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谷渾

吐谷渾

中國西北古代民族名
廆悔之……鮮卑謂兄為阿幹,廆追思之,作‘阿幹之歌’,歲暮窮思,常歌之。”西晉末,首領吐谷渾率部西遷到枹罕。後擴展,統治了今青海、甘南和四川西北地區的羌、氐部落,建立國家。至其孫葉延,始以祖名為族名、國号。南朝稱之為河南國;鄰族稱之為阿柴虜或野虜;因此被南朝稱為河南國或河南。東晉十六國時期控制了青海、甘肅等地,與南北朝各國都有友好關系。隋朝與之聯姻。被唐朝征服,加封青海王。唐朝中期,被吐蕃驅趕至河東,唐後期稱之為退渾、吐渾。五代時期開始受遼國統治。現已與各民族融合。
    中文名:吐谷渾 外文名:Tuyuhun 别名:河南、吐渾 主要城市:清水川、赤水、澆河、吐屈真川

曆史

建立國家

吐谷渾,是中國西北古代民族名,原為人名,是遼東鮮卑慕容氏單于慕容涉歸之庶長子,慕容涉歸分戶700使别部以牧。4世紀初,慕容涉歸死,其嫡子慕容廆繼為單于,與慕容吐谷渾不和,吐谷渾遂率所部西遷上隴,止于佨罕,以此為據點,子孫相承,侵逼氐羌,成為強部。

吐谷渾死,長子吐延繼位。昂城(今阿壩)羌酋姜聰刺吐延,傷緻命,死時囑咐其子葉延迅速保衛白蘭(今青海巴隆河流域布蘭山一帶)以鞏固其統治。葉延在沙州(今青海省貴南縣穆克灘一帶)建立慕克川總部,設置司馬、長史等官。以祖父吐谷渾為其族名,從此,吐谷渾由人名轉為姓氏和族名。

葉延傳子辟奚。辟奚傳子視連,通聘于西秦,被封為白蘭王。視連傳弟視罴,西秦封他為沙州牧、白蘭王。視罴傳弟烏纥提,曾敗于西秦,求保持于南涼。烏纥提傳位于視罴之子樹洛幹,勢力複振,率部落數千家奔慕賀川,自稱大單于、吐谷渾王。曾敗于西秦,被西秦封為平狄将軍、赤水都護。

中興時期

自吐谷渾至樹洛幹,經6世8傳,其中多具才略,且留心吸收士人、司馬、博士等官,均用儒生。而其時正當16國割據混亂,吐谷渾部得據甘、青間,實控東至洮河、龍固(今四川省松潘),西達赤水、白蘭,北界黃河,南至大積石山。北鄰南涼,東為西秦。

420年左右,樹洛幹傳弟阿才,兼并氐羌數千裡,居澆河(青海省貴德縣),處諸羌中,号為強部。曾登上西傾山,尋找江源,以求至長江下遊的通路,派使至建康,通貢于劉宋,被劉宋封為沙州刺史、澆河公。阿才傳弟慕瞆,宋封為隴西公、隴西王。慕瞆曾擒獲與北魏為敵的赫連定,送至北魏,魏封慕瞆為西秦王,占有金城、隴西等郡。慕瞆傳弟慕利延。

這時吐谷渾土地廣袤,除總部在沙州外,還有4座大城,分别在清水川、赤水、澆河、吐屈真川等地。慕利延傳位于樹洛幹子拾寅,始邑于伏羅川,總部西移。拾寅受宋封為河南王,又受魏封為西平王。拾寅傳子度易侯。度易侯傳子伏連籌。伏連籌傳子誇呂,居伏俟城,始稱可汗。

走向滅亡

後來隋朝兩次征戰吐谷渾,曾在吐谷渾地區設河源、西海、鄯善、且末4郡。隋末,吐谷渾漸複故地。誇呂傳子世伏,娶隋朝光化公主為妻。不久,世伏死,弟伏允立,依照風俗,仍以公主為妻。唐初,吐谷渾累為邊患,唐貞觀九年(635)伏允兵敗,奔走至鄯善,自殺。從此吐谷渾分成東西二部。西部吐谷渾由伏允子達延芒結波率領,居鄯善,後來降伏吐蕃,吐蕃稱作"阿柴"或"阿轄"。東部吐谷渾由伏允長子慕容順率領,居伏俟城,唐朝封為西平郡王。不久,慕容順死,子諾曷缽繼位,唐朝封為河源郡王,号烏地也拔勒豆可汗,貞觀十四年(640)唐朝以弘化公主妻之,加封青海國王。他的兩個兒子又娶唐朝的金城公主和金明公主為妻。

吐蕃興起以後,向甘青地區擴張。唐龍朔三年(663),東部吐谷渾被吐蕃所滅,諾曷缽奔涼州,後率數千帳内附唐。唐徙其部衆于靈州,置安樂州,以諾曷缽為安樂州刺史,子孫仍世襲青海地号,直至貞元(785~804)時為止。

後裔去向

吐蕃占據靈州後,吐谷渾移居河東,被稱作退渾、吐渾。五代時散處蔚州等地,曾附屬于沙陀李氏,後屬後晉石氏。天福初(936)燕雲地區割屬契丹,吐谷渾人附契丹,後世多同化于漢族或其他民族。吐蕃滅吐谷渾後,仍有一部分吐谷渾人留居故地,附落猶存,達延芒結波與素和貴等仍擁重兵。9世紀中葉吐蕃崩潰後,吐谷渾居住在湟水和大通河流域,依險屯聚自保。12世紀後,河東的吐谷渾人返回甘青故地,與湟水流域之吐谷渾人聚會。元朝時,稱作西甯州土人。一些研究者認為,今青海土族即吐谷渾的後裔,此說能否成立,尚待進一步研究。

民族

組成

吐谷渾境内以鮮卑人、羌人為主。前者是統治民族,後者是居民的主要構成部分。從吐谷渾建城郭以居等看,羌與鮮卑間有融合的迹象。上引藏文文獻中,稱吐谷渾為“桑阿夏,桑即賽,是為藏族最早形成的六氏族之一。将吐谷渾稱之為“賽氏”,似乎也反映了吐谷渾的羌藏化現象。另外,吐谷渾境内尚有突厥人、康居人等。

遷徙

吐谷渾

唐代是我國邊疆民族進行較大規模遷徙的重要曆史時期,由于中原地區先進經濟文化的吸引,邊疆民族遷徙的主要方向是中原及附近地區。通過遷徙,一些邊疆民族的生活空間得以擴大并接近中原地區,另一些則直接遷入中原成為當地的新居民。原先生活在青海境内的吐谷渾和生活在西藏境内的吐蕃人,唐代就曾在較大的空間範圍内進行過大規模的遷移,構成邊疆民族遷徙的重要部分,對當時的曆史發展和民族分布産生了相當大的影響。

吐谷渾,亦稱吐渾,唐後期五代又稱之為退渾。隋代,其遊牧範圍“自西平臨羌城(今青海湟源縣東南)以西,且末(治新疆今縣)以東,祁連(今祁連山)以南,雪山(今昆侖山和巴顔喀拉山、阿尼瑪卿山)以北,東西四千裡,南北二千裡”,都城伏俟城在青海(今湖)西45裡。

開皇年間(581~600年),吐谷渾數次進擾隋的邊境。不久,可汗呂誇殺太子,立少子诃,“诃複懼其父誅之”,圖謀率領部落15000人戶内遷,但遭到隋朝拒絕。名王拓跋木彌率千馀家要求歸化,也未被接納。大業五年(609年),隋軍擊敗吐谷渾,可汗伏允逃入分布在今青海東部的黨項部,“部落來降者十萬馀口,六畜三十馀萬”。《隋書》和《資治通鑒》諸書皆未載此十馀萬吐谷渾人遷入中原,如果确有遷移,文獻中對于規模如此之大的移民不可能不記載。

隋末,天下大亂,吐谷渾可汗伏允乘亂收複故地,進攻河西。唐初,與唐朝時和時戰。貞觀九年(635年),李靖率唐軍深入吐谷渾境内作戰,擊敗之,不久立諾曷缽為可汗。此後,吐谷渾采取親唐的政策,唐亦将弘化公主嫁與諾曷缽,雙方相安無事。

高宗龍朔三年(663年),向北擴張的吐蕃族進入河源地區,滅了吐谷渾,吐谷渾可汗諾曷缽被迫與弘化公主率數千帳遷入涼州。鹹亨元年(670年),為了牽制日益向西域擴張的吐蕃,唐朝派薛仁貴率軍出兵河源地區,并送吐谷渾部回歸故地。三年,由于唐軍大敗,回遷至鄯州浩亶水(今青海大通河)之南的吐谷渾部落“畏吐蕃之強,不安其居,又鄯州地狹”,複遷到靈州(治今甯夏靈武縣南),唐于故鳴沙縣地設安樂州(治今同心縣東北韋州)以安之。儀鳳中(676-679年),部分吐谷渾部落自涼州内遷,被安置在延州金明縣(治今陝西安塞縣南)西境,設渾州以處。此次遷移的過程和原因文獻阙載,估計移民人數也不多。

龍朔以後遷入安樂州的部衆不過數千帳,仍有大量的吐谷渾人留在河源地區,受吐蕃的控制。武周長壽元年(692年),王孝傑率軍進攻吐蕃,自河源軍(治今青海西甯市)一帶将吐谷渾耽爾乙句貴部内遷至靈州境内。聖曆二年(699年),吐蕃内亂,重臣論欽陵兵敗被殺。一月,論欽陵子論弓仁率所統吐谷渾7000帳内遷。不久,論弓仁又派人赴吐谷渾部招降,“其吐渾以論家世恩,又曰:‘仁人東矣’,從之者七千人”。《資治通鑒》卷206載:同年七月,又有吐谷渾部1400帳内遷,疑這些部落即論弓仁招降來的吐谷渾人。這兩批吐谷渾移民遷居何處,史無明載,估計也應在安樂州和耽爾乙句貴部所在的靈州。

諾曷缽率部落自遷入安樂州之後,即與其子慕容忠長期居住于此。但約在聖曆二年八月(699年),諾曷缽之孫慕容宣超卻率領靈州一帶的吐谷渾人大舉叛亂,“入牧坊掠群馬,瘢夷州縣”,繼而逃入青海故地複國。至久視元年(700)八月,因不堪吐蕃控制,又自願歸唐,率十萬衆,“突夭刃,棄吐蕃而來”,各部赴河西涼、甘(治今張掖市)、肅(治今酒泉市)、瓜(治今安西縣東南)、沙(治今敦煌縣)等州降唐,并安置在各州附近。

綜上所述,初唐時吐谷渾人的内遷,主要有四次:第一次是高宗龍朔三年由諾曷缽率領遷入涼州;第二次是鹹亨三年諾曷缽率部遷青海後複遷入靈州;第三次是聖曆二年論弓仁等部遷入靈州;第四次是慕容宣超率吐谷渾人回遷青海後複遷入河西各州。但内遷的吐谷渾移民,實隻有第一次和第三次遷入的兩批,據上述數字估計人數在十萬上下,其馀兩次不過是外遷後的重新遷入。

在久視元年遷入以後直至安史亂前的半個多世紀中,關内道的靈州和隴右道河西諸州都有吐谷渾移民分布。期間尤其是玄宗時,仍有一些留在青海故地的吐谷渾人因各種原因遷入隴右和關内二道。開元三年(715年)正月,吐谷渾大酋慕容道奴與鐵勒九姓和高麗等部族共萬馀帳遷入關内道北部的河南地,一年以後各部落多叛歸漠北。吐谷渾與突厥關系不深,估計仍留在河南地未随其外遷。開元十一年,一些吐谷渾部衆詣沙州降,為河西節度使張敬忠所接納。天寶五載(746年),河西節度使王忠嗣讨伐原遷居在沙州墨離軍(今甘肅安西縣東南)的吐谷渾部,“虜其全部而歸”。

安史亂後,河西和靈州一帶的吐谷渾人,一部分加入唐軍,參加了保衛潼關的戰鬥,一部分因吐蕃的進逼向東遷入鹽(治今陝西定邊縣)、慶(治今甘肅慶陽縣)和夏州朔方縣(治今陝西靖邊縣東,于此置甯朔州)等地。加入唐軍的吐谷渾部落潼關戰後下落不明,但遷居鹽、慶等州的部落則仍活動在關内道的北部。文宗開成元年(836年),關内道北部的吐谷渾部三千馀帳又向北遷入豐州(治今内蒙五原縣南)一帶。

此外,《新唐書·李匡威傳》載:“(赫連)铎本吐谷渾部酋也,開成中,其父率種人三千帳自歸,守雲州(治今山西大同市)十五年。至是(昭宗大順二年,891年),失其地。”按史未載遷入豐州的部落酋長姓名,故無法得知同年是兩支部落同時遷入豐州和雲州,還是同一支部落先遷入豐州爾後再遷入雲州,但豐州的部落遷後即無聞,而雲州的部落屢屢在文獻中留下記載,當是後一種可能性較大。天複三年(903年)李克用部将又攻占振武軍(治今内蒙和林格爾西北),殺赫連铎部二千馀人。據此,毗連雲州的振武軍也是吐谷渾部後期的遷入地之一。

赫連铎丢失雲州以後,逃入幽州(治今北京城南),其部族分散在蔚州(治今山西靈丘縣)界中。後唐莊宗時,白承福代理都督,在中山(治今河北唐縣西南)北的石門建寨,有丁壯數千人,以畜牧業為生,與後唐保持較好的關系。長興二年(931年),由于契丹族向南進逼,塞外的吐谷渾部落開始向雲、朔(治山西今市)二州運動。

後晉天福元年(936年),石敬瑭将燕雲十六州割屬契丹,分布在雁門關以北的吐谷渾人皆役屬于契丹。由于不堪奴役,加上鎮州節度使安重榮的勸誘,吐谷渾部落千馀帳自五台南遷,被安置在并(治今太原市南)、忻(治今忻州)、代(治今代縣)、鎮(治今河北正定縣)四州山區。

因契丹指責,天福六年(941年)後晉命供奉官張澄率兵二千,将分布并、代、忻、鎮四州的吐谷渾人驅回塞北舊地。不過,石敬瑭“亦以契丹誅求無厭,心不平之”,故命出鎮太原的劉知遠“潛加撫慰”,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安重榮也收納之,因而仍有相當部分吐谷渾人留在四州。開運間(944-946年),白承福率部族從晉出帝出兵至澶州(治今河南濮陽市南)作戰,“屬歲多暑熱,部下多死”,不久部落移居岚州(治今山西岚縣北)和石州(治今離石縣)。由于白承福馭下無法,白可久率部分族人北遷契丹境内,不久白承福也被劉知遠殺死。

白承福死後,河東境内的“吐渾遂微,不複見”。但在契丹(遼)境仍有一定數量的吐谷渾部落。北宋雍熙三年(986年),宋軍伐遼南歸,将山北雲、應(治今應縣)、寰(治今朔州市東北)、朔四州境内的百姓及吐谷渾部族都遷到河東和京西(主要在今河南省西部),估計在遼境仍有一些吐谷渾人。

五代時河東地區的吐谷渾人是沙陀族逐鹿中原的重要力量,在後唐、後晉和後漢政權都有一些出身吐谷渾的将領,李金全、李嗣恩、慕容彥超即是他們的代表。由于與漢族、契丹、沙陀等族人民雜居生活,吐谷渾移民逐漸與各族人民相融合,因而十一世紀以後的文獻中已不再有吐谷渾部落活動的記載。

《資治通鑒》和兩《唐書·吐蕃傳》多次記載,廣德元年(763年)以後吐蕃以吐谷渾、黨項等部族侵入唐朝轄境。這些吐谷渾人,一部分應是至德後仍留居河西的部落,一部分則應來自武周以後仍留在河源故地的部落。唐後期貞元二十年(804年),呂溫奉使入吐蕃,還曾見“退渾種落盡在,而為蕃所鞭撻”,因賦《蕃中答退渾詞》:“退渾兒,朔風長在氣何衰。萬群鐵馬從奴虜,強弱由人莫歎時。”五代以後,留在青海的部分部落可能也與吐蕃人相融合,另有部分部落此後還長期存在着。現青海省互助、民和、大通,樂都和甘肅省天祝等地的土族,即與吐谷渾有淵源關系。

吐蕃族

本生活在今西藏高原一帶,隋唐之交逐漸統一西藏各部,都城設于邏些城(今拉薩市)。唐初已有勝兵數十萬,号為強國,“黨項、白蘭諸部及吐谷渾、西域諸國鹹畏懼之”。太宗貞觀八年(634年),贊普棄宗弄贊派使節入唐,開始和中原發生交往。

經七八十年時間的擴張,到玄宗時期,吐蕃的控制範圍已得到極大的擴大。按現代區域言之,整個青藏高原,除了青海北部日月山南北和鄰近四川盆地與甘肅西南部的邊緣山區仍為雙方激烈争奪的地帶,其馀的廣大地區都已置于吐蕃的統治下,吐蕃疆域已跨今藏、青、新、川、滇各省區。

按照吐蕃制度,“出師必發豪室,皆以奴從,平時散處耕牧”,而奴隸“往往一家至十數人,由是吐蕃之衆多”。因此,吐蕃的擴張過程,就是其民族遷徙的過程,新征服的地區往往成為吐蕃族的居住地和遊牧地區。例如,明代居住在今四川松潘、茂汶一帶“上下凡十八寨,部曲素強”的白草諸蕃,即是“唐吐蕃贊普遺種”。

此外,吐蕃每攻下一地便派軍駐守,少則數千,多則數萬。在吐蕃王朝崩潰以後,這些軍隊的很大一部分留居當地,變成了“呷瑪羅(ka-ma-log)”,即“沒有贊普命令不得返回的人”。吐蕃移民在新居地往往又同化、融合仍留在當地的羌、氐、吐谷渾等民族,分布今四川省汶川、理縣、黑水、馬爾康、金川、小金和丹巴等縣的嘉戎藏族即是唐代同化西山諸羌後形成的。因此,有理由推測,今青藏高原的藏族分布區,基本上是在唐代形成的。

安史之亂以後,河隴和關内道西部地區也都成為吐蕃族的移民區域。

自寶應以後,吐蕃占領關内道的原、會和隴右道東部的成、渭等4州,駐兵該區域,“自如也”,四州成為吐蕃占領區的東界。牧草豐美的原州是吐蕃的遊牧地,每歲冬春于此放牧,夏季則“畜牧青海”。唐後期河、渭等州是吐蕃尚延心部落的住地,宣宗大中十一年(857年)尚延心以河渭二州部落降唐,遷入秦州,被封為河渭都遊奕使,仍率部落居河、渭等地。

大将尚婢婢所部原在鄯州一帶遊牧,大中四年為論恐熱率領的另一支吐蕃軍隊擊敗,放棄鄯州,“率部落三千馀人就水草于甘州(治今張掖市)西”。後論恐熱殘虐,所部多叛,部衆或散入河州等地的吐蕃部落,或降于于拓跋懷光率領的駐守鄯州的吐蕃軍隊。論恐熱作亂以後,人數衆多的吐蕃奴隸(其中有些是漢人)失去主人,“遂相糾合為部落”,稱為嗢末,“散在甘、肅、瓜、沙、河、渭、岷、廓、疊、宕之間。

大中年間,張義潮率沙州(治今敦煌縣)的漢人乘吐蕃内亂起義,并以河隴十三州圖籍歸唐,加之尚延心所部降唐,河隴和關内道北部複歸屬于唐。此後,唐重新失去對河隴的控制,回鹘部遷入河西一帶,河隴的黨項羌勢力也日漸發展,但唐末五代和北宋前期的吐蕃人仍為數不少,廣泛分布各地。敦煌石室發現的《張淮深變文》記唐使節在赴沙州的路上,看見:“甘、涼、瓜、肅,雉堞凋殘,居人與蕃醜齊肩,衣着豈忘于左衽。獨有沙州一郡,人物風華,一同内地”

《宋史·吐蕃傳》載:“唐末,瓜、沙之地複為所隔。然而其國亦自衰弱,種族分散,大者數千家,小者百十家,無複統一矣。自儀(治今甘肅華亭縣)、渭、泾(治今泾川縣北)、原、環(治今環縣)、慶及鎮戎(治今甯夏固原縣)、秦州暨于靈、夏皆有之,各有首領,内屬者謂之熟戶,馀謂之生戶。涼州雖為所隔,然其地自置牧守,或請命于中朝。”

《舊五代史·吐蕃傳》雲:“涼州夷夏雜處。”但是,《宋史·吐蕃傳》載五代時,涼州城隻有漢民三百戶,“涼州郭外數十裡,尚有漢民陷沒者耕作,馀皆吐蕃”。據此,則涼州的居民實以吐蕃人為主。後晉天福三年(938年),高居誨奉使于阗,着《于阗記》載其沿途所見,雲“自靈州渡黃河至于阗(今新疆和田),往往見吐蕃族帳,而于阗常與吐蕃相攻劫”。

據其文,靈州至涼州間的沙丘地區為黨項住地,甘州是回鹘牙帳所在,州南的祁連山有沙陀遺族,出玉門關(在今安西縣東)經吐蕃界,沙州西有仲雲部落,惟瓜、沙二州多漢人。據研究,隴東的吐蕃人族名及其居地尚有不少可考者,部分部族分布地的今地是:天水縣新陽鎮以西至甘谷縣城以東、秦安縣安伏鎮、甘谷縣大石鎮和潘安鎮、武山縣鴛鴦鎮和洛門鎮、隴門縣内、渭源縣和漳縣境、臨洮縣抹邦山、榆中縣馬銜山和龛谷寨至蘭州,其中渭源和漳縣境的俞龍阿部族宋代有衆二十萬口。

據上所述,在河隴地區,漢人隻占人口小部分,居民主要來自吐蕃、回鹘、黨項等周邊民族,吐蕃人随處可見,河、渭、秦、涼等州和玉門關以西地區的居民實以吐蕃人為主。

河隴地區在中唐時農業相當興盛,至德以後留在當地的漢人仍以農業為主。由于頻頻向關中進軍,吐蕃人也較多地接觸到中原先進的經濟文化。此外,吐蕃人攻入關中以後,往往掠奪漢族婦女西歸,強迫其嫁與吐蕃人為妻,“多來中國收婦女,一半生男為漢語”即是對此事的描述。上述方面必然要對吐蕃移民産生重要影響。

因此,吐蕃移民在唐後期已開始了同漢族相融合的進程。文宗太和年間(827-835年)王建從軍塞上,便發現吐蕃移民生活的種種變化:“蕃人舊日不耕犁,相學如今種禾黍。驅羊亦着錦為衣,為惜氈裘防鬥時。養蠶缲繭成疋帛,那堪繞帳作錦旗。”十一世紀初,吐蕃人在今青海和甘肅甘南州等地建立唃厮羅政權,河隴地區的一些吐蕃移民及後裔遷入其統治區。

元明以後關于今新疆吐蕃人的記載已不多見,甯夏、甘肅境内的吐蕃人活動的記載基本限于甘南一帶,除甘南以外這些地區的吐蕃人顯然已融合于其他民族。

在唐代,還有一些吐蕃人因内附、求學和淪為戰俘等原因遷入中原地區,前者主要發生在安史亂前,後者主要發生在亂後的唐蕃戰争時。

貞觀十五年(641年)吐蕃贊普棄宗弄贊迎唐文成公主為妻,此後因仰慕唐文化,“仍遣酋豪子弟,請入(唐)國學以習《詩》《書》”。神龍元年(705年),中宗頒诏:“吐蕃王及可汗子孫,欲學習經業,亦附國子學讀書。”據此可以推測,在唐蕃戰争前吐蕃可能經常派遣貴族子弟入唐學習。唐代前來求學的周邊民族貴族子弟常常長期留居中原,一些吐蕃青年也當如此。

吐蕃部落的内附以武周聖曆二年(699年)論贊婆叔侄的内遷最為著名。論贊婆兄弟長期在吐蕃執掌大權,兄論欽陵居中秉政,三兄弟握兵分據方面。贊普器努悉弄年長後發兵誅論欽陵、贊婆被迫率所部千馀人内附,後被封為輔國大将軍,率部駐守河源地區,不久死去。同年,欽陵子論弓仁亦率所統吐谷渾七千帳來降。

論弓仁及其子孫最初居住銀州(治今陝西榆林市南),後遷到長安。論弓仁和其子誠節,孫惟賢、惟真、惟明長期帶兵作戰,代宗時惟賢曾領部落數千人鎮守岐陽(今陝西岐山縣北)。《資治通鑒》卷254載,僖宗中和元年(881年),論百率吐蕃軍擅自從百井(今山西陽曲縣東北)退兵,為鄭從谠斬。未知論百是否論弓仁後裔,此吐蕃軍是否即論氏兄弟統率的部落。

唐蕃戰争斷斷續續達百年時間,戰争中既有漢人淪為吐蕃戰俘被迫遷入吐蕃境内,也有吐蕃人因淪為唐朝戰俘或投降遷入中原地區。主要的幾次是:開元十六年(728年),張忠亮率唐軍攻占大莫門城,俘千馀人。天寶十一年(752年),吐蕃兵救南诏,劍南兵擊破之于雲南,捕虜6300人。永泰元年(765年),白元光與回纥軍隊于泾州靈台大破吐蕃,生擒萬馀人。大曆十年(776年),崔甯破吐蕃故洪節度和氐、蠻等兵,擒數千人。

貞元九年(793年),唐軍和南诏大破吐蕃于鐵橋,“俘馘三萬”。十六年,吐蕃貢、臘城等9節度與大将近90人舉部落來降。十八年,韋臯大破吐蕃軍于維州,受降3000馀戶,生擒6000馀人〕。唐朝規定,“西邊每擒蕃囚,例皆傳置南方,不加剿戮”,因此,吐蕃戰俘往往被押送到南方,大中以後甚至遠送南嶺以南。鹹通元年(806年),僅配隸越州(治今浙江紹興市)境内的吐蕃、回鹘人中之骁健者便達百馀人。此外,代宗時,吐蕃數次遣使前來議和,但同時又不斷派兵攻唐,唐朝将這些使節也留在中原不歸。

曆史

吐谷渾的祖先是中國曆史上的東胡.“東胡”這一稱謂最早出現在《周逸書》裡,有“東胡黃罴”、“正北(有)匈奴……東胡”這樣的記載。而到了春秋戰國時期,東胡已經成為了北方一支重要的少數民族力量,先後與晉、趙、燕等國争奪領土。公元206年,匈奴部落的冒頓殺其父頭曼,自立為單于。東胡屢次挑釁匈奴,先是要頭曼生前騎乘的駿馬,後又索要冒頓的阏氏,冒頓委曲求全都答應了東胡的要求。匈奴和東胡之間原本有一千裡的無人區,是為雙方的緩沖區,稱之為“棄地”。前兩次索取都得到滿足後,東胡又得寸進尺,希望占有這塊無人區。這下激怒了冒頓單于,他帶人大舉進攻東胡,東胡因為之前兩次非分要求...

東亞北方草原上民族衆多,繼匈奴人之後鮮卑人成為草原上的主人登上曆史舞台。鮮卑人的起源至今還是未解之迷。按照拓跋鮮卑人說法"魏之先出自黃帝軒轅氏,黃帝子曰昌意,昌意少子受封北國有大鮮卑山,因以為号。”這種觀點出于漢化的統治需要才有的,不一定靠譜。比較可信的觀點認為鮮卑人出自東胡,匈奴冒頓單于破東胡之後,東胡餘部分生分裂,一部分在烏桓山居住,一部分在大鮮卑山居住,他們成為匈奴帝國集團衆多部族的一部分,風俗相似,遂以居住山名為族名稱鮮卑。鮮卑人在幾百年遷徙征戰争還融合了高勾麗,扶餘,匈奴,丁令,高加索等民族,因此拓跋鮮卑有些白種人特征。鮮卑人居住在北方随匈奴人征戰四方一直不為人所知,直到東漢建式21年(公元45年)鮮卑人寇漢境才進入中原人...

吐谷渾處在唐與吐蕃之間,是吐蕃向高原外擴張、大唐連通西域的關鍵所在。唐初,吐谷渾乘唐朝初興無暇西顧,頻攏西境,阻塞中西交通,而唐朝則以許互市消極應付。貞觀年間,吐谷渾仍不斷侵擾,沿邊11州均受其害,已處貞觀盛世的唐朝再也不願坐視。同時,唐朝為經營西域也急于掃除中西交通的障礙。貞觀八年(634),唐太宗抓住吐谷渾攻涼州事件,集軍1萬分3路進軍,經過一年軍事行動,徹底擊潰吐谷渾,并于貞觀十三年(639)以宗室女弘化公主(即西平公主)和親諾曷缽。正當吐谷渾與唐和好關系順利發展之際,松贊幹布治理下的吐蕃崛起,其北境直接與吐谷渾南界為鄰。吐谷渾成了吐蕃向外拓疆和唐...

上一篇:加藤羅莎

下一篇:俪蘭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