曆史了。那種溯源而上的詩性的生活,也許被破壞殆盡,也許原生态樸素的音樂也許會逐步被抛棄,然而通過族人之口,有幸聽到他們美妙的聲音,這是吳虹飛和她的朋友們感到滿足的地方。隻要有機會,他們還會繼續帶着歌隊走到城市裡的LIVE HOUSE,繼續歌唱。

在《薩歲之歌》,幸福大街的第四張專輯裡,他們把幾首侗族大歌和琵琶歌以及笛子歌,牛腿琴歌,加以了簡單的改編,和年輕的歌隊一起重新演繹。

吳虹飛說,“如果還有什麼可申訴的,不是世界的殘酷,而是美——我經常詫異于族人女孩的美麗,骨骼的清秀,聲音的純淨,音樂裡天然的自在性。如果不是憑借父母賦予我的母語,和一種模糊的本能,我是不會找到這條返鄉之路的。”

樂隊簡介

樂隊曆程

►1999年9月,于北京創建幸福大街樂隊,任主唱和詞曲作者。

►連續三次參加了最早的三屆迷笛音樂節

►2002年9月樂隊專輯《小龍房間裡的魚》制作完畢

►2005年5月,樂隊搖滾專輯《小龍房間裡的魚》正式出版發行。

►2008年3月,唱片《胭脂》出版發行。2008,2009,2010,2011,2012年,進行了五年的全國小場地巡演,擁有一批死忠粉絲。

►2010,出版唱片《再不相愛就老了》

►2013年10月,出版侗語唱片《薩歲之歌》

►2014年,計劃出版第五張唱片《宇宙第二定律》(暫定名)

幸福大街,中國内地獨立樂隊。成立于1999年9月。如今的成員有:

主唱吳虹飛,來自廣西三江

鼓手田坤,來自河南焦作

貝斯李強,來自山東

吉他李偉,來自北京

小提琴張帆,來自河南

曆任和聲:燕子(吳金玲),楊梓(2009快樂女聲全國13強)

曆任吉他:耿放,唐軍,李偉

曆任貝斯:翟勝,蔣榮,周琦,李強

幸福大街是國内最早的“作家+主唱”的搖滾樂隊。擁有無法歸類的音樂風格,并且在西方器樂的基礎上,她早期的歌曲具有詩化的歌詞,淩厲的生命意識,創新的唱法,從而呈現出明顯的“中國性”和“女性色彩”。

2003年起,《南方周末》,《China Daily》率先整版訪談報道“白天工作,晚上唱歌”的搖滾歌手。少數民族,高學曆的知性女性,作家,搖滾歌手等多重身份,使得吳虹飛明顯區别于其他的女性歌手。

曾經有美國制作人認為,“我意識到吳虹飛和幸福大街确實在用她的音樂創造了一個完全屬于自己的世界——感性熱忱,帶着濃重文學色彩和音樂特質。”

美國埃及籍的先鋒派音樂家Halim EI-Dabh在北京開作品研讨會期間,也對幸福大街的演出贊賞有加。

美國威士裡安大學的東亞系系主任鄭蘇女士在對中國90年代後的校園音樂創作進行研究時,對吳虹飛的創作裡的獨特嗓音和女性色彩,格外關注。她給了吳虹飛威士裡安大學的人類音樂學的全獎。

樂評人李皖曾經評價幸福大街第一張唱片《小龍房間裡的魚》:在1997至1998年這段時間,吳虹飛和幸福大街慣用的做法是獻祭,犧牲地、神聖地、神情莊嚴地,獻出自己的身、自己的血、自己的心和自己的靈魂,她用祭禮般的儀式把自己升到了接近天空的那個高度。

樂隊迄今出版三張專輯:《小龍房間裡的魚》(2004),《胭脂》(2008),《再不相愛就老了》(2010)。2008年發行的《胭脂》則是幸福大街的轉型之作。帶着南方的濕氣和溫暖,聲線如

童聲般清澈,給人一種既單純又妖豔的感覺。講述了“南方的愛情”,那些在記憶深處的有關青春的懵懂、羞怯,熱烈、寂寞和傷感,成為了2008年最具文學性的唱片之一。

《再不相愛就老了》唱片的編配更為整體,把中國古典詩歌與現代意識結合起來,如《魏晉》《廣陵散》《小雅》。樂隊也有動人委婉的民謠作品如《嫁衣》、《倉央嘉措情歌》,《冬天的樹》流傳頗廣。

2010年發行的《再不相愛就老了》,獲得華語金曲獎“最佳編曲”。

2012年-2013年吳虹飛以一人之力,舉辦50場侗族大歌演唱會,并且制作侗語唱片《薩歲之歌》,嘗試把原生态音樂和世界音樂、電子音樂結合起來。

成員介紹

田坤,鼓手。

曾任“敏感之花”、“鐵風筝”鼓手,參與錄制四張樂隊專輯,其中包括幸福大街的《小龍房間裡的魚》和《胭脂》

中央台“神州大舞台”“夢想劇場”任鼓手。

為北京迷笛音樂學校(中國第一家搖滾學校)錄制“考級教材”。

鍵盤 圖力古爾

騰格爾天堂樂隊鍵盤手鄭鈞、零點樂隊鍵盤

李強貝斯

曾任左小祖咒樂隊貝斯手,參與錄制祖咒兩張唱片《廟會之旅》《不能悲傷地坐在你身旁》

曾為台灣音樂人陳彼得錄音樂手。

在中央台“夢想劇場”任貝斯

為迷笛音樂學校錄制“考級教材”。

為阿寶等歌手編曲,為銀鹭花生牛奶做電視廣告曲

吉他李偉曾為廣州大運會寫歌

小提琴張帆中國音樂學院首席小提琴

社會評價

2月28日,廣東星外星發行吳虹飛和幸福大街第二張專輯《胭脂》。吳虹飛是繼内地眼鏡蛇樂隊、羅琦之後的最具個人風格的女性搖滾歌手之一,吳虹飛早期的歌曲以風格銳利,歌詞詩化,唱腔直指人心,具備強烈生命意識為特征,而《胭脂》則是她的轉型之作。與3月初,《南方人物周刊》評選中國跨界英雄,意在

表彰不同行業有傑出表現的人,吳虹飛以作家和搖滾歌手的身份,名列入選名單。同樣入選的有李甯,金庸,海岩等人。這讓人想起了詩人與歌手LeonardCohen。2007年3月29日晚的“星光現場”《胭脂》發布會,我們可以聆聽到一個侗族女孩的搖滾之聲,文學之路。

“幸福大街”(HappyAvenue)的女主唱吳虹飛可以算是中國最具傳奇色彩的搖滾女歌手之一。她來自廣西的侗族人聚居區,考上了清華大學,文理兼修,拿到了兩個本科學位和一個碩士學位。拿過校園詩歌獎,卻從來沒有接受過音樂教育的她,卻出人意料地成為了一名搖滾歌手。據《南方周末》曾經報道:吳虹飛之所以做了搖滾是因為愛上了一名搖滾樂手,她“決心成為一名和他一樣的人”。除了音樂創作,她還作為一名風格突出的作家,出版了小說,随筆,訪談錄等8本文集。

吳虹飛聲線帶着南方的濕氣和溫暖,如童聲般清澈,給人一種既單純又妖豔的感覺。而她在第一張專輯的錄音裡,她在高音處,真聲與假聲切換自如,她并非學院派歌手,其演唱近乎天然,幹淨,少有修飾。她早期的唱法乖戾,任性,至少具有革命性的創新。美國某媒體曾經對她有過精确描述,“吳虹飛确實在用她的音樂創造了一個完全屬于自己的世界——感性熱忱,帶着濃重文學色彩和音樂特質,這是我在其他中國的女性搖滾歌手裡從未見過的。”著名的音樂評論家李皖聽出了吳虹飛和前輩搖滾藝術家詩人如吉姆·莫裡森,和P.J.Harvy,和帕蒂·史密斯之間的親緣關系。他評論“幸福大街”的第一張唱片說,“她用祭禮般的儀式把自己升到了接近天空的那個高度”。

她寫的小說也是風格卓然,仿佛一個“尖叫的精靈”。評論家認為她是在“揮霍才華”,評論她的書是“一本奇怪的書,一本在我看來比任何其他書都更銳利、更精确地展示了這一代人的經驗和靈魂之複雜性的書。”

2007年7月,吳虹飛與藝術家艾未未合作,在世界三大藝術節之一卡塞爾藝術節期間,為其觀念藝術《童話》撰寫記錄當下中國人情感與經驗的訪談錄《童話》。而她出版的訪談錄,得到了白岩松和馬曉春九段的高度贊賞,并欣然作序。

《胭脂》大改幸福大街以往風格,這是一張非主流的民謠和搖滾結合的唱片。主要講述“南方的愛情”,那些在記憶深處的有關青春的懵懂、羞怯,熱烈和傷感。旋律舒緩,優美,像是80年代的某種風格,仿佛舊時光重來。張愛玲的句子就被她有意無意地輕聲唱了出來:因為懂得,所以慈悲。她歌唱了我們青春期共有過的對時間的敬畏:害怕失去,害怕一去不回頭。這張唱片和過往的傳統唱片有所不同,作為作家的吳虹飛的文字才華在這裡也有所體現——唱片裡附帶了一本她書寫個人生活,感情和音樂的小冊子,以及她的好朋友,畫家RORO古怪精靈的小畫冊。文字,音樂和繪畫結合,相得益彰。

加缪說,誕生到一個荒謬的世界上來的人唯一真正的職責是活下去,是意識到自己的生命、自己的反抗、自己的自由。一個人不能永無盡止地忍受寒冷。在這個浮躁的時代,吳虹飛至少代表了一部分勇敢的人,以理想主義的情懷,直面平庸、瑣碎的生活。她是一個誠實的歌手和作家,以無可複制的風格,歌頌了這個時代的孤獨和失落。

人物觀點

談談中國原創音樂

大部分人認為,中國原創音樂的長期壓抑,舉步不前,是由于政治的壓力,當然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我認為,其實近10年,是商業壓力大于政治壓力。正是這樣所謂高速發展的商業經濟,急功近利的的所謂“大國崛起”的夢幻式的超趕,使得音樂處于被壓抑的狀态。我不熟悉藝術行業是否如此。我至少了解大部分樂隊的經濟收入,都十分不可觀,能夠依靠音樂活着的樂隊少之又少。這又是為什麼?一方面是國家級的演員在國外登上維也納的金色舞台,一種虛假的繁榮,民間是一些口水歌的流行,而一方面是這些樂隊的奄奄一息,我自己也一直很想知道,什麼原因造成了這樣的壓抑?大部分人認為,這是搖滾的創造力匮乏造成的。據我所知,中國搖滾樂的創造力并不十分匮乏,市場需要培養,才華也是如此,我們隻是缺乏關心和耐心。某種來自外行的驕傲和膚淺,也會對哪怕是小衆産生誤導。任何的小聰明都是違背真正的音樂初衷的。我非常希望搖滾樂裡出現真正的寬容,理解,和純正的抒情的聲音。理想主義搞不好,就容易滑落到反面。

中國原創音樂的起步相對晚,而且它還沒趕上好時候。在國内音樂市場甚至還沒有發展完善,互聯網時代呼嘯而來,而中國的唱片工業尚未成型,就幾乎處于崩盤狀态,這幾年更是到了極點。就是這幾年,我們所看見的許多“新人”,往往就淘汰下去。“造星”工業往往與音樂創作無真正關系。媒體也制造了一種繁榮的泡沫,相對于過去政治意識形态制造出來的虛僞話語,商業,媒體時代(是混亂的,不成熟的)也造就了另一種話語的虛僞。

上一篇:馮全忠

下一篇:李永進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