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山人

八大山人

明末清初畫家書法家朱耷
八大山人,名朱耷(1626—約1705),明末清初畫家,中國畫一代宗師。本名由桵,字雪個,号八大山人、個山、驢屋等,漢族,江西南昌人。明甯王朱權後裔。明亡後削發為僧,後改信道教,住南昌青雲譜道院。擅書畫,花鳥以水墨寫意為主,形象誇張奇特,筆墨凝煉沉毅,風格雄奇隽永;山水師法董其昌,筆緻簡潔,有靜穆之趣,得疏曠之韻。擅書法,能詩文。[1]
    本名:朱耷 别名:八大山人 字: 号: 所處時代: 民族族群: 出生地: 主要作品: 主要成就: 籍貫:江西南昌 性别:男 民族:漢族 國籍:中國 出生年月:1626年 去世年月:1705年 職業:畫家 代表作品:《眠鴨圖》、《鹭石圖》

人物簡介

八大山人,本名朱由桵,(約1626年—約1705年),清初畫壇“四僧”之一。明滅亡後,國毀家亡,心情悲憤,落發為僧,法名傳綮,字刃庵。又用過雪個、個山、個山驢、驢屋、人屋、道朗等号。後來為了傳宗接代,改為當道士。通常稱他為朱耷,但這個名字用的時間很短。

晚年取八大山人号并一直用到去世。其于畫作上署名時,常把“八大”和“山人”豎着連寫。前二字又“哭”字,又似“笑”字,而後二字則類似“之”字,哭之笑之即哭笑不得之意。

朱耷中晚年,在書畫作品款署中多使用“八大山人”,直至去世。

關于“八大山人”一号的含義有多種釋法:陳鼎在《八大山人傳》中說:“八大者,四方四隅,皆我為大,無大于我也。”張庚在《國朝畫征錄》中稱:“或曰,山人固高僧,嘗持八大人覺經,因以為号。”又有專家認為“八大山人”這一别号和朱耷的出身與棄僧還俗有關:“八”指甯王朱權第八代孫;“大”與“耷”同聲,表明自己是第八代子孫耷,現在歸宗了。除以“八大山人”為号,朱耷還有“釋傳綮”、“刃庵”、“雪個”、“個山”、“驢”、“驢屋驢”等法名和别号。

他一生對明忠心耿耿,以明朝遺民自居,不肯與清合作。他的作品往往以象征手法抒寫心意,如畫魚、鴨、鳥等,皆以白眼向天,充滿倔強之氣。這樣的形象,正是朱耷自我心态的寫照。畫山水,多取荒寒蕭疏之景,剩山殘水,仰塞之情溢于紙素,可謂“墨點無多淚點多,山河仍為舊山河”,“想見時人解圖畫,一峰還寫宋山河”,可見朱耷寄情于畫,以書畫表達對舊王朝的眷戀。

朱耷筆墨特點以放任恣縱見長,蒼勁圓秀,清逸橫生,不論大幅或小品,都有渾樸酣暢又明朗秀健的風神。章法結構不落俗套,在不完整中求完整。他的繪畫對後世影響極大。

朱耷擅花鳥、山水,其花鳥承襲陳淳、徐渭寫意花鳥畫的傳統。發展為闊筆大寫意畫法,其特點是通過象征寓意的手法,并對所畫的花鳥、魚蟲進行誇張,以其奇特的形象和簡練的造型,使畫中形象突出,主題鮮明,甚至将鳥、魚的眼睛畫成“白眼向人”,以此來表現自己孤傲不群、憤世嫉俗的性格,從而創造了一種前所未有的花鳥造型。

其畫筆墨簡樸豪放、蒼勁率意、淋漓酣暢,構圖疏簡、奇險,風格雄奇樸茂。他的山水畫初師董其昌,後又上窺黃公望、倪瓒,多作水墨山水,筆墨質樸雄健,意境荒涼寂寥。亦長于書法,擅行、草書,宗法王羲之、王獻之、顔真卿、董其昌等,以秃筆作書,風格流暢秀健。

曾用字号

八大山人的字、号、别名特别多,他原名統,又名朱耷,号八大山人、雪個、個山、個山驢、人屋、良月、道朗等。後做道士,居“表雲譜”。

入清後隐其姓名,削發為僧時取法名傳綮,字刃庵,用到康熙庚甲(1680年)55歲。号雪個始于41歲,用到55歲。号個山始見于46歲,直到59歲,他還有驢、驢屋、人屋等号,驢款最早見于56歲,最晚是58歲。人屋、驢屋同時使用,60歲以前使用的字,号尚有法堀、掣颠、純漢、綮雪衲、卧屋子、弘選等。

朱耷為僧名,“耷”乃“驢”字的俗寫,至于八大山人号,乃是他棄僧還俗後所取,始自59歲,直至80歲去世,以前的字均棄而不用。

其人生平

朱耷的父祖都善書畫,因此他從小就受到藝術陶冶。八歲能作詩,十一歲能畫青綠山水,少時能懸腕寫米家小楷。弱冠為諸生。

明亡以後,他抱着對清王朝不滿的态度,在奉新縣耕香庵落發為僧,時年二十三歲。後隐居進賢縣介岡及永豐縣睦岡等地。

順治末年,當他三十六歲時歸南昌,回到青雲譜(青雲圃)道院,花了六、七年時間,才使這坐道院初具規模,并在這裡過着“一衲無餘”與“吾侶徙耕田鑿井”的勞動生活。他想把這裡造成一塊世外桃源,以求達到他向來“欲覓一個自在場頭”的願望。

但這個“自在場頭”畢竟是建立在清王朝統治之下,“門外不必來車馬”是不可能的。因為常有清朝權貴來此騷擾,他常浪迹他方。

康熙十七年他五十三歲時,臨川縣令胡亦堂聞其名,便延請他随其僧長饒宇樸等到臨川官舍作客年餘。這使他十分苦惱郁憤,遂佯為瘋癫,撕裂僧服,獨自走回南昌。一年多後,他又回到青雲譜,并在這裡度過“花甲華誕”。當他六十二歲時,不再做住持,便把道院交給他的道徒塗若愚主持。

後又隐避在南昌附近的北蘭寺、開元觀等處。并常賣畫度日。後來自築陋室,名“寤歌草”堂。葉丹居章江有《過八大山人》一詩雲:“一室寤歌處,蕭蕭滿席塵蓬蒿藏戶暗,詩畫入禅真。遺世逃名老,殘山剩水身。青門舊業在,零落種瓜人。”

作品風格

藝術特色

八大山人善畫山水和花鳥。他的畫,筆情恣縱,不構成法,蒼勁圓秀,逸氣橫生,章法不求完整而得完整。他的一花一鳥不是盤算多少、大小,而是着眼于布置上的地位與氣勢。及是否用得适時,用得出奇,用得巧妙。這就是他的三者取勝法,如在繪畫布局上發現有不足之處,有時用款書雲補其意。八大山人能詩,書法精妙,所以他的畫即使畫得不多,有了他的題詩,意境就充足了,他的畫,使人感到小而不少,這就是藝術上的巧妙。

他的山水畫多為水墨,宗法董其昌,兼取黃公望,倪瓒、他用董其昌的筆法來畫山水,卻絕無秀逸平和,明潔幽雅的格調,而是枯索冷寂,滿目凄涼,于荒寂境界中透出雄健簡樸之氣,反映了他孤憤的心境和堅毅的個性。

他的用墨不同于董其昌,董其昌淡毫而得滋潤明潔,八大山人幹擦而能滋潤明潔。所以在畫上同是“奔放”,八大山人與别人放得不一樣,同是“滋潤”,八大山人與别人潤得不一樣。一個畫家,在藝術上的表現,能夠既不同于前人,又于時人所不及。他的花鳥畫成就特别突出,也最有個性。

其畫大多緣物抒情,用象征手法表達寓意,将物象人格化,寄托自己的感情。如畫魚、鳥,曾作“白眼向人”之狀,抒發憤世嫉俗之情。其花鳥畫風,可分為三個時期,50歲以前為僧時屬早期,署款“傳綮”、“個山”、“驢”、“人屋”,多繪蔬果、花卉、松梅一類題材,以卷冊為多。

畫面比較精細工緻,勁挺有力。50歲至65歲為中期,畫風逐漸變化,喜繪魚、鳥、草蟲、動物,形象有所誇張,用筆挺勁刻削,動物和鳥的嘴、眼多呈方形,面作卵形,上大下小,岌岌可危,禽鳥多栖一足,懸一足。

65歲以後為晚期、藝術日趨成熟。筆勢變為樸茂雄偉,造型極為誇張,魚、鳥之眼一圈一點,眼珠頂着眼圈,一幅“白眼向天”的神情。他畫的鳥有些顯得很倔強,即使落墨不多,卻表現出鳥兒振羽,使人有不可一觸,觸之即飛的感覺。有些禽鳥拳足縮頸,一副既受欺又不屈的情态,在構圖、筆墨上也更加簡略。

這些形象塑造,無疑是畫家自的寫照,即“憤慨悲歌,憂憤于世,一一寄情于筆墨”。他在題黃公望山水詩中寫道:“郭家皴法雲頭小,董老麻皮樹上多。想見時人解圖畫,一峰還與宋山河。表現出他的民族意識。

八大山人的畫在當時影響并不大,傳其法者僅牛石慧和萬個等人,但對後世繪畫影響是深遠的,他的藝術成就主要一點,不落常套,自有創造。他的大寫意,不同于徐渭,徐渭奔放而能放,八大山人嚴整而能放。清代中期的“揚州八怪”,晚期的“海派”以及現代的齊白石,張大千、潘天壽、李苦禅等巨匠,莫不受其熏陶。

藝術個性

八大山人的詩文因其古怪幽澀的格調而充滿了神秘性和諷刺性,向來為人所費解。總的來說,八大57歲以前所有書畫作品上的題畫詩文,總體特征和傾向是借書畫抒發自己的遺民思想、人品氣節,往往将禅家遏語和曆史典故雜糅在詩文之中,因而詩文隐晦曲澀。

如《傳綮寫生冊》中的《題畫湖石》:擊碎需彌腰,折卻楞伽尾:渾無斧鑿痕,不是驚鬼神。又如52歲作的《梅花圖冊》中的《題折枝梅》:三十年來處士家,酒旗風裡一枝抖。斷橋荒藓無人間,顔色于今似杏花。這首詩,幾乎像作自似的描述了詩人的人品和氣節。

而八大57歲還俗後,其詩文的風格特點則呈現出以“無懼為勝”,大膽超越前人和自我的面貌。這一時期八大有許多真知灼見的詩文湧現,如《書法山水冊》的題識之中,就有“畫法兼之畫法”兩節題文,而“書法兼之畫法”的明确提出,則是前無古人的。

可以認為八大晚年藝術上的傑出成就,在很大程度上與後期詩文風格特點的轉變是密切相關的。正如八大在《書法山水冊》中一節題識反問:“文章非人間世之書畫也耶?”八大晚年詩文的突出特點,就是建立在其藝術觀與人生觀相互統一的基礎上,這也正是八大晚年詩文的精髓。

作品象征

由于時代特點和身世遭遇,他抱着對清王朝誓不妥協的态度,把滿腔悲憤發洩于書畫之中。所以畫中出現是鼓腹的鳥,瞪眼的魚,甚至禽鳥一足着地,以示與清廷勢不兩立,眼珠向上,以狀白眼向青天。他常常把“八大山人”四個字聯綴起來草寫,形似“哭之”、“笑之”字樣。他還有很多隐晦艱澀的詩句跋語,表示對清廷極端的仇恨和蔑視。

他的小說詩歌文學作品,表現了鮮明的愛和憎。如脍炙人口的《孔雀圖》及其題詩:“孔雀名花雨竹屏,竹梢強半墨生成。如何了得論三耳,恰是逢春坐二更。”辛辣地諷刺了那班頭戴三眼花翎烏紗帽的漢族大地主屈膝求榮、投降新主子的奴才醜态。

有一幅山水冊頁題雲:“郭家皴法雲頭小,董老麻皮樹上多;想見時人解圖畫,一峰還寫宋山河。”他稱慕五代北甯間畫家董源、郭熙,以其獨特筆墨描繪沒有受外族侵淩的宋朝江山,而激發起熱愛故國的思想感情。

《鵲石圖軸》(現藏畫家八大山人紀念館),畫中描繪着兩隻喜鵲立于大石之上,究其畫意,具有鵲巢鸠占,翔集浣磐的含義。《詩·召南·鵲巢》雲:“維鵲有巢,維鸠居之。”傳雲:“屍鸠不自為巢,居鵲之成巢。”八大山人作此喻以諷刺清貴不善自謀而強占别人地主。并着意表現雙鵲集栖于磐石之上,這不是屍鸠可以占據和動搖得了的。

他常畫的蓮荷松石、梅蘭竹菊、蘆雁凫鶴、魚鴨鷹鹿等等,大都象征他性格的倔強與高風亮節。他一生堅不為清廷權貴畫一花一大石,而一般農民、貧士、山僧、小兒卻很容易得到他的小說詩歌文學作品,這種不屈于權勢的精神,曆來為人們贊賞與稱頌。

現存作品

朱耷的畫作在東方尤其在日本備受推崇,并在世界畫壇引起了很大的反響,有着“東方梵高”的美譽。八大山人的書畫有少小說詩歌文學作品,已不複得見。

如:《荷塘戲禽圖卷》、《河上花并題圖卷》、《魚鴨圖卷》、《魚樂圖卷》、《雜花圖卷》以及《楊柳浴禽圖軸》、《芙蓉蘆雁圖軸》、《大石遊魚圖軸》、《雙鷹圖軸》、《古梅圖軸》、《墨松圖軸》、《秋荷圖軸》、《芭蕉竹石圖軸》、《椿鹿圖軸》、《快雪時晴圖軸》、《幽溪泛舟圖軸》、《四幀絹本淺绛山水大屏》,以及許多條幅,冊頁中的花鳥魚鴨,山水樹石等。書法方面有《臨蘭亭序軸》、《臨“臨河叙”四屏》,以及各大家法帖和行草詩書軸冊等,都在國内外的博物館、院中珍藏。

赝品鑒别

八大山人,朱耷,是中國明末清初一代畫家宗師。近年來,八大山人的山水畫成為收藏界追逐的熱點。

八大山人死于公元1705年,而清代中期就有人刻意制作八大山人的赝品,當前市場上八大山人的假畫更是花樣百出、源源不斷。

有專家指出,近幾年來價值300萬元以上的八大山人書畫,有60%以上是曆代(包括當代)制造的假畫,尤其是山水作品,是八大山人赝品的重災區。

有一幅可稱“開門見山”的假畫,作僞者在一幅晚清無名款的畫上填上了“八大山人”的名款。可笑的是,作僞者連八大山人的生卒年都沒搞清,居然寫上了乾隆的年号,豈不知“八大山人”在乾隆登基前31年就死了。這種畫蛇添足的僞款可作畫壇一大笑話。

有一幅幾年前一家拍賣公司推出的重要拍品,在畫上加了一段民國期間著名學者德彜的長跋,這段跋語以學者身份考證了畫面上八大山人的一個花押款。跋語以半文言寫成,用了一些典故,使人望而生畏不敢懷疑。這位作僞者盡管讀過一點史書,卻隻是一知半解,竟然把明朝亡國的3月19日誤為3月9日,跋中的這個破綻是德彜先生不可能出現的,以此暴露了長跋是僞跋。

八大山人一生使用的印章有數十方,晚年常用的“何園”、“黃竹園”、“拾得”等印使用率較高,很多藏家都知道這些印鑒。

作僞者把這些常用的印钤在僞畫上。但他們沒有深入了解這些印件的啟用年和廢用年,結果露出了破綻。例如近年出現的一幅摹制水平很高的僞畫,無論從題詩的書法或繪畫的風格上,均達到亂真境地。但其落款年代是壬申,即1692年,钤有“何園”印,而據大量文獻考證,八大山人使用“何園”印最早是1685年。這幅畫上的壬申年(1682年),八大山人尚未啟用何園的名号。

對這類僞畫的鑒别,必須熟悉八大山人用印規律。因此,要鑒定八大山人作品的真僞,首先要熟讀八大山人年譜,否則是無法應付這些僞作的。

藝術成就

八大山人在藝術上有傑出的成就。他以繪畫為中心,對于書法、詩跋、篆刻也都有很高的造詣。在繪畫上他以大筆水墨寫意畫著稱,并善于潑墨,尤以花鳥畫稱美于世。

在創作上他取法自然,筆墨簡練,大氣磅礴,獨具新意,創造了高曠縱橫的風格。三百年來,凡大筆寫意畫派都或多或少受了他的影響。清代張庚評他的畫達到了“拙規矩于方圓,鄙精研于彩繪”的境界。他作畫主張“省”,有時滿幅大紙隻畫一鳥或一石,寥寥數筆,神情畢具。他的書法具有勁健秀暢的氣格。篆刻形體古樸,獨成格局。

朱耷在形成自己風格的發展過程中,繼承了前代的優良傳統,又自辟蹊徑。他的花鳥畫,遠宗五代徐熙的野逸畫風和宋文人畫家的蘭竹墨梅,也受明林良、呂紀、陸治的技法影響,尤緻意青藤白陽的粗放畫風。他的山水畫,遠尚南朝宗炳,又師法董、巨、米芾、倪、黃以至董其昌等人的江南山水。在書法方面,他精研石鼓文,刻意臨寫漢、魏、晉、唐以來的諸家法帖,尤以王羲之的為多。

朱耷繪畫藝術的特點大緻說來是以形寫情,變形取神;着墨簡淡,運筆奔放;布局疏朗,意境空曠;精力充沛,氣勢雄壯。他的形式和技法是他的真情實感的最好的一種表現。

朱耷對藝術修養與功力鑄鍛,正如他自己所說的:“讀書至萬卷,此心乃無惑;如行路萬裡,轉見大手筆。”他認為畫事有如登高,“必頻登而後可以無懼”,說明他對藝術不斷磨煉的精神。

清初畫壇在革新與保守的對峙中,八大山人是革新派“四大畫僧”中起了突出作用的一人。為了紀念這位大畫家,解放後已在南昌市青雲譜建立了“八大山人紀念館”。

真迹拍賣

中國經濟周刊8月3日報道,在被譽為京城春拍“收官之戰”的北京匡時春拍古代書畫專場上,八大山人的傳世名作——《仿倪雲林山水》以1100萬元起拍,在兩位買家窮追不舍的“叫闆”中一路走高,最終以8400萬元的成交價(含傭金)落槌,創造了中國書畫拍賣價格新的世界紀錄,這幅《仿倪雲林山水》也由此成為了史上最貴的中國畫。

背景

“意外”的新紀錄

2009年6月26日下午4點30分,在北京匡時春拍的古代書畫專場上,1033号拍品八大山人的《仿倪雲林山水》以1100萬元起拍價開始競拍。對于這件從預展時就相當熱門的拍品,出價的買家很多,價格也迅速攀升,但是當競價達到3000萬元以上之後,就隻剩下坐在場内最前排的一位買家和一位用電話委托的場外神秘買家了。

在之後的近半小時時間裡,兩位買家窮追不舍、激烈“厮殺”,每次價格突破一個千萬關口,現場就會迸發出熱烈的歡呼聲和掌聲。在經過了無數次的叫價之後,最終這幅《仿倪雲林山水》在場外神秘買家7500萬的委托叫價中落槌,加上12%的傭金,最後成交價為8400萬元!

這個價格改寫了2007年中國嘉德秋拍中明代仇英《赤壁圖》創造的7952萬元的中國書畫拍賣價世界紀錄。

三大成因

盡管有些出乎意料,但是北京匡時總經理董國強認為這幅《仿倪雲林山水》創出如此天價也并非“拍場意外”。

董國強從1994年中國拍賣行業剛剛起步就開始接觸拍賣,他認為影響一幅作品市場價值的因素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作者在美術史上的地位以及該作品在該作者創作史上的地位;二是作品留傳是否有一個很詳細的脈絡;三是曾經的出版、著錄和展覽情況。

紀念館

八大山人紀念館成立于1959年,是我國第一座古代畫家紀念館,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八大山人是南昌的重要文化品牌,為進一步挖掘其文化内涵,南昌市将對八大山人紀念館進行改擴建,新建一座八大山人真迹陳列館。

根據規劃,八大山人紀念館将在現有館址基礎上,向北面擴展19.5畝,新建一座八大山人真迹陳列館,内含真迹陳列展廳、臨時展廳、名家書畫陳列室等,建築面積約3875平方米。該工程初步估算工程投資約4929萬元,工程計劃從8月底正式動工,2010年6月土建完工,2010年10月全面竣工并正式對外開。

上一篇:E欣欣

下一篇:埃尼奧·法爾科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