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國寺

保國寺

佛教寺廟
保國寺又名靈山寺,著名佛教寺廟,位于浙江省甯波市江北區洪塘街道鞍山村境内。1961年3月被列為中華人民共和國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文名:保國寺 外文名: 别名:靈山寺 所在地:甯波 地址:浙江省甯波市江北區洪塘鎮 類别:文化宗教 開放時間:08:30-16:30 票價:20元 景區等級:國家4A級旅遊景區 著名景點:大雄寶殿、淨土池、唐代經幢 占地面積:13280平方米

簡介

保國寺位于甯波江北區洪塘鎮北的靈山山腹中,距市區15公裡。原寺創建于東漢,現存的保國寺大殿為北宋大中祥符六年(1013)重建。已有970多年曆史,是中國現存最古老的木結構建築之一,也是中國江南幸存的最古老最完整的木結構建築,為中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它由山門、天王殿、大殿等建築組成,占地面積1.3萬餘平方米,建築面積0.6萬餘平方米。

寺院依山勢建造,在中軸線上,自南而北有天王殿、大雄寶殿、觀音堂和藏經樓,兩側有鐘樓和鼓樓連接其他建築,錯落有緻,大殿前有水池,池水清澈,四季不涸。

曆史

據載,保國寺始建于東漢,相傳東漢骠騎将軍張意及其子中郎将張齊芳曾隐居于此,後建為寺院。故保國寺也被稱為“骠騎将軍寺”,其所在的靈山也被稱叫“骠騎山”和“馬鞍山”。 

唐朝會昌五年(845年),唐武宗滅佛,寺廟(時為靈山寺)被毀。唐朝廣明元年(880年),唐僖宗李儇興佛時又重建,因得賜“保國”匾額而名保國寺,後一直沿用此名。 

之後保國寺再次被毀,并于宋朝大中祥符年間重建。目前大殿仍為宋代建築。

大殿

現存保國寺大雄寶殿建于大中祥符六年(1013年),原為單檐歇山頂,清改為重檐,其中有三間為宋代原構,與宋朝建築專著《營造法式》制度高度吻合。

全部結構皆用鬥拱裼巧妙銜接和精确的榫卯技術,不用一釘而将建築物的各個構件牢固地結合在一起,承托起整個殿堂屋頂的重量 。其使用了極少見的瓜棱柱,精美的大木作制藻井及内裝修,且為現存木構中僅有的一例七朱八白法式。

大殿進深大于面闊,整體近似正方形。

寺内藏品

寺内共17個展室,全年對外開放,有二十世紀科學技術的重大發明與發現展、曆代觀音造像藝術展、國際友誼禮品展、明州婚俗廳、青銅器陳列館、欽賜龍藏、磚屏石刻、甯式家具、中學生書畫廊等。

甯波花轎舊時姑娘出嫁坐花轎,而甯波花轎規格最高,這頂金彩炫目、華麗高貴、八擡八扶的甯波花轎上飾精雕妝金吉慶故事人物300多個,轎全高2.9米,共11層,每層雕刻手法各異,精細,耗時萬工,故稱“萬工轎”,花轎擡起,衆多雕像個個晃動。

在國際友誼珍品館裡,你還可以看到一些難得一見的珍品。中國人民同世界各國在頻繁的國際交往中,各國領導人、官方、民間組織和知名人士饋贈給中國領導人、政府和群衆團體大量的珍貴禮品,有岡比亞政府贈送的木雕子母鹿、日本政府送的七寶燒雙鶴盤……

在青銅器陳列館,陳列有鑄于同治十二年的青銅孔廟禮器和銅佛像。孔廟禮器有16隻青銅編鐘、14塊編磬、2隻特鐘以及象尊、牛尊、簋、爵杯等。

科學價值

保國寺大殿在建築上有很高的曆史、藝術和科學價值,是宋《營造法式》的典型實例,反映了當時建築上的獨特風格和力學研究上達到的高水平,對研究北宋早期的木構建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考古發現

發現12隻石蓮花 出自晚唐五代至北宋時期

2013年6月,為迎接千年大殿,保國寺古建築博物館正在進行一系列陳列提升工程。在工程中,專家們意外地發現,一批石質蓮花覆盆柱礎原來是晚唐五代至北宋時期的古建遺構。

保國寺有關工作人員透露,這次發現的石質蓮花覆盆柱礎共12隻,呈對稱分布,本是作為保國寺大殿後觀音殿的柱礎。東南大學、甯波市文物保護管理所的專家結果考證确認,這批“石蓮花”出自晚唐五代至北宋時期。

上一篇:自學英語怎麼學

下一篇:溫柔的誘惑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