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溶血性鍊球菌

乙型溶血性鍊球菌

鍊球菌屬的一種
乙型溶血性鍊球菌,是鍊球菌屬中的一種,具有緻病性強的特點。菌落周圍形成一個2-4mm寬、界限分明、完全透明的無色溶血環,也稱乙型溶血,因而這類菌亦稱為溶血性鍊球菌,該菌的緻病力強,常引起人類和動物的多種疾病。
    中文名:乙型溶血性鍊球菌 拉丁學名: 别名: 界: 門: 亞門: 綱: 亞綱: 目: 亞目: 科: 亞科: 族: 屬: 亞屬: 種: 亞種: 分布區域: 外形:無色溶血環 寄生:人體上呼吸道 危害:引起變态反應性腎炎、風濕病等 特點:緻病性強

緻病類型

乙型溶血性鍊球菌,可以引起猩紅熱,這是一種傳染病。溶血性鍊球菌侵犯咽部扁桃體,會出現扁桃體腫大,甚至扁桃體表面,或者咽後壁可以見到膿點,類似于化膿性扁桃體炎。

另外,它分泌的紅疹毒素,會産生猩紅熱的典型皮疹,也就是針尖大小的細小丘疹,疹間皮膚是紅色的,會伴随着明顯的瘙癢,這就是猩紅熱症狀。

如果乙型溶血性鍊球菌,所分泌的紅疹毒素,被身體免疫系統所清除,這時很可能不出現典型紅色皮疹,表現出咽炎以及扁桃體炎。将臨床上,診斷化膿性扁桃體炎。除此之外,還有可能引起菌血症,導緻敗血症,是比較嚴重的情況。

緻病機理

乙型溶血性鍊球菌及其排出的毒素,首先損害人體的上呼吸道粘膜,引起咽部充血,水腫,這時局部有炎性細胞浸潤和滲出,緻使咽部、扁桃體、軟腭甚至懸壅垂(俗稱小舌)發生紅腫。

扁桃體、軟腭處的粘膜往往發生壞死。壞死組織被病菌毒素和死亡的白血球放出的一種蛋白酶所溶解而形成膿性浮膜,覆蓋在扁桃體及軟腭上,出現好象白喉的“僞膜”(又稱偎膜)。

這樣,就發生了化膿性咽頰炎和扁桃體炎。壞死組織脫落後,又使局部形成潰瘍,嚴重的病人往往潰爛較深,從表面上看是爛糟糟的。這是患猩紅熱時特殊的咽部變化。

乙型溶血性鍊球菌分泌的大量外毒素(主要是紅斑毒素),可自局部吸收進入血液循環,引起“毒血症”而出現高燒、頭痛、惡心、嘔吐等全身中毒症狀和各種髒器的病理變化。

檢測

乙型溶血性鍊球乙型溶血性鍊球菌,為革蘭氏陽性球菌,呈鍊狀排列,長短不一,在血平闆上生長良好,菌落為針尖狀圓形凸起,灰白色半透明或不透明,表面光滑,周圍有透明溶血圈,在清肉湯中呈絮狀或顆粒沉澱生長,鍊激酶試驗陽性。

檢測步驟如下:

1、檢測步驟:取樣品1ml,接種于1%葡萄糖肉湯10ml,37℃增菌培養24小時。将增菌培養物劃線轉種于血平闆分離培養37℃24小時,觀察菌落形态,并染色鏡檢。

2、結果判定與報告:針尖大小菌落,周圍有透明溶血圈,塗片染色鏡檢為革蘭陽性鍊狀球菌者,可報告該樣品檢出乙型溶血性鍊球菌。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