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滿有

吳滿有

陝甘勞動英雄
吳滿有(1893年—1959年),陝西橫山人,陝甘甯邊區勞動英雄,大生産運動的典型。後因被俘而身敗名裂。1947年4月至1948年4月,國民黨胡宗南部隊占領延安,并與解放軍在陝北地區征戰年餘,陝北戰事以胡宗南部大敗告終。不過,在這過程中,國民黨卻意外地俘虜了延安“大生産運動”的典型人物吳滿有,逼迫他投降,替他寫自白書,讓他在南京記者會中公開認錯,支持蔣介石。這位被塑造成完美形象的勞動模範的被俘與變節,曾引來世人的批判與唏噓。
  • 中文名:吳滿有
  • 外文名:
  • 别名:
  • 民族:
  • 籍貫:陝西橫山
  • 畢業院校:
  • 職業:農民
  • 主要成就:
  • 性别:男
  • 出生年月:1893年
  • 去世年月:1959年

人物經曆

據史料記載,吳滿有為陝西橫山人,1928年因逃避災荒,移居延安柳林吳家棗園。1934年土地革命後分得一座荒山。因善于經營、吃苦耐勞而緻富。1941年在繳納公糧後還有一半盈餘,并購買了不少公債,引起注意。

1942年4月30日,延安《解放日報》刊登了人物通訊《模範農村勞動英雄吳滿有》(作者莫艾),得到朱德的稱贊。他被命名為全邊區的“勞動英雄”。

1943年1月11日,《解放日報》發表社論《開展吳滿有運動》,号召全體邊區農民開展“吳滿有運動”,“向吳滿有看齊”,大力開荒生産,提出了“吳滿有方向”。因為當時吳“雇有兩個長工和一個攔羊娃,農忙時還雇短工”,已經屬于富裕農民。這篇社論曾經受到質疑,指“吳滿有方向”是富農方向。但受到高層肯定,吳也被視為值得提倡的當時“先富起來”的農民(新富農)的代表。農業上的“吳滿有方向”與工業上的“開展趙占魁運動”一起成為“延安精神”的象征。

1943年春節後,《解放日報》又發表吳滿有給毛澤東的一封信,提出要為毛澤東代耕(當時邊區政府所有人都有耕地或者織布任務),因此成為毛澤東的座上客。同年2月24日後(一說同年8月邊區慶祝軍民大生産勝利慶功大會上),又應戰安塞縣勞動英雄楊朝臣,展開勞動競賽。此事引起中央高層和邊區政府高度重視。朱德電令全邊區部隊積極響應競賽倡議。林伯渠、李鼎銘聯名發出指示,要求開展生産大競賽。吳滿有因此在邊區成為婦孺皆知的人物,擔任過邊區參議員、延安南棗園鄉鄉長等職務。

1946年春節後,毛岸英從蘇聯回國後,毛澤東特意指定吳滿有擔任毛岸英的農業大學老師,讓後者跟随吳學習種地。

1947年青化砭大捷後的祝捷大會上,吳滿有自願加入解放軍後勤部門,任王震任司令員的二縱民運部副部長。

1948年5月8日在寶雞戰鬥中被俘,是俘虜中級别最高的幹部,被押解到南京。

同年7月20日他在中央社和電台廣播中發表了叛變聲明。

1948年9月,吳滿有(右)與楊經曲(左)在南京國防部政工人員的陪同下,舉行記者會,交出一份事先寫好的自白書。吳滿有神色凝重,這是吳滿有最後一次公開露面。

1949年,吳滿有返回延安。

同年10月,被開除黨籍。幾個月後,舉家遷回老家橫山。

1959年因病去世。

2006年吳的侄子吳淩雲籌資修複了毛岸英拜師學農時居住的舊居。

主要貢獻

1941年,在陝甘甯邊區處于财政經濟嚴重苦難時,勤勞緻富的農民吳滿有不僅自己豐衣足食,而且為抗戰繳了許多公糧,做了很大貢獻。

所獲榮譽

陝甘甯邊區勞動英雄

大生産運動的典型

勞動模範

人物評價

吳滿有從橫山縣的農民,到紅極一時的“勞動英雄”,毛主席的座上賓。學而優則仕,耕而優亦可仕。詩人艾青則創作了長詩《吳滿有》,邊區還生産了“吳滿有牌”香煙,拍了吳滿有的電影……種種歌頌和宣傳,将吳滿有推向高峰。此時的吳滿有,已遠遠超出一個富裕農民的角色,而是延安大生産運動的某種象征。與其說是吳滿有主動選擇當“超級明星”,毋甯說是為了革命的社會情境而形塑的結果。這一情境透過報道、公開表揚、詩歌、美術、戲劇、電影、口傳等形式,使得一個個神話般的典型描繪凝結成的堅定信仰,充滿了目标感與幸福感。其實,就吳滿有本身而言,還牽涉到一個更深的問題,即自私的物質刺激與無私的精神奉獻如何有機地結合,成為創造幸福社會的動力。n

相關文藝作品

艾青長詩《吳滿有》解放區第一部故事影片《邊區勞動英雄——吳滿有》。

石魯版畫《群英會》。

上一篇:吳莉莉

下一篇:苑玉寶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