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玠

吳玠

中國南宋抗金将領
吳玠(1093年—1139年),字晉卿,生于德順軍隴幹(今甘肅省靜甯),興國州永興(今湖北省陽新縣)人,南宋名将。吳玠少年時性格沉毅,知曉兵法善于騎射,早年從軍禦邊,抗擊西夏建功。後領兵抗金,和尚原之戰中,大敗金兵兀術部,破川陝路金兵進攻。高宗皇帝因為吳玠功高,授開府儀同三司,晉升為四川宣撫使。由于長期鞍馬之勞,1139年7月18日,病卒于防地仙人關,年僅47歲,谥号武安,作廟于仙人關,号思烈。淳熙中,追封涪王。是南宋朝一位頗有影響的人物。[1]
    本名:吳玠 别名:字:晉卿 字:晉卿 所處時代:宋朝 民族族群:漢族 出生地:德順軍隴幹縣 主要成就:抗擊金軍,保全蜀地 谥 号:武安 官 職:開府儀同三司、四川宣撫使 爵 位:涪王(贈)

人物生平

少年參軍

吳玠原籍德順軍隴幹縣,後因其父吳扆葬于水洛城(今甘肅省平涼市莊浪縣城),而遷居該地。少年時性格沉毅、崇尚氣節,通曉兵法且善于騎射,讀書時能通曉大義。北宋末年,尚未滿二十歲的吳玠以良家子身份在泾原路入伍從軍。

宋徽宗政和(1111年-1118年),西夏犯邊,吳玠率軍鏖戰,因其英勇晉升為進義副尉、權任隊将。宣和二年(1120年),又參與鎮壓方臘起義,“破其衆,擒酋長一人”,再破“河北賊”。累功至忠訓郎、權任泾原第十一正将(《宋史》作第十将)。靖康元年(1126年),西夏進攻懷德軍,吳玠率百餘騎兵追擊,斬首一百四十六級。以功補授秉義郎、泾原路第十二副将(《宋史》作第二副将)。憑借這幾次戰役,吳玠在軍中初露鋒芒。

富平之戰

建炎二年(1128年),金兵西路軍出大慶關(今陝西大荔縣東),進犯陝西,直趨泾原路。吳玠受經略司統制官曲端之命,率前軍迎擊,大敗金兵于青溪嶺,追擊三十裡,“金人始有憚意”。因功升為武義郎、泾原路兵馬都監、知懷德軍。後又奉命東進,收複華州(今陝西華縣)。城破之時,吳玠嚴禁士兵殺掠,百姓得以安定。

建炎三年(1129年),吳玠升遷為武功大夫、忠州刺史。其年冬,宋江餘部起義軍首領史斌攻興元(今陝西漢中)未克,轉攻長安(今陝西西安),曲端命吳玠率軍将其擊斬。轉拜右武大夫。宣撫處置使張浚督巡川陝時,參議軍事劉子羽舉薦吳氏兄弟(吳玠、吳璘)的勇略。張浚于是召見吳玠,對他十分器重,于是任命吳玠為統制,與吳璘共掌帳前親兵。

建炎四年(1130年)春,升任泾原路馬步軍副總管。金國大将完顔婁室、完顔撒離喝長驅入關,曲端命吳玠在彭原店拒敵,自己則駐軍邠州待援。在初戰時,吳玠擊敗金軍,以至于完顔撒離喝在重壓之下大哭。但随後,金軍重新來戰,曲端不予援助,吳玠軍最終失利敗退。曲端退屯泾原後,彈劾吳玠不聽指揮,使其被降為武顯大夫,免去總管之職,又知懷德軍。張浚愛惜吳玠的才能,不久後又起用他為秦鳳副總管兼知鳳翔府。在戰亂之後,吳玠撫慰軍民,使百姓賴以為生。後轉任忠州防禦使。

同年秋,金兵大舉進攻南宋,江淮形勢異常緊張。九月,張浚為牽制金軍,以減輕東南之壓力,于是集結熙河路經略使劉錫、秦鳳路經略使孫偓、泾原路經略使劉琦、環慶路經略使趙哲以及吳玠等“五路之師”于陝西富平,令劉錫為統帥,欲與入陝金軍決戰。宋營方面對于如何應戰起了争執,吳玠認為應該登高拒敵,但衆将大多認為宋營前的泥淖已可阻礙金軍騎兵。正當宋軍尚在遲疑之際時,完顔宗弼卻親統金軍猝然而至,移土擔柴,填澤鋪路,很快泥淖被夷為平地,金軍騎兵縱辔而過,完顔宗弼與完顔婁室分左右兩翼進攻宋營。吳玠、劉锜身先士卒,接戰左翼完顔宗弼軍,奮勇沖殺,完顔宗弼部衆雖經百戰,也不免有些膽怯。而戰于右翼的趙哲卻“擅離所部,将士望見塵起,驚遁,軍隊于是大潰”。這樣,右翼之敵乘隙援應完顔宗弼,吳玠、劉锜因兩面被夾擊、腹背受敵而敗陣。富平之戰,宋軍遭遇慘敗,史稱“五路皆陷,巴蜀大震”。

鏖戰和尚原

富平之戰後,吳玠被授為都統制,受命整編殘部。他率領殘兵數千退至鳳翔地區,與其弟吳璘扼守大散關以東的和尚原(今陝西寶雞西南),“積粟繕兵,列栅築壘”,意圖做死守的打算。有人勸吳玠退守漢中,但被他拒絕。鳳翔百姓聞知吳玠在和尚原後,感念他從前的恩惠,紛紛在夜間向宋軍輸送糧草。吳玠以銀、帛償還,百姓更加高興,越來越多的人加入輸送隊伍。金軍探知此事後大怒,伏兵在渭河襲殺運輸隊,又設“保伍”、“連坐”的法令,但百姓依然冒禁送糧長達數年。當時,和尚原上宋軍與外界音訊隔絕,士兵也都喪失鬥志,甚至有人企圖劫持吳玠兄弟降金。吳玠獲悉情況後,召集将士,以忠義之言勉勵他們,“将士皆感泣”,願意聽令。張浚根據吳玠的功勞,承制拜他為明州觀察使。不久後,吳玠因母親逝世而離職服喪,又被起複原職,兼任陝西諸路都統制。

紹興元年(1131年),金将沒立自鳳翔,烏魯、折合自大散關率數萬騎南侵,兩路金軍會師于和尚原。吳玠僅以數千軍卒駐防和尚原上,敵衆我寡,而且軍儲匮乏。在這種情況下,吳玠仍選擇堅守。他慷慨激勵将士說:“我在此地,敵人絕不敢越過我們而從後進軍,保住陣地,方才能保蜀地無虞。”當時,烏魯、折合令強勁騎兵先期進至北山,吳玠利用有利地形,分軍兩隊,先率一隊與金兵鏖戰。到日中,雙方均已疲憊,吳玠便将休息的一隊生力軍投入戰鬥,宋軍如虎添翼,奮勇沖殺。金軍騎兵困于山谷地形,隻得下馬交戰,結果大敗,退屯和尚原西南的黃牛堡。又遭逢惡劣的天氣,隻得撤軍。後三日,沒立犯箭筈關,吳玠趁其不穩,又派軍将其擊敗。金軍兩部始終不能會師。

完顔宗弼驚聞敗報,震怒異常,親督十萬之衆,造浮橋跨越渭河,進抵寶雞一線,結連珠營,壘石為城,企圖打開入川門戶。大軍壓境,軍情險惡,吳玠恐其部下驚駭,于是召集将士,以忠義之言勉勵他們,“諸将感泣,歃血而誓,願效死力”。十月,金軍對扼守和尚原的宋軍發起攻擊。吳玠命諸将“選硬弓強弩與戰,分番叠射”,“弩如雨注”(即用床子弩)。同時又遣别将,從小道繞出敵後,斷敵糧道。再派遣吳璘引騎兵三千設伏于原北的神岔溝。果然不出吳玠所料,沒過幾天,金軍因糧道被襲,退軍至神岔溝,吳璘率兵夜襲,連破金營十餘座營寨,完顔宗弼身中流矢,“僅以身免,乘梯亟剔其須髯遁歸”于燕山,留完顔撒離喝留駐陝西,兵屯鳳翔,與吳玠相持。張浚根據吳玠的功勞,承制授他為鎮西軍節度使。

據險全蜀

參見:饒鳳關之戰、仙人關之戰

紹興二年(1132年),吳玠兼宣撫處置司都統制,節制興(陝西略陽)、文(甘肅文縣)、龍(四川平武)三州軍馬,命其弟吳璘固守和尚原,派遣熙河總管關師古收複熙河諸州,自率主力駐軍河池(今甘肅徽縣)。其間,金将完顔撒離喝“盡發五路叛卒,自商州侵入”。派遣降将李彥琪移師秦州,威脅仙人關(今甘肅徽縣南,系入川要道),牽制吳玠;又命遊騎出熙河路,以牽制關師古部。完顔撒離喝則自率主力抄小道涉險東來,進襲金州(今陝西安康)。

紹興三年(1133年)正月,因宋軍防禦不力,金州失守。二月,金軍乘勝進逼漢中。當時,劉子羽調知興元府(今陝西南鄭),聽說金州淪陷,即命田晟守饒鳳關(今陝西石泉西),急召吳玠入援。

吳玠得訊後,即刻點兵自河池出發,連夜奔襲三百裡至饒鳳關。他贈黃柑于金軍,說道:“大軍遠道而來,暫用此柑來解渴。”完顔撒離喝未料其赴援之速,大驚,以杖擊地道:“吳玠來的怎麼這麼快!”吳玠于是投入戰鬥,大戰饒鳳關。金軍以重铠士兵輪番進攻,吳玠親自指揮宋軍,弓弩猛發,兼用大石推壓,堅守六晝夜,金兵屍積如山,關隘仍固如磐石。吳玠以重金召募死士五千人,準備聯同關内宋軍夾擊金軍。正逢宋軍一位小校投奔金軍,引導其從小路抵達饒鳳關之後。吳玠難以抵擋,不得不退保西縣;劉子羽也火燒興元積貯,退屯三泉。後吳玠赴三泉與劉子羽會合,知道他的兵馬不足三百人,于是調撥千人給劉子羽,幫助其守三泉,而自己回軍仙人關,以據險阻礙金軍入侵。

嗣後,吳玠、劉子羽多次用遊騎襲擾金營。四月,金軍因遠離後方,饷運不濟,隻得還軍。劉子羽與吳玠計劃伏兵在武休關(今陝西留壩縣中部)邀擊金軍,吳玠襲殺其後軍,金軍摔死上千人,急忙丢棄全部辎重撤去(《宋史全文》稱吳玠等未趕及襲擊金軍)。完顔撒離喝遣使招降劉子羽、吳玠,劉子羽斬使拒降,吳玠也回信以大義責備完顔撒離喝。金軍剛入侵時,認為吳玠遠在西邊,才從東涉險進攻,未曾料到他疾馳而至,所以“雖入三郡,而失不償得”。吳玠因功勳卓著,被加封為檢校少保,充任利州路及階、成、鳳三州制置使。十一月,完顔宗弼率兵攻和尚原。吳玠鑒于饷饋不繼,又為防止金兵深入腹地,于是命吳璘放棄和尚原,退守仙人關。

紹興四年(1134年)正月,熙河蘭廓路馬步軍總管關師古攻僞齊,遭遇大敗,慚懼之下單騎投降僞齊。自此,南宋丢失洮州、岷州,隻剩階、成二州。

二月,金帥完顔宗弼與大将完顔撒離喝等急于“圖蜀”,率師十萬自和尚原鑿山開道,沿秦嶺東下,進攻仙人關(今甘肅徽縣東南)。吳玠率萬人于仙人關右置寨紮營,分守要隘,互為犄角之勢。吳璘率輕兵自七方關兼程趕來,轉戰七晝夜後,方與吳玠會合。

金軍猛攻仙人關,激戰整日,因宋軍拒險死守,始終不能破關。雙方相持數日後,吳玠乘金軍疲憊,以統領王喜、王武等人分紫、白旗率部攻入金營,金軍敗退,大将韓常左目中箭。金軍無法支撐,于是領兵連夜逃遁。吳玠乘勝督軍奮擊,命統制王浚引軍疾馳敵後,設伏河池,扼其歸路,又大敗金軍。因統制郭震防守不力,吳玠将其斬殺,以正軍紀。

仙人關一役,金軍自元帥以下,都攜帶家眷前來。僞齊方面的大将劉夔也是僞齊皇帝劉豫的心腹。金國方面本以為四川可輕易到手,但累戰未能入蜀,反損兵折将,“遂還鳳翔,授甲士田,為久留計”。此後,金軍隔渭水與宋軍對峙,相當時期内未敢攻蜀。

吳氏兄弟因屢勝金軍,聲威大震,名揚隴蜀。同年四月,吳玠改任定國軍節度使、川陝宣撫副使。高宗賞賜他自己所穿的戰袍、器甲,又在親筆信中說:“朕隻遺憾相隔遙遠,不能撫摸你的背啊(不得拊卿之背也)。”吳玠旋即主動出兵進攻,擊敗金軍,收複鳳、秦、隴三州。七月,朝廷錄仙人關之功,诏授吳玠為檢校少師,遷為奉甯、保靜兩鎮節度使。在江西制置使嶽飛出師收複襄陽六郡時,高宗令吳玠從旁策應。吳玠派川陝宣撫司統制官楊從儀率軍進攻僞齊,在臘家城(今甘肅秦安縣城東五公裡)破敵。

紹興五年(1135年),高宗改神武軍為行營護軍,其中吳玠所部改稱行營右護軍。次年,吳玠兼任營田大使,改授保平、靜難兩鎮節度使。

紹興七年(1137年),吳玠派裨将馬希仲進攻熙州。馬希仲不僅兵敗熙州,又丢失鞏州,吳玠将其斬殺。

英年早逝

吳玠與敵對壘近十年,盡其畢生精力,率領秦隴、泾原、階、成諸州和家鄉德順軍子弟兵,長期扼守秦鳳要塞,牽制金人對東南的壓力,使金人始終不敢窺視蜀地。為了減輕民衆負擔,幾次淘汰冗員,緊縮開支,實行屯田,又開發水利,發展農業生産,深得隴蜀人民的擁戴。

紹興九年(1139年)正月,宋金和議達成,高宗因為吳玠功高,授他開府儀同三司、四川宣撫使。但由于長期鞍馬之勞,吳玠此時已經重病纏身,于三月上疏請求解職,高宗不允。六月二十一日(7月18日),吳玠在仙人關病逝,年僅四十七歲。高宗為其辍朝兩日,特贈少師。後谥号“武安”。九月,吳玠葬于德順軍水洛城(今甘肅省莊浪縣城),但因次年金國敗盟入侵,吳玠隻得葬于天河池。十一月,高宗聽聞吳玠家“頗貧”,于是賜其家錢三萬缗。

紹興十年(1140年)正月,高宗下诏在仙人關為吳玠立廟,号思烈(《續資治通鑒》作忠烈)。

淳熙三年(1176年),吳玠之子吳拱訴稱“父玠有保蜀功,而爵不稱”,宋孝宗于是追封吳玠為涪王,位列南宋異姓七王之一。

主要影響

吳玠早年從軍抗擊西夏,後與其弟吳璘領兵抗金,于和尚原、饒鳳關、仙人關等地屢此挫敗金軍,為保全川蜀之地作出傑出的貢獻。當富平之戰宋軍大敗、金軍全力入侵川蜀時,東南一帶也形勢危急,如果不是吳玠挺身而出,“無蜀久矣”。川蜀百姓感念吳玠的恩德,至百年後仍未改變。

軍事

吳玠在北宋末年未冠時便以良家子身份從軍。宋徽宗時,他多次抗擊西夏入侵,又參與鎮壓方臘起義,再破“河北賊”,在軍中初露鋒芒。

建炎二年(1128年),受統制官曲端之命,率前軍大敗金兵于青溪嶺。後又奉命東進,收複華州(今陝西華縣)。次年,擊斬宋江餘部起義軍首領史斌。富平之戰時,吳玠領軍力戰金完顔宗弼部。戰後又整編殘部,扼守和尚原(今陝西寶雞西南)。吳玠在紹興元年(1131年)至紹興四年(1134年)間,于和尚原之戰、饒鳳關之戰、仙人關之戰中屢抗金軍,保全四川,史稱“微玠身當其沖,無蜀久矣”。

經濟

吳玠為克服糧運困難的局面,采取屯田自養等多種辦法。除在興州鼓鑄外,他還于紹興七年(1137年)二月,在河池發行使用銀會子。銀會子的發行,大大方便了蜀隴貿易,克服了鐵錢與銀錠子的攜帶不便,解決了軍費匮乏的困難。

此外,吳玠還汰冗員、節浮費,将各軍家屬遷至江南,以節便糧饷。又在沿江教習水軍,以做戰備。他調集戌兵,重修褒城(今陝西勉縣)的廢堰。紹興六年(1136年),吳玠在階、成、西、秦、鳳、興、梁、洋、利九州設置屯田、營田六十餘莊,耕田八百五十多頃,歲收有二十萬石。四川帥臣胡世将稱其“為富國與強兵之資,寬疲瘵遠輸之急……以省饋運而寬民力”。

紹興八年(1138年)七月,吳玠在利州與四川制置使胡世将共商籌運軍饷大計,決定采取水陸并運轉搬折用之法。自此後,宋軍糧儲稍為充足。

曆史評價

張浚:臣奉使川陝,竊見主兵官除吳玠、王彥、關師古累經拔擢,備見可任外,其餘人才尚衆,謹開具如左:吳璘、楊政可統大兵,田晟可總一路,王宗尹、王喜、王彥可為統制。(《宋史全文》引)

周聿:陝西諸路既命楊政帥熙河,吳璘帥秦鳳,然所屯之衆,皆四路忠勇之士,吳玠教習已逾十年,百戰之馀,所向無敵。(《續資治通鑒》引)

趙構:①材氣不群,忠勇自奮。策足功名之會,騰聲關隴之間。比者擢帥泾原,盡護諸将。岐下之戰,尤為隽功。獲其酋豪,醜類折北。(《吳武安公功績記》引)

②比以功伐,寖階顯榮。卻敵有沈果之機,馭軍适威愛之濟。(《吳武安公功績記》引)

③朕嘗思其人以濟大業,及見宣撫司奏金人擁大兵而來,有吞噬四川之心,卿能保關克敵,挫彼虎狼之銳,而壯朕興複之威,非謀以濟勇,能若是耶?(《吳武安公功績記》引)

④吳玠久在蜀,備著忠績。(《續資治通鑒》引)

吳璘:方和尚原時,我内外至危急。敵以璘兄弟扼其後,終不敢輕向蜀。(《吳武順王璘安民保蜀定功同德之碑》引)

王之望:吳玠以一軍見據和尚原,金人屢攻之不克,大破金人,殺其大帥,人多疑其不實。夫吳玠之勝,四太子之敗,固未可知。然金若不敗,則全無四川矣。案和尚原之捷,蜀賴以全,張彙所進節要,亦備言之非無實也。(《西事記》)

明庭傑:①侯能撫士卒,同其甘苦。至軍政,則斬刈不一貸,故人人效死。……至第功賞,則斷以公論,無請托之私。性樂善,每觀史傳有可師者,必書之坐右,日誦七書。其用兵本孫、吳,而能窮其變化。雖功高貴顯,而居常極儉約。至推以予士,則略無少吝。其殁也,家無餘赀,至無宅以居。(《吳武安公功績記》)

②忠烈吳武安公,中興名将。其撫養士卒似整套起;其勤儉精力似陶侃;違令必戮似孫子;憂國遠計、不幸近功似趙充國;身殁這日、知與不知莫不流涕又似李廣與羊祜也。是以能勝所難勝,守所難守,以保全蜀。使有數年之壽,則中原之複可幾也。(《吳武安公功績記·序》)

脫脫:①等玠善讀史,凡往事可師者,錄置座右,積久,牆牖皆格言也。用兵本孫、吳,務遠略,不求小近利,故能保必勝。禦下嚴而有恩,虛心詢受,雖身為大将,卒伍至下者得以情達,故士樂為之死。選用将佐,視勞能為高下先後,不以親故、權貴撓之。……,晚節頗多嗜欲,使人漁色于成都,喜餌丹石,故得咯血疾以死。方富平之敗,秦鳳皆陷,金人一意睨蜀,東南之勢亦棘,微玠身當其沖,無蜀久矣。(《宋史》)

②吳玠與弟璘智勇忠實,戮力協心,據險抗敵,卒保全蜀,以功名終,盛哉!……然玠晚頗荒淫,璘多喪敗,豈狃于常勝,驕心侈欤!(《宋史》)

(佚名):吳玠用兵,本孫吳,務遠略不求近利,故能保必勝,而蜀賴以安。(《草廬經略》)

黃道周:吳玠用兵,大有方略。屢言戰争,當以利作。張浚不聽,一敗勢弱。急保散關,為蜀要着。恩結鳳翔,刍糧永若。更戰叠休,金兵屢卻。遠遺黃柑,令敵錯愕。金人始謀,謂玠西掠。道險東來,玠偏擁幕。三郡雖侵,失厚得薄。用火攻樓,酒缶撲剝。分紫白旗,金營橫虐。射目韓常,乘宵奔脫。西蜀既安,玠病早惡。為國亡身,英雄所樂。(《廣名将傳》)

王夫之:盡南宋之力,充嶽侯(嶽飛)之志,益之以韓(韓世忠)、劉锜、二吳(吳玠、吳璘),可以複汴京、收陝右乎?曰:可也。(《讀通鑒論》)

朱轼:宋之南渡,巴蜀最為上遊,所以藩蔽荊襄、控禦關隴者也。二吳兄弟實經營之,始保和尚原,繼守仙人關,設形勢、據險阻,使金人不得轶越,而下流安矣。及和議既成,将遂分兵撤備,而璘與胡世将力陳其不可,終以保蜀。兄弟相繼數十年,綏輯人民,輔甯國家,可謂悉心以勤其事者,賢于張俊、楊沂中輩遠矣。(《史傳三編》)

蔡東藩:①一門竟出兩名臣,伯仲同心拒敵人。莫怪蜀民崇食報,迄今廟貌尚如新。(《宋史演義》)

②惟吳玠兄弟,保守隴蜀,叠建奇功,乃不與韓、嶽并稱,殊令後人無從索解。(《宋史演義》)

李震:總而言之,建炎以來,宋軍之真能戰勝攻取,而予金人以真正打擊者,前有吳玠,後則世将及吳璘諸将也。(《中國曆代戰争史》)

人際關系

輩分

關系

姓名

簡介

家世

曾祖父

吳廉

累贈太師、魏國公。

曾祖母

李氏

追封魏國夫人。

祖父

吳遂

累贈太師、楚國公。

祖母

齊氏

追封楚國夫人。

父親

吳扆

曾任指揮使,累贈太師、魯國公。

母親

劉氏

追封魯國夫人。

平輩

弟弟

吳璘

官至四川宣撫使,封新安郡王。卒贈太師、信王,谥号“武順”。

子輩

長子

吳拱

官至侍衛馬軍都指揮使,卒贈太尉,谥号“襄烈”。

次子

吳扶

——

三子

吳捴

——

四子

吳擴

——

幼子

吳揔

——

《宋史》稱吳玠有五子:拱、扶、捴、擴、揔。但《吳武安公功績記》止載其三子:拱、扶、撝。今采《宋史》之說。

轶事典故

良将作風

吳玠行軍作戰時遵從孫武、吳起之戰法,隻談遠略,不求小利,因此能每戰必勝。他統禦部下嚴明而有恩惠,常常虛心詢問、接受意見。吳玠雖身為大将,但能聽取最下層的士卒的想法,因此士卒們都樂意為他拼死效命。吳玠選用将佐時,隻視其功勞高低,不為親朋故舊或權貴而徇私情。

吳玠喜讀史書,每次看到從前可以學習的事時,都将其一一記錄,置于座右。時間一久,牆壁上都是吳玠記下的格言。

簡素愛民

吳玠素來不擺威儀,即使在擔任川陝宣撫副使後,也依舊不拘禮節。他常常背着手外出步行,和普通士兵站着談話。幕僚擔心有刺客威脅其安全,吳玠緻謝道:“确實像您所說的。但我的意圖不在這裡。國家不清楚我吳玠不才,授我宣撫副使之職。我隻擔心軍民有冤屈無處申訴,被門吏阻隔,無法表達自己的意思。”幕僚聽後,深為佩服。

義助劉子羽

吳玠兄弟受劉子羽舉薦,得以被宣撫處置使張浚委任。後來,劉子羽被貶為單州、白州等地,張浚谪居福州,吳玠不僅為張浚求情,還兩次請求用自己節度使的官職為劉子羽贖罪,使其最終被複職提舉江州太平觀。宋高宗因其“笃于風義(志行品德)”,特地下诏褒獎。士大夫也因此稱贊吳玠的義氣,歎服劉子羽的知人之明。

庶弟為子

據李心傳在《建炎以來朝野雜記》中的記載,他曾聽吳璘的女婿、太宰李邦彥的侄子李荀老說:吳拱本是吳玠之父吳扆與婢女所生的庶子,因吳扆懼怕妻子劉氏(吳玠、吳璘的母親),于是讓吳玠養吳拱為子。

上一篇:翁同龢

下一篇:徐階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