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胡為佛

化胡為佛

古代典故
亦稱老子化胡,老子原為先秦思想家,後被道教徒封為太上老君。老子化胡是指道教所謂老子西出函谷關,到西域(包括天竺)化身佛陀釋迦牟尼對西域人、天竺人實行教化的傳說。道教大量吸收了佛教的思想。西晉末年,道教徒王浮與僧人帛遠展開辯論,但屢辯屢輸。無奈之下,僞造出《老子化胡經》,宣稱老子西行轉生為釋迦佛。佛教徒們則聲稱老子為佛之弟子。《老子化胡經》,是反映道教與佛教鬥争的重要資料,唐高宗、唐中宗都曾下令禁止,後又列元世祖下令焚毀的《道藏》僞經之首。
    别名:老子化胡 名稱:化胡為佛 作品名稱:老子化胡經 相關人物:老子

曆史記載

《三國志·魏書·烏丸鮮卑東夷傳第三十》: “罽賓國、大夏國、高附國、天竺國皆并屬大月氏。臨兒國,浮屠經(佛經)雲其國王生浮屠(Buddha)。浮屠,太子也,父曰屑頭邪(Suddhodana),母雲莫邪(Maya)。浮屠身服色黃,發青如青絲,乳青毛,蛉赤如銅。始莫邪夢白象而孕,及生,從母左脅出,生而有結,堕地能行七步。此國在天竺城中。天竺又有神人,名沙律。昔漢哀帝元壽元年,博士弟子景盧受大月氏王使伊存口受浮屠經曰複立者其人也。

浮屠所載臨蒲塞、桑門、伯聞、疏問、白疏間、比丘、晨門,皆弟子号也。浮屠所載與中國老子經相出入,蓋以為老子西出關,過西域之天竺,教胡。浮屠屬弟子别号,合有二十九,不能詳載,故略之如此。”

後漢書襄楷傳曰:‘或言:老子入夷狄為浮屠。浮屠不三宿桑下,不欲久生恩愛,精之至也。天神遺以好女,浮屠曰:此但革囊盛血,遂不眄之。其守一如此,乃能成道。’齊書顧歡傳雲:‘歡着論曰:道經雲:老子入關,之天竺維衛國。國王夫人,名曰淨妙。老子因其畫寝,乘日精,入淨妙口中。後年四月八日夜半時,剖左腋而生,墜地即行七步。于是佛道興焉。

故事

因為老子對道的極度傳揚,在一個人西出函谷關的路上,向西域人、天竺人傳播道家經典,這個教化的過程被後世稱為老子化胡。在老子尚未化胡的時候,他一直在皇宮中擔任皇家的圖書管理員。老子之所以如此博學,在一定程度上也源于他的好學。由于在朝堂的不得志,還有自己所在國家的日益沒落。老子毅然決然的請辭職務。老子剛開始沒有目的的西行,在一次邊界的時候,有一個官員希望得到他的墨寶,于是老子把他對道的理解寫了下來。這就是後世有名的道德經。老子在留下道德經後便銷聲匿迹了。

在往西的道路上,老子不斷在旅途中傳揚道家的學說,也在途中不斷探索道的深意。老子終其一生都在為道的弘揚而努力。當然老子留給後世,也不僅僅就是化胡為佛,他為道教的壯大,道教徒的擴充都在做着努力。人們提到老子化胡為佛的經典時,也必然感歎一代聖賢偉岸的身軀。即使他已不複存在,他的精神還是影響着衆多教徒。

然而後世的道教徒為了宣揚老子,神話了老子的西行。變成他在西行的過程中成為了佛陀,而且教化了印度人。其實,化胡為佛,不過是道教為了淩駕在佛教上,所編造的神話罷了。

上一篇:四川大學龍泉職業技術學院

下一篇:合康變頻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