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鄉

八一鄉

江西省南昌市南昌縣下轄鄉
八一鄉是江西省南昌市 南昌縣下轄鄉,位于 南昌縣中部,地理坐标為東經115°57′、北緯28°33′, 浙贛鐵路、 105國道從境西穿過。轄街道居委會,甫下、後曲、淡溪、新坊、院前、大昌、塗埠、五星、八一、胡華、蓮溪、錢溪、南鄧、南江、闆聯等15個村委會。鄉政府駐傑樓。
    中文名:八一鄉 外文名:Bayi Town 别名: 行政區劃代碼: 行政區類别:鄉 所屬地區:中國華東 地理位置:東經115°57′,北緯28°33′ 面積:42平方公裡 下轄地區:街道居委會,甫下等15個村委會 政府駐地:傑樓 電話區号:0791 郵政區碼:330200 氣候條件:亞熱帶潮濕季風氣候 人口數量:44900 著名景點: 機場:南昌昌北國際機場 火車站:南昌站、南昌西站 車牌代碼:贛A 地區生産總值: 方言:贛語

概況

八一鄉北與省會 南昌市接壤,南與縣城蓮塘毗鄰,京九鐵路、浙贛鐵路和105國道、320國道貫穿鄉境,地理位置得天獨厚。全鄉水泥公路聯網,程控電話普及,是全省第一個移動電話鄉,發展頗具潛力。

行政代碼:360121206:~001街道居委會 ~200甫下村 ~201後曲村 ~202淡溪村 ~203新坊村 ~204院前村 ~205大昌村 ~206 塗埠村 ~207五星村 ~208八一村 ~209胡華村 ~210蓮溪村 ~211錢溪村 ~212南鄧村 ~213南江村 ~214闆聯村。

沿革

2017年,行政區域面積4121公頃,常住人口40677人 。

1958年成立八一公社,1984年改鄉。1997年時,轄甫下、後曲、淡溪、新坊、院前、大昌、塗埠、五星、八一、胡華、蓮溪、錢溪、南鄧、南江、闆聯15個行政村。鄉政府駐傑樓,距縣城 蓮塘鎮1千米,距市中心15千米。

地理交通

八一鄉氣候溫和,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土地肥沃,物産豐富,是典型的江南魚米之鄉。

八一鄉北與省會南昌市接壤,南與縣城蓮塘毗鄰,京九鐵路、浙贛鐵路和105國道、320國道貫穿鄉境,地理位置得天獨厚。全鄉水泥公路聯網,程控電話普及,是全省第一個移動電話鄉,發展頗具潛力。

社會經濟

21世紀的新經濟形勢下,八一鄉人民大膽解放思想,抓住機遇,奮發進取,開拓創新,闊步前進,以全方位開放姿态積極參與市場經濟競争,走出了一條集約化、規模化經營的成功之路。到2005年,全鄉已建成6000多畝水産、200多萬羽家禽為主的農業産業化基地;規劃民營工業園區1500畝,建成國标廠房15000平方米;新建民營經濟走廊和專業市場,發展外資和民營企業200多家,個體商貿戶1800多戶,涉及電子、建材、機械、化工、服裝、食品、飼料、建築等諸多行業和領域。

八一鄉農業資源充足。糧食生産以水稻為主,年播面48930畝,總産穩定在1.95萬噸;多種經營以家禽、鮮魚、生豬、蔬菜四大主導産業為主,年經營量為家禽150萬羽、生豬8萬頭、鮮魚3560噸、蔬菜2500畝,初步形成了基地化的規模經營。2005年,農業總産值1.2億元,占全鄉GDP的9.5%。

八一鄉企業發展較快。以入駐小藍經濟開發區為主,鄉内發展集中區為輔。截止到2006年企業總數達到90個,其中入戶小藍開發區企業11家,開工的9家,投産的5家,投資規模5000萬元以上的骨幹企業8家,分别是開發區的金沙彩印、恒立泰紡織、海聯藥業、美圓電纜,鄉内的蘭豐水泥、日豐紡織、昌南建工、海聯集團,初步形成了針織輕紡、印刷包裝、電子電力、倉儲流通、畜禽飼料、建築建材6個産業闆塊。2005年企業總産值7個億、稅金804萬元。分别占全鄉GDP的55.12%和财政收入的53.42%。

八一鄉第三産業外向型發展迅速。2005年全鄉打工經商人員5000人,占全鄉總勞力的1/3。其中縣外異地打工經商2000人。縣内開店坐鋪的個體工商戶1500多家。三産收入占人均收入的50%。

八一鄉社會事業推進良好。2005年中小學添置電腦200台,裝配了多媒體室、語音室,實現了教學現代化,教學樓零危房;衛生院進行了醫療設備更新換代,開展了農村新型合作醫療,農民參加率91%;社會救助為全鄉503戶困難戶、81戶特困戶發放救濟金25萬元;擁軍優屬為現役軍屬、烈屬、老複員軍人發放優待金18.39萬元;社會撫養為五保戶、孤兒及殘疾人等弱勢群體辦理了。

廉政建設

2008年來,南昌縣八一鄉為進一步強化農村基層黨風廉政建設,積極做好落實責任制、加強教育、完善制度和強化監督四個方面的工作,推動了農村基層幹部改進作風,密切了黨群幹群關系,促進了農村社會的和諧與穩定。

該鄉在強化農村基層黨風廉政建設過程中,以村“兩委”換屆為契機,在村幹部中先後開展了“立黨為公,執政為民”教育和正面典型教育、反面警示教育等活動,着力提高新上任的村幹部思想意識,強化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以廉政文化進農村為契機,通過舉辦廉政書法展等活動,将廉政教育的觸角伸向農村千家萬戶,在普通黨員中形成了以廉為榮、以貪為恥的濃厚氛圍;以便民惠民服務中心建設為契機,深化村務公開制度,加大村務公開民主管理完善工作,讓群衆更多地參與村級事務管理與監督;同時,注重加強對村級财務的審計監督,加大村幹部違紀行為的查處力度,一經發現,立即嚴肅處理。

截止到2009年6月,該鄉已開展村幹部集中學習教育活動3次,舉辦廉政書法1次,鄉村紅歌會1次,對村級财務集中審計2次,查處違紀案件1起,有力地促進了農村黨風廉政建設深入開展。

上一篇:邵姓

下一篇:無錫衛生高等職業技術學校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