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征镒

吳征镒

中國科學院院士
吳征镒(1916-2013),江蘇揚州人。1937年畢業于清華大學生物系,1955年當選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1]從事植物學研究和教學七十年,是中國植物分類學、植物系統學、植物區系地理學、植物多樣性保護以及植物資源研究的著名學者。為現代植物學在中國的發展以及植物資源的保護和利用做出了基礎性、開拓性、前瞻性的重要貢獻。
    中文名:吳征镒 外文名: 别名: 民族:漢族 出生地:江西九江 畢業院校:清華大學生物系 職業:植物學家 代表作品:《中國植被》、《中國唇形科植物志》、《西藏植物志》、《雲南植物志》 主要成就: 籍貫:江蘇儀征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16年6月13日 去世年月:2013年6月20日

簡介

1916年,吳征镒出生在九江。不到1歲時,祖父故去,祖母金夫人帶領兒孫遷至揚州北河下的吳道台大宅院。小時候的吳征镒常常一個人在家宅花園——蕪園裡玩。那時在他的心目中,蕪園便是他的“娛樂園”,千姿百态的花草樹木讓小小的吳征镒領略到大自然的神奇。

稍長,吳征镒喜愛去府裡的藏書樓“測海樓”讀書,尤其喜愛那裡所藏豐富的植物類圖書,而他最愛讀的書是《植物名實圖考》和《日本植物圖鑒》。讀書閑暇,他便拿上那本《植物名實圖考》,對着圖譜去蕪園裡認識那些以前叫不上名字的花草,“看圖識字”般在蕪園中認識了幾十種樹木花草,并積累了上百份标本。“蕪園”成為吳征镒與植物結緣的關鍵。吳征镒曾風趣地說:“我選植物學作為專業,我家的後花園‘蕪園’應該是我的第一位啟蒙老師。”

1937年7月,年僅17歲的吳征镒以第13名的優異成績考入清華大學生物系。吳征镒在清華大學生物系學習時,師從吳韫珍教授。1937年畢業前,吳征镒參加了西北考察團,後因北京淪陷隻好返回揚州。在家鄉一所學校教了一天書,吳征镒就接到恩師吳韫珍的通知,要他到昆明新組建的西南聯大任助教,教授生物學。從此,吳征镒被紅土高原的山山水水、豐富的植物種類和複雜多樣的植被景觀所吸引,立下了立足雲南、放眼中國乃至世界植物的宏圖大願。

吳征镒既是學者,又是老革命。吳征镒很早就投身進步學生運動。1945年,吳征镒在聞一多的介紹下加入民盟。1946年2月,吳征镒在雲南大學标本室,宣誓加入中國共産黨。

解放前夕,吳征镒按照黨的指示緻力于清華教職員讀書會活動。每遇聲援和簽名活動,他就出入于周培源、朱自清、湯佩松等著名教授家中征求簽名。1949年6月,吳征镒任北京市軍管會高教處副處長。11月1日,中國科學院成立,錢崇澍、童第周、俞德浚、侯學煜……一位位科學家們被吳征镒請出山,新中國的植物學研究逐步走上正軌。12月份,吳征镒任中國科學院(機關)黨支部首任書記。1950年,他任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員兼副所長。1955年當選為中國第一批學部委員(中科院院士)。在旁人眼裡,具有老革命資曆的吳征镒似乎可以走一條仕進之途,擔任更重要的管理職務。可是,吳征镒一直對植物學研究情有獨鐘,去雲南這個“植物王國”研究植物是他青年時期便立下的宏願。1958年夏天,吳征镒偕夫人段金玉毅然帶着剛7歲的兒子吳京和5歲多的女兒吳玉,乘小飛機到達雲南,籌建中科院昆明植物所。

“為學無他,争千秋勿争一日。”這是吳征镒送給學生的一句教誨,也是他一生淡泊名利、嚴謹治學的寫照。到90歲以後,吳征镒每天上午工作兩個小時,下午工作1個小時,而且1周工作6天以上。一旦工作起來,吳征镒總忘記了自己是個高齡老人。有時醫護人員為了他的健康,在他投入工作時進行勸阻,他要麼裝着聽不見,逼急了就發一點脾氣;可工作一做完,他又笑着和醫護人員打招呼,像什麼事都沒發生。

2013年6月20日去世。

家庭

吳征镒出生于一個書香門第,百年間吳家以“兩進士,四人傑”而被傳頌一時。“兩進士”為吳引孫、吳筠孫兩兄弟。吳引孫曾在光緒年間任過浙江甯紹道台(清代從二品官員),吳征镒的祖父吳筠孫曾任江西浔陽道尹(相當于現在的九江市長)。吳征镒的父親吳啟賢曾在北洋政府任農商部主事。吳啟賢有6個兒子,“四人傑”便是他的4個兒子吳征鑄、吳征鑒、吳征铠、吳征镒。

吳征鑄,著名劇作家、學者、教授;吳征鑒,著名醫學寄生蟲專家、中國醫學科學院副院長;吳征铠,中科院院士、著名物理化學家、核科學家。更難得的是,吳征鑒、吳征铠、吳征镒三位親兄弟同為中科院院士,在中國堪稱絕無僅有。

貢獻

《中國植物志》是表征中國高等植物特征與分布最完整的著作,是三代植物學家集體工作的結晶,吳征镒院士在其中發揮了最為關鍵的作用,做出了特殊貢獻。

吳征镒院士參加并領導中國植物資源考察,開展植物系統分類研究,發表和參與發表的植物新分類群1766個,是中國植物學家發現和命名植物最多的一位,改變了中國植物主要由外國學者命名的曆史。他系統全面地回答了中國現有植物的種類和分布問題,摸清了中國植物資源的基本家底。提出“被子植物八綱系統”的新觀點。

吳征镒院士在植物區系地理學方面,科學地劃分了中國植物屬和科的分布區類型并闡明了其曆史來源,形成了獨創性的區系地理研究方法和學術思想。提出中國植物區系的熱帶親緣,完成中國植物區系區劃,為資源保護和國土整治提供了科學依據;修改了世界陸地植物分區系統,為植物區系區劃和生物多樣性研究及保護做出了重要貢獻。

吳征镒院士參加并領導了中國植物資源的有效保護與合理利用的理論研究與實踐。建國之初,他負責橡膠宜林地的考察,與其他科學家共同解決了我國橡膠種植的一些關鍵技術難題,使國家急需的戰略物資緊缺得到緩解。推動了我國植物資源的尋找、開發利用以及引種馴化等工作。他提出的建立“自然保護區”和“野生種質資源庫”的建議得到黨和政府的高度重視并施行,為中國生物多樣性的保護和資源可持續利用做出了前瞻性的部署。

著作

吳征镒院士編著了《中國植物志》(包括英文版)、《雲南植物志》和《中國植被》等專著20餘部,發表論文140餘篇,其中SCI收錄75篇(部)。

2007年1月還出任《中華大典-生物典》主編,近年來仍在發表重要學術論著。

榮譽

先後獲得國家科技獎6項、國際獎1項及全國科學大會先進工作者等榮譽稱号。

1999年,吳征镒榮獲号稱“世界園藝諾貝爾獎”的日本花卉綠地博鑒會紀仿協會“考斯莫斯國際獎”,成為世界第七位、亞洲第二位、中國首位獲得該獎的學者,受到國際社會的極大關注,為祖國争得了榮譽。

2008年1月8日上午10時,榮獲2007年度國家最高科技獎。

國際小行星中心2011年12月10日發布第77508号公報,将第175718号小行星永久命名為“吳征镒星”。

上一篇:阿楠

下一篇:缪昌文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