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豔陽天

九九豔陽天

1957年電影《柳堡的故事》的插曲
歌曲《九九豔陽天》,是1957年電影《柳堡的故事》的插曲。這首脍炙人口、流傳廣泛的電影歌曲在創作時,其歌詞大量運用了民間的素材和民歌中賦比興、問答和重複等表現手法,讓整首歌曲充滿活潑的生命力,有着堅實的生活基礎。歌曲的旋律優美動聽,曲調活潑委婉,歌詞真摯淳樸,充滿着濃郁的地方風味和民歌情趣,讓人百聽不厭,過耳不忘。這首歌深受到廣大觀衆的喜愛,是傳唱半個世紀至今仍保持着旺盛生命力的經典音樂作品。
    中文名: 外文名: 所屬專輯: 歌曲時長:4:00 歌曲原唱:禹鼎潘文林呼延生 填詞:胡石言,黃宗江 譜曲:高如星 編曲: 音樂風格: 歌曲語言: 中文名稱:九九豔陽天 發行時間:1957年 演奏:中國鐵路文工團歌舞劇團管弦樂隊 指揮:嚴冷賓,亢傑 錄音:李彥

創作背景

《九九豔陽天》是高如星24歲時為《柳堡的故事》寫的插曲,這部電影寫出了愛情與軍規的矛盾,所以遭到了批判。60年代初,政治氣候有所回暖,本子就拍成了電影,但在“文革”前夜又遭到批判。這部電影與《北國江南》一起成了政治氣候的風向标。“文革”時,造反派對高如星突擊審訊,威逼高如星交代“蘇修特務”罪行,交代寫《九九豔陽天》靡靡之音的罪惡目的。高如星拒不認罪,肋骨被打斷插進肺裡,不久肺部感染化膿,創傷部位發生癌變。

高如星在彌留之際讓妻子給他唱《跟着我吧》,妻子便咽唱不下去。從家鄉來照顧他的小侄女輕聲為他唱了這首他的歌。

歌名釋義

《九九豔陽天》,唱的并不是農曆九月初九的重陽節。

第一,此處的“九九”其實是指另一個“九九”。中國古代将夏至和冬至後的八十一天,各分為九個段落,每個段落各九天,每九天為“一九”,按次序定名為“一九”、“二九”至“九九”,分别稱為“夏九九”和“冬九九”。通常所說的“九九”是指冬九九,即一年中氣溫由較低過渡到最冷,再逐漸回暖的一段時間,一般從冬至那天開始,到驚蟄前後結束。當然也指九九中最末的一個九天。

第二,“豔陽天”是指風和日麗的春天,“豔陽”一詞是用于形容春天的。

第三,電影《柳堡的故事》一開頭,就表明了故事發生在1944年的春天,若在此時節唱關于秋天的歌,并不合适。

第四,歌詞中的“東風呀吹得那個風車轉哪,蠶豆花兒香啊麥苗兒鮮”一句,也不太符合秋收景象,而更像是春天。

因此,《九九豔陽天》歌詞中所描述的内容,應是指春耕時節的農村忙碌景象,而非如今人們常常誤以為的秋日重陽節。

歌詞

男:九九那個豔陽天來喲

十八歲的哥哥呀坐在河邊

東風呀吹得那個風車轉哪

蠶豆花兒香呀 麥苗兒鮮

風車呀風車那個依呀呀地唱哪

小哥哥為什麼呀 不開言

男:九九那個豔陽天來喲

十八歲的哥哥呀想把軍來參

風車呀跟着那個東風轉

哥哥惦記着呀小英蓮

風向呀不定那個車難轉哪

決心沒有下呀怎麼開言

女:九九那個豔陽天來喲

十八歲的哥哥告訴小英蓮

這一去翻山又過海呀

這一去三年兩載呀不回還

這一去槍如林彈如雨呀

這一去革命勝利呀再相見

九九那個豔陽天來喲

十八歲的哥哥呀細聽我小英蓮

哪怕你一去呀千萬裡呀

哪怕你十年八載不回還

隻要你不把我英蓮忘呀

隻要你胸戴紅花呀回家轉

隻要你胸戴紅花呀回家轉

歌曲鑒賞

《九九豔陽天》是超越一般電影的插曲,成為純樸、真摯、纏綿愛情的象征。而且歌曲結構簡單,通俗上口,電影放映過程猶如起了教唱作用,觀衆看完電影差不多就可以背唱下來。

這首脍炙人口、流傳廣泛的電影歌曲,其歌詞大量運用了民間的素材和民歌中賦比興、問答和重複等表現手法,讓整首歌曲充滿活潑的生命力,有着堅實的生活基礎。歌曲調式為傳統的五聲調式為主幹的六聲調式,曲調以級進音型為主,間有小跳,使之旋律優美,節奏明快,柔美悠揚,婉轉俏麗,音域跨度不大,采用了典型的江蘇民歌小調式的表現手法,恰似勞作休閑時所哼唱的小曲,又如年輕戀人的對唱,極具生命力和生活性。

歌曲的旋律優美動聽,曲調活潑委婉,歌詞真摯淳樸,充滿着濃郁的地方風味和民歌情趣,讓人百聽不厭,過耳不忘。這首歌深受到廣大觀衆的喜愛,是傳唱半個世紀至今仍保持着旺盛生命力的經典音樂作品。

上一篇:london bridge is falling down

下一篇:怪形前傳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