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樣畫葫蘆

依樣畫葫蘆

漢語詞語
依樣畫葫蘆,漢語成語,亦作“依本畫葫蘆”,拼音yī yàng huà hú lu,照着真葫蘆去畫葫蘆,比喻單純模仿,沒有創新。出自宋·魏泰《東軒筆錄》卷一:“頗聞翰林草制,皆撿前人舊本,改換詞語,此乃俗所謂診樣畫葫蘆耳,何宣力之有?”。[1]
    中文名:依樣畫葫蘆 出處:宋·魏泰《東軒筆錄》 用法:褒義,謂語 結構:聯合式

釋義

比喻單純模仿,沒有創新。

成語出處

陶穀(gǔ)久在翰林,意希大用,乃諷其黨因事薦引,言穀在詞禁宣力實多,微伺上旨。太祖笑曰:“翰林草制皆檢前人舊本,改換詞語,所诮依樣畫葫蘆耳。何宣力之有?”穀聞之,作詩曰:“官職須由生處有團,文章不管用時無。堪笑翰林陶學士,年年依樣畫葫蘆。”太祖薄其怨望,遂決意不用矣。(宋·魏泰《東軒筆錄》) 

後人據此典故概括出成語“依樣畫葫蘆”。

成語故事

北宋初年,有個翰林學士叫陶穀,在宋太祖趙匡胤身邊擔任起草各種文告的工作。

陶穀在宋朝的翰林院任職很久,官職卻一直不曾變動,想想自己當年辛苦學習成為翰林學士,如今空有一身才華,況且自己辦事兢兢業業,便希望自己能升職,得到進一步的重用。于是,他就向和他親近的那些人,提及了自己的想法,并希望能得到他們的幫助,在宋太祖面前幫忙推薦一下他,就說自己在翰林院出了不少氣力,看看皇帝對此事有什麼反應。終于有一天,一位和陶谷親近的人有機會在皇帝面前說明了這件事,宋太祖趙匡胤卻笑着說:“翰林學士起草文告,無非是參照前人的舊本,其間不過換幾個字句,充其量不過照葫蘆畫瓢而已,談不上有什麼貢獻。”

很快陶谷聽聞了宋太祖這一席話,本以為志在必得,沒想到自己在宋太祖心中是這樣卑微,心裡很不是滋味,深感失望,一氣之下就作詩自嘲,以發洩自己的牢騷:“官職須由生處有,文章不管用時無。堪笑翰林陶學士,年年依樣畫葫蘆。”

這詩的意思是說:官職要在新鮮的地方才能得到,文章要用時有沒有照抄的可以不管。可笑我陶穀,年年都是依樣畫葫蘆。一意振興國家、鄙視守舊、主張創新的宋太祖,對陶穀的埋怨情緒更加鄙薄,就決定不再用他了。 

成語寓意

一哲學家說過:一句幽默的話,第一位說是天才,第二位跟着說就是庸才,第三位再重複說,就是蠢材。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唐詩由“會吟”的人說出口,不由給人一種腹有詩書氣自華的感覺,雖然詩句明知不是眼前吟詠之人的傑作,但這是他熟能生巧應情應景之作。并不是依順着一個固定的框架,稍作皮毛修改便完成。時代變更可謂日新月異,因循守舊,會淪為落伍者。“葫蘆”的樣,隻能借鑒,不動腦子,想省力省心照搬前人勞動成果,這個“葫蘆”會是一個圈套,使人在成功路上停滞不前。 

成語運用

成文用法

“依樣畫葫蘆”比喻單純模仿而沒有新意;在句中一般作謂語、狀語,含貶義。多用于形容善于模仿别人行為的人。也說“依本畫葫蘆”“依樣葫蘆”“葫蘆依樣”等。

運用示例

明·雲夢山人《集賢賓·壽康對山太史》:“想當日胪傳第一呼,文章冠王府,到如今效傍人依樣畫葫蘆。”

清·昭梿《嘯亭雜錄‧上谕館》:“所謂依樣畫葫蘆者,真無濟于實事也。”

李恩績《愛俪園夢影錄·上了一天寫字間》:“他寫的時候是依樣畫葫蘆寫了,讀起來連自己都會忘記。所以他在寫字間裡專用一個人,替他在屏聯空隙處,寫上小楷釋文。” 

金庸《鹿鼎記》:“這‘盡忠報國、馬革裹屍’八個字,是他從說書先生那裡學來的,每逢大将出征,君王勉勵,大将就慷慨激昂,說了這八個字出來,他依樣畫葫蘆,用在此處,未免有點不倫不類。“

同源成語

葫蘆樣、依樣葫蘆、葫蘆依樣、胡盧棄舊樣、看樣畫葫蘆、依本畫葫蘆 。

成語辨析

依樣畫葫蘆—生搬硬套

兩者都有指模仿别人、不懂創新的意思,但有區别:“依樣畫葫蘆”強調的是直接用現成的或者說已有的經驗,隻知道一味地模仿,而沒有任何的創新意識;“生搬硬套”強調的是不顧實際狀況,就照搬前人的方法或者經驗,說的是不懂變通之意。

上一篇:緘口不言

下一篇:目光如炬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