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電影

俄羅斯電影

國家電影詞語
俄羅斯電影必須先說前蘇聯電影。前蘇聯電影起步很早,幾乎和電影本身發展曆史一樣。前蘇聯電影導演愛森斯坦作品《戰艦波将金号》至今都是電影學科的教學片。前蘇聯電影強調主旋律、宣揚正能量,但又能在正能量中深挖人性内核。不過到了上世紀九十年代,随着蘇聯解體,俄羅斯電影開始逐漸消失在觀衆的視線裡。俄羅斯影展又讓我們欣賞到一些優秀的俄羅斯影片。俄羅斯電影發展到現在,依然繼承了前蘇聯電影的傳統。
    中文名:俄羅斯電影 外文名: 其他譯名: 類型:電影發展史 出品公司: 制片地區: 拍攝地點: 發行公司: 導演: 編劇: 制片人: 主演: 片長: 票房: 對白語言: 色彩: 電影分級: imdb編碼: 主要獎項: 在線播放平台: 出現時間:1908年 代表作:《母親》、《土地》 繁榮時期:60年代中到80年代初

簡介

俄國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開始有電影藝術,第一批藝術片出現于1916年。1919年列甯簽署電影國有化法令,這是蘇聯電影事業的開端。國内戰争年代占據蘇聯銀幕中心的是新聞紀錄片,主要反映紅軍的英勇戰鬥和工農群衆的業績。

國内戰争結束後蘇聯電影事業有了進一步的發展,開始拍攝反映革命曆史和蘇聯現實的新影片。1925年,謝.米.愛森斯坦(1898~1948)導演了,歌頌1905年革命。影片在世界電影曆史上首次采用了蒙太奇的剪輯手法,被稱為裡程碑式作品,在1927年巴黎國際電影節上獲得大獎。

曆程

20世紀20年代後半期的優秀影片有根據高爾基同名小說改編的電影《母親》、《土地》等。20世紀30年代有聲電影的出現是電影史上的轉折點,蘇聯的一批作家開始創作電影劇本,作曲家開始為電影譜曲,戲劇演員轉而從影。20年代電影方面的革新主要在剪輯、節奏和群衆場面上,30年代則轉向劇情安排、人物性格塑造以及運用語言、音樂、歌唱、音響等表現手法。蘇聯第一批有聲影片中較好的有《迎展計劃》和首次搬上銀幕的古典戲劇名着《大雷雨》等。1934年由瓦西裡耶夫兄弟導演的根據富爾曼諾夫的長篇小說改編的影片《夏伯陽》,被認為是社會主義現實主義的優秀作品。繼該影片後出現了一系列較好的革命曆史影片,有《馬克辛三部曲》、《波羅的海代表》、《肖爾斯》、《我們來自喀琅施塔得》、《雅科夫.斯維爾德洛夫》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