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邑大學

五邑大學

普通本科
五邑大學是由廣東省人民政府于1985年設立的以工科為主的多科性大學,是廣東省較早獲得碩士、學士學位授予權的地方高校,具有接收港澳台僑學生、國際學生資格和推薦優秀應屆本科畢業生免試攻讀研究生資格,現為廣東省高水平理工科大學建設高校、博士學位授予立項建設單位。學校位于粵港澳大灣區重要節點城市、“中國第一僑鄉”——廣東省江門市,校園占地面積1000餘畝,總建築面積近70萬平方米。環境優美,基礎設施齊全,辦學條件良好。學校面向全國24個省區市及港澳台地區招收本科學生,面向國内外招收研究生。現有各類在籍學生近2.4萬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近2萬人,研究生800餘人。[1]
    中文名:五邑大學 辦學性質:公立大學 主管部門:廣東省 本科專業:87個 碩士點:7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3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以及5個專業碩士授權類别 校訓:好學、多思、求實、創新 校歌:《五邑大學更輝煌》 院校代碼:11349 學校類型:綜合 現任校長:張運華 主要院系:智能制造學部、文學院等18個教學機構 校址:廣東省江門市蓬江區東成村22号 屬性: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省市共建本科高校(2016年入選)、廣東省高水平理工科大學建設高校(2017年入選) 黨委書記:張焜

曆史沿革

學校建于1985年,1990年成為學士學位授予單位。n

1993年開始接收港澳台華僑學生和國際學生,1998年成為碩士學位授予單位。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高等學校章程制定暫行辦法》,2015年918日中共五邑大學第五屆委員會第51次全體會議審議通過并報我廳核準的《五邑大學章程》,經廣東省教育廳高校章程核準委員會評議,2015年12月7日廣東省教育廳第12次廳長辦公會議審議通過。教育廳和江門市政府決定共建五邑大學,推動五邑大學加快建成高水平理工科大學,成為推動全省尤其是江門市産業轉型升級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根據共建協議,五邑大學将建設成為“應用型人才培養特色鮮明,服務地方産業發展能力突出”的高水平理工科大學。

辦學條件

學校設有19個教學機構,87個本科專業(方向),涉及工、理、經、管、文、法、藝術等7個學科門類,理工類專業(方向)占比67%。現有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6個,國家級特色專業、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共5個;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9個,省級重點(名牌)專業、省級應用型人才培養示範專業等共39個。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1個,省級大學生實踐教學基地24個,省級示範性教師教育實踐基地5個,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4個。

師資力量

學校現有專任教師1100餘人。專任教師高級職稱占比達40%,博士學位占比達51%;擁有國家級高層次人才31人(其中包括院士5人、長江學者5人、國家“傑青”4人、海外“傑青”1人、國家“優青”1人、國家“萬人計劃”入選者1人等),省級高層次人才22人,海外各類優秀人才67人。

教學設置

建有現代工業生産技術綜合訓練中心、生物科技與大健康學院實驗中心、人工智能學習館等一批實驗實訓基地。其中,“現代工業生産技術綜合訓練中心”是學校培養适應産業需求的現代技術創新型人才的重要基地,是融人才培養、科學研究、技術創新、企業服務、學生創新創業等功能于一體的示範性實訓中心。學校人才培養質量得到社會廣泛認可,本科生初次就業率多年位居全省公辦本科高校前列。n

學校擁有省重點實驗室1個,省級新型研發機構1個、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7個、省級人文社科研究基地2個、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研究基地1個、省級文藝評論基地1個、省級區域産業知識産權分析評議中心1個、市廳級科研平台58個。學校着力在生物醫藥、新材料、智能制造等領域構建了“粵港澳大灣區人類重大疾病大動物模型聯合創新基地”“數字光芯片聯合實驗室”“江門市大健康國際創新研究院”“紡織新材料粵港聯合實驗室”“江門市海洋創新發展研究中心”等高水平創新平台,服務地方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院系專業

國家特色專業

國家特色專業

電子信息工程(電子信息工程、信息安全、半導體綠色光源、光電工程、新能源材料與器件)

機械工程

交通工程(交通控制與管理、軌道交通自動化、軌道交通電氣化、軌道交通運營管理、軌道交通車輛工程、物流管理、道路與橋梁)

土木工程

專業設置

截至2019年5月,學校設有17個教學機構,77個本科專業(方向)。

類别

專業名稱

金融學類(本)

金融學

精算學

經濟與貿易類(本)

國際經濟與貿易

法學類(本)

法學

社會學類(本)

社會工作

中國語言文學類(本)

漢語國際教育

漢語言文學(漢語言文學、新媒體與文化傳播)

漢語言文學(師範)

外國語言文學類(本)

日語

商務英語

英語(翻譯)

英語(師範)

數學類(本)

數學與應用數學(師範)

機械類(本)

工業設計

機械工程

材料類(本)

材料科學與工程

電氣類(本)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電子信息類(本)

電子信息工程(電子信息工程、信息安全、半導體綠色光源、光電工程、新能源材料與器件)

通信工程(通信工程、物聯網工程、智能制造信息技術、計算機通信網絡、物流工程)

自動化類(本)

自動化

計算機類(本)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軟件工程

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

網絡工程

土木類(本)

土木工程

化工與制藥類(本)

化學工程與工藝

制藥工程

紡織類(本)

紡織工程(現代紡織技術與應用、針織品設計與服裝、非織造材料與工程、染整、紡織化學與清潔生産)

交通運輸類(本)

交通工程(交通控制與管理、軌道交通自動化、軌道交通電氣化、軌道交通運營管理、軌道交通車輛工程、物流管理、道路與橋梁)

環境科學與工程類(本)

環境工程

食品科學與工程類(本)

食品科學與工程(食品科學與工程、農産品安全檢測與管理)

建築類(本)

建築學

管理科學與工程類(本)

工程管理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

工商管理類(本)

工商管理(工商管理、設施管理)

會計學

市場營銷

電子商務類(本)

電子商務

旅遊管理類(本)

旅遊管理

音樂與舞蹈學類(本)

舞蹈學

設計學類(本)

産品設計

服裝與服飾設計

環境設計

視覺傳達設計

教學建設

科研平台

學校現有10個省級重點學科,8個一級碩士學位授權點和3個獨立二級碩士學位授權點和工程碩士、教育碩士兩個類别共9個專業碩士授權領域,碩士授權覆蓋學校所有理工科專業。

學校擁有省級新型研發機構1個、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8個、省級人文社科研究基地2個、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研究基地1個,市廳級科研平台47個。其中“廣東省僑鄉文化與遺産協同創新發展中心”成為省首批認定的20個協同創新平台之一。

廣東僑鄉文化研究中心作為主要學術支持、首席專家單位,為廣東省獲得第一個世界文化遺産——開平碉樓與村落及世界記憶遺産——僑批檔案作出傑出貢獻,研究中心在文化遺産挖掘與保護的研究水平和成果轉化能力居全國領先水平,在國際上也具有較大的影響力。n

合作交流

學校大力開展對外交流合作。先後與美國、英國、德國等14個國家和地區近50所高校建立了合作關系,在學科建設、人才培養、學術研究、師資培訓等方面開展了實質性合作。其中,與美國羅格斯大學、英國利物浦熱帶醫學院、德國卡爾斯魯厄理工學院、香港科技大學等國(境)外高水平大學建立了海外聯合研發和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n

學校設立了“高層次人才培養計劃”、“學科帶頭人、學術骨幹隊伍建設計劃”、“青年教師成長計劃”等專項資金,按照國家留學基金委和教育部高級訪問學者的标準全額資助青年教師到國(境)内外開展科研合作,全力促進青年教師快速成長。n

另外,江門市為了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人才強市戰略,先後出台了十項“人才新政”,為高層人才落戶江門保駕護航。作為江門市的最高學府,願意加盟五邑大學的人才都可享受這些政策的資助。這些人才新政包括:《江門市關于高層次人才評定和認定辦法》《江門市關于領軍人才引進和資助暫行辦法》《留學歸國人員創新創業項目資助暫行辦法》《鼓勵柔性引進高層次人才試行辦法》《名師名醫名家管理暫行辦法》《高技能人才培育資助辦法》《關于高層次人才安居暫行辦法》《江門市實施高層次人才“綠卡”制度暫行辦法》《人才發展專項資金管理暫行辦法》等。

科研成就

項目名稱

類别/主持人

工程機械用重防腐科研

橫向項目/尹荔松

醋酸酯合成研發

橫向項目/尹荔松

高效散熱和低成本封裝的鋁基闆LED項目

橫向項目/尹荔松

江門市生物醫藥(健康)産業現狀分析及發展對策研究

橫向項目/尹荔松

大功率LED路燈高效散熱關鍵技術及其産業化研究

橫向項目/尹荔松

LED驅動電源及其可靠性容差設計研究

江門市科技計劃項目/周黨培

利用含鎳廢棄物制備動力電池關鍵材料氫氧化鎳

省高校重點創新項目/尹荔松

江門市經濟可持續發展探索研究

廣東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尹荔松

襯底球面修飾可傳遞三維微結構的高亮度OLED器件研究

江門市科技計劃項目/李陽

合作項目-江門市長利光電科技有限公司企業特派員工作站(第二參加單位)

廣東省部産學研結合企業特派員工作站(第二批)/李陽

合作項目—基于大功率白光LED路燈照明的高效散熱模組、驅動電源模組及配光的關鍵性技術研究(第一參加單位)

廣東省部産學研結合引導項目(第一批)/李陽

一維摻雜半導體納米氧化物的微結構與其光學性能的研究

省高校人才引進專項/曾慶光

一種新型太陽能電池工藝研究

江門市科技計劃項目/陳毅湛

産業集群過程的非平衡态輻射輸運理論研究與模型實現

江門市哲學社會科學課題/周國榮

基于Pt與W03納米線複合結構薄膜的光催化及其機理研究

教育廳育苗工程項目/羅堅義

Pt/WO3納米線複合結構薄膜的光催化降解有機物的研究(第二批)

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博啟)/羅堅義

高亮度OLED襯底球面修飾可傳遞三維微結構制造工藝研究

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博啟)/李陽

基于離子替代幹壓異方性高性能永磁材料的研發

橫向項目/王憶

高性能陶瓷塗料開發

橫向項目/王憶

LED驅動産學研創新成果合作協議書

橫向項目/周黨培

此資料來源于:五邑大學官網2011年科研項目

學術資源

館藏資源

五邑大學圖書館是江門五邑地區最大的圖書文獻和信息情報中心。始建于1985年,總建築面積為2.4萬平方米。截止2020年10月,現有紙質圖書195萬冊,電子圖書153萬冊,21種(類)中外文數據庫,已形成内容涵蓋人文社會科學、管理科學、自然科學、工程技術科學、藝術科學等多學科的綜合性館藏資源體系。

圖書館一層分布有密集書庫;二層至八層按照專業學科館、學習空間布局,采取大流通的借閱模式,藏、借、閱一體化,閱覽席位2600個,設有獨立的教師研讨室30間,閱讀環境舒适。

學術期刊

《五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是廣東省教育廳主管、五邑大學主辦的綜合性學術期刊,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以“活躍社會科學研究、鼓勵學術理論創新、推介僑鄉特色文化、促進僑鄉社會發展”為辦刊宗旨,強調科學嚴謹,鼓勵理論創新,同時注重地方特色,惟質取稿,不收版面費。

常設欄目有“僑鄉文化研究”“南粵名人研究”“文學藝術”“史學園地”“經濟與管理”“哲學與法學”“語言探究與教學”“高教改革與探索“等。本刊已被中國學術期刊網及CNKI系列數據庫、萬方數據庫、重慶維普、超星期刊域出版平台、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文獻中心等多家數據庫或電子期刊收錄。

《五邑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87年創刊,1995年獲正式刊号:CN44—1410/N、ISSN1006—7302,1999年學報社會科學版獲正式刊号:CN44—1470/C、ISSN1009—1513。季刊,逢2、5、8、11月中旬出刊。

學報堅持黨的基本路線,嚴格執行各項政策法令,大膽創新,嚴肅編審,質量不斷提高,得到各界好評。1990年獲廣東省高校學報研究會“自然科學學報編排規範化”優秀獎,2000年獲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編輯委員會及其檢索與評價數據規範執行評優活動組織委員會“《CAJ-CD規範》執行優秀獎”。

學徽

五邑大學校徽為圓形圖案,外圓為學校中英文校名,内圓中間為學校南區教學主樓圖形,上方為五隻飛翔的大雁,下方是建校時間,寓意“内外合力,共建大學”和“辦僑鄉人民滿意的高水平大學”。

現任領導

姓名

職務

張焜

黨委書記

張運華

黨委副書記,校長

羅清旭

黨委常委,副書記,紀委書記

李霭康

黨委常委,副書記

周飚

黨委常委,副校長

李霆

黨委常委,副校長

陳廷根

黨委常委,副校長

董超俊

黨委常委,副校長

資料來源:五邑大學官網現任領導

曆任領導

按離任時間排序)

職務

李振達

副校長

魏佑海

副校長

黃漢傑

黨委副書記

紀委書記

吳今培

副校長

張有為

副校長

葉家康

校長

黨委書記

李龍圖

黨委副書記

紀委書記

工會主席

胡百龍

黨委副書記

紀委書記

副校長

黨委副書記

紀委書記

黨委書記

康思琦

副校長

王曙星

黨委書記

谌安玮

副校長

李海志

副校長

林健

校長

黨委副書記

胡社軍

校長

黨委副書記

龐若龍

黨委副書記

紀委書記

卓雄

副校長

康紹華

黨委副書記

王克

黨委書記

吳森

副校長

譚海鷗

副校長

張國雄

副校長

狄劍鋒

副校長

盧坤建

副校長

資料來源:五邑大學官網曆任領導

上一篇:拓路者

下一篇:南溪鎮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