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見列甯

再見列甯

2003年沃夫岡·貝克執導的喜劇、劇情片
影片是一部2003年德國喜劇、劇情片,由沃夫岡·貝克執導,丹尼爾·布魯赫、凱薩琳·薩斯和弗羅裡安·盧卡斯等聯袂出演。影片于2003年2月13日在德國上映。影片講述了兒子為了不讓患有心髒病的母親受到刺激,隐瞞民主德國已經解體的事實,用心塑造了一個與外面巨變的世界截然不同的“民主德國”的感人故事。影片從一個溫情善意的謊言的視角出發,折射出了柏林牆倒塌的曆史大潮中東德民衆的心理狀态。
    中文名:再見,列甯! 外文名:79 qm DDR(德國)、Good Bye,Lenin!(國際) 其他譯名: 類型:劇情/喜劇 出品公司:Westdeutscher Rundfunk(德國) 制片地區:德國 拍攝地點: 發行公司: 導演:沃爾夫岡·貝克 編劇:貝恩德·裡希坦伯格等 制片人:史戴芬·阿恩特 主演:丹尼爾·布魯赫,凱薩琳·薩斯,楚潘·哈瑪托娃,弗羅裡安·盧卡斯 片長:121分鐘 票房: 對白語言:德語 色彩:彩色 電影分級: imdb編碼:tt0301357 主要獎項: 在線播放平台: 其它譯名:快樂的謊言(中國香港) 、民主德國在79平方米房間裡的延續 出品時間:2003年 制片成本:622萬美元 幅面:35毫米遮幅寬銀幕系統 分級:R級(美國) IMDB評分:7.7/10(佳作) 爛番茄評分:9.1/10(佳作) 豆瓣評分:8.7/10(佳作)

劇情簡介

克裡斯蒂娜(凱薩琳·薩斯 Kathrin Sass 飾)衷心擁護着社會主義東德,她的丈夫已經逃往西德,剩下她一人撫養一對兒女阿麗安娜(瑪麗亞·西蒙 Maria Simon 飾)和阿曆克斯(丹尼爾·布魯赫 Daniel Brühl 飾)。1989年,阿曆克斯上街遊行被捕,母親目睹了這一幕,心髒病發暈倒過去,不省人事了好一段時間。當她醒來,她熟悉的國家已經改變——柏林牆推倒,民主德國的社會主義也随之瓦解。 

醫生說,克裡斯蒂娜不能再受刺激了。于是兒子想方設法營造一個過往的世界給母親。母親因此得以活在過去的民主德國裡:包括鄰居的衣飾,電視的新聞,換成蘇聯食品的罐頭。然而,阿曆克斯用心良苦不可能掩飾龐大的現實世界。終于,兒子以自己的方式去和母親講述東德的變遷。

幕後花絮

影片中的“可口可樂新聞公告牌”所在的房子,正是1961年比利·懷爾德拍攝《玉女風流》的。

在“德國歐化”柏林中大量使用到了CGI技術。雖然大部分影片是在從前的東柏林拍攝的,大部分影片發生的是在柏林牆倒塌之後,自從一場大暴動之後開始了歐化。鏡頭中許多西方産品的廣告必須清除,并且還有很多顔色要加亮或者更加灰暗。

弗羅裡安·盧卡斯原定出演艾裡克斯。當丹尼爾·布魯赫在為這個角色試鏡之後,導演沃爾夫岡·貝克決定把丹尼斯的角色給盧卡斯。

在最初劇本中,角色丹尼斯是一個肥胖的土耳其人。

電影中所有的信件都是一位來自德國科隆的一名年輕女士寫成的,她和工作人員一起接受了特别的訓練。

在銀行的場景是拍攝于2001年9月11日。

獲獎記錄

獲獎·藍天使獎沃爾夫岡·貝克 Wolfgang Becker

提名·金熊獎沃爾夫岡·貝克 Wolfgang Becker

美國金球獎(2004;第61屆)提名:

電影類-最佳外語片

歐洲電影獎(2003;第16屆)

獲獎·歐洲電影獎-最佳影片Stefan Arndt·

歐洲電影獎-最佳男演員丹尼爾·布魯赫 Daniel Brühl·

歐洲電影獎-最佳編劇貝恩德·裡希坦伯格 Bernd Lichtenberg·

觀衆獎-最佳男演員丹尼爾·布魯赫 Daniel Brühl

觀衆獎-最佳女演員凱薩琳·薩斯 Kathrin Sass·

觀衆獎-最佳導演沃爾夫岡·貝克 Wolfgang Becker

提名·歐洲電影獎-最佳女演員凱薩琳·薩斯 Kathrin Sass·

歐洲電影獎-最佳導演沃爾夫岡·貝克 Wolfgang Becker

英國電影和電視藝術學院獎(2004;第57屆)提名:

電影獎-最佳非英語片Stefan Arndt沃爾夫岡·貝克 Wolfgang Becker

法國凱撒獎(2004;第29屆)獲獎:

凱撒獎-最佳歐盟電影沃爾夫岡·貝克 Wolfgang Becker

西班牙戈雅獎(2004;第18屆)獲獎:

戈雅獎-最佳歐洲電影沃爾夫岡·貝克 Wolfgang Becker

德國電影獎

2003;第53屆獲獎·

金質電影獎-最佳電影配樂楊·提爾森 Yann Tiersen·

金質電影獎-最佳男主角丹尼爾·布魯赫 Daniel Brühl·

金質電影獎-最佳男配角弗羅裡安·盧卡斯 Florian Lukas·

金質電影獎-最佳導演沃爾夫岡·貝克 Wolfgang Becker·

金質電影獎-最佳剪輯Peter R.Adam·

金質電影獎-最佳制作設計Lothar Holler·

金質電影獎-傑出故事片·

觀衆獎-年度德國電影

提名·金質電影獎-最佳女主角凱薩琳·薩斯 Kathrin Sass·

金質電影獎-最佳女配角Maria Simon

2002;第52屆獲獎·金質電影獎-最佳劇本沃爾夫岡·貝克 Wolfgang Becker貝恩德·裡希坦伯格 Bernd Lichtenberg

幕後制作

雖然今年的柏林電影節依然被來勢洶洶的好萊塢搞得有些不尴不尬,依然要靠好萊塢大牌們撐門面,但德國人還是對本土的幾部作品感到頗為得意,并寄予了厚望。這部電影就是德國媒體的焦點,甚至被捧為金熊獎的最有力争奪者。

導演沃爾夫岡·貝克的上一部作品《生活是你的所有》(Life Is All You Get)在1997年柏林電影節上得到了特别獎。主演丹尼爾·布魯赫是目前德國炙手可熱的男星,去年摘取了德國電影獎最佳男演員獎。而本片已在德國獲得劇本大獎,亦為它增添了競争砝碼。

影片可以說是十分誇張,但它涉及的又是很現實的問題。在今天的德國東部,固然沒有多少人願意時鐘倒轉,但還是有相當一部分人對過去的民主德國,對現在重新統一後的德國懷有複雜的感情。影片正是以幽默手法處理了那種暧昧情感,将諷刺與傷感微妙地融合在一起。

這是一部容易獲得各個層面歡迎的電影,它雖然“很政治”,但以一個兒子對母親的愛來包裹就顯得非常人性,這股感人的力量使它能夠突破一個相當德國化問題的限制。

雖然探讨的命題嚴肅沉重,但黑色喜劇風格使其輕松曉暢。雖然影片展現的是曆史,折射的亦是當下德國民衆對政局的不安感。雖然手法夠荒誕夠鬧騰,但又非肥皂劇般無聊。影片從導演、表演到攝影、美工、配樂等各個環節都堪稱一流,尤其是劇本更得到衆口一詞的高度贊揚。

制片人斯坦芬·阿迪特在成功地運作了《羅拉快跑》和《天堂》後,從一大堆表現柏林牆事件的劇本中選擇了這一部,他認為德國電影界之所以在柏林牆倒塌後十年才能産生這樣的電影,是因為電影人需要時間和距離來檢視和理解這一曆史事件帶來的社會影響乃至具體到個人身上的情感經驗。或許整個德國都需要重新觀照、定位自身。

關于導演

導演沃爾夫岡·貝克1954年出生于原聯邦德國的威斯特法倫州赫莫區,他執導過的電影一共有兩部在柏林電影節獲過獎。一部是《生活是你的所有 Life Is All You Get》曾獲1997年柏林電影節特别獎。另一部就是獲得2003年柏林電影節最佳歐洲影片藍天使獎的《再見列甯》。

導演或許将自己三十多歲時的夢想寄托在了本片中的男配角身上,當他看到柏林牆被拆掉的那一刻,潮水般的人們湧入西部,一定催生了他拍攝本片的情愫。他用豐沛的情感和帶有批判性的喜劇風格的拍攝手法,成就了這部受人歡迎的電影,也成就了自己。

關于配樂

影片的配樂是Yann Tierson,從作曲到鋼琴演奏都由其一手操辦。他是一個總能将歡笑與痛苦融入到音樂之中的藝術家。法國新電影天使愛美麗的配樂也出自他之手,當時給每一個人都留下過深刻的印象。在《再見列甯》裡,他動用了相當一部分的歐洲古樂,鋼琴演奏像流水一樣,随節奏快慢緩急來表達出影片的情緒,讓觀衆在不知不覺中深陷入其中,并真切地感受到80年代末兩德的那段動蕩歲月。

東德版“我愛我家”

這是一部超過《勞拉快跑》的傑作,德國人比好萊塢更善于(或者更敢于)利用數字電影的一些特性,剪接上有些獨特的技巧。不過沃爾夫岡·貝克其實是個五十來歲的中年導演,他的電影語言并不像《勞拉快跑》那樣激烈,應該更容易被普通觀衆接受。

不是德國人,也會笑個不停。這電影的故事很像某一集的《我愛我家》,宋丹丹摔了一跟頭,醒過來就失憶二十年,全家人怕她發瘋,被迫假扮文革時代。這部電影拍得認真紮實,有更多更有趣的細節,特别是整天想當導演的西德青年丹尼斯,他用舊新聞片加自拍錄像自制《東德新聞》,什麼亂七八糟的穿幫他都圓得過來,還播得一本正經。每次出現《東德新聞》,觀衆必定笑得人仰馬翻,此人今年不摟幾個最佳男配角獎什麼的,天理難容。

影視原聲

Yann Tiersen -《再見列甯》(Good Bye Lenin!)[APE]

專輯中文名:再見列甯

專輯英文名:Good Bye Lenin!

藝術家:Yann Tiersen

資源格式:APE

發行時間:2004年04月06日

地區:德國

專輯風格:Original Soundtrack

發行公司:Virgin

專輯介紹:

53屆柏林電影節最佳歐洲影片藍天使獎獲獎影片,配樂由法國音樂人Yann Tiersen(揚·提爾森)操刀制作,Yann Tiersen本職非電影配樂師,而是一個優雅的音樂才俊。從他第一張專輯La Valse Des Monstres開始,就以其典雅的浪漫風情紅遍法國,而讓其全世界聞名的無疑是Yann Tiersen為法國年度票房冠軍電影Amelie(天使愛美麗)的原聲配樂,這不得不感謝導演Jean Pierre Jeunet的慧眼識珠,讓Yann Tiersen的電影配樂才能充分釋放。

這張反應交叉時期的黑色幽默作品,Yann Tiersen很好的把握住了影片的氛圍感,而古典音樂出身的Tiersen在其熟悉的鋼琴,小提琴這些樂器的編排及演奏中也突現深厚的功力,讓人們在美妙的鋼琴小品中領略到德國人這種不同于好萊塢鬧劇的“嚴謹的幽默感”。

這張是發行于04年的再版專輯,與第一版的德國版相比删掉了幾首配樂作品,也是世面比較常見的版本

專輯曲目:

1.Summer 78 (Instrumental)

2.Preparations For the Last TV Fake

3.Mother's Journey

4.Good Bye Lenin

5.Father and Mother

6.Lara's Castle

7.Childhood (1)

8.The Deutsch Mark Is Coming

9.Childhood (2)

10.Letters

11.Mother Will Die

12.Father Is Late

13.First Rendez-Vous

14.Dishes

15.I Saw Daddy Today

16.The Decant Session

17.Watching Lara

18.Summer 78 (instrumental)

影片評價

宏大下的平凡

在宏大叙事的背景下小人物的故事和平凡的生存的狀态,影片将對曆史的反

思和感慨,融于母子情深,以新穎的構思和家庭溫馨的路線征服觀衆,家庭輕喜劇的反襯下,憂傷情懷立現。故事背景還是定在現代對德國影響最大的事件上:柏林牆的倒塌。長久以來,這是德國的電影導演們不能夠回避和棄置的題材,關鍵是派出新意、創意而給觀衆更多的啟示和力量,而導演沃爾夫岡·貝克恰好做到了這一點。(新浪娛樂評)

電影整體精湛

影片可以說是十分誇張,但它涉及的又是很現實的問題。影片正是以幽默手法處理了那種暧昧情感,将諷刺與傷感微妙地融合在一起。雖然探讨的命題嚴肅沉重,但黑色喜劇風格使其輕松曉暢。雖然影片展現的是曆史,折射的亦是當下德國民衆對政局的不安感。雖然手法夠荒誕夠鬧騰,但又非肥皂劇般無聊。影片從導演、表演到攝影、美工、配樂等各個環節都堪稱一流,尤其是劇本更得到衆口一詞的高度贊揚。(新浪娛樂評)

詩情畫意清新淡雅

20世紀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是一個動蕩而且令人不安的年代,也有很多反映這個年代社會動蕩的影片。但是這其中的很多影片都将自己的着眼點放在了政治、命運、曆史等宏大的叙事維度下。不過這部政治意味極強的《再見列甯》卻被導演拍攝得詩情畫意、清新淡雅。剝去影片的政治性,影片是一出可人溫馨、主打親情牌的影片;如果加上政治,《再見列甯》則顯得有些滑稽、有些無厘頭,也讓人欲哭無淚——也正是這種拍攝上的舉重若輕,讓這部電影兼具諷刺和幽默,既讓人感懷又擊中要害。(時光網評)

上一篇:黑道風雲

下一篇:惡童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