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師

司馬師

三國時期曹魏權臣
司馬師(208~255)司馬炎的伯父。三國時期曹魏大臣。字子元。河内溫縣(今河南溫縣西)人。司馬懿長子。西晉奠基人之一。魏景初年間,拜散騎常侍,累遷中護軍。曾與其父司馬懿謀劃誅殺曹爽,以功封長平鄉侯食邑千戶,旋加衛将軍。司馬懿死後,以撫軍大将軍輔政,獨攬朝廷大權。魏嘉平四年(252),遷大将軍,加封侍中,持節、都督中外諸軍,錄尚書事。正元元年(254),魏帝曹芳與中書令李豐等密謀除司馬師,事情洩露,司馬師殺死參與者,迫太後廢掉魏帝曹芳,從太後命以高貴鄉公曹髦為帝。次年,司馬師親率兵平定毌丘儉、文欽之亂,途中病死。晉朝建立後,追尊為景皇帝。廟号世宗。
    本名:司馬師 别名: 字: 号: 所處時代: 民族族群: 出生地:河内溫縣 主要作品: 主要成就: 别 名:司馬子元 國 籍:曹魏 民 族:漢族 職 業:将領、權臣 官 職:大将軍 谥 号:忠武 追 尊:景皇帝 廟 号:世宗 陵 墓:峻平陵

資料

 司馬師,字子元。籍貫:(司州)河内溫縣孝敬裡(今焦作安樂寨村)官至大将軍,谥号景帝。生于公元208 年,去世于255年(48歲)父親是司馬懿,母親是張春華。配偶叫夏侯徽。兄弟姐妹有司馬昭、司馬幹、司馬亮、司馬伷、司馬京、司馬駿、司馬肜和司馬倫。

《晉書·景帝本紀》

景皇帝諱師,字子元,宣帝長子也。雅有風彩,沈毅多大略。少流美譽,與夏侯玄、何晏齊名。晏常稱曰:“惟幾也能成天下之務,司馬子元是也。”魏景初中,拜散騎常侍,累遷中護軍。為選用之法,舉不越功,吏無私焉。宣穆皇後崩,居喪以至孝聞。宣帝之将誅曹爽,深謀秘策,獨與帝潛畫,文帝弗之知也。将發夕乃告之,既而使人觇之,帝寝如常,而文帝不能安席。晨會兵司馬門,鎮靜内外,置陣甚整。宣帝曰:“此子竟可也。”初,帝陰養死士三千,散在人間,至是一朝而集,衆莫知所出也。事平,以功封長平鄉侯,食邑千戶,尋加衛将軍。及宣帝薨,議者鹹雲“伊尹既卒,伊陟嗣事”,天子命帝以撫軍大将軍輔政。魏嘉平四年春正月,遷大将軍,加侍中,持節、都督中外諸軍、錄尚書事。命百官舉賢才,明少長,恤窮獨,理廢滞。諸葛誕、毌丘儉、王昶、陳泰、胡遵都督四方,王基、州泰、鄧艾、石苞典州郡,盧毓、李豐掌選舉,傅嘏、虞松參計謀,鐘會、夏侯玄、王肅、陳本、孟康、趙酆、張緝預朝議,四海傾注,朝野肅然。或有請改易制度者,帝曰:“‘不識不知,順帝之則’,詩人之美也。三祖典制,所宜遵奉;自非軍事,不得妄有改革。”

五年夏五月,吳太傅諸葛恪圍新城,朝議慮其分兵以寇淮泗,欲戍諸水口。帝曰:“諸葛恪新得政于吳,欲徼一時之利,并兵合肥,以冀萬一,不暇複為青徐患也。且水口非一,多戍則用兵衆,少戍則不足以禦寇。”恪果并力合肥,卒如所度。帝于是使鎮東将軍毌丘儉、揚州刺史文欽等距之。儉、欽請戰,帝曰:“恪卷甲深入,投兵死地,其鋒未易當。且新城小而固,攻之未可拔。”遂命諸将高壘以弊之。相持數月,恪攻城力屈,死傷太半。帝乃敕欽督銳卒趨合榆,要其歸路,儉帥諸将以為後繼。恪懼而遁,欽逆擊,大破之,斬首萬餘級。

正元元年春正月,天子與中書令李豐、後父光祿大夫張緝、黃門監蘇铄、永甯署令樂敦、冗從仆射劉寶賢等謀以太常夏侯玄代帝輔政。帝密知之,使舍人王羨以車迎豐。豐見迫,随羨而至,帝數之。豐知禍及,因肆惡言。帝怒,遣勇士以刀镮築殺之。逮捕玄、緝等,皆夷三族。三月,乃諷天子廢皇後張氏,因下诏曰:“奸臣李豐等靖谮庸回,陰構兇慝。大将軍糾虔天刑,緻之誅辟。周勃之克呂氏,霍光之擒上官,曷以過之。其增邑九千戶,并前四萬。”帝讓不受。天子以玄、緝之誅,深不自安。而帝亦慮難作,潛謀廢立,乃密諷魏永甯太後。秋九月甲戌,太後下令曰:“皇帝春秋已長,不親萬機,耽淫内寵,沈嫚女德,日近倡優,縱其醜虐,迎六宮家人留止内房,毀人倫之叙,亂男女之節。又為群小所迫,将危社稷,不可承奉宗廟。”帝召群臣會議,流涕曰:“太後令如是,諸君其如王室何?”鹹曰:

“伊尹放太甲以甯殷,霍光廢昌邑以安漢,權定社稷,以清四海。二代行之于古,明公當之于今,今日之事,惟命是從。”帝曰:“諸君見望者重,安敢避之?”乃與群公卿士共奏太後曰:“臣聞天子者,所以濟育群生,永安萬國。皇帝春秋已長,未親萬機,日使小優郭懷、袁信等裸袒淫戲。又于廣望觀下作遼東妖婦,道路行人莫不掩目。清商令令狐景谏帝,帝燒鐵炙之。太後遭合陽君喪,帝嬉樂自若。清商丞龐熙谏帝,帝弗聽。太後還北宮,殺張美人,帝甚恚望。熙谏,帝怒,複以彈彈熙。每文書入,帝不省視。太後令帝在式乾殿講學,帝又不從。不可以承天序。臣請依漢霍光故事,收皇帝玺绶,以齊王歸籓。”奏可,于是有司以太牢策告宗廟,王就乘輿副車,群臣從至西掖門。帝泣曰:“先臣受曆世殊遇,先帝臨崩,托以遣诏。臣複忝重任,不能獻可替否。群公卿士,遠翟舊典,為社稷深計,甯負聖躬,使宗廟血食。”于是使使者持節衛送,舍河内之重門,誅郭懷、袁信等。

是日,與群臣議所立。帝曰:“方今宇宙未清,二虜争衡,四海之主,惟在賢哲。彭城王據,太祖之子,以賢,則仁聖明允;以年,則皇室之長。天位至重,不得其才,不足以甯濟六合。”乃興群公奏太後。太後以彭城王先帝諸父,于昭穆之序為不次,則烈祖之世永無承嗣。東海定王,明帝之弟,欲立其子高貴鄉公髦。帝固争不獲,乃從太後令,遣使迎高貴鄉公于元城而立之,改元曰正元。天子受玺惰,舉趾高,帝聞而憂之。及将大會,帝訓于天了曰:“夫聖王重始,正本敬初,古人所慎也。明當大會,萬衆瞻穆穆之容,公卿聽玉振之音。詩雲:‘示人不佻,是則是效。’易曰:‘出其言善,則千裡之外應之’。雖禮儀周備,猶宜加之以祗恪,以副四海颙颙式仰。”癸巳,天子诏曰:“朕聞創業之君,必須股肱之臣;守文之主,亦賴匡佐之輔。是故文武以呂召彰受命之功,宣王倚山甫享中興之庶事。内摧寇虐,外靜奸宄,日昃憂勤,劬勞夙夜。德聲光于上下,勳烈施于四方。深惟大議,首建明策,業。大将軍世載明德,應期作輔。遭天降險,帝室多難,齊王莅政,不迪率典。公履義執忠,以甯區夏,式是百辟,總齊權定社稷,援立朕躬,宗廟獲安,億兆慶賴。伊摯之保乂殷邦,公旦之綏甯周室,蔑以尚焉。朕甚嘉之。夫德茂者位尊,庸大者祿厚,古今之通義也。其登位相國,增邑九千,并前四萬戶;進号大都督、假黃钺,入朝不趨,奏事不名,劍履上殿;賜錢五百萬,帛五千匹,以彰元勳。”帝固辭相國。又上書訓于天子曰:“荊山之璞雖美,不琢不成其寶;顔冉之才雖茂,不學不弘其量。仲尼有雲:‘予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仰觀黃軒五代之主,莫不有所禀則,颛顼受學于綠圖,高辛問道于柏招。逮至周成,旦望作輔,故能離經辯志,安道樂業。夫然,故君道明于上,兆庶順于下。刑措之隆,實由于此。宜遵先王下問之義,使講誦之業屢聞于聽,典谟之言日陳于側也。”時天子頗修華飾,帝又谏曰:“履端初政,宜崇玄樸。”并敬納焉。十一月,有白氣經天。

二年春正月,有彗星見于吳楚之分,西北竟天。鎮東大将軍毌丘儉、揚州刺史文欽舉兵作亂,矯太後令移檄郡國,為壇盟于西門之外,各遣子四人質于吳以請救。二月,儉、欽帥衆六萬,渡淮而西。帝會公卿謀征讨計,朝議多謂可遣諸将擊之,王肅及尚書傅嘏、中書侍郎鐘會勸帝自行。戊午,帝統中軍步騎十餘萬以征之。倍道兼行,召三方兵,大會于陳許之郊。甲申,次于隐橋,儉将史招、李績相次來降。儉、欽移入項城,帝遣荊州刺史王基進據南頓以逼儉。帝深壁高壘,以待東軍之集。諸将請進軍攻其城,帝曰:“諸君得其一,未知其二。淮南将士本無反志。且儉、欽欲蹈縱橫之迹,習儀秦之說,謂遠近必應。而事起之日,淮北不從,史招、李績前後瓦解。内乖外叛,自知必敗,困獸思鬥,速戰更合其志。雖雲必克,傷人亦多。且儉等欺诳将士,詭變萬端,小與持久,詐情自露,此不戰而克之也。”乃遣諸葛誕督豫州諸軍自安風向壽春,征東将軍胡遵督青、徐諸軍出谯宋之間,絕其歸路。帝屯汝陽,遣競州刺史鄧艾督太山諸軍進屯樂嘉,示弱以誘之。欽進軍将攻艾,帝潛軍銜枚,輕造樂嘉,與欽相遇。欽子鴦,年十八,勇冠三軍,謂欽曰:“及其未定,請登城鼓噪,擊之可破也。”既謀而行,三噪而欽不能應,鴦退,相與引而東。帝謂諸将曰:“欽走矣。”命發銳軍以追之。諸将皆曰:“欽舊将,鴦少而銳,引軍内入,未有失利,必不走也。”帝曰:“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鴦三鼓,欽不應,其勢已屈,不走何待?”欽将遁,鴦曰:“不先折其勢,不得去也。”乃與骁騎十餘摧鋒陷陣,所向皆披靡,遂引去。帝遣左長史司馬琏督骁騎八千翼而追之,使将軍樂林等督步兵繼其後。比至沙陽,頻陷欽陣,弩矢雨下,欽蒙盾而馳。大破其軍。衆皆投戈而降,欽父子與麾下走保項。儉聞欽敗,棄衆宵遁淮南。安風津都尉追儉,斬之,傳首京都。欽遂奔吳,淮南平。

初,帝目有瘤疾,使醫割之。鴦之來攻也,驚而目出。懼六軍之恐,蒙之以被,痛甚,齧被敗而左右莫知焉。閏月疾笃,使文帝總統諸軍。辛亥,崩于許昌,時年四十八。二月,帝之喪至自許昌,天子素服臨吊,诏曰:“公有濟世甯國之勳,克定禍亂之功,重之以死王事,宜加殊禮。其令公卿議制。”有司議以為忠安社稷,功濟宇内,宜依霍光故事,追加大司馬之号以冠大将軍,增邑五萬戶,谥曰武公。文帝表讓曰:“臣亡父不敢受丞相相國九命之禮,亡兄不敢受相國之位,誠以太祖常所階曆也。今谥與二祖同,必所祗懼。昔蕭何、張良、霍光鹹有匡佐之功,何谥文終,良谥文成,光谥宣成。。必以文武為谥,請依何等就加。”诏許之,谥曰忠武。晉國既建,追尊曰景王。武帝受禅,上尊号曰景皇帝,陵曰峻平,廟稱世宗。

家族成員

父親:晉宣帝司馬懿

母親:宣穆皇後張春華

兄弟:

晉文帝司馬昭

平原王司馬幹

汝南文成王司馬亮

琅邪武王司馬伷

清惠亭侯司馬京

扶風武王司馬駿

梁孝王司馬肜

趙王司馬倫

妻:

夏侯徽(元配)

吳氏(繼室,被黜)

羊徽瑜(繼室)

子女:

司馬師共有五女,皆夏侯徽所生(其一為甄德妻)。

齊獻王司馬攸(養子)

曆史評價

《晉書》:“世宗以睿略創基,太祖以雄才成務。事殷之迹空存,翦商之志彌遠,三分天下,功業在焉。及逾劍銷氛,浮淮靜亂,桐宮胥怨,或所不堪。若乃體以名臣,格之端揆,周公流連于此歲,魏武得意于茲日。軒懸之樂,大啟南陽,師摯之圖,于焉北面。壯矣哉,包舉天人者也!為帝之主,不亦難乎。”

贊曰:“世宗繼文,邦權未分。三千之士,其從如雲。世祖無外,靈關靜氛。反雖讨賊,終為弑君。”

《魏氏春秋》:“初,夏侯玄、何晏等名盛于時,司馬景王亦預焉。”

何宴:“惟幾也能成天下之務,司馬子元是也。”

毌丘儉、文欽:“師為大臣,當除國難,又為人子,當卒父業。哀聲未絕而便罷息,為臣不忠,為子不孝。”

虞世南:“少有名節,見重當時。王佐之才,著於往日,及誅爽之際,智略已宣,欽、儉稱兵,全軍獨克,此足以見其英圖矣。雖道盛三分,而終身北面,威名震主,而臣節不虧,侯服歸全,於斯為美。”

王夫之:“所惡于強臣者,唯其很耳。戆者,很之徒也。無所忌而函之心,乃可無所忌而矢諸口,遂以無所忌而見之事。司馬師、高澄、朱溫、李茂貞唯其言之無忌者,有以震懾乎人心,而天下且詫之曰:‘此英雄之無隐也。’”

趙翼:“司馬氏當魏室未衰,乘機竊權,廢一帝、弑一帝而奪其位,比之于操,其功罪不可同日語矣!”

上一篇:陳慧娴

下一篇:亞亞·圖雷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