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光正

吳光正

香港商人
吳光正(1946年9月5日—),上海出生,香港商人,已故船王包玉剛第二女婿,九龍倉集團主席,2000年起任香港貿易發展局主席、中國全國政協常委。[1]1973年與包玉剛次女包陪容結婚。1981年他協助包玉剛擊敗英資怡和集團,成功地收購九龍倉集團。1982年吳光正出任九龍倉集團董事總經理,1986年接替包玉剛出任隆豐國際和九龍倉集團主席職位。1988年,隆豐國際聯同九龍倉集團斥資10億港元,收購了美國東部的奧麗酒店集團。1989年九龍倉聯同新鴻基地産、美西電訊等合組财團,獲得港府發出的有線電視和第二網絡專營權。1993年又獲得有線電視專營牌照,并于同年10月正式啟播。該項計劃總投資約50億港元,同年會得豐集團以35.3億港元,購得九龍鑽石山地王。吳光正家族持有會得豐集團50.94%的股權,該集團轄有會德豐亞太及會德豐發展。前者從事投資、分銷、貿易等業務并持有上市公司連卡佛67%股權;後者專營地産投資及發展,持有上市公司置業信托32%的股權,并透過置業信托持有聯邦地産50%的股權。會得豐集團還持有九龍倉44%股權。吳光正家族是香港主要華資财團之一。估計家族财富約有30億美元或232億港元。至1993年底,其家族所控制的8家上市公司市值達1007.61億港元,在香港上市公司十大家族财團中排名第七位。2019年福布斯全球億萬富豪榜排名第129位,财富值108億美元。2020年2月6日,吳光正憑借116億美元的身家位列“2020年香港50大富豪榜單”第8。
    中文名:吳光正 外文名:Peter、Woo 民族:漢族 籍貫:浙江甯波慈溪 畢業院校: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辛辛那提大學 職務:全國政協委員會常務委員等 就職企業:九龍倉集團

人物經曆

吳光正的父親是曾在德國留學的建築學博士。吳光正5歲時随父母定居香港,高中畢業後來到美國俄亥俄州辛辛那提大學主修物理與數學,成為了第一個加入DeltaTuaDelta兄弟會的亞洲人,取得辛辛那提大學學士學位後,再在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取得工商管理碩士學位。畢業後曾在紐約及香港的美國大通銀行任職,1973年與船王包玉剛的次女包陪容結婚,1975年在包玉剛旗下的環球船運集團出任董事。1981年包玉剛成功從英資怡和洋行手中收購九龍倉集團控制權,包玉剛逝世後,吳光正于1986年至1994年期間出任九龍倉集團主席,其後曾辭去主席職務,由李唯仁接替;2002年4月1日恢複成為主席。1986年至1996年期間亦擔任會德豐集團主席。

1996年,吳光正曾經參加首屆香港特區行政長官選舉,并為此辭去所有上市公司職務。但最後在香港特首選舉中落敗,由董建華勝出。吳光正已表示無意再角逐特首職務。與此共時,他是一個永遠低調人物。

社會職位

香港理工大學校董會主席(1993至1997年)

香港醫院管理局主席(1995年4月1日-2000年9月30日)

香港特别行政區籌備委員會委員

全國政協委員會常務委員

香港貿易發展局主席(2000年10月1日-)

香港環境及自然保育基金委員會主席

榮譽稱号

比利時皇家利艾甫勳銜(1993年)

香港太平紳士(1993年)

香港中文大學榮譽社會科學博士(1994年)

金紫荊星章(1998年)

大紫荊勳章(2012年)

财富排名

2019年福布斯全球億萬富豪榜排名第129位,财富值108億美元。

2020年2月6日,吳光正憑借116億美元的身家位列“2020年香港50大富豪榜單”第8。

2020年2月26日,吳光正、包陪容夫婦以760億元人民币财富名列《2020世茂深港國際中心·胡潤全球富豪榜》第161位。

2020年3月20日,吳光正、包陪容夫婦以760億元财富位列《2020胡潤全球房地産富豪榜》第15位。

2020年4月7日,吳光正以115億美元财富位列《2020福布斯全球億萬富豪榜》第110位。

2021年2月25日,吳光正以170億美元财富位列《2021福布斯中國香港富豪榜》第7位。

2021年4月,福布斯全球富豪榜發布,吳光正以180億美元财富位列榜單第104名。

人物影響

吳光正是香港著名富豪、老牌船王包玉剛的女婿,原籍浙江慈溪。現任香港會德豐(前稱隆豐國際)主席,會德豐集團下控7家香港上市公司,計有九龍倉、置業信托、聯邦地産、連卡佛、香港隧道、寶福集團、海港企業;另擁有一家新加坡上市公司馬哥勃羅發展。吳光正幼年來港,就讀于赤柱聖士提反小學及中學;其後入俄亥俄州辛辛那提大學修讀建築,以繼承父業,但因個人興趣改讀物理及數學;接着吳光正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攻讀工商管理碩士。吳光正畢業後任職于紐約與香港的美國大通銀行,并與包玉剛次女包陪容結婚。吳光正曾任職紐約大通銀行,九龍倉集團有限公司第一副主席,現任隆豐國際投資有限公司、九龍倉集團有限公司主席、環球航運集團副主席、港美經濟合作委員會、華美銀行國際顧問委員會委員、臨時醫院管理局和多個公共事務委員會成員、香港電車公司主席、香港基本法咨詢委員會委員。

1981年,包玉剛擊敗英資大行怡和集團,成功收購九龍倉集團,吳光正亦從旁獻策。會德豐集團下控七家香港上市公司,計有九龍倉、置業信托、聯邦地産、連卡佛、香港隧道、寶福集團、海港企業;另擁有一家新加坡上市公司馬哥勃羅發展。1985年開始任隆豐國際投資有限公司、九龍倉集團有限公司、香港有線傳播有限公司、香港電車公司主席、任環球航運集團副主席,還擔任香港旅遊協會,臨時醫院管理局和香港藝術中心等多間公共事務機構董事局成員。1985年被邀任為香港基本法咨委會委員。

此外,吳光正個人持有四川有線電視台30%股權,整項投資額為5000萬港元。包玉剛去世後,持有48.8%隆豐國際股權,并透過隆豐控制九龍倉、聯邦地産、置業信托,夏利文和連佛卡等上市公司。此外,隆豐還控制39家奧麗酒店,擁有資産達60億港元。1993年被聘為港事顧問。1994年6月,會德豐投資金融,以1億美元與英國西敏銀行合資成立會德豐西敏銀行(WheelocknatwestLtd.)。另外,吳氏亦投資中國大陸,發展武漢和上海基建、貨運和房産。1994年底,附屬的九倉與北京西單商業區建設開發公司,興建北京時代廣場,總投資22億港元,上海淮海路大上海時代廣場的投資也是10億元人民币以上。九倉又刻意發展香港有線電視,吳氏以個人持有四川有線電視30%股權,整項投資額是5000萬港元。會德豐與澳洲富仕達啤酒合作投資大陸啤酒廠,未來5年投資額高達10億美元。估計其财富有24億美元。

金融危機

在這次全球金融海嘯中,金融機構的虧損估計高達3.6萬億美元,全球性的“三角債”無法及時清算,導緻許多銀行國有化。全球整體需求下降,生産力過剩,我國也受到波及。“城市化”是擴大内需的關鍵之一。預計在下一個20年,我國将成為有75%城市人口的現代市場經濟體。這是機遇,也是挑戰。

擴大内需,從“創造供應”轉向“創造需求”是大方向。一、穩定彙率和價格市場化。斯坦福大學教授麥金能(Ronald、Mckinnon)一項長期研究的結論是:彙率變化無助于中國降低外貿順差。其實,彙率的波動對企業是一個額外的風險,穩定的彙率有助企業将其資源、精力、注意力集中起來,再通過技術創新提高生産力,以達到産業升級的目的,而不是在規管價格的環境下盲目地擴張産能。

對産業升級真正發揮作用的,是建立資源行業的産權制度、開放生産要素和産品的價格。由于産權不清、價格管制,目前内地許多資源行業價格普遍偏低,需要政府提供補貼。這種補貼表面上創造了就業及利潤,但實際上卻令出口産品價格太便宜,間接地補貼了全球的消費者,這是不可持續的。更何況任何價格偏低,都會導緻浪費和低效率。

有人或許會問,現在是不是開放價格的時機?在當前,宏觀經濟最大的隐患是“通縮”而不是“通脹”。要在開放價格的同時,提高老百姓(尤其農民)的收入和津貼,“雙軌”進行,便不會加重老百姓的負擔。更明顯的,高達2萬億美元的外彙儲備是有一定風險的,同時大量外彙儲備也是不可能持續的。

金融海嘯的一個重要啟示是:我國必須在将來國際金融秩序的重建過程中發揮積極作用。我國金融改革的關鍵是人民币國際化,其中包括人民币成為國際貿易結算貨币、人民币可自由兌換、資本可自由跨境流動、人民币成為國際儲備貨币等重要目标。多年來,香港已與國際金融市場有效接軌,在金融海嘯後,不妨以香港為試點,積極加快發展人民币相關業務,讓香港成為人民币離岸中心。這有助于逐步提升人民币的國際地位。

二、降低稅率及儲蓄率。過去幾年,我國稅收增長都在30%的水平,遠遠超過實際經濟增長率和通脹率。學者蒙代爾(Robert、Mundell)不久前建議美國政府把企業所得稅由35%降低至15%,認為這是“對症下藥”的一個重點。此外,德國等也已出台了減稅方案。

透過财政及稅收措施,提高國民的可支配收入及消費,可提供擴大、創造及優化“内需”的基本條件。如大幅減低個人所得稅,包括向中等收入階層減稅,将有利于擴大内需及刺激個人的積極性,有利于吸引高素質人才。相反,高稅率則會打擊内需和投資,并流失稅源。

目前中國的儲蓄率有“三高”現象:

(一)政府的儲蓄率高,中央已果斷地出台一個4萬億元人民币的刺激經濟方案,相信還有上調的空間。

(二)國民的儲蓄雖然居高不下,但占國民收入比例其實有下降趨勢。由于銀行的儲蓄息率偏低,将不能為國民帶來财富效應,因此,消費者仍然不會有足夠的信心增加消費。這是“擴大内需”的一大障礙。

(三)企業儲蓄占國民收入比重持續攀升,企業可支配收入占GDP由1992年的11.1%,上升至2007年的22.9%。能把企業龐大的儲蓄轉化成有效益的投資,将有助于“擴大内需”。

在國庫收入方面,應當解決三個問題:

(一)理順資源産權不清的問題,合理地征收資源稅。

(二)讓國民合理分享到壟斷性行業的過高利潤。

(三)許多國家的國債占GDP的比例在100%以上,這是一個危險的水平。我國在這方面包括去年新增的國債,占GDP的比例仍 在20%上下,還有很大的空間可以利用。

全球金融海嘯帶來了“危”,也帶來了“機”,我國的改革開放已走過了30年,現在要抓住百年罕見的機遇,積極推動改革開放的“第二浪”,利用天時地利人和的條件,我國可在下一個30年内實現全面現代化。

上一篇:吻友

下一篇:張充和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