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經南

劉經南

中國工程院院士
劉經南,男,漢族,1943年生,湖南長沙人,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1]1982年9月畢業于武漢測繪學院,獲碩士學位。曾任武漢大學校長、昆山杜克大學校長。教育部科學技術委員會委員、湖北省天文學會副理事長、《武漢大學學報信息科學版》主編、測繪學報編委、國際GPS地球動力學服務組織(IGS)協調成員、國際"GPSSolutions"雜志編委。2019年入選新中國70周年百名湖湘人物。
    中文名:劉經南 民族:漢族 出生地:湖南省長沙市 畢業院校:武漢測繪學院 職業:校長,院士,科學家 主要成就:1999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任武漢大學校長2000年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43年7月1日 信仰:中國共産黨

人物經曆

1962年09月至1967年07月,在武漢測繪學院(1985年10月更名為武漢測繪科技大學)天文大地測量專業本科學習;

1967年07月至1968年07月,留校待分配;

1968年07月至1979年09月,任湖南省煤田物測隊技術員、助工;

1979年09月至1982年09月,在武漢測繪學院大地測量專業研究生學習;

1982年09月至1986年10月,任湘潭礦業學院教師;

1986年10月至1992年01月,任武漢測繪科技大學(2000年8月并入新武漢大學,2001年9月更名為武漢大學測繪學院)教師;

1992年01月至1993年12月,任武漢測繪科技大學大地測量系副主任兼地學空間測量與地球科學研究所副所長;

1993年12月至1995年08月,任武漢測繪科技大學地球科學與測量工程學院衛星測量所所長;

1995年09月至1997年02月,任武漢測繪科技大學地學測量工程學院院長;

1997年02月至2000年08月,任武漢測繪科技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副廳局級);

2000年08月至2003年07月,任武漢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

2003年07月至2008年11月3日,任武漢大學黨委常委、校長(副部級);

2012年9月任昆山杜克大學校長。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劉經南院士負責完成了國家GPSA、B級網的設計方案和數據處理、深圳市連續運行衛星定位服務系統、湖北清江隔河岩大壩GPS形變監測系統的總體設計方案和軟件開發、中國廣域差分GPS建設方案等多項科研項目,推動了省級及城市連續運行衛星定位服務系統在中國的建設。

先後獲得三次國家科技進步獎,多次省部級科技進步獎和一次國家教委教學成果一等獎。還曾獲得中國科協“全國先進科技工作者”等多項榮譽稱号。代表著作為《GPS廣域差分定位原理和方法》,發表論文150餘篇,其中代表作有《精密全球定位系統多期複測研究青藏高原現今地殼運動與應變》等。指導完成了40餘篇博士學位論文和70餘篇碩士學位論文,指導的在讀博士、碩士生有40多名。

人才培養

他善于将科研成果運用于教學之中,作為學院院長,參與、組織了“大地測量學專業改造工作”的教學改革項目研究,和項目組一道提出了一系列有利于專業和學科發展的戰略思想和改革措施,專業改造的效果和效益顯著。該項目分别獲1997年湖北省教育成果特等獎和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他還堅持在教學的第一線給研究生甚至本科生講課,指導了大批博士和碩士研究生,同時也為社會培養了大量的GPS高級人才。

榮譽表彰

1986年獲石油部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

1988年獲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

1992年獲國家測繪科技進步二等獎

1993年被評為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

1997年獲國家教委教學優秀成果一等獎

1998年獲國家測繪科技進步一等獎

2000年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國産衛星準實時厘米級精密定軌系統及其重大工程應用,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主要完成人

2019年12月26日,入選新中國70周年百名湖湘人物榜單

2020年6月,獲得湖北省科學技術突出貢獻獎。

社會任職

國際GPS地球動力學服務局協調成員

中國測繪學會常務理事

湖北省通信學會副理事長

主講課程

全球衛星定位導航系統及其應用

已招研究生人數(碩、博):碩士生54人,博士生52名(包括已畢業研究生)

在研項目

1、衛星導航系統的精密定位定軌軟件研究,自然基金項目

2、衛星導航增強系統廣域差分GPS接收機,市科委項目

3、深圳市連續運行衛星定位服務系統,橫向項目

4、GPS實時高精度土石方碾壓施工質量監測系統,橫向項目

5、CH-01工程,軍工項目

上一篇:包氏三兄弟

下一篇:韋帕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