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工助學

勤工助學

學習方式
勤工助學(或勤工儉學)本是指一邊工作,一邊過着節儉生活的求學曆程。現指學生利用課餘時間通過自己的勞動,促進德、智、體、美等品德全面發展,增長才幹,并通過兼職或假期工作的報酬以改善學習和生活條件的行為。有些地方也稱稱之為工讀或工讀生,半工半讀或半工讀。根據當前學生勤工助學工作的新特點及新需要,教育部、财政部對現行的《高等學校學生勤工助學管理辦法》進行了修訂。[1]
    中文名:勤工助學 外文名:work-study 适用領域: 所屬學科: 拼音:qín gōng jiǎn xué 來源:留法學生儉學會

定義

勤工助學是指學生在學校的組織下利用課餘時間,通過勞動取得合法報酬,用于改善學習和生活條件的社會實踐活動。勤工助學是學校學生資助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和資助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有效途徑。

曆史

最早勤工活動的源頭是在1915年,由李石曾、蔡元培、吳玉章等人在巴黎成立“留法學生儉學會”,幫助更多的中國人走出國門學習西學,掀起一股勤工儉學留學法國的風潮。 參加勤工儉學運動的留學生,包括周恩來、鄧小平、張振華等著名人士。早期的勤工儉學和愛國救國活動聯系一起,愛國人士為求改變中國弱勢和引進西方科學文化。

上一篇:戴明循環

下一篇:水資源費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