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白象鎮

北白象鎮

浙南省樂清市下轄鎮
北白象鎮位于樂清市西部,距樂清市區14.5公裡,東鄰柳市鎮,南瀕瓯江,西連溫州市區,北枕中雁蕩山。全鎮區域面積83.2平方公裡;經行政區劃調整後下轄11個社區、109個行政村、4個居委會;戶籍總人口約13.05萬人,外來人口約14萬人;共有基層黨組織329個,黨員5425名。[1]
  • 中文名:
  • 外文名:
  • 别名:
  • 行政區劃代碼:
  • 行政區類别:城鎮
  • 所屬地區:中國浙江
  • 地理位置:
  • 面積:83.2平方公裡
  • 下轄地區:
  • 政府駐地:象南西路
  • 電話區号:0577
  • 郵政區碼:325603
  • 氣候條件:
  • 人口數量:
  • 著名景點:茗山
  • 機場:
  • 火車站:
  • 車牌代碼:浙C
  • 地區生産總值:
  • 中文名稱:北白象鎮
  • 人口:約12.4萬人(2011年數據)

簡介

北白象鎮現已建成廠房總面積18.5萬平方米,總投資1.97億元的三個現代化工業園區,并形成低壓電器、電子、家電家俱、機械制造、服裝工藝、建築材料等六大支柱産業和鐵皮、建材、家電、服裝、小商品、摩托車、矽鋼片、螺絲标準件、農副産品等十大專業市場。全鎮工農業總産值達339659萬元,外貿出口供貨值29201萬元,财政總收入7055萬元,村民年人均純收入6867元,綜合經濟實力跻身溫州市30強鎮和浙江省百強鄉鎮行列。

北白象鎮1995年被樂清市委、市政府命名為衛生城鎮和文明鎮,被評為省級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集體,1996年被溫州市委、市政府命名為衛生城鎮和文明鎮,1997年5月被省文明委确定為首批省級文明鎮示範點。前岸村成為省奔小康示範村、省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示範點和省級文明村示範點。

曆史沿革

樂清曆史悠久,相傳王子晉騎鶴雲遊至此,疊石為台,引箫吹奏,“樂音清和”,故謂“樂清”。樂清于東晉甯康二年(347)建縣,始稱樂成,五代梁開平二年(908)改名樂清,一直沿用至今。1993年經國務院批準,撤銷樂清縣,設立樂清市(縣級),為省直轄,省委托溫州市代管。

民國時期,機器工業興起,碾米、發電、化工、紡織、采礦等近代工業始有發展,但手工業仍為主體。到民國37年(1948)樂清解放前夕,全縣僅有私營工業48家,職工469人,其中碾米廠20家,釀造廠20家,棉織廠8家;城鄉手工業從業人員4940人。工業手工業主要産品為棉布、黃白酒、醬油、原鹽、鐵竹木農具、磚瓦、陶器等。農業緩慢發展,曾建立苗圃和農業推廣所,推廣良種,但範圍小,耕作制度、技術、工具等基本沿襲清代,改變甚小。

工業發展

北白象鎮是浙南工貿重鎮,工業較發達。2000年,北白象鎮已建成廠房總面積18.5萬平方米,總投資1.97億元的三個現代化工業園區,并形成低壓電器、電子、家電家俱、機械制造、服裝工藝、建築材料等六大支柱産業和鐵皮、建材、家電、服裝、小商品、摩托車、矽鋼片、螺絲标準件、農副産品等十大專業市場。2000年,全鎮工農業總産值達339659萬元,外貿出口供貨值29201萬元,财政總收入7055萬元,村民年人均純收入6867元,綜合經濟實力跻身溫州市30強鎮和浙江省百強鄉鎮行列。

風景名勝

雁蕩風景以峰、洞、岩石、泉、門、嶂稱勝。奇峰怪石,懸崖疊嶂,崇聳嵯峨;古洞石室,茂林幽谷,曲折迂回;飛瀑流泉,碧潭清澗,如帶若練;雁湖日出,百崗雲海,一向為遊客所贊賞,至于靈峰夜景,靈岩飛渡更為神奇幻絕。據說最早叩問雁蕩之門的著名文人是曾任永嘉郡守的南朝大詩人謝靈運,但他顯然在雲遮霧罩、亂石荊蔓擋道的門前蹑足而止,未能一窺仙山的“廬山真面目”。

特産

樂清市海岸長129.64公裡,海岸線邊緣為廣袤的海灘塗,一系列北東向排列的島嶼散布其間,形成著名的半封閉的淺海内灣——樂清灣。灣内港叉密布,潮流暢通,水質肥沃,資源豐富多彩,大自然的賜于,給樂清人民以捕撈、養殖之利。這裡灘塗廣為分布,潮漲為海,潮落為灘,海産豐富,有缢蛏、泥蚶、牡蛎、西施舌、海瓜子以及各種螺類、魚蝦蟹類。所以,樂清素有“魚米之鄉”的譽稱。

上一篇:金星農莊

下一篇:諾德外彙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