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人

匈人

古代生活在歐亞大陸的遊牧民族
匈人(拉丁語:Hvnnvs,英語:Huns),是一支生活在東歐、高加索和中亞地區的古代遊牧民族。歐洲的古文獻對此一民族及其在歐洲的事迹有若幹叙述。最早關于匈人的記載出現2—3世紀的裡海沿岸,他們在4世紀西遷到了歐洲東部,連續擊敗阿蘭人、日耳曼人等氏族公社時期的民族,并入侵東羅馬帝國和西羅馬帝國,助推西羅馬帝國的滅亡和歐洲奴隸制度的崩潰。由于拉丁文Hvnnvs的中文音譯為混努斯(其中vs(us)為拉丁文詞語慣有的後綴),混努與匈奴發音接近,故法國漢學家Joseph de Guignes于1756年在其史學著作《匈奴通史》中推測匈人的來源即中國漢代時期北方遊牧部落的總稱——匈奴,這一說法在19世紀和20世紀初期甚嚣塵上。但匈人和匈奴人是否有血緣關系或系同一民族尚無定論,研究成果傾向于二者有一定關聯。
  • 中文名:匈人
  • 外文名:Hun
  • 範圍:歐洲
  • 又稱:匈奴人

來源

在古代歐洲曆史上,匈人王阿提拉是一個謎一般的人物。他仿佛野火一般從東方匆匆而來,四處劫掠屠殺,散布恐慌,在歐洲留下一片片焦土與廢墟,嚴重威脅了彼時内憂外患的羅馬帝國。但在短暫的強盛之後,阿提拉在高盧和意大利接連受挫,最終死在了新娘的婚床上,迎來了戲劇化的結局。在他死後,他一手建成的匈人帝國分崩離析,匈人這個神秘民族也随之迅速消失在了曆史迷霧之中。

羅馬史料記載的匈人,最早記為Hunnis,是古羅馬地理學家托勒密(Claudius Ptolemaeus)所作的《地理》一書,寫到了這是一群居住在裡海北岸的遊牧民族。匈人在公元4世紀擊敗阿蘭人和哥特人後進入歐洲,一度建立了龐大的帝國,并三次入侵亞平甯半島。匈人的戰争目的僅限于掠奪,并沒有形成行政制度。

匈人帝國也在阿提拉死後迅速分裂,各部族最終消融于東歐大地,其混血後裔是保加利亞的保加爾人。盡管匈人帝國昙花一現,但為了防備匈人的進犯,東、西羅馬帝國都啟用了大量哥特人和日耳曼人做雇傭軍。雇傭軍的勢力一天天龐大起來,476年,日耳曼雇傭軍首領廢掉西羅馬帝國皇帝,西羅馬帝國滅亡,奴隸制社會在歐洲崩潰了。

發展曆史

阿蘭滅亡

350年,當時的阿蘭國堪稱強國,阿蘭王傾全國之兵與匈人軍戰于頓河沿岸,卻遭慘敗,阿蘭王被殺,阿蘭國滅,阿蘭餘部最終臣服于匈人。匈人在西方史書第一次出現即伴随着阿蘭國的滅亡,整個西方世界為之震動。滅亡阿蘭國後,匈人在頓河流域附近逗留了幾年,然後在他們年邁的國王巴蘭比爾的帶領下繼續向西方進攻。

民族征服

374年時,位于黑海北岸、日耳曼人所建立的東哥特王國是一個成立不久的國家。它遼闊的疆土東起至頓河,與阿蘭人接壤;西至德聶特河與西哥特人為鄰;南起黑海北至德聶斯特河的支流,普利派特河沼地;匈人聯同被征服的阿蘭人,大軍進入東哥特領土,曾被東哥特人征服的部落乘機造反,内亂以緻東哥特人屢戰屢敗,終于375年投降。

東哥特人滅國後,匈人接着繼續向西,西哥特人以德聶斯特河為險,布兵防守,試圖擊匈人軍于半渡。匈人軍隊一邊在河對岸作勢佯攻,大部卻從上遊乘夜偷渡再回攻。這邊西哥特人在河岸構築工事備戰正酣,卻不料被攔腰一頓痛打,數十萬人馬渡過多瑙河逃入羅馬帝國境内,并于378年在阿德裡雅堡大敗羅馬皇帝瓦倫斯,由此動搖了羅馬的根基,羅馬再也沒法控制管轄下的諸侯和領土。

匈人再征服北方的諸日耳曼部落,奪取了潘諾尼亞平原。由此,起自黑海至多瑙河以北的大片地土,盡入匈人之手。匈人驅逐日耳曼人等民族使得民族大遷徙,從而滅亡羅馬帝國。

各省進攻

395年冬,匈人攻入色雷斯,大掠而返。 400年,匈人再次攻入色雷斯,以後對色雷斯連年侵擾。 431年,東羅馬帝國不得已,答應每年向匈人交納貢稅,并允許他們在境内的幾個城鎮進行互市。

435年左右,阿提拉對南俄羅斯和波斯帝國發動了一系列的突襲。不久他将目光投向了拜占庭,逼使東羅馬繳納更多的貢稅,并且不斷插手西羅馬帝國的外交事務。羅馬自然無法滿足這年年高升的貢稅,匈人則以此為借口于441年向拜占庭宣戰,大肆洗劫巴爾幹半島,442年才被東羅馬的阿斯帕爾将軍阻截于色雷斯地區,被迫後撤。

443年,匈人攻到東羅馬首都君士坦丁堡城外,東羅馬全軍複沒,不得已簽城下之盟,與匈人訂立和約。

約于公元445年,即匈人撤向内陸地區後不久,布萊達便被阿提拉殺害。在殺害布來達後,阿提拉成為唯一統治匈人的君主,并再度将矛頭指向拜占庭帝國。

匈族帝國

由448年至450年,匈族帝國的版圖到了盛極的地步:東起自鹹海,西至大西洋海岸;南起自多瑙河,北至波羅的海。這廣大區域的一帶附屬國,都有自己的國王和部落酋長,平日向阿提拉稱臣納貢,戰時出兵參戰。在阿提拉在政的時期,他甚至派出使節團到其他國家進行外交考察,以此拉攏同盟、強化貿易活動。

帝國瓦解

羅馬軍隊在教皇裡奧一世的率領下,打敗阿提拉帶領的匈人。 451年,在意大利本土,入侵的匈人被擊退。

450年,阿提拉轉而進攻西羅馬帝國,他帶着大約十萬名戰士渡過了萊茵河。在向前推進的一百英裡内,匈人軍團洗劫了位于現今法國北部的大部分村莊。羅馬将軍阿提紐斯組織了一支高盧羅馬軍團以抵抗正在圍困奧爾良城的阿提拉。在查隆丕尼的大決戰中,阿提拉終于被打敗。盡管匈人的戰力沒有被完全毀滅,這場戰役被認為是曆史上最具決定性意義的重大戰役之一,它阻止了整個基督教的複滅和遊牧民族控制歐洲的後果。

453年,阿提拉驟逝,據傳是在迎娶日耳曼公主的第二天被發現死于動脈破裂(參見阿提拉)。在失去了強有力的領導人之後,曾經稱雄一時的匈族帝國面臨着崩潰的邊緣。異族的奴隸紛紛起來反抗,不同的派系為了争奪統治權而激戰不休。匈族帝國最終由于汪達爾人部落等新敵人的入侵而滅亡,從曆史的長河中消逝不見了。

阿提拉死後,他的後裔退至頓河口,分裂成兩部,庫特利格爾匈牙利,烏特利格爾匈奴(曾經與西突厥可汗達頭聯手圍攻克裡米亞的刻赤) ,他們互相攻擊,最後存在至保加爾人到南俄時期。

保加爾人被認定與庫格利格爾匈奴有關,他們是楚瓦什人的祖先。公元453年阿提拉死後,匈人退到匈牙利一帶。後來又往東退到烏克蘭的西南部。其子衣爾納克(Ilnak)在南俄草原頓河一帶活動。這時候東羅馬史料中已改用保加爾國(Bulgharei)來稱呼Irnak政權了。

外貌

現代考古學隻透過歐亞草原出土的文物,了解此一古民族的曆史。據羅馬史料記載說,匈人的個子矮小、鼻梁扁平、眼睛眯成一條縫、頭大而圓、幾乎看不見頸部、肩膀魁梧,似人非人,善騎射、作戰,因長時間騎在馬上活動,站立于地上時雙腳向外扭曲,頗重視商貿活動,可受聘為雇傭兵,收取報酬為其他國家作戰。

抛開古羅馬史料中諸如不像人這種明顯含有種族歧視的成分,可以看出匈人具有典型的蒙古人種的特點。

與匈奴的關系

匈人即匈奴說

18世紀時,法國曆史學家德金提出了“匈人即匈奴人”的猜想,該猜想後來随着愛德華·吉本的《羅馬帝國衰亡史》而廣受傳播。德國學者夏德、中國學者章太炎等支持此觀點,

“匈人即匈奴人”觀點認為,北匈奴遠走歐洲,一部分在高加索,一部分在中伏爾加河地區(今俄羅斯鞑靼自治共和國),一部分在下多瑙河(今保加利亞),一部分在中多瑙河(今匈牙利)。

其根據如下:

第一,歐洲曆史典籍中記載了匈人滅阿蘭國,而《北史》中說:“粟特國,......匈奴殺其王而有其國。”而文中對粟特國的位置描述符合《三國志》中對奄蔡的描述,而《後漢書》中說:“奄蔡國,改名阿蘭聊國 ......”。部分學者認為中國史書中的奄蔡即西方史書中的阿蘭國。

第二,匈人在祭祖天地鬼神、崇拜日月、獻血為盟、脫帽緻謝等方面與匈奴人存在一定的相似性。

匈人不是匈奴說

德金提出“匈人即匈奴人說”時便遭到部分學者的反對,英國學者伯利認為德金和愛德華·吉本的這種說法“是憑借幻想,而不是根據曆史事實”。随後兩派學者一直争論,持“匈人不是匈奴人說”的學者的理由如下:

第一,匈人存在人工顱骨變形的風俗,而匈奴人沒有。

第二,匈人是鼻梁低,眼睛小,沒有胡子,中國文獻中的匈奴人是又高又大,相貌堂堂,并且有着大胡子,兩者完全不同。匈人帝國的首領阿提拉具有典型的蒙古人種特征。

實際上,被漢朝武帝擊敗、部分西遷的北匈奴在此後的曆史中仍然陸續出現于中國史料記載中,并呈現出越來越接近中原腹地的趨勢。在三國時期,由于從東漢末年開始的連續戰亂,中原人口大減,控制曹魏政權的司馬昭下令打開邊關,吸納以匈奴為首的遊牧民族進入中原、增加人口促進生産力。漢化的匈奴人最終導緻了司馬氏西晉帝國的滅亡,在敗給鮮卑人、經曆了鮮卑人北朝各政權的統治後,融合在中原大地,成為漢族的一部分血統。

而在公元二世紀,匈人已經被發現于裡海北岸。裡海沿岸在公元前發源了世界上第一個橫跨亞歐非三大洲的波斯帝國,而波斯-伊朗人是歐羅巴人種。匈人的祖先是先後經曆波斯帝國、馬其頓亞曆山大帝國統治,還是在此後才遷徙到這裡,已經無法考證。與匈人血緣最接近的是現生活在北極圈的因紐特人和蒙古高原的蒙古國人民。

疑問:西遷的北匈奴去了哪裡

匈奴其實并不是一個單一的民族、而是在秦朝——西晉年間來自于蒙古高原不斷向南影響中原王朝的遊牧民族的統稱。雖然與中原王朝時而發生戰争,但匈奴還是從中原王朝吸收了先進的生産技術并最終與中原人民融合成為漢族的一部分血統。

既然匈人與匈奴人的形象、生産力都有很大區别,那麼西遷的那部分北匈奴人去了哪裡?史料記載匈奴人在哈薩克斯坦活動過,他們也許融合在我國新疆到中亞的地區,成為後來這一地帶各民族的祖先之一?也可能随着氣候的變化,最終還是遷回了蒙古草原、并進入了中原成為我們基因當中的一小部分。

匈人的來曆

亞歐大陸的遊牧世界,西達頓河沿岸、東至大興安嶺西麓,由于沒有險要地勢的阻隔、遊牧民族為了尋找更豐美的草場來回遷徙,人口的流動性遠比農耕世界要更強,因此在這一廣大遊牧區域上出現的民族和部落、都呈現出歐羅巴血統的特征,其中波斯人他們當中最早進駐農耕文明的遊牧民族。蒙古族的祖先是鮮卑人的一支,曾建立龐大的柔然帝國。契丹、女真(滿族)也是來自鮮卑人。鮮卑人是蒙古人種,但鮮卑人直到匈奴衰落後才從中國東北進入蒙古草原,後來部分融入中原、部分被歐羅巴血統的突厥語系部落擊敗,分别退回到西遼河和額爾古納河流域。一直到契丹遼帝國建立後,歐羅巴血統才被逐出蒙古草原。而退回到額爾古納河流域的蒙古族祖先、在金代若即若離的統治下壯大于蒙古草原、最終建立了人類史上最大的大陸帝國。

問題來了,既然在契丹遼帝國興起以前、從頓河一直到大興安嶺的草原大通道上、都是歐羅巴血統的天下,沒有與歐羅巴人種混血的匈人是怎麼突然出現的?在流動性極強的草原大通道上,人類的生殖本能使得沒有部族能保持自己的血緣單一性,突厥人和波斯人都是用語系劃分的民族,絕非血統單一的民族。因此,可以設想匈人是從外來地區遷居到裡海北岸草原的,并且他們不能通過當時有歐羅巴血統參與的蒙古草原和中亞地區。匈人在來到裡海北岸後,從當地突厥語系部族那裡學來了簡單的語言,但或許當地的突厥語系部族人數太少、100多年的時間并沒有讓突厥語系部族的歐羅巴人種特征出現于匈人群體中。

不可能一直在這、不能從西邊來、也不能從東邊來,南面的波斯人就是伊朗人——大家都見過。那匈人隻可能是從更北的地方遷徙而來,這也符合匈人身材比例與愛斯基摩人最像的特征。當然,在古代,越過西伯利亞荒原、從北極圈遷徙到裡海北岸純屬于無稽之談。但匈人和愛斯基摩人的共同祖先,可能曾經生存于西伯利亞地區,就此可以推測出兩件事——一是蒙古人種(代表中國人、蒙古人、日本人、朝鮮人、韓國人、美洲的印第安人和格陵蘭的愛斯基摩人)北上的一支并沒有全部越過冰期幹涸的白令海峽,而是部分留在了西伯利亞。二是在冰期結束的相當一段時間裡,西伯利亞地區的氣候一定要溫暖得多、不然匈人的祖先将根本無法生存。

匈王世系表

巴蘭伯(Balamber,374?——390?在位)

巴希克(Basic,395?——407?在位)

庫斯克(Kursic,395?——407?在位)

烏爾丁(Uldin,397?——410?在位)

查拉通(Charaton,410?——414?在位)

多納圖斯(Doatus,?——412 在位)

奧克塔(Octar,烏爾丁與其第一個妻子所生? 415?——430 在位)

盧阿(Rua,烏爾丁與其第一個妻子所生? 422?——434 在位)

蒙德祖克(Mundzuc,烏爾丁與其第一個妻子所生? 是否在位不詳)

奧巴西烏斯(Oebarsius,烏爾丁與其第二個妻子所生? 不在位)

馬馬(Mama,烏爾丁與其第三個妻子所生?不在位)

阿塔卡姆(Atacam,烏爾丁與其第三個妻子所生? 不在位)

布勒達(Bleda,蒙德祖克所生,434——445)

阿提拉(Attila,蒙德祖克所生,434——445(副王) 445——453(大王))

埃拉克(Ellac,阿提拉與克蕾卡(Creca)所生,453——455)

鄧吉茲克(Denghizic,阿提拉與克蕾卡所生,455——469)

埃爾納克(Ernac,阿提拉與蕾卡姆(Recam)所生,455——469年之後)

埃姆聶德紮(Emnedzar,布勒達所生? 不在位)

烏岑杜爾(Uzendur,布勒達所生? 不在位)

蓋斯姆(Gheism,阿提拉與格皮德王阿爾達裡克之妹所生,不在位)

阿爾達裡烏斯(Aldarius,阿提拉與克裡姆希爾德所生? 不在位,傳說中人物)

卡哈巴(Khaba,阿提拉與霍諾裡娅所生? 不在位,傳說中人物)

蒙多(Mundo,蓋斯姆所生,拜占庭将領兼總督)

毛利提烏斯(Mauritius,蒙多所生,拜占庭将領)

影響

另外,有少量的匈人邦族徹底消失在異國,在東、西羅馬帝國軍隊服役的匈族軍人不少,大多駐紮在北叙利亞、北非與南英格蘭地區,有幾個匈族部落随西哥特人進入法國與西班牙,有一個匈族部落随東哥特人進入意大利。

匈人在歐洲建立了一個龐大的帝國,但他們的帝國是短命的。他們的帝國很快被瓦解後,甚至整個民族也消失在歐洲的曆史和文化當中。匈人促成了歐洲曆史的發展,他們把叢林裡的日耳曼人推上了曆史舞台,并與後者一起摧毀了羅馬人的時代。帝國的曆史消失後,多元化的封建國家政治開始了,一個幾乎延續的歐洲國家的主要劃分格局形成了。

上一篇:童子賢

下一篇:周曉剛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