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爾諾貝利日記

切爾諾貝利日記

美國驚悚電影
《切爾諾貝利日記》是改編自奧倫·佩利的小說《勞森·奧克斯福德的日記》(The Diary of Lawson Oxford)的一部驚悚電影。影片由布萊德利·帕克執導,傑西·麥卡尼、喬納森·薩多斯基、奧利維亞·達德利主演,講述的是一群度假的年輕人在曾經是切爾諾貝利核電站工人居住和生活的地方的恐怖遭遇。該電影在2012年5月24日于美國上映。由于《切爾諾貝利日記》是以現實的環境作為故事背景的,所以如何确保裡面的内容盡可能地向真實靠攏,就變成了一個尤為重要的過程,畢竟,這裡面的角色是需要坐在一輛車裡。
    中文名:切爾諾貝利日記 外文名:Chernobyl Diaries 其他譯名: 類型:驚悚 出品公司:華納兄弟公司 制片地區:美國 拍攝地點: 發行公司:Warner Bros. Entertainment、 華納兄弟影片公司 導演:布萊德利·帕克 編劇:奧倫·佩利 制片人: 主演:傑西·麥卡尼,喬納森·薩多斯基,戴文·凱利,内森·菲利普斯 片長: 票房: 對白語言:英語 色彩: 電影分級: imdb編碼: 主要獎項: 在線播放平台: 其它譯名:切爾諾貝爾屠亡實錄(港) / 厄夜車諾比(台)/驚魂之地 類别:恐怖 驚悚 上映日期:2012年5月24日 影片片長:88分鐘 評分:5.5 畫面顔色:彩色 電影等級:USA:R 制作公司:電影國度娛樂公司 [美國]

簡介

人類在挑戰自然極限時,總要付出相應的代價:在新西蘭滑雪會遇到雪崩,在迪拜攀岩時一不小心便會失足跌下,在亞馬遜森林玩瀑布劃艇會被卷入激流。但是,這些都不及在切爾諾貝利發生的事情聳人聽聞。烏克蘭的切爾諾貝利曾經在1986年發生過舉世震驚的核洩漏事件,其造成的傷害波及甚廣,在之後的二十年間,有超過27萬人的健康受到影響。

現在,以佐伊(英格麗德-波爾索-貝達爾飾演)、保羅(喬納森-薩多斯基飾演)和阿曼達(提文-凱莉飾演)為首的六名來自美國的觀光客,像大多數年輕人一樣想要尋求刺激,他們請來當地一名“極限旅行”的導遊尤裡,帶領他們走入當年切爾諾貝利核洩漏的疏散區普裡皮亞季。

在爆炸發生後,這裡已是一座空城,殘留的核污染讓這裡成為了禁區。在簡單的遊覽後,佐伊等人很快就發現自己遭到了不明生物的獵殺。在這座杳無人煙的死城,他們唯一的生路是徒步走出這裡……

電影劇情

六個愛玩的年輕人想在這個地球上尋覓一些刺激的東西,于是他們來到了切爾諾貝利。為了追求更為驚悚的體驗,在知情人士的指引下,他們雇傭來一個知道“極端遊”行程的向導。不顧警告、蔑視一切的年輕人和這個向導走進了普裡皮亞特。在26年前,這裡曾是一個繁榮的城市,但是在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發生了洩漏之後,這裡就變成了一個死城,當年的人們走的匆忙,所有的衣服都未帶走,一切物件猶如多年前擺放的那樣。初來乍到的幾個年輕人對這裡的一切都覺得很好奇,他們漸漸地把這裡當成了一個巨大的遊樂場,開始了開心的玩鬧和嬉笑。

但是,到了夜晚,事情開始漸漸發生變化。一些超自然的東西出現在了這座死城之中,而且極為驚悚。這群年輕人處在了進退兩難的境地,既無法深入普裡皮亞特尋找庇護,也沒有辦法離開這裡,更可怕的是,方圓十幾公裡的範圍内都是死一樣的寂靜……最後同伴全部被類似喪屍的生物襲擊緻死,保羅與阿曼達逃出後遇到烏克蘭軍隊,軍隊擊斃保羅,将阿曼達推入裝滿喪屍的房間,結局是所有人無一幸免。

“幽靈城市”普裡皮亞特,讓我們一起回到那個有如噩夢般的日子——1986年4月26日,烏克蘭,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的反應堆連續發生了4起大規模的爆炸,并釋放了大量的放射性污染物質,其威力相當于400個原子彈……由于核電站徹底地被廢棄,也引發了曆史上最具災難性的後果,在國際核事件的劃分标準裡,這已經算是7級的事故了。而作為一座與切爾諾貝利相鄰的小城鎮,普裡皮亞特也受到了毀滅性的打擊——居住在這裡的基本上都是在核電站工作的工人以及他們的家人。

差不多在一夜之間,所有的人就以最快的速度緊急撤離了這裡,這個曾經有接近于5萬居民的繁華小鎮,就這樣被瞬間清空……隻不過,他們在最初離開的時候,并沒有想到自己再也回不來了,即使是到了26年後的今天,這裡仍然不适宜居住。時光飛逝,現代的東歐,6個20來歲的年輕人與一個被稱之為“極限遊”的旅行社簽訂了一次旅遊計劃,而他們的目的地,恰好就是已經廢棄了20多年的普裡皮亞特,那裡由國民警衛隊把守着,堅決禁止任何人的進入……盡管已經明令這裡是禁地,可是與他們同行的導遊卻仍然手持着一個用來測量放射性物質的蓋格計數器,帶領着他們一路深入到了這座荒涼的小鎮,而且警告他們一定要緊跟在自己身邊,千萬不要亂跑。

《切爾諾貝利日記》所遵循的創作立意,最初的時候是由電影人奧倫·佩利(Oren Peli)率先構思出來的,在此之前,他曾憑借着一部獲得了不可思議的成功的《靈動:鬼影實錄》(Paranormal Activity)而在恐怖的電影領域裡樹立了一個獨特的風向标——就像他一開始是因為在自己的新家聽到了奇怪的噪音,繼而得到啟發創作了這樣一部席卷了電影票房的低成本的小制作一樣,《切爾諾貝利日記》的靈感,則來源于他某一天在網絡上的閑逛,佩利回憶道:“我還記得自己當時正在浏覽一個博客,裡面剛剛上傳的一張照片一下子吸引了我的全部注意力。

畫面裡有一個小姑娘,正騎着摩托車穿行在普裡皮亞季……這還是我第一次聽說這座在一夜之間被清空的城鎮,這裡的一切都維持着撤離時的模樣,給人的感覺更像是一座定格在了曆史的某一時刻的‘幽靈城市’,除了周邊的自然環境和出現在這裡的野生動物,幾乎沒發生過任何改變。在我看來,這個地方給人的感覺雖然相當地怪誕且不安,可是同時也散發出了驚人的美和魅力,還蘊含着一點小小的感傷——我馬上就意識到,如果我想要講述一個毛骨悚然的恐怖故事的話,那麼這裡顯然是最為完美的場景地了。”

随即,奧倫·佩利決定與他的制片搭檔布萊恩·維頓(Brian Witten)仔細地探讨一下,看看這個電影概念是不是有發展下去的必要和可行性,維頓說:“在佩利向我提及以及灌輸了相關的想法之後,我立刻跑回家,上網查了與普裡皮亞季有關的所有信息,我幾乎是瞬間就被這裡的曆史感和視覺展現給征服了,趕緊轉過頭熱情地鼓勵佩利将這個主題發展成一個完整的電影故事。”佩利則補充道:“我在為影片做素材收集的過程中,聽到了一些未經官方證實的傳聞,那就是在整個小鎮全體撤離的時候,有那麼幾個人卻拒絕離開,盡管受到了級别很高的輻射的威脅,可是他們仍然決定留下來……由此,我産生了一些聯想,如果這裡的野生動植物在不受任何人類行為的幹預下自由地生長的話,那麼,在一條直達普裡皮亞季的挑戰自我和極限的旅遊路線上,都會發生一些什麼事情呢?”

“極限遊”,顧名思義,與那種以休閑娛樂為主的輕松旅遊完全不可同日而語,凝結出來的是一個相當獨特、偏僻的出遊環境,而且主要是以“探險”為目标的,一般的目的地都是像高山、沙漠或洞穴這樣險象環生的自然環境,當然也包括一些危險度很高的活動,比如說與鲨魚一起遊泳,或以蹦極的方式從瀑布上飛身而下……而“極限遊”宗旨就是,越驚險,越刺激,奧倫·佩利形容道:“這種旅遊方式顯然是為一個特殊的人群準備的,而且以年輕人居多,他們不願意墨守成規地去參觀一下博物館,或坐在巴士上看看鄉村風景,他們所追求的是那種讓人戰栗的興奮和激動,他們想要冒着生命危險去完成的一些事情,是99%的人永遠都不會去嘗試的。”

于是,位于烏克蘭的普裡皮亞季就成了“極限遊”最受歡迎的一處“勝地”,而這主要歸功于這座城鎮的曆史以及它無限接近臭名昭着的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的地理位置,奧倫·佩利說:“想要去這裡的話,你必須得參加團隊旅遊才行,他們開車将你拉到那裡,然後你從車上下來,出去走幾個小時……這期間,會有向導帶領你,他們知道走哪條路線可以到達一個更加安全的區域,同時,他們的手中都有一個蓋格計數器,随時檢測周圍環境的輻射指數,确保不會有人誤入到污染級别過高的地方。”布萊恩·維頓則認為:“作為導遊,他們會向你講解目前這裡的輻射含量是多少,如果你在這裡隻是呆上幾個小時的話,是不會對身體造成傷害的。”

将突出現實風格的恐怖片進行到底,将切爾諾貝利核電站過去的一些令人難忘的畫面結合進現代新興的旅遊産業——“極限遊”當中,最終,奧倫·佩利創造出的是一部全新的恐怖懸疑之作。在《切爾諾貝利日記》裡,有這樣一隊年輕的遊客,他們似乎是厭倦了在有武裝的軍人警戒的安全地帶溜達,滿眼的蒼涼與廢墟也讓他們覺得了無生趣,而且很多地方還關閉了,讓人萬分地掃興……由于擔心遊客對這樣的行程安排不滿意,讓自己退錢,導遊決定铤而走險,帶領着他們走上了一條無人把守的偏遠路線。就像他們預期的那樣,他們花了幾個小時的時間在這座廢棄的城市裡流連忘返,然而不幸的是,車子突然抛錨,再也啟動不起來了,這也就意味着他們回不去了。随着夜幕的降臨,種種迹象表明,這裡顯然還有一些以前從未被人發覺過的神秘存在。

一旦奧倫·佩利将最初的想法充實成了一個完整的電影概念,他和布萊恩·維頓不但争取到了導演布萊德利·帕克(Bradley Parker)的加盟,與他一起的還有編劇搭檔凱麗·範·戴克(Carey Van Dyke)和謝恩·範·戴克(Shane Van Dyke),由他們還有佩利一起完成劇本的撰寫工作,維頓坦承道:“從我們的第一次會面開始,我們就了解到,帕克顯然是那個符合我們所有要求的完美人選,即使在此之前,他從沒有執導過一部電影長片,可是他對《切爾諾貝利日記》的視覺展現卻有着清晰的觀點和想象力。”帕克接着說:“當我聽完了佩利的描述之後,我馬上意識到,這就是那種我想要深入挖掘和探索的故事類型……

我看到了他們為這部影片收集的所有讓人着迷的場景地的照片,上面布滿了曆史和時間遺留下來的痕迹,我相信這個世界上再也不會出現第二個普裡皮亞季了。然後,我們又讨論了整體的風格和節奏基調,我發現我們真的是很合拍,很多想法都不謀而合。我想要制作的是一部能夠牢牢地捕捉到所有人注意力的電影作品,除非到了結束的那一刻,否則你根本就沒辦法轉移自己的目光——在我們的影片當中,普裡皮亞季無疑是一個充滿着超現實的神秘色彩的地方,到了夜晚,當你意識到自己是這裡惟一的人類的時候,那種感覺還是相當地滲人的,但是,如果你發現除了自己,這裡還有其他明顯的生命迹象,而且顯然是不懷好意的。

想必要更加地令人驚恐吧?”一提到奧倫·佩利的名字,大家第一個想到的就是被他“發揚光大”的僞紀錄片的電影制作風格,他主要的目的是想利用這種極緻的概念形式所獨有的現實主義,然後再把它引領至一個完全不一樣的方向,佩利說:“同樣的,我們決定以一種紀錄片的模式來完成《切爾諾貝利日記》的拍攝,首先,我們要求演員們即興創作了很多對話……事實上,劇本裡包含的很多内容,都來自于我們排練時所引發的即時靈感,而我們之所以這麼做,無非就是為了給影片營造出一種極度逼真的現實色彩罷了。”

為了在拍攝現場捕捉到令人震驚的元素和氛圍,幾位電影人真的讓參與其中的演員們置身在了絕對的黑暗當中,然後讓一些驚吓突然而至,就為了看看他們的即時反應,因為這才是對足以讓人的心髒停止跳動的恐怖事件的正常且自然的反饋……在布萊德利·帕克看來,這項技巧的應用和延伸,足以讓這些身處偏遠環境的人不得不去面對一種看不見、摸不着的威脅,帕克表示:“為了将這個故事的可怕程度提升至最大的範圍,我認為應該給觀衆提供的是一個親密且具有強悍的滲透力的觀點或視角。”

由于《切爾諾貝利日記》是以現實的環境作為故事背景的,所以如何确保裡面的内容盡可能地向真實靠攏,就變成了一個尤為重要的過程,畢竟,這裡面的角色是需要坐在一輛車裡,一路駛向了這個與世隔絕的小鎮的,奧倫·佩利說:“他們開着一輛異常怪異的車進入了普裡皮亞季,其實那是一輛老式的軍用貨車……基本上而言,我們弄了兩輛同款式的車,其中一輛是用來開的,包括完成一些常規的鏡頭,至于另外一輛,則滿足了一些特殊場景的需求,因為我們不得不讓這些人物在路上受盡颠簸,隻為了給他們的恐懼雪上加霜——汽車的發動機位于司機和前排座椅之間,所以車廂裡總是彌漫着一股汽油的味道。一旦你也融入到了這樣的環境設定當中,就會從内心深處感受到一種根深蒂固的不寒而栗,讓你異常地不舒服,并且坐立難安。”

上一篇:舞出我人生1

下一篇:失蹤女人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