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倫威爾

克倫威爾

英國政治家、軍事家、宗教領袖
奧利弗·克倫威爾是英國政治家、軍事家、宗教領袖。[1]17世紀英國資産階級革命中,資産階級――新貴族集團的代表人物、獨立派的首領。克倫威爾生于亨廷登,曾就讀劍橋大學的雪梨蘇塞克斯學院,信奉清教思想。在1642年一1648年兩次内戰中,先後統率“鐵騎軍”和新模範軍,戰勝了王黨的軍隊。1645年6月在納西比戰役中取得對王黨的決定性勝利。1649年,在城市平民和自耕農壓力下,處死國王查理一世,宣布成立共和國。1653年,建立軍事獨裁統治,自任“護國主”。
    别名:克倫威爾 中文名:奧利弗·克倫威爾 英文名:Oliver Cromwell 籍貫:英國亨廷登 性别:男 民族:盎格魯-薩克遜 血型:A 國籍:英國 出生年月:1599年4月25日 星座:金牛座 去世年月:1658年9月3日 職業:政治家,軍事家,宗教領袖 畢業院校:劍橋大學的雪梨蘇塞克斯學院 政黨:議會黨 代表作品:英國資産階級革命的代表,推翻君主制,在英國開創共和制 身高:187厘米

簡介

克倫威爾,17世紀英國資産階級革命中,資産階級――新貴族集團的代表人物、獨立派的首領。在1642年一1648年兩次内戰中,先後統率“鐵騎軍”和新模範軍,戰勝了王黨的軍隊。1648年,清洗了國會中長者派的勢力。1649年,在城市平民和自耕農壓力下,處死國王查理一世,宣布成立共和國。同時,他殘酷地鎮壓了平均派和掘地派的民主運動和愛爾蘭的民族起義。1653年,建立軍事獨裁統治,自任“護國主”。為了向外擴張和争奪殖民地,曾對荷蘭、西班牙和葡萄牙作戰,取得了勝利。恩格斯曾說他在資産階級革命中“兼羅伯斯庇爾和拿破侖于一身”。有更多

成長經曆

英國資産階級革命時期的主要軍事、政治領導人。獨立派領袖。克倫威爾出身于亨廷登郡的一個中等貴族家庭。青年時期就學于劍橋一個著名清教學院,受到清教思想的薰陶。1628年被選入議會。30年代遷居劍橋郡。曾幫助當地農民反對貴族地主排幹沼澤侵害農民利益的行為,因而在東部各郡中頗孚衆望。1640年作為劍橋郡的代表先後被選入“短期議會”和“長期議會”。在長期議會中,與堅決反對王黨的議員站在一起。參加制定《大抗議書》等文件。内戰開始後,克倫威爾籌建一支60人的騎兵隊。1644年受命指揮整個東部聯盟的騎兵。他從具有虔誠的宗教信仰的普通農民中召募士兵,這使他的軍隊在作戰時既勇敢而又有紀律。他指揮的騎兵在馬斯頓荒原戰役(1644年7月2日)中取得勝利後,被譽為“鐵騎軍”。議會軍在内戰初期節節失利。1644年12月克倫威爾提出改組軍隊的建議。1645年初議會正式通過“自抑法”,組成了由t.費爾法克斯和克倫威爾指揮的“新模範軍”。1645年6月在納斯比戰役中取得對王黨的決定性勝利。

1647年3月,議會中掌權的長老派下令解散軍隊,士兵憤然反對。克倫威爾一度猶豫之後,與士兵站在一起。同年8月6日率軍進入倫敦,驅散議會裡的長老派議員。随後,以克倫威爾為首的獨立派高級軍官與平等派士兵的矛盾日趨尖銳。在魏爾檢閱軍隊時克倫威爾鎮壓了平等派士兵的反抗。

同年底,各地王黨蠢蠢欲動。克倫威爾不得不重新與平等派聯合。1648年春第二次内戰爆發,重新聯合起來的議會軍,很快擊敗王黨。在國内革命熱情高漲的氣氛中,克倫威爾放棄同國王妥協的主張,轉而贊成成立審訊國王的最高法庭,判處國王死刑。1649年成立的共和國,以克倫威爾為首的獨立派高級軍官掌握政權。克倫威爾沒有實現中、下層人民的改革要求,引起普遍不滿。克倫威爾鎮壓平等派起義,後又驅散掘土派運動。随後,克倫威爾率軍征讨愛爾蘭和蘇格蘭。1653年12月克倫威爾就任護國公(見護國公制),進一步加強軍事專政。但國内經濟狀況不斷惡化,階級矛盾日趨尖銳。克倫威爾始終未能穩定局勢。

1658年9月3日在白廳逝世。

個人榮譽

克倫威爾1599年生于英國亨廷頓。他年輕時期,英格蘭處于宗教分裂狀态,統治它的國王希望實行絕對的君主制。克倫威爾原是一名農夫、虔誠的清教徒。1628年,他當選為國會議員,但為期很短,因為翌年,國王查理一世宣布解散國會。由于與蘇格蘭交戰需要資金,1640年,國王再次召集國會,克倫威爾又任議員。新的國會激烈抨擊宗教迫害、濫征稅收等暴政,國王無意服從國會,于是,效忠國王的軍隊與效忠國會的軍隊之間的戰争,在1642年爆發。

克倫威爾站在國會一邊。他回到亨廷頓,招募了一支騎兵,參加反對國王的戰鬥。在曆時4年的戰争中,他的軍事才能得到充分的展現。他是指揮馬其頓荒原戰役和内斯比戰役的重要将領,而前者是戰争的轉折點。1646年,戰争結束,查理一世被捕,克倫威爾成了國會軍中最有威望的将領。

但是和平并沒有到來,因為國會這邊分成許多派别,目标各不相同。國王得以拒絕談判。一年後,第二次内戰爆發。查理一世乘機逃跑,并試圖重組軍隊進行反撲。戰争的結果是國王戰敗被擒。克倫威爾清除國會中謀求妥協的人士,并于1649年1月處死國王。

英倫三島建立了共和國(又稱英聯邦),國家行政大權臨時由克倫威爾任主席的國務會議掌握。但是,效忠國王的勢力卷土重來,分别占領了愛爾蘭和蘇格蘭,并得到查理一世之子——坦理二世的支持。這股盤踞在愛爾蘭和蘇格蘭的勢力被克倫威爾的軍隊擊潰,1653年,内戰以保皇派被徹底粉碎而告終。

戰争結束,該是建立新政府的時候了。然而新的問題出現了,那就是這個政府應當采用何種憲法形式。這個問題在克倫威爾有生之年始終沒有得到解決。按理說這個清教徒有能力粉碎任何一種反對他建立獨裁統治的勢力,但是無論他的權力還是他的聲望,都沒能使他消除他與支持者之間的分歧,說服他們贊同新憲法。原因在于錯綜複雜的教派争端,使新教如同當年羅馬天主教一樣四分五裂。

1640年克倫威爾掌握政權以後,國會始終處于一種規模小、不具有代表性的非主流地位,史稱“殘阙國會”。起初,克倫威爾試圖與之達成協議,舉行新的選舉。協議未成,克倫威爾于1658年4月20日宣布解散國會。在克倫威爾去世前,國會曾幾度組成,又幾度被解散。曾有兩種不同的憲法被采用,但執行得都秒成功。在任期間,克倫威爾依靠軍隊進行統治。實際上,他是一個軍事獨裁者。但是,他曾幾次進行民主實踐,甚至拒絕加冕。這表明,實行軍事獨裁并不是他的初衷,其實他是想建立一個有效率的政府。

從1653年到1658年,克倫威爾作為“護國公”統治英格蘭、蘇格蘭和愛爾蘭。在這5年間,總體說來,克倫威爾的政府是賢能的。他修改嚴厲的刑法,支持教育。他主張宗教寬容,允許猶太人教重返英國,并進行傳播(大約3個世紀以前,猶太教被愛德華一世逐出英國)。克倫威爾的外交政策也很成功。

個人影響

在公元17世紀,歐洲的許多國家都在朝着君權更加神聖的方向發展。而黾主制在英國的勝利,打亂了這一進程。它成為法國啟蒙運動和法國大革命發生,以及民主制在歐洲最終得以确立的重要因素。它同樣為美國以及一些英聯邦國家,如澳大利亞、加拿大等國建立民主制樹立了榜樣。雖然英國在世界上所占領土很小,但民主所傳播的範圍卻極為廣大。

如同美利堅的形成歸功于哲學家洛克一樣,克倫威爾是英國民主制的奠基人。但相對而言,評價克倫威爾有一定的難度,這是因為,克倫威爾是實幹家,而洛克是思想家。如果沒有洛克,類似的民主思想在那時候依然會很快出現;但是如果不有克倫威爾,國會軍在英國内戰中就不可能取得勝利。

人物評價

克倫威爾是一個具有兩重性的資産階級革命家、軍事家,是一身二任的矛盾性人物,共和國成立前的克倫威爾應基本肯定,後期應基本否定。在英國資産階級革命的第一階段,克倫威爾可以算是資産階級革命家,他貢獻突出,用武力擊潰了王軍主力,鎮壓王黨叛亂,處死查理一世,建立共和制;共和國成立後,克倫威爾逐漸走向反動,遠征愛爾蘭,并對愛爾蘭進行大肆掠奪,在遠征愛爾蘭的問題上不存有兩重性的問題。克倫威爾的護國政治是走向複辟的過渡形式,因此談不上是新制度的探索者。他鎮壓民主派運動,發動一系列的商業戰争,激化了社會矛盾。他在當時新舊交替的政治激蕩中,對過去是激進的,要求改革,不是保守的封建王權論者;對未來則是保守的,主張王權,不是激進的共和主義者,是一個矛盾的曆史人物。

但就客觀因素來講,再偉大的曆史人物,在曆史的洪流中也不可避免的受到諸多因素的制約,也極有可能陷入孤獨無助的境地。畢竟他們的想法早已超越他們所處的那個時代,真正屬于他們的時代還未真真正正的到來。而且,作為開天辟地的革命者,他不可能不可能一蹴而就的創造一個百分之百的嶄新的時代。

就如同戰争結束,該是建立新政府的時候了。然而新的問題出現了,那就是這個政府應當采用何種憲法形式。這個問題在克倫威爾有生之年始終沒有得到解決。按理說這個清教徒有能力粉碎任何一種反對他建立獨裁統治的勢力,但是無論他的權力還是他的聲望,都沒能使他消除他與支持者之間的分歧,說服他們贊同新憲法。原因在于錯綜複雜的教派争端,使新教如同當年羅馬天主教一樣四分五裂。

1640年克倫威爾掌握政權以後,國會始終處于一種規模小、不具有代表性的非主流地位,史稱“殘阙國會”。起初,克倫威爾試圖與之達成協議,舉行新的選舉。協議未成,克倫威爾于1658年4月20日宣布解散國會。在克倫威爾去世前,國會曾幾度組成,又幾度被解散。曾有兩種不同的憲法被采用,但執行得都秒成功。在任期間,克倫威爾依靠軍隊進行統治。實際上,他是一個軍事獨裁者。但是,他曾幾次進行民主實踐,甚至拒絕加冕。這表明,實行軍事獨裁并不是他的初衷,其實他是想建立一個有效率的政府。

從1653年到1658年,克倫威爾作為“護國公”統治英格蘭、蘇格蘭和愛爾蘭。在這5年間,總體說來,克倫威爾的政府是賢能的。他修改嚴厲的刑法,支持教育。他主張宗教寬容,允許猶太人教重返英國,并進行傳播(大約3個世紀以前,猶太教被愛德華一世逐出英國)。克倫威爾的外交政策也很成功。

在克倫威爾死後的300年間,他一直是個有争議的人物。一些人認為他是個僞君子。他總是宣稱承認國會的權利,但他是一個真正的獨裁者,他所建立的是一個軍事獨裁政權。但更多的人認為,克倫威爾對民主的追求是真誠的,他不得已實行獨裁統治,這主要是由于局面無法控制所緻。他很坦誠,他拒絕加冕,并且從未試圖建立永久的獨裁統治。他的統治是溫和而又寬容的。

我們如何來評價克倫威爾在曆史中的作用呢?當然,他最主要的貢獻,是在英國内戰中擊潰保皇黨人的力量。在戰争初期,議會軍節節敗退,是克倫威爾領導的騎兵隊,在馬其頓荒原戰役中取得大捷,從而扭轉了戰争局面。如果沒有克倫威爾,議會軍最終的勝利就不可能到來。這一勝利的結果是民主政府在英國的确立和加強。

這種結果不能被視為在任何事件中都能産生的。在公元17世紀,歐洲的許多國家都在朝着君權更加神聖的方向發展。而黾主制在英國的勝利,打亂了這一進程。它成為法國啟蒙運動和法國大革命發生,以及民主制在歐洲最終得以确立的重要因素。它同樣為美國以及一些英聯邦國家,如澳大利亞、加拿大等國建立民主制樹立了榜樣。雖然英國在世界上所占領土很小,但民主所傳播的範圍卻極為廣大。

如同美利堅的形成歸功于哲學家洛克一樣,克倫威爾是英國民主制的奠基人。他的名字本應放在本書更靠前的位置。但相對而言,評價克倫威爾有一定的難度,這是因為,克倫威爾是實幹家,而洛克是思想家。如果沒有洛克,類似的民主思想在那時候依然會很快出現;但是如果不有克倫威爾,國會軍在英國内戰中就不可能取得勝利。

遺容面模被發現

據英國媒體2009年初報道,這個面模是用石膏制成的。人們還發現了一封克倫威爾指示如何建造該面模的信件。這個死後制成的面模顯示克倫威爾面部沒有史書上記載的疙瘩及粗糙。史料記載,克倫威爾長有厚厚的下唇及彎曲難看的鼻子。

這個面模目前已被一名私人收藏家拍賣,由于這個面模沒有特别吸引人的地方,并且也不能稱之為一件藝術品,因此沒有人關心是誰買走了這個面模。不過專業人士估計該面模的估價在1000英鎊左右,甚至還有一些專家表示他們不能夠判斷出這個面模具體的建造時間。

拍賣行負責拍賣該物件的員工羅伊表示:“可以肯定的是,這個物品非常古老。我認為在克倫威爾死後,人們隻做了6個這樣的面模,而進行拍賣的這個要麼是這6個中的其中一個;要麼就是根據那6個面模仿造的。”

曆史學家們認為,克倫威爾死後,塗抹在他屍體上用于防腐的香油将其生前臉上長的疙瘩去掉了。這個面模和英國畫家來利為克倫威爾創作的人物肖像非常相似,都将克倫威爾臉上的疙瘩、疣狀物做了相應處理。

1764年,英國作家華爾·渥帕爾在其著作《英國繪畫轶事》中提到克倫威爾寫給英國畫家來利的信,信中寫道:“來利先生,我(克倫威爾)強烈地希望你能夠以娴熟的繪畫技巧為我繪制一副圖像,并且畫像不要勝過我本人的長相;不過也不能過于粗糙,我臉上的疙瘩不要展現在畫像上。”

1653年,克倫威爾驅散議會,自任“護國主”,但國内經濟狀況不斷惡化,階級矛盾日趨尖銳,克倫威爾始終未能穩定局勢。1658年病死,享年59歲。

在之後的1660年,查理二世繼位,他将克倫威爾的屍體從埋葬的倫敦西敏寺掘出來,并且将其屍體象征性的進行上吊,在1658年還将其頭部綁在柱子向公衆展示。

據悉,克倫威爾的頭顱被多次進行買賣,直到1960年才最終找到一個下處埋葬,被葬在了劍橋的蘇塞克斯學院地下。

據悉,克倫威爾的其餘面模被放置在沃裡克古堡以及倫敦博物館内。

上一篇:譜尼

下一篇:王大中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