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季麟

何季麟

中國工程院院士
何季麟,1945年9月1日出生于河南開封。冶金與材料工程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現任鄭州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河南省資源與材料工業技術研究院院長,鄭州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中色西北稀有金屬材料研究院名譽院長。[1]長期從事稀有金屬钽铌铍冶煉與加工技術的研究。
    中文名:何季麟 民族:漢族 出生地:河南省開封市 畢業院校:北京科技大學 職業: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2001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人物經曆

1969年畢業于北京鋼鐵學院,獲冶金工程學士學位。

原甯夏東方有色金屬集團公司董事長、總工程師、教授級高工,西北稀有金屬材料研究院院長,中國有色金屬學會副理事長。

2001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2014年,加盟鄭州大學協同創新中心。

現任鄭州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河南省資源與材料工業技術研究院院長,鄭州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中色西北稀有金屬材料研究院名譽院長。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科研綜述

何季麟同志長期從事有色、稀有金屬冶煉與加工理論和工程化技術的研究開發工作。在稀有金屬钽、铌、铍新材料領域取得了多項研究成果。研究開創了具有自主知識産權的钽铌金屬冶煉、加工工藝、技術與方法并實現了工程化應用。主持并指導了特種銅合金、鎂及鎂合金、钛合金加工、钽電解電容器、電池材料、金屬陶瓷靶材等多項新材料技術研究,在該領域主持實施了7項國家重點技改工程。

何季麟率先研究出固液、液液、汽液、DP、外加料等5種适應不同産品的钽粉生産工藝,在摻雜、降氧、鈍化、造粒及電池保護等技術方面有重大創新,解決了钽粉雜質高、比容低、漏電流大、流動性差等難題,采用外加料雙項可控攪拌鈉還原工藝,研制成功了10000-70000μFV/g系列出口高比容钽粉;研究出“連續塗層多模拉拔”钽絲生産工藝,解決了钽絲線徑粗而不均、抗拉強度低、表面光潔度差、漏電流大、折絲次數少、垂直度等難題,開發出了φ0.25-0.15mm系列細徑钽絲;主持并指導了多項新産品研究開發和7項國家重大技術改造,形成了46個系列206個品種的産品,已有17種産品出口。

中色東方曾先後兩次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狀和全國文明單位、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全國思想政治工作先進集體、全國民族團結先進集體、全國綠化先進單位、全國廠務公開先進集體、全國模範職工之家、全國五四紅旗團委等100多項榮譽稱号。2011年,公司實現銷售收入50.8億元,同比增長56%,首次突破50億元大關,創10年來最高水平。曾今賀蘭山腳下那個鮮為人知的軍工配套小廠,如今已經成長為“東方崛起的一個世界級企業”,中色東方已經成為新材料領域,中國在世界舞台上的一張光彩奪目的名片。

學術論著&專利

何季麟獲授權專利9項,發表論文40餘篇。

科研成果獎勵

多次獲得國家和省部級獎勵,“彩電配套用钽粉火炬計劃項目”獲1998年國家火炬計劃獎一等獎,“FTW120钽粉生産及産品”“ FTW170高比容钽粉”“細直徑钽絲技術開發”“超高比容钽粉用K2TaF7技術開發”“鋁熱還原法制取金屬钽、铌新工藝”分别獲1992年、1996年、2000年國家科技進步二、三等獎,有色總公司科技進步一等獎和甯夏科技進步一等獎。

榮譽表彰

1995年獲全國勞動模範。

2001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2021年6月28日,被中共中央組織部授予“全國優秀共産黨員”榮譽稱号。

社會任職

1997.03 - 2002.03

世界國際钽研究中心TIC

執行委員

稀有金屬學會钽铌冶金專業委員會

主任委員

中南大學(原中南工業大學)

客座教授

中國有色金屬學會第四、五屆委員會

常務理事

中國有色金屬學會稀有金屬學會

副主任委員

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

常務理事

鄭州大學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河南省資源與材料工業技術研究院院長

上一篇:胡天鴿

下一篇:比拉爾多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