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面舞會

假面舞會

萬聖節活動之一
假面舞會是西方萬聖節活動之一。假面舞會作為最具浪漫氣質的激情活動之一。頗具西方文化色彩,充滿了魅惑和絢爛的氣氛。舞會通過豔麗誇張的自我表演、激情冷酷的音樂,絢麗變幻的燈光在流光溢彩中投射出讓人着迷的魅力。由于大家都是帶着假面的,所以在神秘和新奇之外還有一些不言而喻的輕松,卸下平日裡繁重的工作壓力,擺脫日複一日的公式化生活形态,盡情放松,各種搞怪裝扮紛紛上場。
  • 中文名:假面舞會
  • 外文名:
  • 别名:
  • 來源:西方的萬聖節

簡介

假面舞會來源于西方的萬聖節。在西方國家,每年的10月31日,有個“Halloween”,辭典解釋為“The eve of All Saints'Day”,中文譯作“萬聖節之夜”。萬聖節是西方國家的傳統節日。這一夜是一年中最“鬧鬼”的一夜,所以也叫“鬼節”。

兩千多年前,歐洲的天主教會把11月1日定為“天下聖徒之日”(ALL HALLOWS DAY) 。“HALLOW”即聖徒之意。傳說自公元前五百年,居住在愛爾蘭、蘇格蘭等地的凱爾特人(CELTS)把這節日往前移了一天,即10月31日。他們認為該日是夏天正式結束的日子,也就是新年伊始,嚴酷的冬季開始的一天。那時人們相信,故人的亡魂會在這一天回到故居地在活人身上找尋生靈,借此再生,而且這是人在死後能獲得再生的唯一希望。而活着的人則懼怕死魂來奪生,于是人們就在這一天熄掉爐火、燭光,讓死魂無法找尋活人,又把自己打扮成妖魔鬼怪把死人之魂靈吓走。之後,他們又會把火種燭光重新燃起,開始新的一年的生活。傳說那時凱爾特人部落還有在10月31日把活人殺死用以祭奠死人的習俗。

到了公元1世紀,占領了凱爾特部落領地的羅馬人也漸漸接受了萬聖節習俗,但從此廢止了燒活人祭死人的野蠻做法。羅馬人慶祝豐收的節日與凱爾特人儀式結合,戴着可怕的面具,打扮成動物或鬼怪,則是為了趕走在他們四周遊蕩的妖魔。這也就是今天全球大部分人以古靈精怪的打扮,開着假面舞會,來慶祝萬聖節的由來。時間流逝,萬聖節已經淡化了它的神秘色彩,它的意義逐漸起了變化,變得積極快樂起來,喜慶的意味成了主流。象征萬聖節的形象、假面如巫婆、黑貓等,大都有友善可愛和滑稽的形象。萬聖節成為一個孩子們期待的重大節日,也是年輕人一場盛裝的假面舞會,為個性張揚提供了一個絕好的秀場。

假面舞會的特點

1、随意性——随心所欲,想怎麼樣就怎麼樣。躲在一張假面背後,可以任意選擇自己的性格,任意選擇自己的風格,任意選擇自己的裝扮,所有的人都躲在一張假面背後。在這充滿鬼魅氣氛的夜晚,人們可以扮個一襲黑衣的女巫;可以選套純白紗裙,做個漂亮的白雪公主,那有兩個經典的尖牙吸血鬼也很獠人。

2、廉價性——低成本購置道具。一場令人目眩迷離的假面舞會,要求組織者提供或與會者自備一個最誇張最怪異的造型。造型不見得就要花費大把的鈔票購置禮服,一切全在自己的創意。可以在床單上挖兩個洞,從頭到腳罩個嚴實;可以将整盒油彩全部塗在臉上;也可以将自己打扮成青面獠牙的怪獸;還可以戴一個可愛的小狐狸面具。

3、保密性——遊戲規則不容任何人破壞。為了進入一個超越現實束縛、絢彩神秘的世界,盡情釋放自己在現實生活中隐藏起來的另一面,燃燒激情,必需将自己“僞裝”起來。在詭異的燈光和音樂下,和“陌生人”狂舞,沒有人知道平日或溫文爾雅或矜持溫柔的人們會是現在這般的熱情洋溢。

4、包容性——對各種裝扮、風格兼收并蓄。為了讓生活在現實重壓之下的成功人士在這裡得到徹底放松,盡情happy,濃烈而興奮地發洩,晚會吸納各種裝扮,各種風格,不拘一格。 在夜的激情與刺激,在奇幻絢爛燈光裡,有夢一般的美麗佳人,有穿梭往來的神秘女巫,駭客尼奧的身影如風掠過,孟斐斯炯異的眼神倏爾閃過,Trinity優雅的氣質在空氣裡跳躍。

策劃

過程

決定人手調配——場地策劃——資金預算——拉贊助——購買所須物品——營造場地環境——确定時間——廣而告之——邀請嘉賓——舞會開幕

建議

1、要有方便又舒适的場地,有實力的贊助單位,人員方面還要有舞者伴舞、主持人主持。

2、要有充足的資金預算,要買的東西注意包括假面、化妝品、獎品等。

3、參加活動人員根據領取的面具風格自備服裝,要求奇裝異服,當晚将評選最佳造型獎。

4、入場時即需要帶上面具,整個活動當中不可以摘下面具,否則将失去獲獎資格。

5、來賓入場之後請服從工作人員的安排。

6、參加活動人員在舞會中保持應有風度,謝絕酒後入場,活動中不提供含有酒精的飲料。

上一篇:長驅直入

下一篇:跷跷闆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