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

漢語漢字
先(拼音:xiān)是漢語通用規範一級字(常用字)。此字初文始見于商代甲骨文及商代金文,古字形從止(指腳)從人,人舉足則前進,表示在前面的意思。先的基本義是走在前面,引申為時間或空間的次序在先。引申用作名詞,特指祖先,又指過世的,多指長輩。
  • 中文名:先
  • 拼音:xiān
  • 五筆:TFQB
  • 倉颉:HGHU
  • 鄭碼:MBRD
  • 筆畫:2 4
  • 注音:ㄒㄧㄢ
  • 平水韻部:下平一先、去聲十七霰
  • 部首:兒
  • 統一碼:U 5148
  • 字 級:一級(編号0446)
  • 造字法:會意字
  • 結 構:合體字,上下結構

文字溯源

會意字。甲骨文“先”由兩部分組成,上部是“止”(如圖1)或“之”(如圖2),下面是“人”。“止”字之形,描摹的是人的腳,腳的功能是行走,因此“止”在合體字中充當表義成分時一般是表示“行進”的。至于“之”,隻不過是在“止”下加一指為起點前行,所以“之”的本義也就是“前往”。金文字形基本同圖2的甲骨文從“之”。篆文作圖7。睡虎地秦墓竹簡作圖8、9;漢代隸書(圖10-11)上部兩邊對稱的曲畫改為折畫,成為楷書先的直接源頭。以“止”或“之”與“人”會意的“先”,顯示的是前行之人的意思,本義為走在前面。甲骨文中也用作先後之先,還可用作祖先之先。

“先”字的意義是寬泛的,它不僅表示“祖先”,而且表示一般的時間或順序在前。基于“時間在前”這一點,“先”又可表示“古時的、古代的、原先”等意義;基于“順序在前”這一點,“先”又可表示“首要之事、事先聯系介紹、占先”等等。“先”的用法的這種寬泛性,在它最初出現的語境裡即已存在,似乎并不能輕易判斷“祖先”之義與“先後”之義的産生孰先孰後,因為“先後”之“先”是一個極為抽象的概念,要為它設計一個貼切文字構形有着極大的障礙,按照造字的通例,人們不能不選擇一個易于描摹的,并與所表字義有某種聯系的具體形象來創構字形,而祖先似乎正是這樣一種形象。

詳細釋義

拼音

詞性

釋義

xiān

名詞

時間或次序在前的。與“後”相對。

〈口語〉時間詞。當初;先前。

〈文言〉前導;前驅。

〈文言〉首要,根本。

先世;祖先。

〈文言〉先生(指老師)的簡稱。

姓氏用字,參看“先姓”。

形容詞

尊稱已經去世的。

副詞

表示某一行為或時間發生在前。

暫時。

表示時間,相當于“原來、已經”。

動詞

〈文言〉前進。

〈文言〉超越,居前。

〈文言〉尊崇;重視。

〈文言〉首創;開始。

〈文言〉教導;倡導。

〈文言〉開放;誘發。

〈文言〉事先聯系或介紹。

〈文言〉指死亡或使死亡。

〈文言〉推讓。

參考資料

古籍釋義

說文解字

【卷八】【先部】稣前切(xiān)

前進也。從兒①從之。凡先之屬皆從先。

【注釋】徐铉注:之人上,是先也。①兒(rén):異體“人”字。

說文解字注

前進也。

段注:前當作歬,不行而進曰歬。凡言歬者緩詞,凡言先者急詞也。其為進一也。

從兒之。

段注:之者,出也,引伸為往也。蘇前切,古音在十三部,讀若先聲之诜。

廣韻

蘇前切,平先心‖先聲文1部(xiān)

先,先後也。又姓,《左傳》晉有先轸。蘇前切。又蘇薦切。四。

蘇佃切,去霰心‖先聲文1部(xiàn)

先,先後,猶娣姒。又姓,出河東。又蘇前切。

康熙字典

【子集下】【兒部】先·康熙筆畫:6·部外筆畫:4

《唐韻》《正韻》蘇前切。《集韻》《韻會》蕭前切,并霰平聲。《說文》:先,前進也。從人之。徐曰:之,往也,往在人上也。一曰始也,故也。《玉篇》:前也,早也。《孝經·感應章》:必有先也。《老子·道德經》:象帝之先。

又祖父已歾曰先。《司馬遷·報任安書》: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

又姓。《韻會》:晉有先轸。

又《韻會》:凡在前者謂之先,則平聲。先而導前與當後而先之,則去聲。

又《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并先見切,音霰。《增韻》:先之也。《正韻》:相導前後曰先後。《周禮·夏官·大司馬》:以先恺樂,獻于社。注:先猶導也。《史記·郦食其傳》:沛公吾所願從遊,莫為我先。

又先事而為曰先。《易·乾卦》:先天而天弗違。《禮·月令》:先立春三日。

又當後而前曰先。《左傳·文二年》:不先父食。《孟子》:疾行先長者。老子《道德經》:先天地生。

又《廣韻》:娣姒曰先後。《前漢·郊祀志》:神君者,長陵女子。以乳死,見神于先後宛若。注:孟康曰:兄弟妻相謂先後。師古曰:古謂之娣姒,今關中俗呼為先後,吳楚呼之為妯娌。

又《韻會》《正韻》并蘇典切,音跣。《越語》:句踐親為夫差先馬。《韻會》:前漢太子,太傅少傅屬官有先馬。後漢職如谒者,太子出,則當直者前驅導威儀也。或作洗。

字形書法

“⺧”窄“兒”寬。“⺧”居上半格;豎在豎中線,長橫收筆于橫中線。“兒”居下半格;撇筆撇尖超出上部;乚(豎彎鈎)起筆貼近豎中線,鈎部超出上部。

音韻彙集

時代

聲韻系統名稱

韻部

聲母

韻母

先秦

高本漢系統

s

iən

王力系統

s

iən

董同龢系統

s

iən

周法高系統

s

eən

李方桂系統

s

iən

西漢

東漢

ian

ian

南北朝

宋北魏前期

山先仙

iɑn

北魏後期北齊

山先仙

iɑn

齊梁陳北周隋

山先仙

iɑn

隋唐

拟音/高本漢系統

s

ien

拟音/王力系統

s

ien

拟音/董同龢系統

s

iɛn

拟音/周法高系統

s

iɛn

拟音/李方桂系統

s

ien

拟音/陳新雄系統

s

ien

中上古音

字形

小韻

韻攝

聲調

韻目

聲母

聲類

開合

等第

清濁

反切

拟音

廣韻

平聲

下平一先

開口呼

四等

全清

蘇前切

siɛn

去聲

三十二霰

開口呼

四等

全清

蘇佃切/蘇薦切

siɛn

集韻

平聲

下平一先

開口呼

四等

次清

蕭前切

sɛn

去聲

三十二霰

開口呼

四等

次清

先見切

sɛn

韻略

平聲

蘇前切

去聲

先見切

增韻

平聲

蘇前切

上聲

蘇典切

去聲

先見切

中原音韻

陰平

先天

齊齒呼

全清

siɛn

中州音韻

平聲

先天

思煎切

去聲

先天

桑箭切

洪武正韻

平聲

十一先

全清

蘇前切

sien

上聲

十一銑

全清

蘇典切

sien

去聲

十一霰

全清

先見切

sien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