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醫科大學

南京醫科大學

全日制公辦本科高等院校
南京醫科大學是首批教育部、國家衛生健康委與省政府共建醫學院校和江蘇高水平大學建設高校。學校創建于1934年,時名江蘇省立醫政學院。1957年,由鎮江遷至南京,更名為南京醫學院。1962年,被列為全國首批六年制醫藥院校。1981年,被批準為全國首批博士、碩士學位授予單位。1993年,更名為南京醫科大學。學校設有19個學院(包含康達學院),擁有15家承擔臨床駐點班教學的綜合性及專科性附屬醫院。學校校本部現有在職教職工1800多人,其中學校編制專任教師986人。有教授313人、副教授268人,有博士生導師759人、碩士生導師2477人。學校現有中國工程院、科學院院士5人(包括雙聘院士3人),美國國家醫學院外籍院士1名,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8人,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10人,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16人,國家級教學名師1人,全國優秀教師1人,全國模範教師1人,“國家級教學團隊”3個,教育部“創新團隊”1個。學校設有25個本科專業,1個九年本碩博一貫制專業方向、3個“5+3”本碩一體化專業方向。目前,學生總數為1.8萬多人,已形成從本科生、研究生到博士後,從全日制到成人教育、留學生教育全方位、多層次的教育體系。
    中文名:南京醫科大學 外文名: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 簡稱:南醫大 辦學性質:公立大學 學校類别:醫藥類 學校特色:省屬重點大學、研究型大學、省部共建高校、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省部部共建高校(2015年) 主管部門:江蘇省 現任領導:黨委書記:王長青 專職院士數:中國工程院院士2名 本科專業:25個 碩士點: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11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65個 博士點: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8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54個、4個交叉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 國家重點學科:4 個 院系設置:基礎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口腔醫學院、藥學院、護理學院等 校訓:博學至精,明德至善 地址:南京市江甯區龍眠大道101号 主要獎項:國家自然科學獎等國家級成果獎4項(“十二五”以來)、江蘇省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集體、江蘇省科技工作先進高校 知名校友:李岚清、鄭國锠、王學浩、王存玉、顧東風、蔣作君 所屬地區:中國南京

學校簡介

南京醫科大學1934年,江蘇省立醫政學院成立。建校時即設有衛生行政管理科、衛生教育科及醫科專業,是我國最早開展衛生事業管理教育的高等院校。

1938年,因抗戰遷至湖南沅陵,學校合并南通學院醫科,改名國立江蘇醫學院,胡定安任院長。1939年,學校遷至重慶北碚。n

1942年,學校開始招收碩士研究生。1946年,學校遷回鎮江。

1955年,衛生專業并入山西醫學院,後發展為山西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學院。n

1957年,學校由鎮江遷至南京,正式更名為南京醫學院。n

1958年,學校分遷至徐州成立南京醫學院徐州分院,後發展為徐州醫科大學。學校原鎮江的校舍、附院參與組建鎮江醫專。n

1962年,學校被列為全國首批改為六年制的醫藥院校之一。n

1970年,南京醫學院與南京中醫學院合并組建江蘇新醫學院。n

1972年,揚州衛生學校并入(獨立辦學)江蘇新醫學院,改建為江蘇新醫學院揚州分院。n

1976年,江蘇省鎮江地區衛生學校并入(獨立辦學)江蘇新醫學院,改建為江蘇新醫學院鎮江分院。

1978年,江蘇新醫學院撤銷。江蘇新醫學院原南京醫學院部分改建為(恢複)南京醫學院,改革開放後與上海第二醫學院、浙江醫學院開展“三校共建”。江蘇新醫學院原南京中醫學院部分改建為(恢複)南京中醫學院,後發展為南京中醫藥大學。江蘇新醫學院揚州分院更名為南京醫學院揚州分院,後發展為揚州大學醫學院。江蘇新醫學院鎮江分院(前身鎮江醫專)更名為南京醫學院鎮江分院,後發展為江蘇大學醫學院。n

1981年11月,經國務院批準,學校成為全國首批博士、碩士學位授予單位。

同年,南京市第四人民醫院并入南京醫學院。n

1993年,南京醫學院更名為南京醫科大學。n

2005年,南京市雨花醫院并入南京醫科大學。

2010年,入選國家“特色重點學科項目”建設高校。

2011年底,入選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n

2013年1月,入選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5月,入選第一批臨床醫學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模式改革試點高校。

2014年1月,學校被省教育廳确定為自主選拔錄取改革試點高校。同年,學校成為首批“中國醫學數字教育項目示範基地”。

2015年10月,江蘇省人民政府、國家衛生計生委、教育部聯合發文,決定共建南京醫科大學,學校正式列入省部共建大學。

2017年5月,南京醫科大學轉化醫學研究院成立。10月,南京醫科大學泰州臨床醫學院在泰州市人民醫院成立。同年,學校入選江蘇高水平大學建設高校。

2018年3月,南京醫科大學兒科學院成立。7月,南京醫科大學徐州臨床醫學院在徐州市中心醫院成立。同年,南京醫科大學生物醫學工程與信息學院成立。2019年12月,發起成立長三角醫學教育聯盟。

2020年5月,南京醫科大學鹽城臨床醫學院揭牌成立。12月,南京醫科大學與蘇州市人民政府戰略合作發展協議簽約儀式舉行。

2021年8月31日,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正式挂牌成為南京醫科大學附屬南京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科研成果

截至2019年7月,“十二五”以來,學校科研水平不斷提升,承擔973、863、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課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重大項目,創新研究群體項目等國家級重大科研項目近百項。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等國家級成果獎5項,累計以通訊作者單位發表SCI收錄論文13990篇,論文數量、論文平均影響因子逐年增長。2019年,學校獲得29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資助,項目數連續6年位居獨立設置醫科大學第1位。連續多年被評為“江蘇省科技工作先進高校”。

科研機構

截至2019年7月,學校有1個國家重點實驗室、1個國家級國際聯合研究中心、4個部級重點實驗室、20個省級重點實驗室(工程中心)、2個省級協同創新中心。擁有醫學模拟教育中心(MSC)和自主學習中心以及江蘇省醫藥動物實驗基地,建有江蘇省唯一的省級衛生政策智庫健康江蘇研究院以及省内唯一的轉化醫學研究機構江蘇省轉化醫學研究院。t

國家重點實驗室:n南京醫科大學生殖醫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教育部重點實驗室:n現代毒理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衛生部重點實驗室:n衛生部抗體技術重點實驗室n衛生部活體肝髒移植重點實驗室

其他部委實驗室:n國家人口與計劃生育委員會生殖醫學重點實驗室

江蘇省重點實驗室:n江蘇省心血管病分子幹預重點實驗室、江蘇省惡性腫瘤生物标志物與防治重點實驗室、江蘇省神經退行性疾病重點實驗室、江蘇省現代病原生物學重點實驗室、江蘇省生殖醫學重點實驗室、江蘇省應用毒理學重點實驗室、江蘇省人類功能基因組學重點實驗室、江蘇省異種移植重點實驗室

江蘇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n江蘇省基因表達工程研究中心n江蘇省區域衛生信息化工程中心n江蘇省基因藥物技術中心

其他科研機構:n江蘇省醫藥動物實驗基地n江蘇省醫藥、農藥、獸藥安全性評價與研究中心n南京醫科大學分析測試中心n南京醫科大學醫患溝通研究中心n南京醫科大學中西醫結合研究所

省級協同創新中心:n江蘇省心血管病轉化醫學協同創新中心n

學術資源

截至2019年7月,學校主辦有11種學術期刊。

南京醫科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n《南京醫科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創刊于1956年,月刊,ISSN1007-4368,CN32-1442/R,連續進入《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第3、4、5、6版,為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CSCD)來源期刊、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同時被美國《化學文摘》(CA)、美國《烏利希期刊指南》(Ulrich'sPeriodicalsDirectory)、波蘭《哥白尼索引》(IC)、《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中國文獻數據庫》(JSTChina)等著名檢索工具收錄。

南京醫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n創刊于2000年底,雙月刊,ISSN1671-0479,CN32-1606/C,秉承為醫療衛生事業服務的辦刊宗旨,本着學術無禁區,宣傳有紀律的原則,刊登與醫療衛生事業相關的社科類學術論文,如衛生服務、社會醫學、生命倫理、健康管理、醫學教育等領域,結合地域曆史和文化特色以及當前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設立重點欄目為衛生服務、金陵醫史和醫患溝通,為全國各級醫藥類高等院校師生及全國各級各類醫療機構的醫務人員提供學術交流的平台。

JournalofBiomedicalResearchn前身為JournalofNanjingMedicalUniversity(南京醫科大學學報-英文版),創刊于1987年,2010年改刊名為此,雙月刊,ISSN1674-8301,CN32-1810/R。t

館藏書刊以基礎醫學、臨床醫學、口腔醫學、預防醫學、藥學、生物學為收藏重點,同時收藏化學、數學、物理學、計算機、管理學、社會科學及文藝類書刊等。圖書館擁有紙質文獻95萬餘冊,數據庫62個,中、外文電子圖書156萬餘冊,中、外文全文電子期刊約38000餘種。

院系設置

截至2019年7月,學校設有19個學院(包括1個獨立學院—南京醫科大學康達學院),24個本科專業,1個九年本碩博一貫制專業方向、3個“5+3”本碩一體化專業方向。t

學院建設

專業設置

五年制預防醫學、五年制醫學影像學、五年制臨床醫學、五年制臨床醫學(兒科醫學)、五年制臨床藥學、五年制口腔醫學、五年制基礎醫學、四年制應用統計學(生物統計學)、四年制英語、四年制醫學檢驗技術、四年制藥學、四年制眼視光學、四年制衛生檢驗與檢疫、四年制生物醫學工程、四年制生物信息學。

四年制康複治療學、四年制護理學、四年制公共事業管理(醫藥貿易與管理)、兒科學、四年制公共事業管理(衛生事業管理)、七年制臨床醫學、七年制臨床醫學(影像醫學與核醫學)、七年制臨床醫學(臨床病理診斷學)、七年制臨床醫學(兒科醫學)、七年制口腔醫學、六年制公共事業管理(衛生事業管理與法學)、六年制法醫學(醫學司法鑒定)n

師資力量

南京醫科大學截至2019年7月,學校校本部有在職教職工1800多人,其中學校編制專任教師945人。有教授218人、副教授280人,有博士生導師752人、碩士生導師2312人。學校現有中國工程院院士2名,美國國家醫學院外籍院士1名,國家“萬人計劃”百千萬工程領軍人才1人,國家“萬人計劃”科技創新領軍人才3人。

國家“萬人計劃”青年拔尖人才2人,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7人,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9人,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12人,國家級教學名師1人,全國優秀教師1人,江蘇特聘教授32人,“國家級教學團隊”3個,教育部“創新團隊”1個。并聘請了一批知名專家、學者擔任學校名譽教授、客座教授。n國家級教學名師:王心如n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學浩、沈洪兵美國國家醫學院外籍院士:勵建安n

學科建設

南京醫科大學截至2019年7月,學校有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8個(生物學、基礎醫學、臨床醫學、口腔醫學、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藥學、醫學技術、護理學)、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54個、3個交叉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臨床醫學工程、人文醫學、健康政策管理);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12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67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7個,學位授權點已覆蓋醫學、理學、工學、管理學、法學、教育學和文學等7個學科門類;擁有3個國家重點學科、1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29個國家臨床重點專科、6個江蘇高校優勢學科(三期)、2個江蘇省一級學科重點學科、3個江蘇省一級學科重點培育學科。n

截至2019年11月,臨床醫學、分子生物學與遺傳學、生物學與生物化學、神經科學與行為學、藥理學和毒理學、免疫學、社會科學總論、化學等8個學科進入ESI(基本科學指标數據庫)全球排名前1%,其中,臨床醫學學科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學校位列中國内地高校第34位,獨立設置醫科院校第3位。2017年12月,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公布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結果,學校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在全國54所參評高校中獲評A+等級,基礎醫學、臨床醫學、口腔醫學、護理學獲B+等級,藥學獲評B等級。

國家重點學科:n内科學、勞動衛生與環境衛生學、藥理學

國家重點(培育)學科:n病理學與病理生理學

江蘇省一級學科重點學科:n基礎醫學、臨床醫學、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藥學

博士後科研流動站:n生物學、基礎醫學、臨床醫學、口腔醫學、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藥學、醫學技術、護理學

一級學科博士點:生物學、基礎醫學、臨床醫學、口腔醫學、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藥學、醫學技術、護理學

一級學科碩士點:心理學、生物學、生物醫學工程、基礎醫學、臨床醫學、口腔醫學、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中醫學、藥學、醫學技術、護理學、公共管理

在教育部2012年第三次學科評估中,南京醫科大學共有5個一級學科參評,結果如下:

基礎醫學、臨床醫學、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口腔醫學、藥學等n

教學建設

截至2019年7月,學校已建成5門國家級精品課程,4門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有5個國家級特色專業、5個省級特色專業、4個省級品牌專業、2個國家級雙語教學示範課程;建成2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個國家級虛拟仿真實驗教學中心、12個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9個中央和地方财政共建高校教學實驗室、有1個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試驗區。主編6部國家“十二五”規劃教材。學校通過教育部臨床醫學專業認證,得到8年最長認證周期。

學校的招生和就業工作受到社會各界的好評,醫學類本科招生錄取分數線連續11年位居省屬院校第一位,就業率始終保持在95%以上,多次被評為“江蘇省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集體”。

國家級精品課程:

衛生毒理學、機能實驗學、人體結構學、醫學形态實驗學、口腔正畸學。

省級精品課程:

生理學、康複醫學、醫學統計學、口腔颌面外科學、職業衛生與職業醫學、口腔修複學、診斷學、醫患溝通學、病理學、外科學總論、醫學寄生蟲學等。

國家特色專業:

護理學、口腔醫學、康複治療學、臨床醫學、預防醫學。

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預防醫學實驗教學中心、基礎醫學實驗教學中心。

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康複醫學實驗教學示範中心、醫學影像學實驗教學示範中心、護理學實驗教學示範中心、藥學實驗示範中心、預防醫學實驗教學中心等

國家級教學團隊:

預防醫學教學團隊、基礎醫學實驗課程群教學團隊等

附屬醫院n截至2019年7月,學校擁有26所附屬醫院和50多所教學醫院。n

對外交流

截至2019年7月,學校與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瑞典、日本、中國台灣、中國香港等國家和地區的醫學院校或科研機構(包括美國代頓大學、美國聖約瑟夫大學、瑞典哥德堡大學、瑞典卡羅琳斯卡醫學院、加拿大多倫多大學、西班牙的CTO醫學培訓中心、澳大利亞昆士蘭科技大學等)建立了雙邊合作、學術交流關系。學校于2002年恢複招收留學生和港澳台學生,學校有留學生和港澳台學生800多人。n

社會評價

2020年7月,“2020年中國大學百強榜”綜合排名第89位,“2020年中國大學百強榜”進步榜排名第35位。n

文化傳統

校徽

蛇杖代表醫業和醫學的神聖,是國際通用的醫學标志,辟邪是南京的象征,表明地理位置,與其他在甯高校相統一。書卷代表教學科研,象征高校,盾,古代防護之兵器,盾形既傳統又威嚴。發射的光芒,寓意前程似錦,蒸蒸日上。一深一淺,既給人視覺享受,又體現剛柔相濟、陰陽糅合。1934特指創校時期。n

校訓

博學至精,明德至善n博學,意指學問豐富。至是達到。精,精深、完美之意。博學至精,指通過廣泛的學習,掌握廣博的知識,達到精通專業、臻于完美的境界。n

明德,意指通曉道德,至是達到。善,善良、高尚之意。明德至善,指通過品德修養,明确道德責任,達到高尚的境界。n博學、明德,是寄望師生既在學業學術上有所成就,又追求美好的道德情操,品學兼優、德術雙馨。至精、至善,是表明博學、明德的目标,以激勵師生不斷以高标準要求自己,锲而不舍、追求卓越,努力達到完善之境界。

學校領導

職務

姓名

黨委書記

王長青

校長、黨委副書記

沈洪兵

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監察專員

石金樓

黨委副書記

王瑞新

黨委常委、副校長

魯翔、李建清、徐珊、胡志斌、丁強

黨委常委、總會計師

馬水清

黨委常委、副校長、一附院黨委書記

唐金海

黨委常委、一附院院長

趙俊

副校長

季勇

知名校友

鄭國锠:蘭州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在我國細胞生物學界深孚衆望,為我國細胞生物學的發展作出了傑出貢獻。1980年被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資深院士)。

王學浩:南京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肝髒外科研究所所長。中國工程院院士。

王存玉:美國加州大學終身講席教授。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美國國家醫學院院士。

顧東風:中國科學院院士,預防心髒病學與流行病學家。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教授,國家心血管病中心副主任、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副院長。

仲劍平:國家一級教授、解放軍文職特級教授,主任醫師。第二軍醫大學專家組組長。

俞守義:南方醫科大學(原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軍醫大學)公共衛生與熱帶醫學學院将軍級教授,博士生導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n

開設專業

重點專業

國家品牌(3個):n預防醫學n口腔醫學n臨床醫學n

本科專業

醫學(9個)n

護理學n康複治療學n眼視光學n法醫學n臨床藥學n預防醫學n口腔醫學n醫學影像學n臨床醫學

文學(1個)n

英語

工學(1個)n

生物醫學工程

管理學(1個)n

公共事業管理

理學(1個)n

生物技術

醫藥衛生大類(1個)n

藥學

上一篇:林偉華中學

下一篇: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學會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